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釣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察力強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

在徐雲此前設計的實驗方案中。

他先是排除了相同方向鉛離子的激發可能,接著規劃出瞭如何篩除多餘的帶電粒子。

但還有一個步驟並沒有說明,那就是......

怎麼才能收集到孤點粒子呢?

要知道。

目前很多所謂的微粒,實際上很難——或者說沒多少可能能被肉眼看到。

比如夸克。

夸克為亞原子結構,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顯微鏡可以對亞原子結構進行觀測。

即便是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及其衍生的掃描探針顯微鏡spm,在平行和垂直於樣品表面方向的解析度分別可達0.1nm和0.01nm,也依舊只能分辨到單個原子。

只是由於色緊閉原理的緣故,我們可以判斷出它的很多特性罷了。

比如用如紅色的up夸克與反紅色的anti-down夸克結合可以得到介子。

三個顏色或三個反顏色結合可以得到重子等等......

目前這些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大多數都只是大型加速器之類實驗收集散射出來的粒子訊號,然後用模型去對它們做的性質解釋。

也就是那些微粒確實存在,但很難觸控。

除了質子、電子等少數情況,其他微粒的生成都需要一定的技術力。

至於孤點粒子麼......

顯然不在容易收集的範疇——即便在微觀世界裡,它都沒有“實體”呢。

因此想要對孤點粒子進行基態處理,徐雲他們還有一件個環節需要先行解決:

那就是如何去‘活捉’到孤點粒子。

只有‘活捉’了孤點粒子,才能將它們聚集並且形成基態。

就像前頭舉過的高速公路的例子一樣,剷車能把所有車子推聚到一起的前提,就是車子本身要是個實體。

這個現實世界裡看似簡單到近乎弱智的概念,在孤點粒子面前卻是個難題。

而徐雲‘活捉’孤點粒子的方法嘛........

華夏有句老話。

叫做解鈴還須繫鈴人。

意思就是想要解開貞操帶,就必須要讓那個鎖貞操帶的人來才行。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今天的這個實驗。

至於孤點粒子的繫鈴人,自然就是4685Λ超子了。

也就是當初微粒愛情故事中的.......

女主人公。

正是靠著它(她)與孤點粒子的互動作用,潘院士他們當初才觀察到了孤點粒子的資訊。

只是這一次。

Λ超子的任務不再是和孤點粒子一同去殉情,而是將孤點粒子吸引到一起。

這一步靠的便是......

Λ超子體內的那顆介子。

眾所周知。

在物理學界,激發介子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霓虹的t2k實驗,就是用質子流撞擊石墨產生π介子和k介子。

然後它們衰變,主要產生μ子和μ中微子。

徐雲這次設計的,則是讓Λ超子去撞擊p型半導體。

這種方法可以生成10^?8秒壽命的介子,這些介子可以給孤點粒子擁有極短時間的‘實體’狀態——當初的微粒愛情故事中,正是4685Λ超子給出了一顆介子,才讓孤點粒子能夠觸控到超子的軀體。

靠著這短暫的時間,便足夠下磁光囚禁阱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也算是美人計?

視線再回歸到實驗的通道里。

在經過各種手段的篩除後。

通道里只剩下了孤點粒子以及4685Λ超子。

二者互相摻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過很快。

隨著預設的程式....或者說程式碼的啟用,一套準直器開始聚焦執行。

很早以前提及過。

加速器加速粒子一般是電場加速或者微波饋入能量,需要粒子帶電。

4685Λ超子作為一種不帶電粒子,自然不能實現加速。

不過沒關係。

電中性粒子無法加速,但可以減速的嘛。

比如核反應中可以施加中子慢化劑,而4685Λ超子的減速,只需要......

加水的硼砂。

準直器透過不參與反應的光子確定了耦合引數,一塊放有加水硼砂的陶瓷板從通道上空落下。

休——

一束又一束的孤點粒子與4685Λ超子混合束流穿過。

孤點粒子由於無實體的特性不受影響,照常飛過。

4685Λ超子則被減速。

兩種粒子就此分離。

接著很快。

減速後的4685Λ超子重重撞擊到了另一塊p型半導體上,4685Λ超子的重子數失去守恆。

短短的10-^15秒內。

p型半導體的周圍便出現了數以萬計的介子。

與此同時。

領先一步的孤點粒子彷彿受到了吸引,從頭前的身位瞬間閃爍到了p型半導體周圍。

在與介子結合後,他們短暫的獲得了實體。

然後......

這些孤點粒子就像是當初前來救援艾斯奧特曼的五兄弟一般,被希波利特星人的陷阱(磁光囚禁阱)給牢牢的捕捉到了。

這一切從束流發射、碰撞、篩選到結束,現實之中只過去了......

1.14514秒。

徐雲和陸朝陽等人的心中甚至還來不及產生各種情緒,面前的顯現屏便出現了一道綠色的長方形框架:

【已捕獲】

這是預設定程式在捕捉到孤點粒子後會自動彈出的提示,確認成功與否的邏輯主要是區域能量的變動。

“小徐!”

