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廢很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了一陣熱鬧後,圍觀的讀書人神色各異的散去。

這些讀書人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低聲議論。

“李兄覺得如何?”

“胥吏就是胥吏,前六甲的試卷吾看了,韜略有餘,文采不足。就連那頭甲何雋的考卷中,也至少有三處聲韻錯誤,若是吾等上場,前六甲手到擒來!”

“哈哈哈,確實如此。”

聽著好友不屑一顧的嘲諷,一名書生卻微微皺起眉頭。

見狀,有人問道:“王兄何故皺眉?”

那書生沉吟道:“此次鎖廳試,怕是沒那麼簡單。”

一旁的好友搖頭失笑道:“王兄莫要杞人憂天。”

“但願罷。”

王姓書生微微一笑,眼中卻閃過一絲嘲弄。

心下已經決定,往後當擯棄四書五經和詩詞歌賦,改往實踐方向發展。

此次鎖廳試考卷透露的資訊,已經相當明顯了。

他們這位縣長,對詩詞歌賦沒興趣,只欣賞實幹派。

第一甲何雋的考卷,他認真看了,每一個時政策論的答題都條理清晰,步步推進,稱得上字字珠璣。

這幫蠢貨,竟然還瞧不起人家,當真可笑!

……

傍晚。

忙碌了一天的袁工匠,踩著夕陽的餘暉回到自家府上。

“阿郎回來了!”

剛進門,管家便迎上前,拿起撣子動作輕柔的拍打袁工匠衣衫上的灰塵。

袁工匠站在那裡,神色略顯尷尬,顯然還不適應。

管家開口道:“阿郎,今兒個公差來府上了。”

袁工匠忙問道:“可是縣長尋俺?”

“是來送官服與告身的。”

管家語氣中帶著喜意。

聞言,袁工匠心頭一喜。

一路穿過垂花門,就見自家婆娘在正廳裡忙碌著。

祖先的牌位被擺在高臺上,下方擺放著一盤盤祭品。

見到這一幕,袁工匠不由一愣:“這是幹甚?”

“當家的回來了。”

袁洪氏喚了一聲,旋即解釋道:“今兒個公差送來了官服和告身,如此光宗耀祖的大事,自然要給袁家的祖先們報喜。”

袁工匠是匠籍,世代為官營作坊辦差,按照士農工商來排序的話,匠人屬於良籍。

但說是這麼說,實際上匠籍的地位十分低下,比之胥吏好不到哪去。

能從一介匠人,搖身一變成為工科院的官兒,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確實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袁工匠點點頭,預設了婆娘的做法。

見他愣在原地,袁洪氏催促道:“當家的,你還愣著幹甚,快且去將官服穿上,若是不合身的話,俺連夜改一改。”

袁工匠呵斥道:“你懂個甚,官服豈容私改,俺若卸任,官服還需還給縣長!”

“竟還有這般講究?”

袁洪氏先是一愣,旋即疑惑道:“可今日來的公差,跟俺說若是官服不合身,讓俺自去尋裁縫修改。”

事實上,袁工匠說的確有其事。

官員的朝服由朝廷統一發放,不得擅自私改,卸任後需將朝服上交回朝廷。

南宋莊綽所著的《雞肋編》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有個叫任忠厚的四川人,身材十分高大,考中進士後被授予官職。可是當他領到官服後發現,官服穿上時才到腳踝,如此不倫不類,實在有違官員威望。

於是,上報給朝廷,希望可以重新發一套,結果卻被臭罵了一頓。

韓楨命人制作的官服,都是統一碼數,考慮到官員高矮胖瘦不同這一點,他特意吩咐裁縫,將朝服做大了一號,就是為了方便官員改制。

“既是縣長吩咐,那就能改。”

袁工匠說著,急匆匆的來到後院。

洗了個澡後,換上一身乾淨的裡衣回到正廳。

只見他動作輕柔的捧起桌上官服,穿戴在自己身上。

小心的模樣,如同在穿一件羽衣,生怕動作大一些,便會將官服弄破。

綠色的朝服極為寬大,袁工匠身材中等,此刻頗有些沐猴而冠的意味。

袁洪氏提醒道:“當家的,官帽。”

“哦哦。”

袁工匠點了點頭,拿起官帽戴上。

還真別說,隨著官帽戴上,原本如老農一般的臉龐上,立刻顯現出一股威嚴之意。

人靠衣裝馬靠鞍,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尤其是官員的朝服,乃是織造府的大匠專門設計,就是為了突顯威嚴。

上下打量了一番,袁工匠神色忐忑道:“如何?”

