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既然要摧毀美國北方州重要城市,那麼,為什麼不一把火將明尼阿波利斯燒成白地呢?
這裡面還有李察的一個考量;
這些美國城鎮具備不錯的經濟發展基礎,牧場農莊星羅棋佈,擁有大片開墾的土地麥浪滾滾,一次兩次不可能收割完畢。
放在那兒,等到恢復元氣後繼續收割就是了。
反正這些平原城市也不可能建築什麼要塞,那些地處郊外和鄉下的牧場和莊園更是如此,簡直就是大唐王國騎兵最好的狩獵場。
如今從芝加哥向北的鐵路還沒有修建,只有幾條彎曲的砂石公路連線北方城市。
所以,駐紮在芝加哥郊外的美軍反應並不快,在明尼阿波利斯陷落5天之後,大隊美軍才陸續北上,氣勢洶洶的向大唐王國軍隊撲來。
美軍彙集了芝加哥,底特律和堪薩斯城的近3.2萬兵力,9000餘名騎兵,120餘門火炮,押送著輜重大車一路浩浩蕩蕩而來。
從芝加哥到明尼阿波利斯城,兩地間距離約840餘公里,美軍浩浩蕩蕩的從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和斯坦利地區殺過來,即東北方向。
一週之後
1847年1月23日,上午10:00許
在美軍抵達斯坦利地區時,遭遇了在丘陵上嚴陣以待的大唐王國騎兵,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騎兵隊伍遮蔽了數個丘陵,就這麼光明正大的在此等候,氣焰極其囂張。
美軍特里斯·史比克少將不敢怠慢,立刻列陣迎戰。
120門火炮居中,2.3萬名美軍火槍兵形成一前一後兩道佇列,相隔約500餘步。
每道步兵佇列排成三排,以求儘可能發揮最大的密集火力,僅從佇列來看,很是像個樣子。
9000餘名騎兵分置美軍兩翼,隨時可以衝擊約3公里外的大唐王國騎兵。僅以騎兵而言,美軍有著兩倍的兵力優勢,牢牢佔據著心理優勢。
李察穩穩的坐在全身雪白的英國薩福克重型馬上,身披胸甲,頭戴英式頭盔,披著鮮紅的斗篷,在他右膝前的牛皮馬袋裡,插著兩把柯爾特1846騎兵式左輪火槍,槍膛裡面填滿了子彈。
這種騎兵式左輪火槍槍管較長,分量較重,並不適合於牛仔日常佩戴,但這個弊病放在騎兵身上由戰馬馱負,這點重量就不是什麼缺點。
在最精銳的聖弗朗西斯科胸甲騎兵團和王家親衛胸甲騎兵團中,每一名騎兵都配備了兩杆柯爾特1846騎兵式左輪火槍,以保持密集而致命的火力打擊。
李察率領的這支精兵,共含三個胸甲騎兵團和三個輕兵團,除了上述兩個之外,還有一個是潮州胸甲騎兵一團,配備了英國產重型胸甲。
強悍的防禦加上致命火力打擊,是李察率領麾下騎兵與美軍硬碰硬的底氣,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朝四周看了看。
這次,李察祭出了潛藏已久的殺手鐧,32挺風暴式轉管機槍。
這些機槍由兩輪槍架拖拽,單挺機槍重達260餘磅,手搖操作,由硬式長彈夾供彈,發射的並非是此前油紙包裝的定裝彈藥,而是最新的銅殼彈藥。
現在這些機槍都隱藏在丘陵背後灌木叢中,士兵們半蹲著身子等待命令,準備給美國老好好的喝上一壺。
先進的武器,就是李察的底氣所在。
他神色冷然的抬頭看看天空,天空中十幾頭雄鷹正在盤旋翱翔,這讓李察的臉色又多了一絲勝券在握的冷笑。
“槍上肩,前進!”
美軍特里斯·史比克少將一聲令下,美軍士兵操控馭馬拖拽著炮車開始前進,長長的步兵佇列緩緩壓上。
一陣清風吹過,給戰場上平添了緊張氛圍。
李察伸出兩個手指,輕輕的向前一指。
邁克-拉比奧上校立刻抽出手中雪亮的馬刀,回頭高聲喊道;“聖弗朗西斯科兄長騎兵團的勇士們,跟我衝鋒。”
剎那之間
1500餘騎兵脫離了隊伍,向著美軍側翼的方向殺了過去,騎兵們高舉著手中馬刀,單手操控著馬匹勻速前進,轟隆隆的馬蹄聲令大地震顫。
美軍不甘示弱,立刻指示左側4500餘騎兵出擊,美軍騎兵的聲勢更為浩大,宛若巨大的烏雲一般席捲而來,總兵力是1500名大唐王國騎兵三倍之多。
“既然他們欺負我們人少,那就上,給他們個厲害瞧瞧。”李察說著揮動左手,神情堅定的向前一指。
高世恆上校立刻抽出雪亮的馬刀,回身高喊道;“漳州胸甲騎兵一團的兄弟們,潮汕騎兵團的兄弟們,跟著我殺鬼老啊!”
