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陳總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直到現在,董旻依舊記得剛剛陳留王找到自己時,自己的那份驚疑。

和他的二兄不同,他一直是在京都宦居,算是某種程度的人質。只是這種事情沒人會點出來,他也沒人質那種不自由,反而做到了奉車都尉的職位。

這職位就是掌管皇帝的車輿,一直隨伴在左右的近臣。換句說,論親近,他可比自家二兄要被劉宏信任得多了。

不過這依然不改變,董旻是人質的事實。尤其是二兄在東西兩京之間的猶疑,就更讓這個本質凸顯出來。

所以董旻從來都在京中做好好先生,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不明白為何劉協會找他。

但劉協找到他說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心裡一顫:

“都尉姓董?說來就是咱戚家人。本王自幼失恃,全是太后恩養長大,太后常說要和族人們多親近。本王是第一次見到都尉,就覺得親近,再聽人一說,你正是太后的族人,所以就冒昧來打擾都尉了。”

劉協這裡的說自幼失恃,董旻是知道的。

這說到了宮內的一樁密事,那就是當年還在洛陽宮的時候,這劉協的生母王美人。

王美人聰敏有才明,能書會計,是宮內少有的賢良淑德者。

之後王美人有孕,本該和和美美生下孩子。但可惜,她是在宮內,她遇到的是何皇后。

本朝後宮有一怪事,那就是帝嗣不盛,甚至之前的桓帝,後宮采女五千,卻沒一個兒子。他薨後,帝位懸置,這才有了劉宏入宮。

這背後的深層原因就是宮內鬥爭的激烈化。

誰都知道母憑子貴的道理,所以如果遇到一個狠辣的皇后,那宮內那些在孕的統統都要遭殃。

即便生下來,你也長不大。

而劉宏也懂這個道理,當年還不是皇后的何氏生下劉辯的時候,就將他送出宮養,就跟著一個叫史子眇的道士家長大的。

而現在何氏做了皇后,非但沒有與別人共情,甚至作為既得利益者更加重拳出擊。

她在宮內下令,宮內有孕的統統都要流掉。

所以當時王美人知道自己懷孕了,都不用何皇后對付她,她自己就喝了墮胎藥。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王美人虛應何皇后的手段,喝了藥卻一點事沒有。

她和人說,她夢到了負日而行。

這下子何皇后不能容他,等知道王美人已經將孩子偷偷生下來,雷霆大怒,直接讓人鴆殺了王美人。

而那年,國家大怒,差點就廢了皇后,不是宦官們保著,早就沒何皇后什麼事了。

而那以後,劉協就被董太后養在身邊,也叫董侯。

這些東西對於別人是秘辛,可對於董旻這樣的內朝官來說,就是再瞭解不過的東西。

說實話,他並不同情王美人,畢竟做那樣的事哪會沒風險。但對於自幼無母的劉協他還是有點同情的。

但當他將這事寫給外郡的二兄後,卻遭來了二兄的訓斥:

“人出生在帝王家,輪得到你我同情?”

不得不承認,二兄說的對。

於是,這件事就被董旻拋到了腦後,直到這一次這個陳留王來找他。

董旻是一個很有政治敏銳度的人,他第一時間就從劉協的話裡聽出了別樣的意思。

他說什麼?說咱和董太后是族人?那可真的不敢攀。

董太后是河北人,咱家董是隴西破落戶,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在劉協的嘴裡卻成了一家人。

劉協明擺著是要拉攏自己,或者說是要拉攏他背後的二兄。

難道這劉協已經看到了如今局勢的複雜,已經開始做準備了嗎?這一切是誰教他的?董太后?

但不管是誰的意思,對面已經說出了拉攏董家的條件,那就是承認董卓為董太后的族人,那到時候等劉協登基,他們董氏就是外戚了。

雖然在我大漢做外戚委實過於危險,但真讓誰做,誰都不願意下來。

於是董旻心動了,但他不敢行動,只是遲疑道:

“回大王,我與太后非是一家,不敢僭稱。”

但劉協卻不承認,抓著董旻的手,便稱:

“國舅何謙,太后都說是,那還能不是。來,咱們甥舅找個地方好好親近。”

就這樣,董旻糊里糊塗被拉進了宣室。

而發生這段對話是什麼時候呢?就是陛下正病篤躺在前殿的時候,而那個時候劉協就出擊了。

之後到了宣室,董旻知道了劉協到底要他做什麼了。

總之就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請他稍微一點護著劉協到長樂宮去。

第二件是等他二兄入京後,請他穩住外面的局勢。

董旻當然不明白這兩件事的用意,而劉協並沒多解釋,只是回了句:

“今夜宮內將有大變。”

之後事情的發展就和劉協說的一樣,前殿內殺的血流成河,而劉協卻趁著無人注意溜回了宣室。

直到現在,董旻依然有點不敢相信,難道這一切都是眼前的這名孺子預料的?

