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穿越以來,朱高熾沒見過朱元璋。

原主兒時的記憶也較為模糊,所以對朱元璋的舊有印象,除了重懲貪官之外,就是屠戮功臣,殺性甚重。

且知道太子的病逝,會是洪武朝最後一次大規模屠戮的誘因,難免有些顧忌。

如果朱棣願意把關,最大程度的支援自己。

而自己做的事情,萬一會觸碰不該觸碰的事,朱棣自然也會出面攔住自己。

等於多了一道保險絲。

那麼自己就不再有心理負擔,可以放手施為。

“工廠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朱高熾笑道。

“工人們整日呆在工廠,日復一日煩勞工作,會讓他們同房的次數減少,那麼生的孩子也就減少了。”

這下子不光是朱棣,連葛誠和姚廣孝,兩人都忍不住看了眼大公子。

大公子話裡話外不離男女之事。

難不成平日都在琢磨此事?

血氣方剛,受得了嗎?

看見眾人面色古怪,朱高熾勝券在握,認為自己震驚住了他們。

對工業計劃。

朱高熾是有信心的。

讓大明近億人口,在三十到五十年的時間,全面進入工業社會,他也是有信心的。

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三樣核心技術,在大明並不是問題。

而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

後世不已經供了經驗嗎?

從第一次分配百分之十的農業人口失敗,到第二次繼續分配百分之十的農業人口到鄉鎮工業。

不但沒有再遭受到糧食短缺,也沒有從國外進口糧食,十年之間,農村的工業品增長了整整十五倍。

從模仿別人失敗,到陷入馬爾薩斯貧困陷阱中。

乃至嘗試自己的方式,遇到了第三次工業化失敗,總結經驗後在第四次工業化成功。

把近代英國,美國,以及日本三個國家,所經歷的革命性經濟變革濃縮到僅僅三十五年,一代人的時間裡。

這個成果震驚了世界。

是先烈們摸著石頭過河淌出來的果實。

證明了一個十億人口,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可以迅速的發展為工業國家。

當然。

朱高熾沒有認為自己的有生之年,大明能達到後世的科技水平。

但是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和後世國家發展的經驗,讓大明整體進入初級工業社會。

在有生之年,朱高熾認為是可以達成的。

他不需要摸石頭過河。

他有圖紙,可以直接搭建橋樑。

前提是朱棣支援自己。

而自己是他的長子。

這是自己最大的優勢,其次才是腦海中的知識。

“就這麼簡單?”

葛誠茫然的問道。

大公子的話,有些道理,可總感覺不太對勁。

“你不能跟著他的話去想,容易被他哄住。”朱棣有些免疫了長子的道理,指點了葛誠一番,然後才反駁道。

“你剛才說山東,山西流民之事,可見百姓們都吃不飽肚子了,不以農為重,難道以商為重?商能變出糧食來?”

“經商能掙錢,人人都去經商,誰來種地?”

“種地的只夠填飽肚子,跑去經商的賺了大錢,回頭又來買地,這般下去,豈不是傷農?”

朱棣一長串的話,嚇了朱高熾一跳。

他長進了?

見到兒子的神色,朱棣意猶未盡,總算自己也有能說過長子的時候了。

朱高熾清了清嗓子。

看來用簡單的理論,已經說服不了朱棣了。

“糧食是必需品,衣服是日常用品。”

“在滿足衣服的前提下,是要糧食充足。”

“衣服可穿,也可以不穿,而糧食一定要吃,不吃會死人。”

“工業能吸收無地的流民,是有益處的,但是如何在不危害糧食的情況下,在我朝的環境中,讓工業得到發展呢。”

後世國家第一次失敗,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可忽略了原始農業生產缺乏規模效應這一事實,低估了土地的邊際產量對勞動力投入的迅速遞減。

換句話說。

在生產力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土地出產的上限是改變不了的,投入再多的人力,土地的產出還是止步於此。

失敗是成功之母。

正是因為這次的失敗,為下次的分配提供了經驗,打下了堅實的根基,獲得了巨大的成果。

“軍戶的田地是固定的,周邊已經沒有了新地。一戶軍戶,全家三五人上陣,和十餘口上陣,田地的產出,在北方平攤下來,仍然是一畝兩石。”

“所以把百姓全部集中到田地上,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朱高熾說的忘了形,聽得朱棣咬牙切齒,其餘人面色古怪。

敢這麼說聖人?

“我朝立國二十五年,田畝總體上是足夠的,但是國家太大,區域性定然有些農業富餘人口。”

“例如天災,例如貧瘠的地區,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可以透過工業把他們吸收進來。”

“只有把多餘的人,投入到工業之中,發展礦廠,鐵廠,修建鐵道等等工業,促進了生產力,創造了更多的財富。”

“最後會帶來什麼結果呢?”

