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慶壽寺。

一身青色長衫,讀書人打扮的中年人,斜躺在僧房的榻上,雙腳筆直的靠在短杌。

那中年人一手拿書,一手探去炕桌上的果盤中拿點心,還有一壺酒,竟然在寺廟裡開酒戒。

此人彷彿在家裡一樣的隨意。

奇怪的是,僧房裡有位和尚,竟然見怪不怪,同樣神色自若的坐在圓凳。

臉上絲毫沒有生氣的模樣。

葛誠笑道:“燕王可小瞧了大公子。”

不光是大軍歸來,其實沒多久,燕王也回來了北平。

只不過很少的人才知道。

是一個秘密。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何況大公子正是突飛猛進成長的年齡,不能用原來的眼光去看他。”

“哦?”

朱棣來了興趣。

有人誇自己兒子,他心裡還是高興的。

但也就只對葛誠如此。

其他人這麼說長子的好話,朱棣只會當做拍馬屁,並不會當真,心裡還會把此人記下小人的標籤。

葛誠是他最信任的人。

整個燕王府的外事都交給了他。

對於自己的兒子們。

燕王其實接觸的並不多。

他們從小養在應天府,由父皇親自養在身邊教育,他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特別是自己就藩後。

北平城百廢待興,還有塞外的殘元勢力,畢竟元廷雖然退回塞外,卻對外號稱百萬勇士,鼓舞了周邊心向殘元的人。

雖然是殘元自賣自誇,誇大了自身的實力,但也不可小覷。

壓力不小。

哪怕兒子們後來也來到北平城,他也顧不上教養兒子們,只能嚴苛對待,讓他們不敢胡來。

幾年來自己又數次領兵出征,在呆在燕王府的時間都屈指可數。

所以對兒子們的印象,仍然是老大迂腐,老二調皮,老三不懂事。

“大公子是真的出息了。”葛誠感嘆道。

大公子也算是他看著長大的。

“老百姓生活七件事,第一位就是柴,大公子能說出這種話,說明他已然開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

道衍和尚這才睜開了眼,眼睛裡露出了興趣。

燕王的幾個兒子他也見過。

所謂的識人之明。

不過是見的人多了,看見的事情多了,當人到了一定的年歲,有點聰明的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作為名氣極大,以前年輕的時候,就已然在僧侶司能掛上名的青年和尚,如今的道衍和尚看人的眼光越來越精準。

這可不像十四歲的大公子能說出來的話。

成長的速度有點快。

道衍和尚露出好奇的眼神,“大公子有辦法解決柴?”

朱棣也豎著耳朵。

柴啊。

一直是令自己頭痛的老大難問題。

地方上的人口越來越多,對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北平是元朝的大都,因為缺乏有效治理,竭魚而澤,導致周邊的森林砍伐殆盡。

本質上。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心疼,純屬這種心態。

多年來。

自己在長城一帶組織百姓種了大量的樹木,也在周圍山上種植。

可樹木生長不易,週期長,消耗又快,遠跟不上人口的增長。

聽到有人能解決這個麻煩,還是自己的兒子。

朱棣雖然臉色如常,實際熟知他性子的人,都能發覺燕王其實很在乎。

所以道衍和尚才提前問了出來。

“現在城裡百姓用柴的多,還是用煤的多?”

葛誠賣了個關子,反問起道衍來。

道衍和尚不敢在葛誠面前拿大。

別看他和燕王相談甚歡,但燕王真正的心腹,只會是眼前的燕王府長史,而不會是他姚廣孝。

燕王雖然對自己尊敬,卻對葛城隨意。

才更可見燕王把葛城當做自己人。

道衍和尚老老實實的回答。

“老百姓多用柴,一則木柴價格便宜,二則不願意花錢的百姓,也可以出城去砍伐,多費點力氣。”

白居易的《賣炭翁》流傳至今。

可見古人很早就採用木炭當做燃料使用,而煤炭更加便捷。

但是受限於煤礦業的技術發展,直至明朝時,城市人口更多的還是用柴。

“大公子和工匠做出來的蒸汽機,可以提高礦區的產量。”

“而礦區的煤產量高了,煤炭的價格就能降低,運送到城裡,比木柴的價格要便宜,百姓們當然就會該用煤炭。”

道衍和尚沒有反駁。

前段時間大公子在北平城眾目睽睽之下的實驗,令人大開眼界,道衍和尚也有所聽聞。

不過那時候他不在北平城,去了其他的地方,與朋友們交流各地的資訊。

有了這個前事,道衍不會輕易的否決大公子。

說不定呢。

朱棣卻搖了搖頭。

“煤塊價格本不便宜,燃燒又快,火力也不如木柴,只怕許多老百姓不願意使用。”

為了解決供應木柴的問題,官府設立專門的機構管理山廠,由柴夫每日往城中售賣木柴。

既要滿足城裡人口的需求,又要保證價格低廉。

是關係民心穩定的大事,不比糧食要小。

容不得馬虎。

如此大事,朱棣心裡門清,因此三言兩語可瞞不過他。

葛誠語氣感嘆,“我當時也是這麼回覆大公子的。”

