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三去了密雲分割槽,研發司主要是小九在打理,這個部分朱高熾雖然給予了很大的權利,但目前階段並沒有放在心上。

直到會議結束後,小九留了下來,默默的遞上一個名單。

“這是?”

朱高熾好奇的看向小九。

“是最近研發司收到的一些申請,其中不少都被我同意了,有幾樣已經有了進展。”

研發司今天花一筆,明天花一筆,積少成多耗費的銀子也不少了,不過朱高熾從來不過問。

雖然擔心小九手太鬆,卻也沒有出面。

“焦炭煉製廠的高爐,每爐煉製完後,有許多的殘餘物體,李師傅遞交了提高出焦慮研發的報告,我同意了。”

“還有幾分要研究這些殘餘物體的報告,我也同意了。”

“李師傅的研究,王師傅在幫忙。”

“焦爐中的黑色殘餘物,我們發現和石漆有些相似,但有不少的區別。”

“還有爐頂每次使用後,都會染上厚厚一層的油狀物,有工匠認為可以當做燈油使用,想要研究。”

……

朱高熾情不自禁加重了呼吸。

一座煉焦工廠,帶來的不只是焦炭。

在焦炭工廠的生產過程中,過留下大量的殘餘物質,人們對這些殘餘物質的研究,得到了無數的東西。

例如那黑色殘餘物,大概就是煤膏。

古代煉焦過程也有發現,對這些東西,中國古代也有大量的研究和應用。

但宋朝煉焦作坊產量不大,所以產物並不多,加上古代生產環境,所以主要用於奢侈品。

例如煤膏被研究後,分離出了其中的煤黑。

宋代的汝窯就在使用煤黑,製作黑度鮮明的瓷器,石墨中也在使用煤黑,是高階的商品。

但是自己的焦炭煉製廠就不同了。

一爐三萬斤煤,那麼每爐煉製完後,不但會有幾千斤的外表呈白灰色殘渣,另外還會留下一千多斤的煤膏,還有其餘的產物。

這些煤膏,以當今時代的生產力,作用不大,例如煤膏製成的煤黑,在後世是輪胎重要的組成物。

大明連橡膠都沒有,有了煤黑也是空中樓閣。

不過大量的煤黑,可以以低廉的價格,提供給瓷窯和墨坊。

煤黑的最大作用,還要等待自己找到橡膠,那可不是短期內能弄到的東西。

很多產物和煤黑類似,後世作用巨大,但當今還用不上,不過有些東西,那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

例如殘渣表層的白色物質,清洗焦爐後得到的氨水,以及燒製過程中誕生的焦油等。

例如氨水,剛投產的焦爐是沒有氨水的,最開始用清水噴灑爐內,清水就變成了氨水。

因為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煉化成焦的過程中,這部分水與煤中的元素在煉化過程的氣體融合,這股水分和清水融合後,就成為了氨水。

這些物質都是可以直接蒐集,不過焦油要經過蒸餾,蒸餾後的殘餘物就是瀝青。

蒸餾後收集到的油類可以當做燃油,如果經過氫化處理,就是柴油了。

甚至還可以透過焦油廢液分離出銨焦炸藥,不過這個技術要求就高了,而且危險巨大,朱高熾不準備嘗試,至少要等到技術更加成熟。

“有工匠要研究出宋朝的煤黑,我認為有市場價值,所以批了同意,已經有了成果。”

“那些油狀物,有工匠認為可以當做防腐使用的油,可以提供給船廠,木匠作坊。”

小九仔細的解釋,每項都信手拈來。

看來研發司對小九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集思廣益比一個人獨自成長要來的快。

“要不要試試蒸餾?”朱高熾突然說道。

古代的蒸餾技術很成熟,可因為明代嘉靖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的說法,導致很多人以為是元朝從國外引進的技術。

李時珍有侷限性,認知錯誤是正常的。

因為後世河北青龍縣發掘的金國遺址中,發現了一個銅製燒酒鍋,證明了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金是遊獵文明,自身是不可能有先進技術的,很多學者認為宋朝已經有了蒸餾酒的技術。

例如北宋時期,大文學家蘇東坡所撰《物類相感志》,其中有一種酒的製作方法,符合蒸餾酒的做法。

小九沒有想到小王爺會扯到蒸餾,陷入了沉思。

朱高熾提醒道。

“既然類似油,多半能燃燒,可能是殘渣太多,蒸餾後,看能不能當做燃料。”

“還有殘渣的表層白灰,可不可以也研究下。”

古代對各種灰都有研究,例如冶鐵中使用草灰,利用燃燒後的草灰塗抹傷口止血等等。

“還有我看煤爐中殘留的水,那塊地方的土比較肥,可不可以用去肥田?”

