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釣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空地上。

看著身邊的重力梯度儀探測結果。張子昂的表情不由有些微妙。

是啊......

自己怎麼忘了這茬兒呢?的確。

對於普通重力遙感的測繪結果而言,脫離墓道去另行挖坑進入墓室,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畢竟微重力遙感探測的結果非常模糊,只能確定墓室的大體方位和結構。

這方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墓,位於XY市禮泉縣煙霞鎮九峻山的主峰上。

從國內掌握微重力遙感技術到現在,考古學界對進行過不下十次的技術勘探。

最近的一次在2021年末,探測團隊使用了主動源的方式進行地震資料採集。

當時測量團隊沿山體佈設了地震資料採集測線,透過地震反射和層析成像對昭陵墓室的形態進行詳細刻畫。

接著用重磁測量地宮入口寬、高,再用地質雷達、高密度電阻測量法測地宮墓道延伸長度。

最後再測墓道延伸進去後有沒有壁龕、側室等等.....

但即便是如此詳細的勘探,最終也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墓道完好。沒錯。

就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

頂多再給你加上一句墓道口兩側山體未見盜洞。

至於更深層的墓室構造.....

抱歉,除了確定了一號石室所在位置之外,主墓地宮沒有任何詳細的測量結果——不是為了保密不公佈,而是探測不到。

某種意義上來說。

微重力遙感測繪出來的圖象,其實有點類似水下的魚類陰影。

也就是大體輪廓可以分辨出來,但是內部的具體構造就很困難了,沒法康康內臟。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隨意挖個坑下去,保不齊就會誤損某個支撐結構,導致整個地宮出現坍塌。

或者就是破口超過預計,導致內部的文物出現嚴重的風化損毀。

加之永陵地宮今後必然要作為類似定陵的景點,整個建築只能使用保護性挖掘的思路,不能無腦暴力破壞。

因此一開始,張子昂便下意識套用了以往的觀念。

但如今經過徐雲這麼一提點他才反應過來......

這次他們使用的可不是傳統的微重力探測裝置,而特喵是重力梯度儀!

這玩意兒的檢測結果可就是另一個概念了。

只要能找到合適的位置,完全可以挖個盜洞...咳咳,挖個人工隧道下去。

想到這裡。

張子昂連忙朝眾人投去了個抱歉的眼神,轉過身獨自操作起了顯像板。

接著很快。

一張構造圖便出現在了螢幕上。

隨後張子昂用觸控筆在後殿上方劃了根豎直的線,但很快便搖了搖頭:

「破入的位置倒是好找,但操作起來卻也不能直接挖個坑,這該怎麼辦呢.....」

一旁的翁同掃了他一眼,在椅子上換了個二郎腿的坐姿,問道:

「老張,啥情況?為什麼不能直接挖個坑?」

張子昂擰著眉毛沉默片刻,在螢幕上比劃著說道:

「首先是永陵的土層問題,之前不是說過嗎,永陵這兒的土土壤屬於飽和軟弱土層,孔隙比在1.3左右,不排水抗剪程度22.45KPa。」

「這是標準的第四紀後期形成的瀉湖相土壤,土層內也會有碳酸鹽堆積,整體不太穩固。」

「如果隨意挖洞的話,可能會出現與墓道類似的坍塌風險。」

「還有就是.......」說著張子昂頓了頓。

在九殿地宮下方的青銅地宮上畫了個圈,重重在上一點:

「你們看,如果我們只是在九殿地宮的正上方打孔的話,銅製地宮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銅製地宮的保護層只有銅這一種物質還好說點,咱們方案做足的情況下,完全有能力做到切割出一個小口再把裡頭的《永樂大典》搬出來。」

「但你們別忘了,銅製地宮的內層可是附著著金絲楠木的.....」

眾人頓時一愣,旋即也先後反應了過來。是哦。

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銅製地宮,那麼操作起來確實可以很簡單:

專案組完全可以先破入九殿地宮,然後再往下挖掘六米,接著將銅製地宮切割出一個小□子出來。

接著透過裝置或者人員進入內部,把裝有《永樂大典》的箱子搬出來就行了。

但眼下的問題是.....

銅製地宮除了外層的銅殼子外,內層還存在著高度疑似龍鱗紋品種的金絲楠木。

這種體積的楠木構造堪稱世間孤本,自身就屬於一個非常珍貴的文物。

倘若把它切割出一個口子.....

