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燕王府寢宮左側,是書堂,在前寢宮與書堂之間,有座花廳,在花廳的庭中。

左邊搭建了一處茅亭,兩隻雪袂玄裳的仙鶴,正在那裡刷翎理翩,右邊一隻大綠瓷缸,滿滿的清宸,養著一對玉身紅眼的小龜,也在那裡呷波嘍藻。

朱棣投餵了食物,轉身拍了拍手,朱高熾才走上前,解釋鐵道幫助官府運遞公文之事。

“中華重工的體量,不向官府繳稅,其實是不對的。”

朱高熾的話,令朱棣刮目相看,一臉側目,並不信任老大會這麼大度。

見到朱棣的神色,朱高熾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本想唱個高調,可惜瞞不住朱棣。

也不裝了,直言說道:“繳稅給官府,咱不願意,但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咱是願意的。”

向官府繳稅,間接給朝廷送錢,加強朝廷的實力,以後朝廷用中華重工的稅收來打自己,朱高熾瘋了才會這麼做。

“用鐵道幫助官府替代部分驛站功能,算是變相的繳稅,不過這種方式,等於把稅賦花在了北平行省,即獲得了好名聲,又減輕了百姓們的負擔。”

朱棣很瞭解自己的長子,直接問道:“你認為百姓服徭役不對?”

朱高熾搖了搖頭。

“不能說不對,在農業社會環境下,這種方式以最小的代價,推動國家的建設。”

“不過兒子有更好的方式,自然就要逐漸改變社會模式。”

朱高熾謹慎的說道。

“說說看。”朱棣不置可否。

朱高熾沉吟片刻,整理清自己的思路,今日本來沒準備說這些,不過誰讓朱棣突然派人來喚他。

朱棣最近對自己的理論產生了興趣,想到了什麼,立馬就會找自己求證。

可謂進步神速,不過朱高熾並不擔心教會了徒弟餓死了老子。

後世國家的經驗,豈是短時間就能讓朱棣看明白的。

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前夕,用了一兩百年才完成的市場發醛和市場創造過程,在中國被大大壓縮,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

正是因為對鄉村經濟的大力支援。

很多國家想要學習西方的經驗,在城市集中化生產,大多都失敗了,而中國大力支援農村經濟,正是因為建立在對農村的重視上。

在農業人口為主的國家,不先解決農村問題,那麼其餘所有的問題都是空中樓閣。

後世從建國起,就重視農村力量,靠著農村的力量,重新統一了國家。

同樣,在工業化過程中,靠著大力支援農村經濟,最後有利的支援工業化。

這就是後世只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市場的原因,兩個字,農村。

“百姓服徭役,雖然讓朝廷和地方的開支減少,但其實對經濟迴圈是不利的。”

“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例如地方上組織民夫修葺道路,道路對運輸是有利的,百姓們自帶糧食,免費做工,看起來官府什麼都沒有付出,除了得到一條道路,經濟上其實是虧本的。”

“應該放鬆對百姓的管制,支援百姓大力生產,引導他們從農村走出來。”

朱高熾一套接著一套,比起以前的道理,今日說的越發深奧起來,朱棣聽得半懂不懂。

“仔細說清楚些。”朱棣細問。

“中華重工廠區有了一片新的集市,打個比方,有個賣紅棗的商販,他是農戶出身。”

“不少百姓家裡有紅棗,但運送到城市中售賣的意願不大,是有錢不願意掙嗎?”

朱高熾丟擲一個問題,見朱棣瞪了眼,只能連忙主動解釋。

看來朱棣不是個好學生,可又不能不教。

“人很難脫離習慣了的環境,對陌生的環境有畏懼,一輩子未離開故土的老百姓,更是不願意輕易的嘗試。”

“然後家裡的紅棗,在老百姓看來沒人會願意賣,而且進城零散的賣些,賺的錢並不能引起老百姓的滿意,所以不願意浪費這個力氣。”

就跟後世進城賣荷花的道理一樣。

荷花在農村多得是,可只有極少部分人,才願意把荷花帶去城中販賣。

除了自身性格的原因,更多的是這個利潤太小,吸引不了農民的興趣。

“可如果有人專門來做,以此為生,形勢截然不同。”

“這個人從百姓們手中購買紅棗,運入城市販賣,用更低的價格,也能獲得利潤。”

“最後這個人賺到了錢,有了自己的生計,城市的人有價格低廉的紅棗,吸引了更多的人購買,而百姓家中的紅棗被收購,得到的錢也補貼了家用。”

“這個經濟效益,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加一大於二,隨著這種經濟模式的大量增加,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數倍的遞增模式。”

“投入這個經濟迴圈的人越多,帶來的效益越大。”

農村的物產不只是農作物,還有大量的野產和其他物產,後世人口爆發的情況下,農村土地仍然能提供大量的其他產物。

例如鱔魚,螃蟹,魚蝦,野物,蓮蓬,菱角,皂角等等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這些農村經濟,體量小,規模小,利潤小,沒有大的經濟成本,容易掉頭,且靈活多變。”

“更重要的是涵蓋的人數多,參與的人多,以最小的代價,就能撬動更多的人進城。”

中華重工每名工人的代價可不小,以及面臨的市場問題,排程問題,分配問題等等。

可發展的農村經濟不一樣,對王府和官府沒有負擔。

只需要支援農村經濟,就能自發的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後世工業化道路的不二法門。

