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人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散樂區別於正統雅樂,乃屬娛樂性音樂。它形式靈活,不拘一格,內容更是豐富多彩,言情的樂章、抑揚的曲調、曼妙的舞姿甚至滑稽的表演,全部都是吸引人的元素。

幾支散樂舞過後,比玉看的是手舞足蹈。“依我看,在元正大會上,咱們只安排散樂,把那些死氣沉沉的雅樂全部丟開,一首不留,你看怎樣?”

舒晏也在津津有味地欣賞著。相對於雅樂,他也覺得歡快活潑的散樂更加吸引人。不過,他可不是個沒有原則的人:“那怎麼行?如果是平日賓朋宴飲,大可隨意;但元正大會是什麼場合?不光有皇上天臨,還會有各路諸侯、四方使節,怎能任意行事?雅樂雖然呆板,但卻威嚴莊重,是皇家體面的象徵。如果我們將所有雅樂全部砍掉,不但會令元正大會變得不倫不類,被皇上責罰,而且還會讓人家笑話我們無知,淪為笑談。”

比玉聽了連連擺手:“什麼使節、諸侯王們,就連皇上也都是一樣,有幾個是真心喜歡雅樂的?自古至今都是如此,魏文候曾經貴為一國國君,不也是一聽見雅樂就想睡覺嗎?”

舒晏笑著反問:“魏文候不喜歡雅樂不假,一聽見雅樂演奏就打瞌睡也不假,可他最終也沒敢將雅樂廢除不是嗎?”

“呃……”比玉覺得舒晏的話有道理,但他還是不甘心,“你剛才說了,今年咱們跟珍饈令要合作,用八道食饌來配八首樂曲,可我們如果還依舊用這樣的雅樂,不但不能調動賓客的趣味,而且也很難與珍饈令的八道食饌相配的吧?”

“哪能呢?我早就想好了,我們只在宴會開始之前和結束之時安排幾曲雅樂,在宴會進行的過程中,只安排散樂助興。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金、石、土、木、絲、竹、匏、革這八音選出八種樂器,配上相應的八支樂舞的組合來。我們今天在此欣賞樂舞的目的不就是為此嘛!”

“嗯,如此可行。”聽舒晏如此說,比玉才表示贊同,他伸了下懶腰道,“咱們也觀賞了一天了,八音之中你選定幾個了?”

“還不敢說選定,只是有了幾個想法,我先說給你聽:在行禮歌、上壽歌演奏完畢,宴會正式開始的時候,食舉樂歌必定是排在第一位的,由太樂令領頭清唱,這個時候是屬於既嚴肅又愉悅的狀態,太混亂了不合適,氣場太小了也不合適,應該選擇一種沉穩、大氣還不失威嚴的樂器……”

“沉穩、大氣又不失威嚴,那就非編鐘莫屬了。”

“英雄所見略同。編鐘乃是眾樂器之王。我們開篇就用金屬的編鐘。本朝的食舉樂歌乃是陛下欽定的,樂辭曲調歷年沿用,而且不需用舞。樂辭和配舞倒是都不必另費心甄選,但此樂非同小可,太樂令又在家丁憂,到時候必要讓太樂丞代替,我唯恐他對樂辭不熟,所以得讓他多熟悉熟悉才行。比玉兄跟他相熟,還請你多跟他溝通溝通。”

“這個不用咱們費心,太樂丞那老傢伙正愁沒機會在皇上面前多顯露顯露呢,哪能不用心?你且接著往下說。”

舒晏一想,比玉說的也是這個理,遂不再費心這個,繼續說道:“剛才欣賞的那曲《江南可採蓮》,不知比玉兄覺得怎樣?”

“那首嘛……”比玉略略想了一下道,“歌詞雖說簡潔了些,但最是輕快優美。”

“沒錯。不過比玉兄乃是手腳不沾泥的人,沒下過池塘、更沒采過蓮,若論瞭解這支曲子的樂處,比我還差一層。你只知曲子的樂處,卻不知道真正採蓮的樂趣呢!”

