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信陵君關切地詢問:“前軍損失如何?”

芒卯道:“臣從午時,嚴陣以待,直至日晡,竟未收容到一名敗兵。”

信陵君大驚:“一名都沒有?”

“正是!臣屢屢派出斥侯前往聯絡,但滎澤邊狂風大作,飛砂走石,斥侯耳能聽,目不能視,只知殺聲震天,而後即歸於平靜。”

“然後呢?”

“日晡之後,臣多發斥侯,遠遠哨探,得知前軍盡覆。臣觀此戰,前軍盡沒,無一生還,這樣的路數,不是穰侯就是武安君。秦軍突然派出這樣兩個大殺器,其志不在小。臣深恐其突襲大梁,遂派犬子芒申回報,大軍則連夜拔營,退往大梁。”

信陵君兩眼緊緊盯著芒卯,彷彿聽出了神。等芒卯停住了口,才恍然“啊”了一聲。又問道:“情形如此險惡,將軍要如何安排,才能順利回軍?”

芒卯似乎被信陵君專注的聆聽勾起了興趣:“臣親領中軍後退三十里,四下紮營。其餘各軍依次退軍,進入早已紮好的營盤。白晝備戰,夜間行軍,敵軍不敢近逼,我軍只用兩天,即順利退至長城外,並無損失。”

“前軍損失多少?”

“前隊是興軍,共二千人,全沒於陣。”

“多少武卒?”

“半數為武卒。興軍為全軍前衛,當隨時準備作戰,故武卒甚多。”

“如此說來,損失武卒一千。”

“是臣無能!”

“將軍猝遇大敵,不動如山;撤軍穩妥,不失一人一矢,甲完兵足,先王倚為干城,無忌欽佩!”

芒卯一臉愧疚:“今年五百里歉收,大王盡起為兵,怕不得有五六萬。兵多如此,武卒自也不能太少。大王恩典,撥一萬五千武卒以為中堅,起十萬之眾,欲東伐南陽。不意兵未出境,即遭崩壞,臣進退失據,愧對王恩。”

“將軍不必自責,”信陵君安慰道,“方今要事,是儘快安排好這十萬大軍,不可使軍心渙散。”

“難啊!”芒卯又是一聲長嘆,“十萬之眾,只帶了十天餱糧,一心等開戰後能掠得一年的口糧,如遇強阻,軍心實難維持。臣說東出南陽遭遇秦軍,大王令南下另尋目標,方將大軍引至長城之外,不致潰散。”

“那將軍之意呢?”

“臣也難有善策。但想來不外有三:上策是迅速擺脫秦軍,找到新的討伐目標,但談何容易;中策,大王開倉賑濟,令軍眾回家;如以上兩條都不行,臣只得出下策,拼死與秦軍一戰,讓軍眾與秦軍同歸於盡!”

信陵君心中一顫,連忙說:“下策實不可行!且不說無數生靈塗炭,戰後無數傷病散兵,也難善後。……但上策實難如願,中策……,只怕大王未盡應允。”

“公子是說,三策均不可行?那公子有何妙策?”

信陵君搖搖頭,道:“無忌哪裡有什麼妙策。目前當將大軍安置於長城之外以為守備。如大王應允,就折算作明年一月之役,由其鄉里折給錢糧或減免租賦。如大王不允,……只有拼死一戰了。”

芒卯站起來,避席而拜:“公子英明,實蒼生之所賴!”

信陵君在席上撤了兩步,回拜道:“將軍妙策,無忌不敢!”

兩人見過禮後,各自回席。晉鄙直起身道:“公子與將軍心心相應,真令人敬嘆。臣敬公子與將軍!”說比起身,舀了一碗酒,選遞給信陵君,信陵君一飲而盡;再舀一碗酒給芒卯,芒卯也一飲而盡。這時,信陵君早已站起,接過碗,舀一碗酒遞給晉鄙,晉鄙接過,同樣一飲而盡。賬中傳出三人大笑之聲。

三人飲過酒,各自落座。信陵君道:“魏武卒只有五萬人,今一萬五千在將軍營中,如與秦軍相拼,如何保住他們?”

芒卯道:“如果拼起來,多半是玉石俱焚。怎麼能進諫大王,開倉賑濟才好。”

聽到這話,賬內氣氛又立時凝重起來,良久無人開口。

沉默了一會兒,還是信陵君打破沉寂:“目前當務之急,還是阻擋秦軍,離大梁越遠越好。大王吩咐,決不可讓秦軍再入囿中。新春囿中要行春狩大禮,如為秦軍所毀,這春狩之禮就難行了!敢問將軍之策!”

芒卯道:“倉猝之間要御秦軍於大梁之外,非比尋常。”

信陵君道:“將軍必有以教我!”

芒卯道:“臣怎敢!長城外乃魏韓之交,韓國定不能置之事外。只要我軍堅守此處,韓國必恐;大王再發使連結,韓軍必出。魏韓合擊,秦軍可破。”

“那必須得堅持到韓軍趕到。這少至一月,多則半年,長城外並無堅城,如何應付?”