為了支援鄉鎮經濟,城市街道兩旁佈滿了商店和供銷社,所有機關單位臨街道的辦公樓下都成了商鋪。

二十一世紀的糧食總產量,是八十年代的一點五倍。

但是人們的收入,翻了百倍不止,這就是促進生產力,工業商品增加帶來的經濟效益。

“服役對老百姓的負擔太大了,例如老百姓到驛站服役,太過影響勞動生產,而且打壓了經濟活力。”

朱高熾知道大明北方經濟不如江淮。

江淮一帶的百姓,寧願多出錢,也不願意服徭役,因為服徭役帶來的損失大於多繳稅,促進了一條鞭法的誕生。

而北方的百姓無法接受,因為大明北方相比江淮,普遍要窮困些,所以承擔不起一條鞭法。

那麼是江淮產金產銀嗎?自然不是。

相反北方地廣人稀,如果根據經濟理論,應該才是最需要一條鞭法的地區。

原因就是經濟,江淮的經濟發展的好,而北方的經濟發展的不好。

如果以糧食產量來等價經濟產量,那麼明中期湖廣得到開發,誕生了湖廣熟天下足,湖廣理應要比江淮更富裕才對。

而北平行省人口才兩百六十萬,糧食等價經濟的話,就更應該要富裕。

而北平終明一朝,都不是大明的經濟中心。

朱棣彷彿聽懂了,又彷彿什麼都沒聽懂。

朱高熾沒有繼續灌輸經濟理論。

後世諸多學者各個能講的頭頭是道,因為有實物在眼前,誰也可以清楚的認知。

但是朱棣沒有看見,全憑腦海想象,難度幾何倍增加,想不穿才是正常的。

朱棣也沒有鑽牛角尖,想不通的事情,暫時先放下,突然開口說道,“布政司應該會出手打壓下王府,此事你不要插手。”

朱高熾愣了愣。

“兒子跟布政使送了大禮,跟他前番的見面,交流的也不錯,難道是敷衍咱的?”

朱棣嘴角翹起。

還是玩政治的好,玩政治老大終歸年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多。

終於有了當老子的爽感。

朱棣淡淡的說道:“人家來北平,對付王府才是正道,要是和王府交好,恐怕睡不著的人就多了。”

朱高熾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朱棣見老大一點就通,心裡極為滿意,不過又透漏了一件事。

“倭寇悄悄登陸了金州,燒了幾個村子,孫巖趕去的時候,倭寇已經離開。”

這個訊息倒是第一次得知,朱高熾內心壓抑。

“你現在懂了為何沒人願意承擔抗倭之事了吧。”朱棣不滿的說道。

金州中左所屬於山東。

老大用抗倭的名義控制了金州中左所,山東一點反對也沒有,反而樂的很,有人主動要分擔責任還不好。

“咱的想法沒有變,抗倭是國事,不能因為畏懼責任就避之不及,我是宗親,更沒有避的道理。”

朱高熾堅持說道。

“而且兒子對金忠和孫巖有信心,咱相信他們,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一定能殲滅倭寇。”

朱棣見到朱高熾的態度,沒有再說話。

一個面對困難能堅持的人,比容易妥協的人要強十倍,朱棣不再追究此事。

沒多久。

山東果然上疏推諉,倭寇登陸燒殺搶掠,責任在金州中左所,而金州中左所不歸山東管。

朱元璋看了這份奏疏,又看了北平的密疏。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丟開了山東的奏疏,他要的不是下面的人推卸責任,而是勇於任事消滅倭寇。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青風山上青風人
【全民穿越】【三國】【領主】【爭霸】全民穿越,建立領地,每個人開局都會抽取一個天賦而林宣的天賦,是幸運,運氣好那麼一點點靠著自己的好運氣,林宣一步步成為了最強領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菜鳥秘書
贏昭穿越大秦,成為始皇帝諸多子嗣之一。 身為穿越者的他,自然知道泱泱大秦,曇花一現,二世而亡。 而始皇諸多子嗣,皆被胡亥所殺,未得善終。 也就是說,他最終,也難逃一死的下場。 起初,贏昭並非沒有想過,改變這一切。 於是他深夜覲見,肺腑諫言,以圖說服天子,結果卻導致龍顏大怒,將其趕出咸陽。 贏昭徹底心灰意冷,大殿怒斥始皇帝。 “陛下豈不聞,為帝王者,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由。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
歷史 連載 4萬字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巨量起飛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
回到古代當紈絝

回到古代當紈絝

米蘭小鐵匠哥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鴿子精本鴿
【古穿古;1v1雙潔;感情線出現晚,各自為營;】倍得皇上太后喜愛的郡主一朝喪命,醒來後卻成了京中官員的外室子。 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前有恨不得要自己的命的舅母,後有渣男未婚夫。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父家,卻發覺府中一派祥和中暗流湧動,妹妹陷害表姐冷嘲熱諷,祖母疑心探究主母竟然還想讓她替嫡女選秀入宮,入宮就入宮,做不得妃子那就做個郡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逍遙姑爺

逍遙姑爺

太九
穿越成蘇家贅婿,前世卷怕的林白,準備安心當個姑爺混吃等死,可不想,總有人惦記他娘子。 這特麼誰能忍?軟飯被你搶了哥吃什麼?
歷史 連載 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