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平就是開平城,原屬於前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所建,是當時草原上第二座城池。

忽必烈在此地登基做了皇帝,因此被譽為“聖龍”起飛之地,成為元朝百年的首都。

在與蒙古爭奪開平的戰爭中,《明實錄》僅僅用8個字來描述這場戰爭:“開平王至,薊北皆平!”

當時的常遇春,還沒有封開平王。

開平城處於明初北方防線的中間位置,深入草原,可以保證南邊的宣府不直接接敵,也保障北平府到遼東的交通路線通暢。

未來朱棣五次北征,四次都從開平出發,可見開平的重要性。

在世子府的書房。

朱高煦故意保持的嚴肅,裝作大人似的,臉上充滿了用力過度的表情,讓人啼笑皆非。

不過朱高熾和金忠都沒有揭穿,配合著朱高煦。

少年人最在乎面子。

“現在的開平,設有開平衛,開平左屯衛,開平中屯衛,開平右屯衛,開平後屯衛,開平前屯衛,以及興和所,宜興所兩處守禦重要通道的千戶所。”

金忠站在輿圖前介紹。

開平的歸屬很複雜,以前簡單,隸屬於北平府,由燕王節制,中間十幾年變來變去。

後來的都司,然後是山東的谷王也奉命北上節制過開平,不過前年穀王已經調回。

最近的局面,按道理又重歸朱棣節制。

但是人心不定,多年來的變動,導致開平諸衛將領的心思,誰也不知向著誰。

“想要控制開平,開平衛和興和所,宜興所是最重要的,只要控制了這三處,可以說已經手到擒來。”

金忠的祖籍雖然是寧波府鄞縣,但是北平算得上金忠第二個家鄉,其家入了軍籍,很早就來到北平府通州當兵。

和普通的軍戶不同,因為其家族早年是賢門望族,所以見識與學識都很出眾,對北境諸衛更是摸索了不少。

正是因為多年的儲備和努力,所以獲得了機會後,立馬一飛沖天,從軍戶到長史府右長史,成為了北平境內的一樁神奇的事情。

朱高煦聽的半懂不懂,看了眼大哥,見大哥神色瞭然,越發的氣餒,自己與大哥的差距好大。

朱高熾發現了朱高煦的眼光,知道其苦惱,親自為其解釋:“開平衛和興和所,宜興所,是野戰軍所在,而屯所以生產為主,軍事為輔,為其餘三處提供資源和兵源,所以控制了這三處,就等於掌控了開平的兵權。”

朱高煦茅塞頓開,明白了金忠之言,還不等他高興,馬上又被朱高熾話鋒一轉,嚴詞警告一番。

“你身份高貴,能在開平發揮大作用,但是跟隨金先生,你諸事都要聽金先生的安排,不得擅自主張,更不得為你金先生,如果壞了大事,必定對伱嚴懲不貸。”

“大哥,我一定聽金先生的話,金先生讓我往東,我絕不往西,喝口水都要先問金先生。”

朱高煦老老實實的說道。

朱高熾滿意的點點頭,以前身體原主的時候,朱高煦可沒這麼這麼老實。

有身體原主性格的原因,也有部分其能力,沒有超過朱高煦,或者說超過多少。

導致衝鋒陷陣天賦點滿的朱高煦,並不服氣原主,不過現在發生了變化。

朱高熾的成就,早就把朱高煦甩的無影無蹤,在朱棣的放縱下,甚至能和朱棣平起平坐。

所以當朱高熾擺出長兄如父的態度,朱高煦不敢有半絲的抗拒。

看到朱高煦聽話的模樣,朱高熾沒有一味的打壓,給了一顆“棗子”給他吃。

“你這趟表現好,等父王從遼東回來後,必定會誇獎你,我為你在父王面前表功,提前讓你去軍中效力。”

“真的?”

朱高煦果然忍不住,驚喜的連番追問。

他早就不滿足校場了,想要去軍營,皆被朱棣以年歲尚輕為由拒絕,朱高熾知道真實的原因,其實是朱棣認為朱高煦的性子還需要磨練。

有朱高熾珠玉在前,哪怕不提朱高熾的成就,只朱高熾本身具備的邏輯性,就令朱棣對另外兩位兒子的期許,比原來的標準要提高了些許。

總之。

朱高熾表現的太優異,變相的讓朱高煦朱高燧兩兄弟吃了不少的苦頭。

人的野心,隨著實力的變化而變化。

朱高熾剛來的時候,局勢不明,話語權小,所以做事謹慎,慎之又慎,避免開頭被打壓,導致萬事皆休。

如今大權在握,唯一能壓制他的朱棣又遠赴遼東,自然甩開胳膊大踏步的幹。

大寧是他要的,開平也是他要的。

整個北平,其實還有一個人能壓朱高熾一頭,那就是王府的燕王妃,朱高熾的生母徐氏。

不過徐氏現在皺著眉頭,顧不上外頭的事了。

丈夫為兒子求的婚事,竟然被一名御史反對,豈有此理,徐氏非常不滿。

那郭家的女兒,徐氏非常喜歡,是個知書達理的好媳婦人選,還有其背後的家族,在徐氏眼裡無可挑剔。

她自己就是出自於勳貴之家,當然希望也能從勳貴之家中挑選媳婦。

“這可怎麼辦,要是皇爺爺聽了那御史的話,真的拒絕了,大弟豈不是傷心。”

