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研發司後,朱高熾要求成立了調研司。

對工業發展,各行各業都開始調研,從各廠選拔人才,充入調研司,李伯升擔任司長。

依託數月前對中華重工調研的經驗,深入化的工作,並且插足到民間事。

李伯升在文書房接觸了不少事務,又下各工廠調研,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

第一份調研,來自於工廠工人的情況。

“隨著工人的收入增加,北平行省對工具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以興樂縣農具廠為例,興樂縣農具的大賣,可見人們消費力的提升。”

“隨之而起的,研發司認為,從明年開始,各地的耕牛會供不應求,如果總部提前佈局,可以獲得大利。”

李伯升來到世子府,遞交了研發司的冊子。

朱高熾看的仔細。

他現在坐鎮王府,在世子府辦公,無論是官員還是衛所,以及工廠,都來世子府彙報工作。

研發司提交的這個現象並沒有令他意外,是後世已經走過的路程。

古代十戶中,可能只有兩三戶才有耕牛可使用,甚至這個比例會更少,因為耕牛貴,貧民用不起。

當人們手裡的錢變多了,那麼買耕牛的人也會變多,因為有這個需求存在。

現在玻璃廠的玻璃價格貴,主要被徽商包圓了,運往南方售賣,面對的市場也不是普通百姓。

當隨著產量增加,玻璃價格降低到極致,百姓們自然也就會購買玻璃。

這個過程不消耗糧食,只消耗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鹼。

石英礦、長石在古代很早已經開採使用,是陶瓷的重要原料,石灰石和純鹼同樣不缺,有大量的天然純鹼,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合成的辦法。

玻璃的製作技術不難,和琉璃些許類似,難的在配方,只需要指出方向,工匠們很容易就能嘗試出來,不是什麼難事。

至於產量,目前受限於工人。

主要還是投入到原料行業,例如礦業,焦炭業,化肥業,鐵道業這些。

燃料和運輸,這兩樣不做好,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請葛長史過來。”朱高熾突然說道。

不久,葛誠前來。

朱高熾把調研司的報告,讓人遞給了葛誠,葛誠不明所以的默默觀看。

“人們手裡有錢了,以前壓制的需求會得到解放,不光是耕牛,農具,還有很多有需求的商品,都會得到市場。”

“大寧的地理環境,有利於發展畜牧業,咱希望葛長史能去一趟北平行都司,協助中華重工與大寧在畜牧業的合作事宜。”

北平行都司和北平都司不同,與王府隔了一層,所以需要葛誠的身份,去與北平行都司對接,而不是朱高熾無人可用,雖然中華重工的確是身兼多職使用。

葛誠明白了朱高熾的意思,內心感慨。

王爺才離開幾日,小王爺已經忍不住要動手了,小王爺彷彿不知疲憊,從來不歇口氣啊。

“北平行都司的都指揮使房寬,原來是燕山左衛的指揮僉事,此人不知道小王爺還有印象嗎?”葛誠提醒道。

聞言,朱高熾笑了起來。

想要當舵手,分配社會生產方式,就必須具備權利。

這是他身份的好處。

朱棣在北境的影響力,真的太巨大了,哪怕多年來被壓制,也攔不住他。

不是朱棣的身份,而是因為朱棣能立功。

立了戰功,下面的人就要被提拔,多年來下,朱棣的心腹,不知有多少人身居高位。

密雲後衛的鄭亨,是靖難功臣,北平行都司的陳亨,同樣也是靖難功臣。

這些都是打過勝仗的將領,證明了他們的才能,所以能成為靖難功臣。

哪怕是後起之秀朱能,也是在精銳衛所中得到了薰陶和鍛鍊,才有了日後發光的機會。

“陳亨的樣貌,咱還記得,小時候在王府見過他,不過最近兩年,除了年節來拜見父王,因為來的少,咱倒是沒見過了。”朱高熾笑道。

“有此人在,必定會配合小王爺,只是不知道,小王爺的詳細計劃,要發展到何種地步?”

“採取軍戶經濟合作社的模式,由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名義,與北平行都司達成協議。”

葛誠恍然,倒是沒有意外,這才是小王爺的做法,胃口從來不小,喜歡一口吞下。

“只是寧王府那邊,需不需要拜訪下?”葛誠提議道。

朱高熾搖了搖頭,不想節外生枝。

寧王在前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才獲封,但是至今還未就藩,要在今年才會就藩藩地。

而且寧王和自己同歲。

十五歲的少年郎有個屁的影響力,還在應天府讀書,王府雖然搭建起來,可權利還在北平行都司手中。

並且大寧的建立,脫胎於北平諸衛。

無論是衛所來源,還是北平行都司的搭建,有一半以上來自北平,其餘才是藍玉出征遺留下的部隊,以及其餘各地調來的衛所。

陳亨才是朱高熾看重的。

大寧諸衛不是鐵板一塊,在朱棣起兵時,不少將領顧慮朝廷,不願意投靠朱棣。

唯獨陳亨一意孤行,強硬的手段,偷襲了不願意歸順朱棣的軍隊,讓朱棣順利收復了大寧其餘的精兵。

這些燕山系出去的老人,和王府綁的太深,非常明白他們的前途所在,這才是值得信任的關係。

至於寧王。

未來朱允炆招他入京,他怕死不敢入京,拒絕了聖旨,同樣只能選擇朱棣,而且他也有自知之明。

總之,現在寧王為就藩,寧王府沒什麼影響力,趁著這個關頭,朱高熾藉助陳亨,要和大寧諸衛深度繫結。

那些屬於王府的人,要支援他們,那些搖擺的人,要拉攏過來,控制了大寧諸衛,等於多了十萬正兵。

“你,李伯升,張輔,馬林四人一起去一趟北平行都司,和陳亨敲定軍戶經濟合作社事宜。”