由於精神太過集中,負責觀察耦合態資料的梁浩然也顧不得叫徐雲徐博士了,下意識便喊出了平日裡對徐雲的稱呼:

“實體孤點粒子已經已經捕捉到了,根據衰減圖表來看,如果我們不上其他手段,它們大概可以持續‘實體’狀態15秒鐘!”

見此情形。

徐雲不由和陸朝陽對視一眼,連忙轉頭下令:

“降溫,立刻降溫!”

啪啪啪——

溫度示數表前的葉瑩瑩聞言飛快的輸入著指令,同時問道:

“徐博士,溫度降到多少?”

徐雲大手一揮:

“200nk吧,反正咱們不是歐洲人,不缺電!”

“明白!”

nk。

這是低溫領域常用的一種單位,為10的-9次方k。

人類早在19995年完成第一次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這個精度。

如今實驗室最低溫度紀錄已經突破到pk量級,即絕對零度以上三十八萬億分之一攝氏度的數量級。(/d/10.1103/physrevc.13.1236)

只是‘世界之眸’試驗艙目前還沒那麼精尖的裝置,同時徐雲此番的需求倒也不至於那麼高,200nk就差不多了。

溫度很快開始下降。

零下26度......

零下38度......

零下73度.....

零下206度......

直到......

199.996nk。

短短3秒鐘內,捕捉地帶的溫度便無限接近了200nk。

隨著溫度的降低。

大量暫時擁有實體化狀態的孤點粒子,就這樣徹底被凍結在了p型半導體周圍。

隨後一個磁剛度為9.4t·m的雙消色差結構頂點探測器緩緩從通道上方落下,開始以雲室手段對孤點粒子進行研究。

早先梁浩然曾經說過,孤點粒子持續實體的時間大概有十五秒鐘。

畢竟這次的實驗過程中4685Λ超子是先一步消失的,並非像當初那般直接與孤點粒子對撞。

互動作用的量級遠不如潘院士他們第一次實驗時那麼高,持續時間自然就會長一點。

而從他彙報情況到徐雲做出指示、葉瑩瑩輸入口令、溫度下降的所有環節,耗時大概在.......

10秒前後。

也就是說.......

被凍結的孤點粒子,這時候其實已經開始衰變了。

眾所周知。

當一個粒子衰變後。

它的末態雖然帶著動量。

但如果從相對初態粒子的靜止座標系裡看,末態粒子的能量和,就是初態粒子的質量。

因此在計算末態粒子不變質量時,會在末態粒子質量這裡有個delta函式。

同時呢。

由於初態粒子是不穩定的,根據量子力學的原理,不穩定粒子會有一個”寬度“——半寬度的倒數即是其壽命。

所以在技術手段上,可以根據這個情況做出不變質量-事例數的二維圖,然後透過明顯的峰來判斷粒子是否處於基態。

因此很快。

專案組便開始了相關檢測。

“噴注進行中,樹圖階已經傳輸到主操作端了!”

“高能光子結果不太明顯,不變質量分佈似乎沒啥規律.......”

“沒關係,這是正常的,畢竟孤點粒子本身就沒有靜質量定義嘛,我們的裝置精度測不出來那些資料不算意外——話說高能mu子的結果怎麼樣?”

“費曼圖已經出了,性質上有些類似共線發散,也就是非常靠近某個末態性狀。”

“徐博士,重構硬散射過程的圖表我也發給你了.......”

“徐博士,外賣大概還有一個小時會送到......”

各種各樣的資訊,慢慢的規律到了操作檯。

所有人都在專心致志的負責著自己的工作,將各項資料收集、錄入、計算。

徐雲和陸朝陽也沒幹看著,也都親自下場處理著各項資料。

就這樣。

時間一分一秒的緩緩流逝。

......

兩個小時後。

徐雲和陸朝陽面前的顯像屏上,赫然顯示著一張有些古怪的影象:

影象的內容是類似丘陵一般有些起伏的3d模型,其中大部分割槽域雖然有凸起有凹陷,但幅度都相對較小。

唯獨最左邊的區域例外。

只見此時此刻。

最左側的區域中,有著一根如同擎天柱般直直聳立的凸起,畫風極其異常。

其他起伏區域在它面前,猶如普通人類站在迪迦的身邊般渺小。

彷彿......

所有的東西都累加在了這裡一樣。

看著這幅影象。

徐雲不由與陸朝陽對視一眼,二者眼中同時閃過一絲喜色,輕撥出了一口氣。

隨後陸朝陽主動讓開半個身位走到一旁,同時對徐雲投了個眼神,說道:

“小徐,這事兒你來說吧。”

徐雲心知陸朝陽這是在給自己造勢的機會,便客氣的朝他點了點頭。

接著他轉頭看向臺下眾人,沉默片刻,說道:

“各位,請安靜一下。”

臺下頓時落針可聞。

徐雲胸口微微鼓起,深吸一口氣,說:

“現在...我正式宣佈,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們已經成功完成了孤點粒子的基態化處理!”