委實早慧了些。

董旻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猜到這次事的最大受益人就是眼前的劉協。

首先一個就是宦官們實際上並不太支援劉協,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有仇的。因為當年殺害他母親的何皇后就是在張讓等人手上保下的。這些人也幾乎都是支援的皇子辯。

另外就是外朝的公卿們普遍也孩視劉協,只將他當成了個孺子。這個時候兩派廝殺,受益的就是劉協及其陳留王黨。

董旻是知道的,這皇子劉協去年被封陳留王后,就得開府。朝內不少俊彥都聚在他的麾下,如名士胡潛、謁者法正、射援、吳匡、來敏等人,都是一時俊彥。

這些人統統被稱呼為陳留王黨,可能這一次出謀劃策者就在其中。

除了劉協獲益,他們董氏也不差。

他不知道劉協是從哪裡得來的訊息,知道了他二兄已經提兵來京。本來二兄是要壓在宦官們這邊的,但現在有外戚這份皮子,誰還管你宦官給的三瓜兩棗啊。

屬於他們董家的潑天富貴,來了。

但現在不是再多想這個的,董旻還要守住長樂宮。他用腦幹想都知道,一旦知道劉協在長樂宮,宦官們會如何瘋狂。

想到這裡,他望了北面的天空,期盼他的二兄來得能再快一點。

……

無論是趙忠還是董旻都盼著董卓帶兵速來,但出乎所有人預料,如今已經官拜關西前將軍,封武功侯的董卓,這會會卻剛剛渡河。

這會,在距離長安四百里外的臨晉之野,一支多達兩萬人的精銳兵馬正在駐紮。

只從那旗幟和秦胡的羌笛就知道這支兵正是董卓的前將軍集團。

實際上,董卓五天前就已經抵達這裡,然後就開始按兵不動。這是他幕下的新幕僚賈詡所獻的方略。

自李儒第一次出使長安,回來後就和董卓說賈詡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然後董卓就用最粗暴的方式,直接讓人半夜將賈詡掠到了河東。

面對董卓的威逼,賈詡沒有任何猶豫就同意加入了河東幕府,而且不敢有二心,全心全意參贊計畫。

而這一次賈詡給董卓獻的就是坐山觀虎鬥。

一開始董卓收到張讓的書信後,也沒多想,帶著兵馬就從蒲坂渡過大河。但走到臨晉的時候,賈詡卻給他建議,可以暫停在這裡,以觀長安之變。

董卓多醒目的一個人啊,當時拍著大腿就說這個建議提的好。

現在內外朝相鬥,他急個什麼勁?打,先讓兩邊打的都剩最後一口氣,那時候才是他董卓收拾殘局的時候。

於是,董卓就真的停在了臨晉不走了,將自己的老營設在洛水東十里的一處平原上,然後就將各部散了出去,分地駐紮。

而董卓停在了臨晉後,就以前將軍的符節,讓臨晉縣提供他軍隊一個月的糧食。

董卓有兩萬人,不提軍馬這些牲口,只是人吃的,一個月也要四萬石。

這麼龐大的軍糧簡直是要臨晉令的老命了。但他不敢不給,因為宦官們給董卓的詔書就有一條,讓沿路郡縣供應大軍所需。

除了這一條外,臨晉令更是怕董卓這個人。此人麾下都是秦胡義從,不給軍糧,這些人就會直接來搶。

於是臨晉令只能硬著頭皮找來縣內大族,一起分擔這批軍糧。

董卓的兇名,這些大族哪沒聽過?只能認倒黴,給董卓大軍輸獻糧食。

當然其中也有頭鐵的,自恃朝中有人,不將董卓放在眼裡。隨後就遭到了董卓的報復,整個塢壁都被劫掠一空了。

這下子殺雞駭猴,無人再敢忤逆董卓的意思。

就這樣,靠著本地源源不斷的輸獻,董卓的前將軍集團就這樣留在了臨晉,時刻觀察著長安的局勢。

此時,董卓就在大帳內和李儒私下說著話:

“文優,你就是郃陽人吧,現在不忙,要不允你休沐幾日,讓你回去衣錦還鄉一番?”

