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左右兩軍的匯合,每個士兵都非常的激動。

太稀罕了。

王大炳親切的抱著不認識的袍澤,恨不得往對方的臉上親兩口,在如此遙遠的異國他鄉,一路的艱難,不是在行走,就是在睡覺,然後就是防備,打仗的時間很少。

能見到來自一個國家的兄弟,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事情。

全軍計程車氣,達到了巔峰。

張輔和朱高煦等人也很高興,既有朱能的左路軍到來,還有他帶來了不少的友軍,連朱高煦都不得不感嘆,此人不但拿了首功,一路的境遇也不可思議。

“那些人聽你的嗎?”

張輔關心的問道。

朱能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啥意思?”

眾人好奇。

朱能謹慎的說道:“聽不聽,也要看利益,各種緣由,不是簡單就可以說清的,如果想要讓他們賣命攻城,我看,他們也不是傻子。”

“攻城向來是最難得,何況這撒馬爾罕,本身就是大城,帖木兒又加固了幾十年,恐怕就算硬逼著他們上,不但無法攻下此城,還會導致他們離心。”

“那要他們有何用。”

朱高煦不滿了起來,豈不是冤大頭,明軍在前頭打仗,他們在後頭佔便宜。

朱能沒有生氣,仔細的解釋。

此人十分沉得住。

“郡王。”

“想要儘快的穩定地方,最快的手段,無異於拉攏地方的勢力一起打仗,既斷絕了他們和帖木兒的關係,讓他們成為了仇敵,我們又能互相瞭解,建立更多的關係。”

原來的歷史上,永樂二年,朱高煦被封為漢王,如今朱棣才登基,仍然是洪武三十六年的年號,所以人們稱呼為郡王。

“怎麼看,我們大明都最吃虧。”

朱高煦不爽的說道。

一路來耗費了無數的物資,將士們也爬山涉水,歷經艱辛,到頭來就得到幾片無用的土地,在他看來,大明想要治理好亦力把裡,至少也要數十年。

無他。

沒有人口。

根據朱高煦的瞭解,撒馬爾罕地區還算是富裕些,土地勉強肥沃,越往西走越貧瘠,充滿了沙漠和山丘,硬地,很少見到肥沃的土地。

一直要經過木鹿,才能有一些平原的地區,最終要翻越幾座山脈,才能開拓起來,開始有了平原,也是遊牧民族搶劫的最好的地區。

也只有願意遷移去那裡的遊牧民族,並建立國家,反倒是能長久的存在。

不過帖木兒卻故土難離,選擇了回自己的家鄉,而不是留在當地認真治理,否則靠著當地土地的肥沃,說不定能恢復生產,得到養活大軍的物資,結束以戰養戰的困境。

撒馬爾罕地區,也就是後世的烏茲別克。

是中亞五國人口最多的國家,高達三千六百餘萬,然後是北部的金帳汗國地區,後世的哈薩克,人口近兩千萬,其餘的三國從幾百萬到一千萬不等。

木鹿地區就是後世的土庫曼,國土面積是中亞五國最大的,才五百餘萬人口,卻在中亞五國墊底,可見土地的貧瘠。

“已經很好了。”

張輔為朱能說話。

其實也就是大陸國家的思維,與西班牙的大航海,和英國的大殖民模式並不能同日而語,雙方所處的環境,和麵對的局勢都不同。

“城裡聽說也有大明的商人,規模還不小,能不能指望他們裡應外合?”

“碰運氣。”

“還是要靠大炮。”

張輔不把運氣交給別人。

“重炮艱難,恐怕還要等一個月,難道大軍平白消耗糧草?更何況朱總兵帶來的好幾萬聯軍,我們可供應不起。”

自從大哥推動農業,發展工業化,他和父親在國內周邊一帶打戰,從來沒有操心過糧草,哪裡像現在,什麼都需要精打細算,讓人苦惱。

“糧草方面,不需要我們提供。”

朱能笑道。

一路來,舊地取糧。

有些勢力不願意和帖木兒撕破臉,想要當牆頭草,誰強就支援誰,朱能如何會置之不理。

既然如此。

朱能就帶著願意反抗帖木兒的勢力,消滅這些觀望的勢力,既能獲得糧草物資,又能消滅潛在的風險,還能逼迫更多的人和帖木兒翻臉,最後又斷絕了許多人的後路。

在交趾的兩年,朱能成長了不少。

眾人經過商議,放棄了攻城,選擇了圍起來,然後分出軍隊,往四周攻伐,等待後方大炮運來,再一舉攻破撒馬爾罕城。

並且派出騎兵去西邊,除了警惕之用,最好能打探帖木兒的大軍抵了何處。

撒馬爾罕都城自從上次的夜襲失敗,全軍覆沒,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厲害,沒有再敢派軍出城作戰,城中的軍隊本身也不多。

“我猜,我們的軍隊進退兩難。”

圓頂的房子裡。

地攤上坐著十幾名商人,穿著絲綢的長衫,打扮與城裡的人們格格不入。

“那是自然。”

“城池這般的堅固,大明計程車兵雖然精銳,到底也是血肉凡人,又不是刀槍不入,攻打不下來也算是正常。”有人分析道。

“那我們?”