葛誠代表王府。

李伯升和張輔一個是彭城衛舍人出身,一個是燕山左護衛舍人出身,其中蘊含的深意,聰明人看的明白。

而馬林是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具體事務執行人。

朱高熾的安排,經過了深思熟慮。

不久。

葛誠先是以王府的名義,派人先往北平行都司遞交了帖子。

隨後他們四人,和他們的隨行人員,合計二十餘人騎馬抵達了大寧,北平行都司所在。

北平行都指揮使司成立的比較晚,洪武二十年才告建立,從北平劃出去的一塊,等於是劃分的朱棣的勢力。

二十年八月置大寧衛,九月分置營州左、右、中三衛,同時成立大寧都司,也就是北平行都司。

之後建立會州、木榆、新城三衛俱隸之,相繼有大寧前、後衛;營州後屯衛;營州左、右、前、中屯衛,興州左、右、中、前、後五屯衛。

以屯衛專司屯墾供養核心戰衛,以重要關卡的守禦千戶所保證後方物資支前道路的暢通和安全,配合野戰衛所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格局。

等寧王就藩後,營州三衛變成營州左、中、右三護衛,等同於燕山左、中、右三衛。

營州三衛,和燕山三衛一樣,都屬於野戰衛所。

可以清晰的看出,大寧的野戰衛以及屯衛,主要脫胎於營州三衛,而營州三衛原本屬於燕王的麾下。

每年的年節,營州三衛大部分的將領,會去王府拜見王爺,或者送上禮物問候。

北平行都司都指揮使陳亨,派了王府的老熟人,營州中護衛指揮僉事徐理,在興州迎接葛誠。

徐理是河南人,原是北平府永清左衛的指揮僉事,屬燕王部下,後調任大寧,擔任營州中護衛僉事。

“葛長史,許久不見。”徐理等待了葛誠一行人,大笑上前迎接。

葛誠每年在王府都能見到徐理,深知此人極得燕王信任,同樣熱情的回應。

“如何勞煩徐僉事來迎。”

“我聽聞葛長史要來大寧,哪裡按捺的住,特意向上面請求,來此迎接葛長史。”

葛誠和徐理的寒暄不提,人群中的張輔為之咋舌。

在北平境內,王爺的威勢,張輔沒覺得奇怪,他也說服自己的老子,早日投靠王爺。

因為藍玉之事,以及小王爺的原因,他的父親的確下了決定。

但是張輔沒想到他們抵達了大寧,雖然大寧是從北平劃分出去,可萬萬沒料到在大寧,王爺的威望仍然如此之高。

難怪小王爺對大寧的事宜,絲毫沒有露出擔心,會不會引起大寧的拒絕。

要知道軍戶經濟合作社的模式,含括了衛所中的底層旗官,算是分了衛所主官的影響力。

不是王府的自己人,是很難接受這種方式的。

他們父子來北平晚,對於王府在北平,以及大寧的衛王,張輔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徐叔。”一旁的李伯升,小聲的叫道。

“你……你是李家的小子,看來已經出息了,能為王爺做事,時間過得真快啊。”徐理遲疑了一陣,很快認出了李伯升的來歷。

李伯升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在小王爺身邊做事。”

“為小王爺做事,不就是為王爺做事,伱還分這麼清,傻小子。”徐理笑罵道。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巡禮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歷史 完結 1萬字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樂活活
“寨主!” “別叫我寨主!” 沈東臉色難看,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 自己怎麼就穿越成了一個土匪頭子? 前世的他不說道德模範,最起碼也是個遵紀守法的良民,現在扭過頭來,讓他腦袋揣褲腰,幹殺人放火的買賣? 可等他親眼看到戰火連綿,餓殍遍野。 看到朝廷尸位素餐,目之所及民不聊生的時候,他還是看不下去了。 這皇帝既然當不好,那不如換他來當!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清春是金色鎖鏈
傳聞闕清月,乃玄門老祖投胎轉世。 也確實如此,自小她就生得根骨俱清,別人花容月貌,她有天人之姿。 有幸見過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但祖宗難養,三災九難,一個不少。族人決定將她送至七海之地消閒靜攝,頤養天和,直至十七歲方可迴歸。 轉瞬七年過去,千里路途,妖魔環伺,迴歸之行甚為兇險。 太悟闕門以重金,請動大聶名揚天下的十大鎮守使之一,千人斬東方青楓全程護送。 只是這位將軍有些過分年輕。一身玄色勁裝,身段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