“竟真有幾分官老爺的威勢了。”

袁洪氏雙眼放光,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得了自家婆娘的誇讚,袁工匠心頭欣喜,輕輕撫弄著官服,嘖嘖稱奇道:“到底是官服,這料子只怕是上好的蜀錦。不過俺覺得有些太大了,穿在身上鬆垮垮的。”

袁洪氏笑道:“俺今晚給你改一改。”

“好!”

袁工匠應了一聲。

袁洪氏忽地問道:“對了,當家的。這工科院院長,是幾品的官兒?”

“這……”

袁工匠撫弄官服的手不由一滯,略顯尷尬道:“縣長沒說。”

上次太興奮,以至於忘了問。

袁洪氏撇嘴道:“哪有伱這樣的糊塗官兒,連自個是幾品都不曉得。”

“俺得空了去問一問。”

雖然尋縣長問自己是幾品官兒這種事,著實有些尷尬,但自家婆娘說的也有道理,連自己是幾品都不曉得,那這個官兒當得也太糊塗了。

……

……

翌日。

何雋早早地便起了。

穿上嶄新的朝服,戴上官帽,對著銅鏡仔細檢查一番儀表,確認沒有問題後,這才推開臥室大門。

他現在住的地方,是韓楨安排的公家住所,類似後世的大雜院,二十多名胥吏共住一個院子。

推開門,迎面便見屋子同樣走出一人。

此人名喚盧巖,昨日放榜之時,高中第四甲。

盧巖穿著一身青色朝服,面容俊朗。

兩人相視一眼,何雋拱手笑道:“盧兄早!”

“何兄早!”

看著何雋一襲綠色的朝服,盧巖眼中閃過一絲羨慕之色。

袁工匠這等粗人不懂,但他們卻懂。

在元豐改制之前,宋朝官員三品以上著服紫,五品以上著緋服,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

神宗改制之後,一品至四品著紫,五品至六品著緋,另外取消了青色朝服,七品至九品統一著綠服。

宋徽宗調整官制時,順帶又將官服改了回來。

單從何雋這身大綠朝服便能看出來,最低也是個七品官兒。

一縣之中,只有一個七品官,那便是知縣!

民間總是調侃七品為芝麻小官兒,可卻不曉得,七品官已是許多讀書人窮其一生的夢想。

兩人一齊出了院子,朝著府衙行去。

走在路上,盧巖打趣道:“何兄,往後便要喚你一聲何知縣了!”

何雋問道:“卻不知盧兄領了何差遣?”

“壽光縣縣丞。”

盧巖答道。

昨日與官服一齊發下的,還有告身。

告身就是官員的任命書,所以他們這六人,早已知曉了自己的差遣。

何雋笑道:“真是巧了,吾的任地也是壽光縣。往後你我二人便是同縣為官,當互相扶持,砥礪前行。”

“這是自然。”

盧巖同樣大笑。

從一介胥吏,一躍成為一縣縣丞,盧巖昨夜激動的一夜未眠,卻絲毫不見疲憊,心中豪情激盪。

走在街道上,路過的百姓富戶紛紛拱手見禮,神色恭敬。

何雋二人知道,這一切都源自於身上的官服。

來到府衙的時候,只見另外四名高中的同僚,早已等在門外,正面帶喜色,意氣風發的低聲交談。

昨日雖通知他們辰時點卯,但無一人敢託大,俱都提前半個時辰來到府衙。

“何兄,盧兄早!”

“王兄,李兄……”

六人互相寒暄問候一番後,何雋好奇道:“怎地不進府衙?”

一人答道:“縣長還未至。”

“哦!”

何雋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

又等了片刻,眾人只聽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傳入耳中。

轉頭看去,一名英武霸氣的少年,正架馬而來。

“見過縣長!”

何雋幾人趕忙頓住話題,面色肅然的躬身作揖。

“嗯!”