“那兔崽子怎麼說的?”朱棣連忙追問。

如果真能解決此事,那真是利國利民的大功。

連父皇都會高興至極。

“大公子說等他做出來,讓我開開眼界。”

葛誠一臉的無奈。

“撲哧。”

道衍和尚忍不住笑出聲。

說了半天。

原來是個空話。

朱棣也氣笑了,但沒有真生氣。

三人身份雖身份不同,實則處的都不錯,能暢所欲言,不會太過計較。

“臭小子說話不著邊際,你還當真了。”

見二人不信,葛誠聳了聳肩。

如果是以前,他也不會輕信大公子。

不過西山之行。

一路所見所聞,還有親眼看見大公子對百姓們的態度,讓葛誠選擇信任大公子。

朱棣不信。

他雖然聽過,卻沒見過蒸汽機。

很快就失去了興趣,談起了秦王府,這才是他當下最在乎的大麻煩。

“咱這個二哥啊,太過強勢,逼得咱家都不敢回。”

“我已經探聽過,秦王府的長史,久等不到燕王,已經決定離開北平城。”

葛誠告知。

道衍和尚欲言又止。

悄悄看了眼葛誠,嚥下了要說的話。

有些話。

他只能跟燕王說,容不得外人在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上命昭唐

上命昭唐

控制變數法
唐王朝的宦官政治是不敢想象的。中唐以後,宦官總是分成兩派乃至更多,互相爭殺不休。 這是分權制度決定的,也是武人為亂不可信的國情影響的。但在控制皇帝、操縱軍政、打擊相權方面,宦官們保持著高度一致。 其權力甚至世襲罔替而繼承,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集團。這讓唐朝宦官必須面對一個嚴重問題:失去政權則失去全部。 因此,在危難之際,宦官需要保證皇權得以延續,以延續家族的既得權利。 而統治者面對藩鎮割據、叛亂頻
歷史 連載 6萬字
帶著系統來大宋

帶著系統來大宋

浪子邊城
信仰系統的出現,蘇石來到了大宋,並在這裡開創了屬於他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只要你能在後世看到的東西,只需要有足夠的信仰點數便都可以兌換出來,拿到宋朝,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番光景。 蘇石,外祖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光胤。 ......燭影斧聲之後的趙家後代一直被皇室高度警惕著。 他要怎麼樣排除萬難,立世於朝廷之上? 重文輕武的宋朝,對外軟弱,對內卻是強勢無比。蘇石要怎麼樣才能帶著宋人崛起,真正對外強硬起來,真
歷史 連載 289萬字
通房嬌妾

通房嬌妾

花銜月
入薛家為婢的第六年,瑩兒靠著一把如鶯似啼的妙嗓成了三爺的通房丫鬟。 彼時三爺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家族勢強,官途亨通,離尚主只有一步之遙。 他寵愛瑩兒就像寵愛豢養在雀籠裡的金絲雀一般,只把她當成個解悶的玩意兒。 誰曾想,這可有可無的玩意兒竟能靠著善解人意、柔順乖巧的性子一步步地走到他心中。 後來,三爺棄了駙馬之位,執意娶了個母家不顯的庶女進門做正妻。 旁人都贊他高風亮節、清正自傲,不願靠著女人的裙帶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賴總
【龍年最爽皇帝文!全程高能爽點密集】穿越到大梁帝國皇帝身上,開局權臣就要誅殺皇后! 葉凌表示雖然開局手握漢獻帝劇本,可他偏偏要做李世民!葉凌先保住皇后與權臣鬥智鬥勇,搞改革、開海禁、殺貪官,提升大粱國力。 女真、突厥、倭寇先後來犯?葉凌發明出加特林,表示來多少殺多少!
歷史 連載 2萬字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列文狐克
[觀前提醒]:我們在大量的日常裡發現了少量的主線。 當了二十多年普通人的我,在河邊被會說話的狐狸碰瓷了。 自稱狐之助的醜萌狐狸聲稱我身負靈力,簡直就是天命之子,一看就很適合擔任時之政府的刀劍審神者。 不是我說,這種詐騙手法只有小學生才會相信吧。 我:“薪資待遇如何?” 事實證明,熱情到詭異的HR背後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是天坑,很遺憾我不是那個百分之一。 狐之助一定是不小心才把暗墮刀劍審神者的字首落
歷史 連載 7萬字
執劍長安

執劍長安

雞腳芝士
機關算盡謀天下,鐵衣怒馬逆中原。自北蠻侵中原已過百餘年,天下之勢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湧動。 而今群雄豪起,燦若繁星,諸國不免各有其志,自當奮勇爭先、逐鹿中原。 一日之勢,明久則暗,暗久則明。當今中原,新唐中興,志在重塑輝煌。 然北魏強盛,欲鷹揚千里而一統天下,此外,更有後韓、南楚、田齊等國伺機而動,亦有寒門、草堂、芸月閣等幫派參雜其中,關係縱橫交錯、錯綜複雜。 面對內憂外患,新唐當如何以對?
歷史 連載 1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