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爾等都聽明白了吧?”

朱高煦看著一眾官員。

“考成法進階版推行之後,官員一切升遷貶黜,均以政績為主!”

“除卻三法司之外,其餘朝堂七部也會逐漸進駐地方,下放至州府行省一級,比如學部的教育局,比如吏部的人事局,全都會逐步推進下放權力!”

此話一出,滿朝譁然。

一眾朝臣都很是吃驚,被震撼得無以復加。

起初他們以為,武德皇帝讓三法司進駐地方,是針對地方士紳的一次犀利反擊!

可是這句話一出,他們才終於明白,原來還是他們格局小了!

小了,格局真的小了!

這位武德皇帝是想將皇權徹底延伸到州府郡縣去啊!

原來,這才是武德皇帝的真正目的!

他是想要藉此機會,真正向地方士紳宣戰!

朱高煦看著瑟瑟發抖的文武百官,眼神裡面滿是凝重。

自古以來,都有著“皇權不下鄉”的說法。

用一句精闢言論來解釋,那就是“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靠鄉紳”。

皇權之所以無法掌控郡縣鄉野,就是因為郡縣鄉野裡面藏著一個個宗族,藏著一個個士紳!

自秦朝一統六國後,便開始了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的道路,摒棄了分封制,設立郡、縣、鄉、裡、亭之制。

但是無論是秦漢,還是隋唐,乃至明清,皇權委派的官員到了縣這一級便結束,觸手難以觸及鄉野之間。

原因,就在於這些士紳,在於這些宗族。

為何朱高煦厭惡程朱理學?

一是程朱禁錮百姓思想,二是程朱弊病太多!

在那些個程朱理學家看來,以宗法血緣為紐帶的宗族的團結穩定,對國家的安全至關重要,只有公卿大夫的宗族團結了,才能建立起忠義觀念,而忠義又是朝廷的根本,宗族不穩,則國家不安。

就連蘇軾蘇大家也曾上書宋神宗,極言宗族團結之利:“今欲教民和親,則其道必始於宗族”。

除了程朱理學極力主張外,隋唐世家大族的消亡,以及宋代科舉制度的發展完善,也讓越來越多的平民能夠透過寒窗苦讀改變命運,甚至高喊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樣就形成了一批批計程車紳!

士大夫隨著門閥大族消亡了,可是士紳就填補了這個空白應運而生。

這些地方士紳,要麼是告老還鄉的官員,要麼是官員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要麼就是讀過聖賢書獲得功名的秀才舉人,說白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地主老財!

這些人,就是士紳!

中國帝制時代雖然實行逐步施行中央集權制度,但礙於中國地廣人多的特點,皇帝即使想要完全主導具體的地方事務也會是有心無力。

因此在最底層的鄉野之間,具體地方事務往往由士紳階層主導,由此形成了“皇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地方宗族自治體系。

可這些宗族自治靠的是倫理道德,並不是大明律令!

而他們那些倫理道德,又全都是士紳說了算的!

換句話說,大明鄉野之間,真正的主人,並不是朱高煦這個大明皇帝,而是那一個個的宗族以及一個個士紳!

宗族士紳成功填補了縣級以下的權力真空。

但他們這種權力一是“非正式權力”,二是“相對”的自治,在大型國策面前,依然要在縣級官員的管轄之下。

也就是說,士紳這種權力,並未得到朝廷認可!

但是,朝廷卻不得不依賴他們維繫地方治安,算是變相承認了他們的存在。

比如大明王朝的縣官全都是異地上任,可他們到達地方縣城後,就是一個孤家寡人,還要仰仗地方士紳宗族,配合他這位縣令執行朝廷的政策,完成上官交代的任務!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他偏偏就是大明縣官的真實寫照!

以致於大量地方縣官要麼選擇與地方士紳同流合汙,要麼就是自命清高被地方士紳給徹底架空,只能做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吉祥物,尸位素餐冷眼旁觀!

此外,這些宗族士紳透過兼併田地,掌控了地方百姓話語權,握住了地方百姓的命脈根基!