“不行。”

鄭剛一口否決。

“那《三國演義》雖然是,可卻也是結合史料的,咱們是異國他鄉經商的商人,一路受到優待,如果現在城中造反,就算拿下了此城,那我們以後也不要想在別國做生意了。”

“而且事情傳開,大明在各國的商人,都要埋怨我們。”

眾人面面相覷。

“我大哥說得對。”

年輕的鄭昂大聲的支援。

“小聲點,別傳了出去。”有人提醒。

“可萬一我們的軍隊攻不下此城,導致了皇帝陛下的西征失敗,難道我們也坐視不理?”

“怎麼不理?”

“帖木兒汗國的許多情報,不都是我們傳回去的?我們萬里之遙的把內地貨物帶來帖木兒汗國,又從帖木兒汗國帶回大明的商品,稅賦交的少了?”

鄭剛非常的不客氣。

他對國內是不滿的。

只有沒得門道的人,才會離開國家經商,因為天下最大的市場在國內。

最掙錢的當然是煤炭行業。

看煤炭行業,乃至鐵礦等行業,國內管理的非常嚴格,門檻高不說,已經不是普通商人可以輕易進入的,加上傳統的煤礦商行們關係強大,資本雄厚,一般的商人也競爭不過。

其他行業同樣如此。

圍繞大明工局體系,上下游產業鏈,除了要有資本,還要有關係。

簡而言之。

利潤動人心,奈何他們吃不到。

誰願意離開國家,離開最富裕的市場體系,千辛萬苦冒著風險,去異國他鄉經商呢?他們這些沒有關係,資本也不夠雄厚的小商人們。

留在國內,他們最後只有被吞併的下場。

當然了。

更大的因素是國內的競爭太激烈了,最有名的莫過於那孔明燈商人,當初多麼的紅火,結果不也是失敗了,最後去了高麗。

商人們決定什麼也不做。

大明商人在城內的安分,讓許多的貴人非常的滿意。

“鄭家兄弟太固執了。”

“他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什麼道理?他們帶來的貨物,以及販賣回國,難道靠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大明的社會體系?沒有大明的發達繁榮,他們靠什麼經商?”

“那怎麼辦?難道真的冒著風險,以後別國也防備我們的危險?”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鄭家兄弟同樣關起門來商議。

“大哥,如果朝廷軍隊拿下了撒馬爾罕,會不會對我們不滿?”鄭昂並不是外表所展露的年輕氣盛,反而有些忐忑。

鄭家兄弟在外,哥哥唱白臉,弟弟唱紅臉,兩人配合默契。

“你讓手下的人準備準備,如果朝廷軍隊勢強的時候,咱們就動起來,裡應外合,建功立業。”

鄭剛笑道。

鄭昂明白了,無奈的搖了搖頭。

大哥做事實在是小家子氣,只是他們兩兄弟不靠關係,家裡也沒有太多的錢銀,能走到今日,就是靠著算計一分一厘的得失,才能維持起來。

只是他們鄭家今非昔比,生意規模,在國內不值一提,可是撒馬爾罕地區,也算是大商人了,所以鄭昂看來,以往的方式要變一變才好。

大哥兩邊投注,又想要吃獨食,得罪的人太多了。

——

尼古苔裡和赫匝兩個部落,得知撒馬爾罕都城被圍攻,連忙聯絡周邊的部落支援撒馬爾罕都城,有些部落第一時間抵達,有些部落不願意,但也不敢違背,拖拖拉拉的,一個月後才算是集合了兩萬餘騎兵。

說是騎兵,其實也就是牧民。

帖木兒對於自己的地盤還算是照顧的,特別尼古苔裡和赫匝兩個部落,又收留過他,算是救命之恩,因此非常的偏袒。

兩個部落數十年下來,也成為當地最大的勢力,同樣也對帖木兒忠心耿耿。

得知後。

火真領著五千騎兵,聯合萬餘聯軍,在阿姆河與錫爾河地區,展開了大戰,朱高煦則領一千騎兵在後方壓陣,隨時策應火真。

牧民們平日生活在馬背上,日常的生活中,會形成一些默契,但是缺乏大規模戰術作戰的訓練。

只有帖木兒的大軍,才具備這樣的能力。

火真本是蒙古人,又常年呆在大明的軍隊,對方的優劣,火真非常的清楚,沒有什麼新花樣,直接老三樣戰術碾壓過去。

戰事沒有意外。

兩萬餘部落騎兵,在明軍騎兵面前沒有還手之力,哪怕人多也沒有用,更不提同樣能打仗的聯軍,他們不願意攻城,但是在野外打仗還是支援的。

“明軍太厲害了。”