“所有人都能使用上便宜的鐵器,便宜的燃料,出行方便,帶來更先進的技術。”

“利工利器,更好的農具,可以讓田畝多產。”

“大量廉價的工具,又可以讓人們使用的起,能把更多的荒地,沼澤變成良田。”

“例如蒸汽機,可以用在荒地的澆灌上,讓百姓們開墾更多遠離水源的貧瘠土地。”

“甚至可以直接修建水渠,把河水抽到水渠中,灌溉無水的土地上。”

其實更好的辦法。

是從美洲獲得番薯。

明末的先民,冒死偷回西班牙從美洲引種在呂宋的番薯藤,回到家鄉福建種植。

根據知網的學術論文,靠著明末引進的番薯,和推廣的玉米,也就是各地地方誌中的玉黍蜀,正好在清初推廣開。

這些新農作物加入傳統輪作,只用了百年的時間,就從文人筆中定義的蔬菜上升到主糧。

讓清中期人均口糧在傳統輪作的種植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九十公斤,為促進人口大增長打下了根基。

生產力才是核心。

番薯是古代農業的大殺器,直接促進農業的生產力進步,解決了許多的問題。

朱高熾輕飄飄的幾句話,猶如重鼓敲在人們的心裡。

看見眾人都不說話,朱高熾茫然的問道。

“怎麼了?”

葛誠欲言又止,姚廣孝猶如看天人,那太監也是滿臉的崇拜。

朱棣吞了口口水,艱難的問道:“老大,你這蒸汽機的法子,為何一直不說?”

“這重要嗎?”

“不重要嗎?”

朱棣反問。

朱高熾搖了搖頭。

明初的社會環境問題,在他看來根本不是糧食的問題,而是社會生產模式的必然弊端。

就算明初的糧食再翻一倍,仍然還會有流民。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了社會基礎,稱為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的需求,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

服徭役,收實物。

等等方式都是比較原始的手段。

這是時代的侷限性。

在朱高熾看來,改變大明的生產模式,才是有用的。

山東和山西出現的流民。

那是因為社會大明分配的問題,糧食不夠只是一個表象。

換而言之。

社會的就業機會太少。

總有些地方會造就失去土地的農民,他們沒有別的生計,也找不到活幹,就成為了流民。

明初的流民,和明末的流民,兩者誕生的根子是不一樣的。

不改變生產模式。

就算獲得了番薯也無用。

明中期的皇權,就已經壓制不了地方,江淮的經濟富庶,小市民階級誕生。

有精神上的訴求,所以誕生了新學,技術上更不存在問題,因此有了資本主義思想萌芽。

可一切都被遏制住了。

清朝有番薯,但是沒有生產進步。

所以番薯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但沒有帶來人均經濟的繁榮,反而讓人們陷入了極度的貧困。

農業社會的無解。

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戰亂……或者像西方來一場黑死病,滅絕一半以上的人口。

好吧。

看見朱高熾的想法,所有人都無法理解。

明明有這麼好的方法,為何不拿出來呢?

見人們有些指責的眼光,朱高熾連忙解釋:“修建溝渠是大工程,不是伱們說現在什麼都不適合做嗎?”

“而且官府的事情,王府不好插手。”

放在十年前。

朱棣定然可以組織起來,他那時候的權利大。

現在嘛。

聽到老大的話,朱棣的臉色黑了下來。

“那也不能不做。”

見朱棣十分的堅持,以及眾人的認可,朱高熾感到無可奈何。

認知的差異啊。

“咱是不贊成修建的,至少不是現在。”

“為何?”

“首先,流民的問題,雖然田地是誘因,但不是關鍵的問題,解決了這些人,還會有其他的人出現。”

“其次,官府的徭役,對百姓是傷害。”

“把精力投入到這些事情上,不如先支援咱搞工業,等咱的工業擴大後,再來修建水渠。”

“到時候咱花錢招募民工,百姓們才會得到真正的實惠。”

朱高熾堅持要改變大明的生產模式。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師父每天求我別破境了

師父每天求我別破境了

烏瓏白桃
先說結論:荀妙菱穿越了。而且穿越到了修仙世界。 好訊息,她的靈根絕佳,悟性超群,破境如吃飯喝水,短短數載就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境界。 壞訊息,天道衝著她來了。破境越快劈的越兇,簡直存心要她死。 師父苦口婆心勸她:“乖徒,咱們能不能別破境了?” 被天雷劈的渾身焦黑的荀妙菱拼命點頭。 但,被想到的是,因為資質過於逆天,破境這事不太受她控制。 出門旅遊瞻仰別家的老祖遺蹟,她破境。 修仙門派組織大比,她圍觀
歷史 連載 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乾監國太子

大乾監國太子

鄴餘
穿越成為大乾皇太子,面對皇帝病重、五子奪嫡、權臣當道、天災不斷、各地太守擁兵自重,蕭奕力挽狂瀾、鬥權臣、敗皇子、降太守、安天下。 “孤乃監國太子,自當守國門、鎮天下!”
歷史 連載 71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反派劇透我一臉

反派劇透我一臉

青花燃
反派忽然對我說。 “注意看,那個女人是主角。” “你錢,她的。” “你爹,她的。” “你未婚夫,她的。” “你會死在她手上,遺產,他們的。” “怎麼樣,你我合作,殺光他們。” 一開始我是不信的。 直到那天,青梅竹馬愛我如命的未婚夫,偏心了別人。 【閱讀指南】 1,正文第三人稱。 2,每一個人物性格都有點毛病。 3,反派是男主,竹馬是男二,每個角色階段性戲份重。 4,女主和男二談過純潔的戀愛,和男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