董卓這樣的西北軍漢就是這樣的實誠漢子,人生最風光莫過於衣錦還鄉。

但李儒搖了搖頭:

“主公,儒料京中大變就在這幾日。我們要時刻觀察形勢,一擊定乾坤。”

董卓笑了笑,沒再堅持,而是問起了現在的局勢:

“現在這局勢你再給我透透,總有點不踏實。”

於是李儒道:

“如今局勢確實頗為詭譎,但從整個天下來論,可以用兩京對立,群雄逐鹿來言之。兩京對立自不用說,這關東關西都已經打了三次大規模的戰事了,怕一時誰都打不開局面。而群雄則是河北和關東的形勢。”

董卓點頭,意思李儒繼續講:

“自盧帥覆於左人亭,如今燕山以南、大河以北悉為泰山軍的勢力。彼一旦消化了河北,能得萬騎,帶甲十餘萬的龐大兵力。此等軍勢,天下不可與之爭。至於汝潁的袁紹、南陽的袁術、青州的劉虞,皆能稱一時之雄,但怕是擋不住泰山賊的。”

即便不是第一次聽這句話了,但董卓還是焦急得站了起來踱步,他惡狠狠地望著北面,罵道:

“我料盧子幹是天下名帥,沒想到敗在了饑民土寇手裡。”

但嘴裡是這麼說,心裡卻是慶幸自己見機快,發現形勢不對,就穿太行山回到了河東。不然再留在河北,他董卓也要折在張衝小兒手上。

其實董卓如今的行動,正是對張衝拿下河北的一種反應。

他為何要冒著巨大風險提兵入京?就是因為張衝給他的壓力太大了。如今佔據了整個太行山東麓以及河內北部的泰山軍,隨時有可能從北面和東面,兩面包抄河東。

如果董卓再不採取行動,他根本扛不住泰山軍。

而他和李儒商議的行動就是趁著這次機會,控制關西中樞,以關中四塞之險要阻擋泰山軍。

但這裡面的一個難度是,董卓的兵力並不佔優。如今長安是採取強幹弱枝的策略,光在京兵馬不下七八萬,如果硬碰硬的話,河東軍團可能攏不住這個局面。

所以還是得靠大義,但到目前二人還是想不到有什麼好的名義,這也是他們一直留在臨晉的一個原因吧。

這種事情,二人並沒有找幕下的其他幕僚商議,畢竟大事要嚴,必止於私室,必止於二三人。

從這一點,這個西州老革的確要比膏粱子弟楊彪要強出不少。

不過二人的這個頭痛事很快就會不成問題,天上掉下的潑天富貴很快就砸在他董匹夫的頭上了。

……

遠在河北鄴城的張衝萬萬想不到自己會是千里之外的長安血殺的動因。

實際上這也不奇怪,當泰山軍膨脹到如今這個體量,這天下大事哪一件離開得了他張某人的影響?

但這大也有大的難處,至少張衝要處理的政務就比過去更多了。

此時,他就在泰平宮的前殿翻閱著尚書郎們整理好的重要情報,都是關於天下現在的局勢的。

涼州那邊的屯墾兵起義的訊息還沒傳到河北,這會送來的都是一些關東的資訊。

如這一條:

“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張衝用硃筆圈了趙慈、秦頡兩人,又在邊上寫了一個袁術的名字。他本能的覺得這件事和袁術脫不了關係。

然後又看到一條:

“荊州長沙區星反,零陵、桂陽相繼響應,荊南四郡大亂。”

這條訊息張衝有記憶,歷史上好像是孫堅平定的。現在孫堅還在青州,不知道這事怎麼解決。

想了想,張衝批了一句:

“重點查劉表及荊州豪族的動向。”

再下面的幾條都是關於其他各地黃巾軍餘部的,如白波谷的黃巾復起,寇太原。

張衝批:

“請郭泰明日入宮。”