虛歲十九的朱玉英,一臉的擔憂,為弟弟的親事憂慮,忘記了自己也是即將出嫁的人。

“你大舅指望不上,只能指望你二舅了。”徐氏咬牙說道。

徐氏和徐輝祖,徐增壽是同個生母,幾兄妹感情好,而徐達次子徐膺緒的生母是妾室。

和朱棣青梅竹馬,感情深厚的夫妻,徐氏無論是從自己這一代,還是下一代的角度,內心皆反感妾室子。

夫君在這一點上,做的還算是令自己滿意。

“大舅舅的威望比二舅要高,他說話要管用些吧。”朱玉英遲疑的問道。

徐氏無言。

她當然希望自己丈夫和兄弟們感情好,能成為一家人,實際上哪裡能這麼如意呢。

“以前大人的事沒有告訴你,如今你也即將成為他人婦,操持家業,有些事你應該知道了。”

徐氏向朱玉英說道:“你大舅和你父王不對付,你二舅才和你父王關係深厚。”

朱玉英白皙的臉蛋上,滿是錯愕,她從來不知道,可每年年景,大舅的禮物從來不斷過。

“大舅和父王鬧了什麼矛盾?”

徐氏搖了搖頭,幽幽的嘆道:“哪裡有矛盾呢,可朝廷的事,你大舅也是身不由己啊,你父王也能理解,所以兩人雖然鬧歸鬧,臉面上還是過得去的。”

朱玉英眼睛有些迷茫,可很快恢復了清明,畢竟出身朱門之家,從小見多識廣,很快就接受並理解了。

徐氏親自寫了一封親筆信,讓府里人快馬加鞭送去了應天府,到了徐增壽的手中。

“唉,看來還是沒有躲掉啊。”

徐增壽看完自家長姐的家信,忍不住長嘆一聲。

大哥讓他不要插手,大姐讓他要幫外甥,這可是為難了他,自己不理會,就是幫助了大哥,要是理會了,就是幫助了大姐。

無論自己怎麼選擇,都會讓另外一位家裡人失望。

“有時候,我挺羨慕那些小門小戶之家,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些,可家人和和美美,哪裡像我們。”

徐增壽感嘆道。

庭院中,幾名讀書人面色複雜,這話讓他們如何接?

還勞什子日子清貧些。

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多少人羨慕徐家兩兄弟,因為出生的好,從小地位高重。

他們這些從小寒窗苦讀,飽腹詩經,過五關斬六將,擠過“獨木橋”,熬出頭了,還不是得拍徐家的馬屁。

“諸君。”徐增壽和氣的問道,“此事可有建言?”

幾位讀書人沒有推諉,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認為應該支援徐輝祖,有的認為應該支援燕王妃。

現在明初的人文風氣,和明中期,乃至於明晚期的是不一樣的。

簡而言之。

現在的文官還沒有獨佔鰲頭,霸佔朝綱,所以沒有那份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傲。

有言論認為《三國演義》能對映部分明初的社會道德觀,羅貫中做過張士誠的謀士。

現在藩王勢力和勳貴勢力強大,特別是藩王府的存在,藩臣視藩王為君,並不是少數。

在以前的左右相時代,更是巔峰。

所以這些讀書人,並沒有全部支援皇太孫派系,不少人希望從中獲利,得到出頭的機會。

徐增壽笑了笑,幾位讀書人,沒有說出令他刮目相看的主意。

打發走了他們,徐增壽去了一趟郭家。

郭英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郭英和徐達是一輩,也就是說算得上徐增壽的長輩,所以用晚輩之禮遞交了名帖,約定三日後登門拜訪。

郭家的管家回了帖,同意了徐增壽上門之請。

“囡囡要不要嫁給燕王大公子?”一名老者認真的問道。

他哪裡叫什麼郭英,郭四才是父母跟他取的名字,從小失去家人,現在有了一大家子家人,郭英愛護家人是出了名的。

“小妹害羞呢,不過我看她的心思,還是有些傾慕小王爺的。”孫子郭珍說道。

郭珍是長子郭鎮之子,旁邊是郭玹,也就是次子郭銘之子,也是郭彩蓮的胞兄。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