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業革命的環境,離不開大一統穩定的社會,也需要穩定的農業。

大明就是大一統的社會。

而大明的農業技術,是世界之冠。

可沒有後世對工業革命的分析和經驗,人們是很難改變傳統觀念的。

例如把更多的人口,投入到農田上,會帶來更加安寧的風俗,和豐富的產出。

可正如中國科技史中所言,中國在宋朝就已經達到了技術的巔峰狀態。

換句話說。

在古代農業社會,農耕技術已經走到了頭了。而大明在適合農耕土地的面積上,也走到了頭了。

所以還用傳統的思想,自然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求的。

需要的是工業。

工業帶來兩個好處。

低廉豐富的工具,讓百姓們可以精耕細作,提高田畝的產量。各行各業的繁榮,則能吸收農戶多餘的人口。

比如去年山東流民之事,沒有土地可種,或者家中田畝不夠分,養活不了人。

怎麼辦?

自然進城打工。

後世不就是如此。

大量的農民工,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可沒有工業發展,城市又如何提供就業崗位呢,農民就算進城,又能獲得什麼就業機會呢。

從十五六個小時,只能填飽肚子,一年下來兩手空空。

到十二個小時,十個小時,年收入達到小康水平。

這就是工業進步後,帶來的變化。

但是時代不一樣。

後世的國家,先烈們面對的是被西方瓜分殆盡的世界,他們壟斷了能源,虎視眈眈大有要保留在華利益的局勢下,只能從最艱難的地步做起。

而明朝有世界先進的鹽業,冶鐵業,瓷器業,木業,紡織業,而西方還未起步。

面對的外部環境要好了不知多少倍。

可這些不夠。

以經濟的角度來看,不能解決燃料問題,以薪柴當做燃料,則永遠無法突破。

薪柴在十五世紀已經成為了稀缺資源。

量雖然很大,可連民間生活所需都無法滿足,又如何滿足工業的需求呢。

而蒸汽機解決這個問題。

英國煤炭業的幾何倍增長,就是在抽水用蒸汽機廣泛運用的基礎上達成的。

所以在工業革命三樣核心技術的排名上,大多認為是蒸汽機,焦炭,珍妮機。

和法國,義大利,荷蘭都沒有發生工業革命一樣的大明,解決了蒸汽機的問題,就是解決了燃料問題。

那麼各行各行得到蓬勃發展,各行各業的技術,自然也會得到突破。

對技術上的事,朱高熾不擔心。

他擔心的是統治階級。

唯一能阻礙他的,也只有統治階級。

例如眼前的朱棣,和應天府的朱元璋。

朱元璋遠在千里之外。

近在眼前的是朱棣,所以他做了許多的準備,每件新生事物,都要先說服朱棣,獲得他的認可。

朱棣在細思。

朱高熾沒有打斷他。

在明朝,他有機會。

例如西方在宋朝火門槍的基礎上,進步到突火槍。

在十五世紀,西方從消減整個西方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的影響中,徹底走了出來,也就是一場鼠疫後。

西方的人均糧食產量反而獲得了新生,為社會提供了充足的活躍力。

在這個背景下。

東西方火器的技術持平,雙方使用的都是突火槍技術。

到了十六世紀,西方在突火槍的技術上,製作出了火繩槍。

而大明卻因為“馬爾薩斯陷阱”,國家陷入了貧困之中,社會的活力開始減弱。

不少有見識的官員,開始努力改革,想要扭轉這種現象。

例如嘉靖時期各種小規模的變法,到了萬曆時期的張居正變法,可最後都失敗了。

農業社會,人口近兩億,已經超過了土地的負荷。

從經濟上來看,什麼手段也是無用的。

但是大明並不排擠外部的技術和思想。

例如西方征服者出現在東方,和大明的戰爭中,繳獲了西方不少的武器。

其中就有火繩槍。

在萬曆時期,被改制成鳥銃,在南方軍隊獲得普及,還有弗朗機等等。

也有不少官員主動學習西方的書籍。

但是到了清朝就不同了,清朝是排擠技術的,從繼承明末的火器,在清初各方戰場大放光彩,到清中期禁止火器,可見一斑。

以史為鑑。

在這種風氣下,朱高熾覺得自己能說服朱棣。

而且朱棣可是組織七下西洋的君主,一生中收復安南,設定三宣六慰,設立奴兒干都司。

其範圍西起斡難河(今鄂嫩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大海,南接圖們江,東北越海而有庫頁島。

中南半島的緬甸、泰國、寮國等國大部分地區,越南和馬來西亞小部分割槽域,幾乎把整個中南半島也就是今天的半個東盟囊括在內。

“宣”是指的是宣撫司、“慰”是宣慰司,各設土司、土王為尊,但都受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承認大明天子的宗主權。

一生都在征伐。

這麼有開拓精神的人,對新事物自然不會太過抗拒。

果然。

朱棣沒有反駁。

朱高熾見狀,連忙繼續說道:“所以多餘的勞動力怎麼辦?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會淪為流民。”

流民的危險有多大,朱高熾不用解釋。

“而且日後農戶家的孩子越多,長大了怎麼分地?怎麼娶媳婦?”