換句話說,地方士紳就是土皇帝,而他們當地的田地,則是他們的疆土,他們當地的百姓,則是屬於他們的臣民!

朱高煦想要推行攤丁入畝,想要打掉宗族士紳,想要均平田地賦役,這些宗族士紳就是繞不過的難關!

對此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皇權下縣甚至是下鄉!

地方宗族士紳,可以與地方官員勾結,欺上瞞下互相包庇!

但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並不會這麼做。

他們有著錦繡前程,不會因為一些利益就毀了自己一生!

再者三法司率先進駐地方,構築地方監察體系,等這一切完備之後,朝廷再派遣其餘機構進駐,那樣也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官員貪腐受賄。

三法司進駐地方,構築監察體系,朝廷七部緊隨其後,權力延伸到州府一級!

等到楊士奇在江南五府試點成功,就可以正式將這項新政推行天下,到了那個時候,這些中央進駐地方的部門機構,則會成為新政推行的最有利武器,不至於再如眼下這般,楊士奇還得在江南拐帶一些士子書生!

總而言之,朱高煦做這一切,矛頭只有一個,那就是地方士紳!

宗族這種東西,畢竟是以血脈為紐帶,所以可以存在,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多!

至於士紳這種東西,那還是先清理一批得好!

士紳太多,田地太少,百姓的日子就會很苦,承擔的徭役賦稅也會太重!

時不時地清理一批,將他們兼併佔據的田地分割出來,重新還給老百姓,這才是延續王朝壽命的有效手段。

朱高煦很清楚,他這次改革過後,要不了多久,可能是朱瞻壑在位,也可能是他的孫子在位,大明天下各地又會冒出來一批批計程車紳縉紳!

這是誰都阻止不了的事情,只要科舉還在,只要朝廷還在,那總會有士紳縉紳!

哪怕朱高煦現在廢除了讀書人的功名特權,盡力做到讓士紳縉紳與平民百姓一樣承擔徭役賦稅。

可問題在於,權力是一個好東西,可以讓人變成人上人!

到了那個時候,只能希望大明皇帝是個明君,會效仿他這位武德皇帝,再次展開一次大清洗,為大明王朝延續壽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仙俠版水滸

仙俠版水滸

任鳥飛
一不小心穿越到可以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撒豆成兵的水滸世界。本想找個大冤種帶我裝逼帶我飛,誰想,一個不慎,牛逼吹大發了,結果我成了那個大冤種。 面對嫉賢妒能的王倫、喜歡火拼的晁蓋和一心招安的宋江這三位水泊梁山真正的寨主,以及這個時期國內、國際錯綜複雜的形勢,我該怎麼辦? 線上等,急急急!!!本書是史上最正經的水滸,同時也是最合理的水滸,歡迎資深人士檢閱! 本書又名:《穿越到不會點法術神通都不好意思跟
歷史 連載 27萬字
間諜的戰爭

間諜的戰爭

如水意
作為一個普通人卻要向間諜宣戰,最好的辦法是同樣成為一個間諜。作為一個間諜,要向一個實力強大的間諜組織開戰,那就加入一個同樣強大的間諜組織。如果無法加入任何一個強大的間諜組織,那就自己建立起一個間諜組織,然後再去戰鬥至滅亡,或者獲得勝利。這就是間諜的戰爭,講述一群平凡的人如何成就不凡的故事。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我錦衣衛養象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咱叫劉可樂
林十三,錦衣衛裡最清閒的馴象所堂帖校尉。堂帖者,臨時工也。當著嘉靖朝最強勢衙門裡的底層臨時工,幫京城富貴人家找找走失的貓、狗、鴿子、蟈蟈、王八、錦鯉,賺幾個安逸銀錢。 他很知足。可朝堂上的大人物總找上林十三,甭管他多不想捲進什麼朝局大勢裡。 這不,浙江有位胡宗憲巡撫,最近託他找什麼虛無縹緲的白鹿,說是要靠這白鹿保一個叫俞大猷的老將和一個叫戚繼光的俊傑......(書友群:178810462)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