一來容易破壞完整度,二來隨著空氣的湧入,《永樂大典》有金屬箱子的保護尚且好說,但內部其餘的金絲楠木恐怕就有風化的危險了。

想到這裡。

姜成谷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由抬頭看向了張子昂,問道:

「那麼張院士,您的想法是......」

張子昂沉吟片刻,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拿起筆,在顯像板上畫了個簡單示意圖:

「姜處長,潘院士,你們看哈。」

「整座永陵地宮從俯檢視上看,與其說是像

一個去了下面一橫的【甲】字,不如說更像是一個躺著的人。」

「其中後殿是腦袋,左右配殿是兩隻手,過道是肩膀的骨頭,中殿前殿和隧道券組成了胸腔和***。」

姜成谷見狀,雖然不明白張子昂想要表達什麼,但還是配合著點了點頭。

客觀來說,永陵的佈局確實挺像個人的。隨後張子昂又用手掌拍了拍自己的後腦勺,比劃著道:

「銅製地宮的位置位於後殿的下方,就好比是躺著的人所枕著的枕頭。」

「在無法破開枕頭的情況下想要取出枕芯...也就是《永樂大典》,比較常見的方法,當然就是把枕頭從人的腦袋下抽出來。」

「但問題是枕頭一空,人的腦袋便沒了支撐,腦袋就很容易磕到下方的床墊——這個畫面各位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這一次。點頭的人就更多了。

畢竟這個例子更加貼近生活嘛。

隨後徐雲的視線在姜成谷拍著後腦勺的手掌上停留了一會兒,若有所思道:

「張院士,我悟了。」

「所以您的意思是....咱們抽枕頭的速度不能太急,最好在'腦袋」的下方墊上一個替代物?」

徐雲自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張子昂想要表達的想法,孰料張子昂聞言後卻用力的搖了搖頭:

「徐博士,你懂個der...咳咳,你理解錯了。」

「我想說的意思其實是.....」

「咱們可以試著把腦袋切下來,等枕頭取出來以後將枕頭的部位用泥土填滿,再把腦袋縫上去不就行了?」

徐雲:「?????」實際上。

此時一臉懵逼的不止徐雲一人。

包括姜成谷、潘院士、翁同、黃雨婷等人在內,所有人的表情都出奇的一致:

大佬,恁說撒咧?

不過張子昂對眾人的反應並不意外,只見他很是淡然的微微一笑,繼續解釋道:

「諸位,我的這個想法聽起來可能有些天馬行空,但我個人認為其實有很高的實操性。」

「首先就是上頭說過的那句話,想要保護內部的金絲楠木不出現意外,最妥善的方式就是把枕頭....也就是銅製地宮挪到地面上進行處理。」

「但無論是直接'抽'還是扶著腦袋挪動,實際操作起來都很困難。」

「尤其是在銅製地宮周圍土層都已經被積水滲透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地鐵的原理可不適用於現在這個情景。」

「所以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先把後殿這個腦袋給挖掘出來,然後再把枕頭提到地面上呢?」