霎那之間
他身後近2000名大唐王國騎兵策馬衝了出來,向著美軍右翼的方向一路殺過去。
護衛右翼的美軍騎兵4000餘騎聞風而動,毫不相讓的迎著大唐王國騎兵衝殺而來,鐵蹄翻飛雷動,聲勢驚人。
從場面上看
大唐王國3500餘名騎兵分成一左一右迎擊美軍,美軍8500餘名騎兵同樣分成一左一右,佔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因而顯得信心十足。
在李察的身後,王室親衛胸甲騎兵團900餘名騎兵穩穩的立在原地沒動,眼神冷冷掃視戰場,沒有半點不安的神色。
在前後半年多的戰爭中
大唐王國騎兵精銳已經對美軍建立起了絕對的信心,別看美軍騎兵人數多,但是在騎兵衝擊中隊伍已經散亂,不能攥成一個鐵拳砸過來,戰鬥力度就要差得多。
從去年5月份戰爭爆發後到現在,大唐王國騎兵一直就是在血戰和清剿殺戮中度過,形成了大唐王國鐵騎勁旅雛形,只不過需要血與火將這把戰刀磨得更亮。
眼前這些無頭蒼蠅一般湧上來的美軍騎兵隊伍,顯然就是最好的磨刀石。
邁克-拉比奧上校率領的聖弗朗西斯科胸甲騎兵團深得其中三味,雙方騎兵迎頭殺來,他在距離美軍騎兵約200餘米的地方高高的舉起指揮刀,做了一個旋轉的手勢。
然後,聖弗朗西斯科騎兵團便迅速向左側插入,一個神龍擺尾的動作,將整個騎兵團柔軟的側翼暴露在美軍騎兵眼前。
就在美軍騎兵大感詫異之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接近到120米有效打擊範圍內。
邁克-拉比奧上校手中的馬刀狠狠揮擊而下,下達了全員射擊的命令。
只聽到“噼裡啪啦”一陣又一陣的密集槍響聲,大唐王國騎兵手持著柯爾特1846式轉輪火槍,對準美軍密集的騎兵佇列就是瘋狂摟火,轉眼將其打得人仰馬翻。
美軍騎兵攻擊的勢頭頓時為之一滯,前方兩三百名騎兵被打的身上血花迸濺,連人帶馬翻倒在地,簡直是災難現場。
後方的美軍騎兵極力控制著馬匹,躲避前方翻倒計程車兵,冷不防又迎來噼頭蓋臉的一陣密集彈雨,被打的紛紛墜地。
聖弗朗西斯科奇兵團並沒有插入美軍騎兵陣列中,而是向左側奔行數百米之後,整個騎兵隊伍旋風一樣的迴旋,在此過程中將銅殼子彈裝填完畢,準備再次實施彈雨打擊。
這是騎兵中經典的半迂迴戰術,即衝擊……迂迴……發射,再衝擊……再迂迴……再發射,如此反覆,直至打垮敵人。
確實有很多美軍騎兵抽出燧發火槍,遠遠的對準大唐王國騎兵摟火開了一槍,槍膛裡子彈打完後,只能又插入右膝前方的牛皮馬袋中。
騎在馬上顛簸的厲害,他們可無法完成再次裝填。
這就能看出先進的銅殼子彈的優越性,藉助塞繆爾-柯克特先生天才的彈藥發明,大唐王國騎兵已經用上了先進的銅殼子彈,他們將手中的柯爾特1846騎兵轉輪火槍裝填後,透過迂迴戰術再次對美軍騎兵實施兇勐打擊。
這種光捱打不能還手的絕望,在兩輪過後直接導致了美軍騎兵的崩潰,撒丫子跑的滿戰場都是,這些美軍騎兵已經喪失了直面大唐王國騎兵的勇氣。
這時候
李察才滿意的一揮手,加入到對美軍騎兵的兇狠絞殺之中。
在戰鬥中
大唐王國騎兵狡猾的避開了美軍炮火和火槍覆蓋的正面,追逐著美軍騎兵一陣狠殺,將整個戰場攪得宛如一鍋粥。
美軍特里斯·史比克少將眼睜睜的看著佔據絕對優勢的美軍騎兵被打的狼奔豕突,要麼舉手投降,要麼被一一砍翻在地,損失極為慘重,此刻已經驚得目瞪口呆。
他這才意識到
真正佔據武器優勢的是大唐王國騎兵,美軍騎兵人數就是再多,也是被壓著打的節奏,要有多苦逼就有多苦逼。
至於步兵和炮兵,大唐王國壓根兒就沒有步兵,只要在步槍射程範圍之外,美軍拿他們壓根也沒辦法。
到了下午2時許
這場歷時達三個半小時的一邊倒追逐戰鬥才結束,美軍出戰的8500餘名騎兵被擊斃2770餘人,俘獲3163騎,剩下還有2500餘騎滿懷驚懼地逃回美軍陣中,狗膽都嚇破了。
算了一下
這一戰美軍損失了近6000騎兵,只剩下3000餘騎,而且這三千餘騎全是驚弓之鳥,說什麼也不敢向大唐王國騎兵叫板了。
這一戰
大唐王國騎兵打出了威風,打出了極高計程車氣,讓美軍不得不退避三舍,結車陣自保。
美軍這一謹慎的舉動,無意中逃過了32挺風暴轉輪重機槍的聯手血腥屠殺,可謂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如果您覺得《狂野北美1846》還不錯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援!
(本書網址:/xiaoshuo/6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