比玉不屑地挑了下眉:“踩的兩腳泥,能有什麼樂趣?我又不想去採蓮,你且快說你的創意。”

“我的意思是,採蓮應該是最淳樸最原始的活動,想必在上古結繩記事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而那個時候人們不會耕種,只知漁獵採摘,更沒創制任何樂器,溫飽之餘就敲著石頭載歌載舞,天長日久,石頭就成為了人們最早的樂器之一。所以我就想把這曲最淳樸的樂歌配上最原始的樂器——石制的磬,你看如何?”

“嗯,你還別說,它兩個相配確實很合適。”比玉點點頭,又道,“金屬的有了編鐘,石屬的有了磬,你還想到什麼?”

“還有《鹿鳴》。其樂辭作為《詩經》·《小雅》的開篇之作,歷朝歷代都是宮廷宴飲不可缺少的佳作。而且曲調舒揚,雖為雅樂,但卻朗朗上口,流傳甚廣,經歷了多次斷代,都沒有亡佚,可以說是先秦流傳下來的最古老的曲子了。而最適合演繹這首曲子的,只有最能代表中華樂器之魂的琴了。”

“妙哉。《禮記》有云,‘樂由心生’。而琴最能反映出人的心境,所以才有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一說。這麼說來,絲屬的有了琴,八音已經定下三音了。其他的呢?”

“暫時想到這三個,別的還要容我構思,不如請比玉兄說說你的想法。”

比玉在心裡也早有了想法了,聽舒晏謙讓自己,就道:“你剛才所選的雖然都符合元正大會的氛圍,卻都少些熱鬧,我推薦一段——就是在陛下壽誕之日表演過的,把很多盤子用手輪流向上拋,復又接在手裡,再丟擲去的那個百戲……”比玉一邊說,一邊用手做著向上拋的動作。

舒晏看比玉親自做著示範,不覺好笑:“你說的那個是杯柈舞吧?說起那個百戲,表演之時,樂曲什麼的倒在其次,主要的是看伎人的手藝,盤子越多,接起來就越難,眼明手快,不能有半點差錯。有能力扔上去,就要有本事接下來……”

“有能力扔上去,就要有本事接下來……”比玉口裡重複著這句話,手還做著向上拋的動作,停在頭頂上,表情呆滯。在多年前的那個上巳節,他也是重複著這樣向上拋的一個動作,把一個女孩的漂流蛋扔向空中,卻沒能接回自己手中。

舒晏以為比玉被那個杯柈舞所迷,就推了他一下道:“比玉兄,一個百戲而已,何至於這麼痴迷?你趕緊說說這曲舞配什麼樂器合適吧。”

“哦……”比玉這才回過神來,稍稍緩了緩才道,“這個杯柈舞不適宜配普通的曲子,因為它給觀眾帶來的是一種緊張明快的享受,所以我想,當伎人表演的時候只用拍板打拍節,盤子舞得慢的時候就慢打,舞得快的時候就快打,附和著他的節奏。”

“對。這舞配編鐘、琴瑟那樣複雜的樂器反倒不行,只一串拍板,就能將全場的人的氣氛帶動起來。此一組合不需要樂辭和複雜的曲調。拍板屬木,又定了一屬,你再接著往下說。”

“樂府舊曲中的《上邪》吧,我剛才看咱們的樂坊中也有此曲目。”

“《上邪》?”舒晏驚異,“不行不行。此曲雖說簡短明瞭,內容還真摯感人,但它過於悽婉,尤其是曲詞中包含的‘絕衰’、‘竭’,乃至‘天地合’之類詞句,如果出現在這麼喜慶的元正大會上,那還得了嗎?”

“那就換一首《白頭吟》。”

“《白頭吟》,呵呵,我看你今天是繞不開舊樂府了,而且全都是兒女情長的話題。”

“你只說行也不行?”