「眼下我們有重力梯度儀測繪出的精細結果,我個人認為這是完全可行的方案。」

聽完張子昂的話。

現場頓時陷入了沉默。

每個人都在飛速的轉動著腦袋,思考著張子昂方案的可行性。

說來也怪。

明明是很離譜的一個方案,但徐雲越想卻感覺越具備實現的可能。

「切腦袋」的理由張子昂已經說過了,這方面徐雲表示贊同——以目前的土層結構來說,幾乎不可能越過後殿去挖銅殿。

所以他主要考慮的問題,在於方案是否具備對應的操作條件。

首先是後殿的體積。

根據測繪結果顯示,後殿的體積不算大。其中佔地面積大概是75平米,是個5X15規格的長方形。

它的高度則在五米出頭,也就是體積大概370立方米左右,資料上中規中矩。

其次則是後殿的佈局。此前提及過。

後殿之中沒多少陪葬品,內部只有嘉靖以及三位皇后的棺木。

除此以外。

後殿內沒有任何其他大型的文物。

畢竟是盛放帝棺的區域,不可能存放多少陪葬品——陪葬品都放在其餘幾個殿裡頭呢。

當初定陵的後殿也是如此。

定陵的後殿中除了萬曆皇帝和兩位帝后的棺材外,沒有其他任何物品——現如今定陵也是對外開放的景點,後殿中同樣只存放了複製的帝棺。

定陵前後出土了三千多件文物,其中只有十一件是在後殿發現的,這個數字還包括了多件燈具。

同時還是以定陵後殿為例。

定陵後殿的內部裝飾極其單調,通體都是灰色和白色相間的大理石,牆體上幾乎沒多少石刻。

說句直白點的話。

整個後殿除了幾具棺槨外,幾乎沒多少特別珍貴的文物。

更別說後殿與前方的過道之間,還隔著一層厚厚的頸椎.....也就是後殿的大門。

根據探測結果顯示。

後殿大門的厚度足足接近一米,而且採用的是全封閉模式。

也就是隻要切腦袋的技術足夠精湛,完全不用擔心其餘八個小殿會受到影響,一如當年路易十六的體驗一般絲滑。

所以在條件方面,後殿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隨後徐雲拿起礦泉水抿了一口,潤完嗓子後對張子昂問道:

「張院士,挖掘條件這部分我個人沒有異議,不過想請教的一點是......」

「後殿畢竟位於地底接近三十米的深處,想要完整將它與地宮主體切割並且搬運到地面...

.這在技術方面可行嗎?」

「還是說您的想法是把後殿分成幾個部分運輸上地面,人家再進行結構上的拼接復原?」聽聞此言。

翁同等人也將目光投向了張子昂,等待著他的回答。

此前提及過。

地宮的深度位於地下27米,算上後殿自身的'厚度',挖掘深度實際上甚至還要超過三十米。

這種深度差不多相當於普通小區的十層樓,技術方面的要求顯然很高很高。

「技術方面啊.....」

張子昂重複了一遍這個詞,嘴角揚起了一絲有些古怪的笑意:

「徐博士,你可以拿出手機搜尋一個關鍵詞,叫做'于家堡站深度'。」

「看了這個關鍵詞的搜尋結果,想必你就不會有太大的疑慮了。」

徐雲不由一愣。

隨後他掏出手機,按照張子昂所說的內容輸入了詞條。

片刻過後。

一個巨大的標題出現在了徐雲面前:

【世界最大、最深的地下高鐵站,華夏首例「貝殼」建築......】

與此同時。

張子昂的聲音也悠悠在徐雲耳邊響起:

「于家堡站....哦,現在它好像改名叫濱海站了,就是一座標準的深地商用建築。」

「它的最深處深度為60米,樞紐工程城際車站站臺的基坑深度25米,並且建設時使用的地下連續牆有不少都是澆築好後垂放下去的。」

「另外在施工過程中,中鐵建工的隊伍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巨型石塊,其中最大的一塊頭尾長度達到了14.2米。」

「不過負責施工的中鐵建工經過討論後並沒有把它炸碎,而是將整個石塊從45米的深度完整運到了地面。」

「這個石塊無論是長度、寬度還是重量都要遠超後殿的對應資料,這麼重的石塊都能搬運出來,更何況一座後殿?」

「類似的還有HD市姜窯村的世界最大石龍,埋藏於地下15米,長度369米,02年的時候就出土了。」

「當時央視的《走進科學》想要尋找石龍的源頭,為此還拍了七集專題片——最後得出兩個猜測,要麼是人造的,要麼就是天然形成的.....

「當然了,實操的話肯定沒有說起來這麼輕鬆,力矩、承載式方面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計算,否則很容易出事——網上不是有挺多拖吊車在運作的過程中翻車的影片麼,那些基本上都和力矩有關。」

看著侃侃而談的張子昂,徐雲不由有些意外。

現在的土木老哥居然這麼牛X了嗎.....

他還以為後殿這種規格的建築,只能拆成小塊挪出來呢。

接著又過了一會兒。

姜成谷也抬起頭看向了張子昂:

「張院士,您對這個方案有多大把握?」張子昂撓了撓頭,斟酌著道:

「整個環節最困難的就是提吊裝置的力矩計算,其他都是小事兒。」

「具體的方案還需要論述,不過成功率這方面我倒是挺有信心的——如果硬要多個數的話....保守點兒,9.95成吧。」

姜成谷:「......?」

9.95成還叫保守?

你擱這兒賣二手機呢.....