面對這種問題。

勳貴們的解決辦法就是嫡長制度。

但是百姓們做不到,他們沒有這麼大的利益動力,反而要想辦法把每個兒子都照顧到。

朱高熾一一細數道:“一戶五口之家,田畝三十畝,每年輪作,屬於小康之家。”

“如果兩個兒子成年,田畝會變成人均十五畝,直接降為平戶之家。”

“如果有五個兒子成年,田畝會變成人均六畝,連穿衣都成了問題。”

“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國強民富的國家就會陷入貧困,任何方法都無法改變。”

朱棣沉吟片刻,抬起頭說道:“你這演算法不對,有些誇大其詞。”

朱高熾沒有辯解,承認的點點頭。

“事情當然不是這麼算的,我朝也有商業,會吸收不少的人口,但是也只是延緩而已。”

“還有誕生的窮人,自然也娶不起媳婦,絕了後也算是一種消除貧困人口的方式,不過總體上是如此。”

“而工業不同,工業會不但促進社會的繁榮,還會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

“百姓們不用只死守田畝,富餘的人口,他們離開土地也能生存。”

“像去年流民的事情,是不合理的,以我朝的土地和國土,哪怕人口繁衍至一萬萬,也能保持平和的社會形勢。”

“之所以誕生流民,是因為部分地區多餘的勞動力,失去了田地,他們沒有其餘的生路。”

“而工業的發展,商品的興盛,會導致需要無數的勞動力,就能解決這種事情。”

“如果達成了兒子的計劃,我大明就算人口繁衍到兩萬萬,也是能繼續保持社會平和的”

如果有了番薯,土豆等,就可以擴大到四萬萬。

不是清末那種極度貧困的社會形勢。

如果再加上大航海,那就又是另外一個說法。

不過番薯,土豆可不好獲得,朱高熾也無法跟朱棣解釋,所以沒有提及。

兩萬萬。

朱棣聞之動容。

大明朝人口繁榮到兩萬萬,又按照老大的說法,延緩了人口的繁衍速度。

雙管齊下下來,豈不是延長了國運?

只是老大說的能成嗎?

這些都是他自個想出來的,道理聽上去沒錯,可誰知道是不是真會如此呢。

朱棣有些不敢相信。

可老大自從推行工業發展以來,好像還的確沒有說過錯過,反倒是他漲了不少的見識。

原來事情還能這樣做。

一種別樣的知識,讓他即新奇,也畏懼。

因為陌生,而感到警惕。

可好處也是實打實的。

至少兩千軍戶的問題就簡單的解決了,一點波折都沒有。

還有銀子。

今年是燕王府這些年最寬鬆的一年。

朱高熾不會認為自己能輕易的說服朱棣,所以舉例北平城發生的事情。

“漢朝之所以軍隊強大,因為有良家子。”

“我北平地處軍事重地,武風強盛,有十幾萬軍戶,只要讓他們過上富裕的生活,家傳的打仗本領,讀書識字,那就是十幾萬,幾十萬的良家子。”

“可父王應當知道,北平各衛的軍戶,已經出現了貧困戶,兒子招工的兩千軍戶就是明證。”

“窮人是成不了良家子的,他們連飯都吃不飽,怎麼會有動力呢,反而會成為隱患。”

“所以兒子一定要發展工業。”

朱高熾堅定的說道:“工業的發展,不但是經濟的繁榮,也會讓物質幾何倍的增長。”

“兵精甲堅,箭矢無數,火器海量,豈不是無堅不摧,無陣不破,天下第一強!”

朱棣瞅了眼朱高熾。

老大,有時候和姚廣孝很像。

兩人的想法,總是想要讓燕王府多掌握兵權。

燕王府。

要天下第一強軍,想幹什麼?

“老大,雖然你大伯病逝了,但是你還有二伯,三伯。”朱棣直接告誡道。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青風山上青風人
【全民穿越】【三國】【領主】【爭霸】全民穿越,建立領地,每個人開局都會抽取一個天賦而林宣的天賦,是幸運,運氣好那麼一點點靠著自己的好運氣,林宣一步步成為了最強領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菜鳥秘書
贏昭穿越大秦,成為始皇帝諸多子嗣之一。 身為穿越者的他,自然知道泱泱大秦,曇花一現,二世而亡。 而始皇諸多子嗣,皆被胡亥所殺,未得善終。 也就是說,他最終,也難逃一死的下場。 起初,贏昭並非沒有想過,改變這一切。 於是他深夜覲見,肺腑諫言,以圖說服天子,結果卻導致龍顏大怒,將其趕出咸陽。 贏昭徹底心灰意冷,大殿怒斥始皇帝。 “陛下豈不聞,為帝王者,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由。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
歷史 連載 4萬字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巨量起飛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
回到古代當紈絝

回到古代當紈絝

米蘭小鐵匠哥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鴿子精本鴿
【古穿古;1v1雙潔;感情線出現晚,各自為營;】倍得皇上太后喜愛的郡主一朝喪命,醒來後卻成了京中官員的外室子。 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前有恨不得要自己的命的舅母,後有渣男未婚夫。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父家,卻發覺府中一派祥和中暗流湧動,妹妹陷害表姐冷嘲熱諷,祖母疑心探究主母竟然還想讓她替嫡女選秀入宮,入宮就入宮,做不得妃子那就做個郡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逍遙姑爺

逍遙姑爺

太九
穿越成蘇家贅婿,前世卷怕的林白,準備安心當個姑爺混吃等死,可不想,總有人惦記他娘子。 這特麼誰能忍?軟飯被你搶了哥吃什麼?
歷史 連載 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