“是啊。”

“同樣的明軍,可以打敗五倍的敵人。”

“也就是眼前的五千明軍,可以打敗兩三萬的對手,所以你們可以看,他們都是按照這個比例出兵的。”

“沒辦法,他們缺乏糧草,只能計算了再計算。”

各部的首領們,私下裡經常評價明軍。

這支遠道而來的軍隊,自稱是帖木兒汗國的宗主國,並且有帖木兒寫個他們國王的書信和使團獻表,許多的首領半信半疑。

可無論如何,這支軍隊的強大,已經是每個人的共識。

也正是看清楚了事實,許多人認為帖木兒並不是大明的對手,加上常年受到欺壓,才促成了許多部落加入大明,不過巴里黑地區的部落就不同了。

他們被帖木兒屠戮過,人人和帖木兒有仇,別說明軍戰鬥力強悍,哪怕稍微弱於帖木兒汗國,他們也會奮力幫忙的。

聽著遠處傳來,已經熟悉的槍炮聲。

明軍士兵果然又是兩道弧線分開,繞過對方的主力,並不與對方的軍隊糾纏,而是選擇了遠距離的攻擊,明軍也有士兵被對方的弓箭射下馬。

但更多的是對方的人被射的人仰馬翻,成片的陷入混亂。

明軍配合默契,動作迅速,在馬背上重新裝填,各軍號聲響起,旗幟揮動,從各什到各隊,乃至各部,猶如一個整體。

再一次抵近放銃。

才兩個回合,部落的騎兵們已經失去了秩序,各自為戰起來。

“還不如我們呢。”

首領們看到對方的表現,露出了恥笑,見時機已到,果然,明軍那邊吹響了約定好的軍號聲,代表了聯軍出擊,向部落騎兵們發起衝鋒。

“喲呵。”

“呦吼。”

“嘍嘍嘍嘍.”

各色各樣的怪叫聲,上萬名騎兵身後,揚起了滾滾煙塵。

此時部落的騎兵已經失去了陣型,無法發揮戰鬥力,軍中的首領們大喊大叫,甚至揚起了鞭子,希望讓士兵們趕緊恢復。

可猶如汪洋裡的孤舟,並無法抗拒大勢。

兵敗如山倒。

部落騎兵們出現了逃兵,逃兵帶動更多的逃兵,猶如山塌一般,成片的崩潰,四面八方的逃竄,每個人都想跑到前面。

“嗖嗖嗖。”

聯軍騎兵們拉弓射箭,從背後射殺了一個又一個。

許多來不及逃跑的,又不願意戰死,大量的人開始跪地投降,希望能求得活路。

對於投降的人,明軍並沒有殺害。

聯軍也沒有痛下殺手。

天將軍很大方。

人口都會送給他們,在聯軍各首領們的眼中,這些人都是他們的財富,所以聯軍首領們非常的賣力,不希望放走每一個人。

明軍結束了戰鬥就開始了休整。

聯軍的首領們,不需要火真的吩咐,早就嫻熟的去追擊潰兵們。

這樣的勝利多了,明軍的身影在他們的內心,也已經不可動搖了起來,誰都知道得罪明軍的下場,因為這支軍隊戰無不勝。

至少他們的眼裡是這樣的。

還沒有看到過明軍打敗仗,所以沒有任何一個首領,敢違背明軍將領的吩咐。

朱棣從後面傳來來命令。

他已經知道前線的處境,並催促運送大炮的隊伍。

不久。

各部的首領們被召集了起來。

遠處。

是撒馬爾罕都城的影子,這座以往高不可攀,無人敢靠近的城池,已經在首領們心中,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他們認定了明軍。

“我軍的攻戎炮,還有半個月就可抵達,抵達的那天,就是此城被破的時候。”

年輕的朱高煦,當著眾人的面自信的說道。

上百位大大小小的首領們,圍坐在周邊,人們知道眼前的年輕人身份高貴,是皇帝陛下的次子,沒有人敢為違逆他,朱能都沒有這麼大的威信。

哪怕是朱能帶著許多首領一路走來。

“明軍必勝!”