“秦軍遠來,和我們一樣,身上最多十天餱糧。他路遠,消耗得比我們多,他必要急於與我軍作戰。我則深溝高壘,不與之決戰。少則十日,多則半月,秦軍必退。這時,韓國是否還來援也就不要緊了。”

“將軍是說,只要我們能堅持十天半個月,必能破秦?”

“大致如此。當然,在原野之上,與秦軍周旋十日,也非易事,但也不會難於登天。”

“將軍有何妙計?”

“此次作戰,關鍵在管城舊城。此城殘破數百年,城內已滿荒草,牆毀垣塌,城內早已無人居住,時有野獸出沒,故無人注意。但此城城垣尚存,稍加修葺,就好過臨時築起的營壘萬萬。管城原為管國舊都,周王宗親,城池廣大,可容兵萬人,公子可居之以為中樞。

“距管城十里,有一偏鄙小邑,城高不過丈,方不過裡,人可百餘戶。雖城低地狹,亦可倚為偏裨。特別是其中的糧草,不可為秦軍所得,對我軍雖杯水車薪,但也不無小補。”

“此邑所居何人?可是我大魏之臣?”信陵君問。

“此邑居此地久矣。遠說似是一族狄人,在此各國交界之處安身立命。但此處當天下大道,四方來人甚多,各國破浪之人多有流落至此,其風俗甚為雜蕪,口音也南腔北調。當然,魏韓逃亡至此的人最多,風俗也最與魏韓相近。”

信陵君點點頭:“能以德服之最好,如以大軍取之,還是要空耗兵力。”

芒卯讚道:“公子仁義!不過百餘戶人家,公子隨便賞點什麼就把他們徵用了。”

“那邑中應安放多少軍士?”信陵君重新把話題拉回軍事上。

“臣心中最難的就是這個。此邑不大,本放不了多少兵;但在此役中卻是要點,兵力太少又難以支撐。臣以為,必得精兵才能勝任。”

“依將軍之言,此邑必須全用武卒駐守?”

“且非得精銳不可。尋常武卒一千,是當不得秦軍一陣的。而此邑最多隻能駐一千武卒,如非以一當十,又焉能支撐不倒!”

“時間倉猝,哪裡容得吾等選卒!”

“臣思得一計。若將全軍什、伍長選出,聚為一軍,駐於此地,是最為便捷的方法。臣所領一萬五千武卒,什伍長當不下一千。”

“將軍之策甚善。我軍以管城為依託,以偏邑為犄角;城外河渠縱橫,正可依之築起多道營壘。敵來攻則虛耗兵力,不攻則無法前進。十餘日後,秦軍糧盡,必退無疑。我軍乘勢追擊,可得全勝。”

芒卯再次避席而拜:“公子英明,要言不煩,盡得大勢,真天縱英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老鄉,你咋就混成了六星上將

老鄉,你咋就混成了六星上將

一點點樂
主角江浩穿越亮劍世界,他是李雲龍的小老鄉,建國前三顆星,建國後三顆星,而李雲龍才一顆星,這可把他氣得……\n孔捷: “我說老李,你有什麼不服氣的,有本事你也去刺殺崗村老賊呀,你老鄉立下的功勞比天還大……”\n李雲龍老老實實說道: “那是那是,旅長房間的蝗軍夜壺堆得都裝不下了,我可沒那個本事!”\n……
歷史 連載 2萬字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風簾翠幕
昏迷醒來,穿越成一代悲催皇帝漢獻帝,董卓火焚洛陽,挾帝西遷,袁紹、曹操、孫堅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皆欲挾天子以令諸侯。 亂世之下,皇帝不過是玩物,但是現在他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安車謀定天下計,帛書收歸老臣心! 收西域,並身毒,驅虎吞狼定中原;逐匈奴,破鮮卑,十年礪銳遂一統。 用堅船利炮,開啟歐羅巴的大門,發現新大陸,建立大漢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大漢帝國!
歷史 連載 4萬字
鰥夫十六年

鰥夫十六年

傾頹流年
[wb@傾頹流年,有好玩的東西]追妻火葬場|破鏡重圓|狗血(拒絕一切寫作指導) 裴稚陵難產死於元光帝三年的初冬,到死也不過是個妃位。 她是他第一個女人。眼看他登基為帝以後,宮中不斷添了新人,裴稚陵莫可奈何。 她謹小慎微,賢良淑德,想著得不到他的人,得到皇后之位也不錯。 這是她僅存的念想,被元光帝淡眼瞥過,一語否定:“稚陵,你向來體貼朕,今日怎麼如此不懂事?” 只因她父兄滿門戰死,她的家族再不能做他
歷史 連載 2萬字
玉蛇引

玉蛇引

江楓愁眠
每晚八點更新 韶山有蛇,其名黃玉。 茯芍破殼以來,在韶山待了三千年。 她出不去山,沒有父母兄弟,只有一條老蛇作伴。 直到一日,一條美豔的墨蛇突然闖入結界,昏死在茯芍面前。 從未見過同類的茯芍驚為天人,每天圍著這條漂亮姐姐游來游去。 “姐姐,你真漂亮。” “姐姐,你吃肉還是吃素?” “姐姐,你每年春天是怎麼度過的?” 茯芍喜歡這條漂亮姐姐,漂亮姐姐也喜歡她。 她蛻了皮,把那張綴滿了顆顆黃玉的蛇皮送給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