掃視了一圈六人,韓楨嘴角含笑道:“隨我進來罷。”

“見過縣長,見過諸位相公!”

跨過府衙大門時,值差皂吏恭敬的行禮問候。

作為府衙的皂吏,他們可是親眼見證,這六人是如何用胥吏成為官員的。

羨慕之餘,兩名皂吏不由心潮湧動。

他們能當官兒,自己同樣有機會當官兒。

念及此處,皂吏挺直了腰板,心下暗暗決定,往後定要用心當差。

說不得,也能混個縣尉當一當。

一行人進了大堂,韓楨來到堂案後方坐下。

看著下方面色恭敬的六人,他緩緩開口道:“你等的差遣,告身上已經寫明。任期為六年,每年一小考,三年一中考,六年一大考。根據考核評級,來決定去留。你等莫要以為當了官兒,便萬事大吉,在我治下,講究能者上,庸者下。若連續六年考核皆為下等,罷官歸吏!”

趙宋的官員任期是三年。

在韓楨看來,三年時間太短了,許多利民政策,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

反而會影響政策的連續性。

因此,他將任期調整到了六年。

這期間,每年都需考核評級。

這番話,讓何雋六人心中一凜,齊齊作揖道:“下官明白!”

韓楨繼續說道:“如今壽光、昌樂二縣百廢待興,大致方向已經定下,輕徭薄賦,發展商業。具體如何,需因地制宜。你等今日就在吏曹辦公,寫一份關於治下縣城六年內的發展計劃摺子呈上來。”

六年內的發展計劃?

何雋幾人齊齊一愣。

見狀,韓楨解釋道:“這份發展計劃書,簡而言之就是你等未來六年,治下縣城的目標。例如壽光縣治下百姓如今只有一萬三千餘人,六年後預計會有多少人,以何種方法提升人口,按幾步走,第一階段需要時間幾何等等!”

“記住,切莫好高騖遠,當務實為主。”

經過他這麼一番提點,何雋六人頓時面露恍然之色,目光中帶著崇拜之色。

還別說,這計劃書著實是個好東西,能將虛無飄渺的治理手段具象化,相當於提前定了一個目標,然後以這個目標為方向努力。

“下官領命!”

何雋拱了拱手,心下已經隱隱有了韜略。

其餘五人,也紛紛應道。

“去罷。”

韓楨擺擺手。

待出了大堂,何雋立刻拉住盧巖與王治,正色道:“此份計劃書,需得我等三人群策群力,還望兩位莫要藏私。”

“這是自然。”

盧巖二人神色肅然的點了點頭。

……

……

卓樓。

郡城換了天,並未影響卓樓的繁鬧。

除了王家與十六名官員之外,韓楨並未對城中其他豪紳富戶動手。

加之麻家與蘇家的投靠,在經過短暫的恐慌後,城中的豪紳富戶們明白韓楨不會對他們怎麼樣。

既然如此,那自然是接著奏樂,接著舞。

用後世的話來說,妞照泡,舞照跳!

三樓雅間之中,朱吉正在宴請一眾富商。

這段時日,他並未閒著,打著常知縣的名號,四處拜訪結交城中大戶富商。

一陣觥籌交錯後,一名中年人率先開口道:“朱員外,今日宴請我等,不知是個甚麼章程?”

此人名喚費繼才,經營著郡城中的車行。

此刻白淨微胖的臉頰上雖帶著笑意,但眼底卻潛藏一抹忐忑。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朱吉什麼身份,他們隱約能猜到一些。

今日突然宴請他們,定然是有所求。

“呵呵!”

朱吉微微一笑,捻起一顆葡萄送入口中,不急不緩道:“這幾日承蒙諸位哥哥的關照,元辰感激不盡。今日請諸位前來,打算送一場富貴!”

此話一出,眾人面色各異。

“元辰兄當真仗義!”

經營紡織的張員外翹起大拇指讚了一聲,而後話音一轉,笑呵呵的說道:“不過俺近日資金短缺,只怕是無福消受了。”

他經營的紡織工坊,生產的乃是仙紋綾。

青州的仙紋綾自唐時便聞名天下,更是被歷代朝廷定為貢品,每年都需上貢給宮中一部分。

北宋十三道二十三路,哪一個郡城沒有他張家的鋪子。

家財何止百萬貫。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