有首領大聲說道,周圍的人們紛紛附和。

現場的氣氛很好。

朱高煦滿意的說道:“撒馬爾罕都城,是明軍的戰利品,任何人不得插手。”

隨著朱高煦的話,現場安靜了下來。

眾人忍不住互相看去,難道明軍要吃獨食?

“巴里黑地區的所有城池,是你們的。”

“根據各自的戰功,你們將會成為大明所封的世襲宣慰使,也就是當地的城主。”朱高煦解釋了一番,大明的宣慰司制度。

首領們分為三部分。

一部分是哈實哈兒地區的,還有一部分是巴里黑地區的,然後是最少的,也是最近才歸附的部落。

朱能張輔等人商議後,經過朱棣的同意,決定了日後分配。

目前的局勢。

根據打探的消失,帖木兒大軍的前鋒,才抵達加茲溫,哪怕得知都城被圍,也是趕不回來的。

這也是歷史上帖木兒在西征結束,返回都城前,對大明十分恭敬的原因。

更不提今日的大明,早早的收復了東察合臺都司。

帖木兒的老巢,就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雖然這個距離仍然很遙遠,不過卻也比帖木兒大軍距離他的都城要近許多。

也是朱高熾得知朱棣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提前拿下東察合臺汗國後,立刻派使團去帖木兒汗國的原因。

就好比大明的都城,如果是北平,而大明的皇帝,帶著大部分的軍隊去了東南亞,卻在奴兒干出現了一支非常強大的後金軍隊。

誰都不會坐視不理,必然率師回軍,並與後金對持,甚至交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也是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讓後世歷史學家們充滿了爭論的原因。

毛文龍的軍隊無論戰果多寡,可這支軍隊從無到有,從收攏流民,從流民中招兵,開始形成戰鬥力,逐漸的變強,並讓後金無法威逼朝鮮,已經形成了事實。

最大的爭議,其實應該是毛文龍有沒有和後金抗爭到底,又或者自立的爭議。

而不是這支軍隊能不能牽扯後金的爭議。

這支軍隊的存在,必然是牽扯了後金的,不然哪裡來的後金三王一公。

同樣的道理。

在朱高熾的準備下,而帖木兒卻沒有防備,自然也就有了現在的局勢,哪怕帖木兒已經比歷史上的時間,提前返回都城,也是心急如焚,只能無可奈何,為大明爭取了最好的戰爭環境。

當下。

朱能和張輔,都認為隨著重炮抵達的日期明確,拿下撒馬爾罕絕對沒有問題,那麼日後的利益分配事情,早說比晚說好。

才有了今日之事。

哈實哈兒最大的勢力是忽歹達家族,已經被大明滅了,從哈實哈兒地區跟來的首領,屬於當地的小首領們。

巴里黑地區是帖木兒早期的盟友,同樣也是帖木兒眼裡的肉中刺。

不光陰謀殺害了盟友忽辛,對於當地支援忽辛的部落,也是大開殺戒,所以當地元氣大傷,跟隨朱能的首領們,同樣實力不強。

至於現在新歸附的部落們,寸功未立,談什麼戰利品。

巴里黑是後世阿富汗地區的巴爾赫省,面積大於塔吉克國,小於吉爾吉斯斯坦國,分配的也不算小氣,可是比起撒馬爾罕地區,想比較明軍獲得的好處,許多人內心不服氣。

採取這樣的方法,大明也是綜合考慮過。

因為在當地沒有漢人。

沒有自己的種族,就不要談治理,只能採取拉攏當地部落的政策。

教化之功,至少需要二十年。

地方首領太多了也不好管。

而且新收復的地區,如果分的太細,不利於地方的穩定,並且地方本身人口也不多,太多的官員,也會加重地方的負擔。

“大明會成立撒馬爾罕行省、巴里黑行省。”

“分別成立承宣佈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宣慰司和宣撫司隸屬於布政司,為下一級地方行政機構。”

朱高煦告知大明的規矩。

眾人聽得仔細。

當地的軍事會成立總兵官,官府負責治理,總兵官負責軍事,各宣慰司由出兵為打仗的義務。

各司世襲的長官,襲替時必須要經過朝廷的任命,隨時服從朝廷徵調,定期對朝廷進行朝覲納貢,土兵要聽從朝廷的調撥。

和歷史上明朝的宣慰司宣撫司採取的是一樣的制度。

這個制度在陌生的土地上,沒有自己種族的地區,其實是非常不錯的。

影響力薄弱的地區,則成立宣慰司,以穩定為主。

影響力大的地區,則成立宣撫司,管理的嚴格,選派大量的流官,承擔同知、副使、僉事等職位,負責當地的管理。

撒馬爾罕都城以外,將會成立宣撫司。

巴里黑地區,則會成立宣慰司。

最後。

朱高煦說將會成立學校。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