“此曲乃是卓文君為了挽回司馬相如的納妾之意所做,雖說沒有天地合之類曲詞,然而終非不過兒女情長,比如‘悽悽復悽悽’等,還是未免消極了些。”

“我曉得,你的意思是,元正大會上陛下就是想多聽到一些吉利的話。這好辦,只需將詩曲原詞稍稍改動一下就可以了。”

“改原詞的話,也不是不可以,只看改得好不好了。”

比玉將《白頭吟》在口內小聲吟誦一遍,腦中一閃,“我在末尾加上兩句‘今日相對樂,延年萬歲期’,你看如何?”

“‘今日相對樂,延年萬歲期’,有‘樂’字,有‘延年’,還有‘萬歲’,好極了。有了這些詞句收尾,即便前面消極一些,也無妨了。只不知此曲你打算配何種樂器呢?”

“當年卓文君不顧家裡反對,毅然嫁給了患有消渴疾的窮小子司馬相如。堂堂一個富家女放棄了奢華的生活,甘願拋頭露面當壚賣酒,與相如共患難。而相如得勢之後卻忘卻當初文君與自己的患難之情,想納美妾。文君悲憤之餘給相如寫了這首詩。遙想當年文君情境,回憶自己當壚賣酒的經歷,一邊拍著酒甕,一邊泣誦著此詩。”

“甕即缶也,你的意思是要迎合當時情景,用缶來演奏嗎?”

比玉點頭。

“相如讀了此詩之後,深感愧疚,打消納妾之意,跟文君成就好合,結局也算喜慶。缶屬土。你確定了木和土,還需再想一二個!”

此時天色將晚,比玉用麈尾柄搔了搔首,“要說喜慶,不如來個《龜雖壽》吧。”

舒晏拍手贊同:“這個好,老年勵志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正符合陛下如今的狀態。”

比玉聽完舒晏的話,突然大笑:“陛下不是志在千里,而是志在千姬;不是壯心不已,而是壯陽不已。”

舒晏知道比玉所言指的是司馬炎如今偌大年紀還沉迷後宮美色,身體每況愈下之事。世人都知曉,只是誰都無力阻止。他無可奈何地笑了笑:“你只說配什麼樂器吧。”

“《龜雖壽》乃是曹操暮年所做,雖說志在千里,但卻充滿壯志難酬的晚景悲涼之意,而詮釋這種悲涼,用簫最合適不過。”

“簫屬竹。這樣,你確定了土、木、竹,我確定了金、石、絲,八音之中僅剩革和匏兩項沒確定下來了。”

“是嘛,想不到今天進展得這麼快。這麼說來,乾脆咱們兩個人均分,每人再確定一個。”比玉本來很覺疲憊,此刻又來了精神,想趁著今天有興致,乾脆再確定一個就完事了,“就鼙舞吧,你看如何?”

“好,鼙屬革,剛剛好。”

“那就成了,只剩下最後一項匏屬沒確定,你自己慢慢想吧,恕我失陪。”

“喂,先別急著走,雖確定了革屬用鼙舞,但曲目還沒確定呢。”

“曲目你自己定好了。”此刻比玉大有不勝之態,片刻也不想挨,直接就乘鹿車回去了。

即便比玉不陪自己選定剩下的一項,舒晏也知足了。畢竟他今天的表現已經很難得了。比玉走後,舒晏就思考剩下的匏屬該怎麼選樂器、配樂舞。但選來選去,總覺得不滿意,沒能確定下來。一則是因為好的創意都讓前面的七項佔去了;二則是因為匏屬的樂器非常少,常見的只有笙、竽,為八音中最少的一個分支。

選不出滿意的結果,索性就先把它放一放,說不定哪天就有好主意了呢。既然把曲目確定了,接下來就是照此排練了。比玉當然不會有這個耐心,全程只是舒晏一個人在操持。這可是一件辛苦事,需要比揆正樂器付出更多的努力。舒晏為此廢寢忘食,殫精竭慮。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