郭泰是白波黃巾的魁首,相應的情況可以從他那裡瞭解。

之後又是汝南黃巾的訊息,他們拒絕了張衝遞去的橄欖枝,還是要留在汝南一帶。

他們給張衝的回覆是:

“他們已經放下刀撿起犁,重新過上了平常人的日子,不再想打打殺殺。”

張衝對此頗為無奈,喟嘆道:

“我何嘗不想天下融刀鑄犁,可惜這世道不允許。”

張衝到底顧念當年的戰友情,就想讓駐紮在奉高的關羽多注意汝南的情況。

想著關羽,張衝就隨手在右邊那摞文牘上翻找著,但一直翻找了幾遍,他才在最下面一層找到了奉安那邊的文牘。

心裡責怪著尚書郎那幫年輕人的的不靠譜,奉高作為外鎮重地,優先順序那麼高,怎麼能放在最下面呢?

然後張衝就翻看了這篇文牘,繼而大怒。

為何?

原來這篇文牘竟然是奉高地方彈劾左軍元帥關羽的加急奏報。

如此還得了?

迴歸河北,敬請期待。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天予昭暉
土德星君下凡歷劫,本來給自己挑了個盛世王朝的皇子身份。 中間出了點岔子,盛世王朝的皇子沒當上,當上了王朝末期的皇孫。 嘉靖三十八年,京城入冬以來還沒下過一場雪。 民間謠言四起,說這是朝廷腐敗,貪官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再不下雪,嘉靖帝就要斬了欽天監官員祭天! 就在這個時候,裕王府邸傳來訊息,王妃誕下皇孫,與此同時,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 嘉靖帝龍顏大悅,稱小皇孫是給大明帶來祥瑞之人,命接入內廷
歷史 連載 8萬字
她被趕出侯府後

她被趕出侯府後

牽絲偶
慶元五年,妖魔肆虐。 晉陽侯夫人亡故三月後,新婦進門,與其所出嫡女不和。 又一月,晉陽侯稱嫡女非他親女,念多年養育之情,只將人逐出門庭,不再追究混淆血脈之過。 季嬋被趕出家門,受傷瀕死。 這天晚上,她遇到一隻從北荒奔逃萬里來京中討封的八尾狐。 狐狸問她:我像人嗎? 季嬋:你比他們都像人。 狐狸:可惜我八尾盡斷,沒辦法再變成人了。 季嬋:沒關係,我把這身骨肉留給你,你替我活下去,替我報仇! ——預收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的諜戰日記

我的諜戰日記

一鍋小米李
一個參加軍訓的大學生穿越諜戰年代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活下來……這是一個抓日諜殺日諜的故事……書名也叫《我的情報系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刀尖上的舞者》、《我的諜戰日記》
歷史 連載 0萬字
出宮後的第五年

出宮後的第五年

鴿子飛昇
【已完結,有提示是在修文。隔壁離婚之前已開。】 【官配周淮林,he】 平民出身的梁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著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為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為妖妃。她以為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裡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歷史 完結 0萬字
望春庭(重生)

望春庭(重生)

弦珂
【全文完結,開始精修全文,不對盜版負責】 【下本:《楨楨我心》,收藏就看矜貴自持的世子追妻火葬場】 上一世,繁華京城無人不識宋家嫡女宋絮清,出了名的驕矜,是宋家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姑娘。 但奈何宋家嫡女不思進取,整天聽曲兒逗鳥兒,世家女子當會的琴棋書畫是樣樣不精,然其命好,早早就被婚配於太子裴翊琛。 重來一世,死於廢太子裴翊琛刀下的宋絮清悟了。 裴翊琛能看中她,不僅僅是看重她的家世,還看中其不理世事的
歷史 完結 43萬字
歸鸞

歸鸞

糰子來襲
洛都第一貴女溫瑜,雪膚花顏,貌若菡萏。 一朝山河崩塌,溫氏傾覆,她這個名動天下的大梁第一美人,便成了各路豪雄爭搶的玩物。 她千里奔襲,只為和未婚夫完成婚約,借兵復仇。 不料中途落難,被迫同一地痞為伍。 地痞叫蕭厲,生父不詳,母為青樓女子,傳聞他八歲就殺人蹲大獄,十五歲成了賭坊打手,收債要賬,惡名遠揚。 溫瑜厭他粗鄙市儈,他煩溫瑜自恃清高。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但後來,他被打斷了骨頭,也要背起溫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