“考慮到孤點粒子的特殊性,目前應該還沒有其他小組與我們在同個賽道上進行競爭。”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也是整個物理學界內對孤點粒子基態化的......”

“首破!”

隨著徐雲這番話的出口。

現場的氣氛微微一凝,旋即便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與掌聲:

“蕪湖~徐神牛批!

!”

“烏拉!”

“歐耶,首破!

這股氛圍可不是眾人為給徐雲捧場而刻意裝出來的姿態,而是反饋了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畢竟一來這是眾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專案組的開門紅。

從玄學角度來說,無疑算是一個極佳的好彩頭。

二來嘛.......

也有個很現實的原因。

那就是隨著孤點粒子基態化的首破,即便專案組接下來沒有任何成果產出,他們都穩穩的可以混到一篇中科院二區起步的期刊二作。

沒錯,二區起步。

如果運氣足夠好.......

甚至可能更高!

這可不是臆想,而是有現實資料支撐的。

截止到2022年。

物理學界觀測到ψ高度震盪的粒子/準粒子只有18種。

最早的是1995年的銣,最近的是2011年的激子。

這18種微粒除了鍶登上了《advanphysics-x》、鈣登上了《scipostphysics》這兩篇中科院二區期刊之外。

其他16種全上了一區期刊——其中還不乏s那檔的究極高峰。

所以如果單獨討論徐雲他們今天的實驗成果,一區期刊其實都不存在所謂運氣好能上的說法,而是保底的囊中之物。

只是.....

別忘了。

潘院士和趙政國那邊發現孤點粒子的論文還沒發呢。

等時機合適。

他們必然會帶著徐云為共同作者,發表一篇描述孤點粒子的論文。

那是一篇必然能上s期刊的成果,勢必將引起很大的討論度。

如此一來......

單純孤點粒子的基態化技術就可能會被視為衍生研究,自動的下滑了一檔了。

就像兩支參加英雄聯盟s賽的隊伍,一支突破歷史進入了四強,另一支則拿了冠軍。

四強隊伍雖然創造了最好成績,但在冠軍面前,熱度必然要被分走一大半。

徐雲他們此時面臨的就差不多是這麼個情況。

但即便如此,專案組上一區的機率也不會低於......

40%!

如此一來,眾人怎能不欣喜?

.........

注:

有沒有人能猜到章節名是什麼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插個眼

82中文網

科幻靈異推薦閱讀 More+
兇靈秘聞錄

兇靈秘聞錄

北極獵手
一處詭異空間隱藏著太多謎團,這裡充滿危險,遍佈危機,死亡無處不在,而凡是進入這裡的人只會存在一種念頭,那就是活下去! (書友群:736326433)
科幻 連載 951萬字
西米米:蝴蝶

西米米:蝴蝶

五道口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女性失蹤,原來是化成蝴蝶了?!為什麼會蝶化?隨著案情調查的過程,會發現越來越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科幻 連載 1萬字
星際第一動物園

星際第一動物園

笑笑不乖
完成惡毒女配劇情任務後,沈晚檸獲得了獎勵——一座動物園。 好訊息:不再被劇情支配,擁有完全自由的人生。 壞訊息:動物園荒廢了十幾年,想要重新營業並且盈利,得花費不少心血。 沈晚檸對系統豎完中指後,擼起袖子當園長。 為了引進更多的員工(?),沈晚檸釋出了一則公告。 ——收留心碎獸人,長相佳身材好優先。 他(她)讓你心碎,我來擦乾你的淚;渣男(女)無情人有情,姐姐幫你行不行? 公告一出,動物園徹底熱鬧
科幻 連載 2萬字
怪異收容專家

怪異收容專家

聖愚吟唱者
平凡與異常重疊,就像深海與海面。 海面之上高樓林立,人世如常,凡人如齒輪般精密運作,生活井然有序。 深海之下,是顛倒的門、隱秘的歷史,無數禁忌沉於海中——奇術、模因/逆模因、現實扭曲、敘事層、超形上學、神性/至高神性…… 只有極少數人能窺見真相的一角,是幸運?還是不幸? 夏守穿越到這個神奇的世界,無數可能性在他面前展開。 …… “無法名狀與不可理解無處不在,但好在人類還有一條鋼絲可走。”
科幻 連載 6萬字
神秘復甦之詭聞記

神秘復甦之詭聞記

笑佛摘花
“我叫聞忠,當你看到這份記錄的時候,我已經死了……”小心,人間有詭,記得不要相信任何人。 這是我記錄下來的故事,一個精彩又詭異的故事。
科幻 連載 0萬字
核廢水:被感染後,我只能選擇進化

核廢水:被感染後,我只能選擇進化

會做咖啡的蛋炒飯
距離2023年8月24號三十年後,距離日國核汙染排放已經過去三十年。 剛開始的時候,網路上還有許多人謾罵,大部分人都是看戲的心態,放下手機便繼續忙於自己的事情。 但在核汙染擴散至全球海洋後第三十年。世界各地開始出現各種情況。
科幻 連載 5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