不過這股槽姜成谷並沒有吐出來,只見他思索片刻,再次抬頭看向了張子昂:

「好,既然如此....張院士,你們儘早做個方案上來,我提給上頭論證論證。」

「咱們這個專案有特殊通道,如果方案沒問題,應該很快就能出

結果了。」

注:

定時更新,你們看到這章的時候我還在睡覺,大概晚上十點醒,然後通宵爆更,明天大章,還是最少9000字連更四到五天。

另外匯報一下這個月的總更新字數,目前算上這章是8.8萬字,明天15號9000字算上去就是9.7,這15天裡頭請假了三天,下半個月有16天而且最多隻能請假一次,馬甲保衛戰局勢樂觀,當然我是不會說優勢在我的..

科幻靈異推薦閱讀 More+
昨日侯門長媳,今日前夫墳前蹦迪

昨日侯門長媳,今日前夫墳前蹦迪

玉枕書眠
上一世,紀舒孝敬公婆,愛護兄弟姐妹,換來的是成婚後十八年活寡。 丈夫還在第六年給她從邊關帶來兩個五歲孩子。 紀舒恪守父母命,殫精竭慮的扶持武定侯府,培養一對養兒女。 結果是一碗毒湯,丈夫、兒女、公婆姊妹,全都要她給外室騰地方。 被氣死後的紀舒重生了,想通了。 婆母好賭,她推薦賭場,小叔子好毒,她找人給他開後門,養不熟的小白眼狼,直接廢掉! 本以為又要耗費半生來整垮這滿院蛀蟲,前世橫死的大伯哥風光歸
科幻 連載 36萬字
偽裝成治癒系嚮導,把哨兵吸乾了

偽裝成治癒系嚮導,把哨兵吸乾了

烏梅西瓜
寧莜在末世中被鬼藤吞噬陷入昏睡,卻甦醒在了星際未來時代,在這個以嚮導為尊哨兵為卑的世界裡,嚮導擁有完全的主導權,哨兵對於她們來說,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達到S級哨兵,每週必須測試精神圖景是否存有異常,存在異常的哨兵輕則關禁閉,重則則會人道銷燬。 而作為稀缺的嚮導,則被保護在白塔當中,享受著各種特權,其中要數治癒系最為珍貴。 鬼藤擁有吞噬的能力,不僅可以殺死變異獸,還可以哨兵的負面情緒為養分,為了讓鬼藤
科幻 連載 2萬字
靈能者不死於槍火

靈能者不死於槍火

二重漁者
自由賞金獵人,第四環靈能者,死而復生的宋識睜開眼睛,發現自己重生於二十年前。 【企業聯盟】的巨企們俯瞰眾生,連空氣和陽光都納入掌心,悄然標上價碼,將賽博國度的設想化為現實,貪婪注視著還未踏足的自由市場。 【凡普斯塔帝國】遵循政教合一,皇帝即為人間之神。國教的神甫們整裝待發,各大騎士團的騎士們擦拭武器,渴求追隨神聖皇帝的步伐,再度開疆擴土,播撒信仰榮光。 還有內部矛盾越發激烈的【泛東大陸聯合體】、理
科幻 連載 4萬字
鬼老婆大人,快快顯靈

鬼老婆大人,快快顯靈

岸流水
(不恐怖、不繫統、男女主角殺伐果斷!單女主,七女配。主角平時神經質,正經時殺神! 慎入,不喜勿噴!)\n我在火葬場當燒屍工,\n不小心燒錯了一個大活人。 \n在一個女屍身上燒出一塊石頭。\n一塊石頭引發惡鬼爭搶索命。 \n不得已娶了個女鬼當守護神。\n女鬼老婆神通廣大,遇妖降妖、遇鬼降鬼,不懼仙人,硬剛神明……
科幻 連載 27萬字
假千金在廢土世界擺攤致富

假千金在廢土世界擺攤致富

笑笑不乖
沈鹿一睜眼穿進了廢土世界,成為被趕出家門的假千金。 和她一起的,還有同樣悽慘的未來大反派未婚夫。 幸好金手指啟用,在這個人均吃不上一口熱飯熱菜的廢土世界開啟了美食暴富之路。 雞蛋仔、麻辣燙、小龍蝦。 紅燒肉、瓦罐湯、蛋炒飯。 …… 從小攤到小店。 再從飯館到度假山莊,不出兩年,沈鹿的名頭響遍了全世界。 無數名流權貴,捧著星幣只求嘗一口沈鹿做出來的飯菜。 將她利用乾淨無情拋棄的沈家悔不當初,哭著喊著
科幻 連載 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