氨水稀釋後可以當做化肥,不過要注意過量,避免區域性地區積累過多的氨水。

而且這些爐內的殘水,不能暴曬在陽光下,需要封閉式的運輸,否則會分解成氨和水。

這些氨水不適合長途運輸,但是加入石膏水,經過沉澱,然後再加熱蒸乾,得到的白色顆粒就是硫酸銨,也就是化肥。

一斤硫酸銨的肥效,等於三百斤人糞。

小九連忙掏出本子,把小王爺剛才的想法仔細的記載下來,他可不會錯過任何想法。

師傅教過他,有些時候一個想法,就能誕生一個技術,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朱高熾也在回想。

根據後世的經驗,一百斤氨水,能製成四斤固體硫酸銨,一畝地結合家肥,以最少的使用量三斤,可以增產一百二十斤農作物。

以焦炭煉製廠十個焦爐,每爐三萬斤的裝煤量,從十五到二十三天不等,因為沒有後世的車間技術,無法快速的成焦。

後世有全自動的生產線,各套先進的裝置,加速煉製的速度,採取的高溫和冷卻技術,在古代都是達不到的。

主要原理是採用的高溫方法,以及隔絕空氣乾餾等等,現在採用的是中低溫傳統方法,所以製作週期長。

而中華重工的焦炭煉製廠,一爐三萬斤,環境最好的時候,也需要十五天的時間。

在燒製冷卻的過程中,產生的氣體,以及煤的水分,加上在爐內使用的清水,十個焦爐每天可以取七千二百斤氨水。

也就是每天兩百八十八斤,近三百斤的硫酸銨,一個月就是九千斤,一年的產量是十一萬斤。

那麼就是近三萬七千畝田,增加了四百餘萬斤的糧食。

隨著工業的發展,當焦炭煉製廠規模擴大到十倍,那就是四千餘萬斤的糧食。

北平兩百六十萬的人口,等於人均增加二十斤的糧食。

如果規模擴大到一百倍,就是四億多斤的糧食,以六千萬人口來算,等於人均增加十斤的口糧。

不過當自己當了皇帝,把工業發展到全國,那就不只是人居增加十斤的口糧了。

沒有番薯馬鈴薯這些農作物,也能勉為其難打造出一個農業盛世。

只能說番薯馬鈴薯的功效太逆天了。

人均增加九十斤的口糧,在農業社會,有什麼能比得上這兩種農作物。

這是焦炭煉製廠的附屬產物,如果專門用來製造氨水,朱高熾搖了搖頭。

還是要等工業進步,提高了社會的生產總量才好。

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當社會的總生產力提升十倍,朱高熾就有信心建立一千座焦炭煉製廠。

像後世年產量焦炭四萬七千餘萬噸的焦炭產量,只要達到個零頭的零頭。

只要大明的市場,對焦炭的需求量達到一百萬噸,朱高熾就能建立一千個焦爐,人均增加十斤糧食。

想到這些,朱高熾有些坐不住,讓文書房去把王本,李二叫過來。

不久後。

兩人來到辦公室,看到裡面還有小九,猜測是技術上的問題。

朱高熾把小九拿來的本子遞給兩人,兩人先後一看,果然是關於研發司的事。

“這其中不少的想法不錯,也給了咱不少的啟發。”

“全北平的全年民鐵產量,在五百萬斤以上,如果全部使用焦炭冶鐵,一年需要二百五十萬斤的焦炭。”

“那麼全年的銷售額,在七萬五千兩銀子,每年盈利在兩萬兩和三萬兩之間。”

“你們主動想辦法提高出焦量,這是好事情。”

朱高熾誇道。

李二連忙自誇,主動說道:“因為六成的出焦量,導致原料的成本就達到了三分之一。”

“哪怕把出焦量提高一成,這多出來的一成,全部都是利潤。”

朱高熾點點頭。

蒸汽機使用和燃料成本,焦爐的煉焦成本,焦爐的燃料成本,以及工廠建造的成本,人工的開支,後勤的成本。

所以今年最好的盈利情況,盈利在一萬一千兩到一萬三千兩之間。

這些都是根據工廠的銷售規模,和生產產量,可以提前算出來。

如果明年全北平的市場鋪開,都使用焦炭,加上工廠建造成本的收回,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

明年焦炭煉製廠的利潤,有望接突破兩萬兩。

這是壟斷了全北平冶鐵燃料後的盈利情況,兩萬兩並不算高,還是朱高熾主動降價的結果。

兩斤鐵一斤焦,兩斤鐵的市場價三錢二分,而一斤焦只要三分,冶鐵的燃料成本只佔到一成,比以往使用木炭,一斤鐵七斤木炭,燃料成本下降了大半。

木炭供不應求,遇到官府每年不定期的大量徵收木炭,還會出現斷貨的現象。

而焦炭煉製廠焦炭低廉,以及供應穩定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焦炭煉製廠的燃料成本佔到了兩成,比冶鐵燃料高了一倍,因為定價的問題。

所以出焦慮的確很關鍵。

同樣的燃料量,出更多的焦,帶來的都是利潤。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