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東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落座之後,阮小七便道:“今兒個正巧打了十幾尾的鮮活大鯉魚,正好給伯仁大哥用來下酒。”

阮小七說著便和嫂子到後廚整治菜餚,萍兒也起身過去幫忙,小舞卻不理會那許多,只管坐著與眾人聊天。

等王倫喝了口茶,阮小二便問道:“伯仁大哥此次下山來到小弟處可是有事?”

王倫笑道:“二哥果然是爽快之人,實不相瞞,為兄此次下山確是有兩件事情相托,還望二哥幫助則個。”

阮小二大手一揮,道:“伯仁大哥說哪裡話來,石碣村與梁山泊一衣帶水,守望相助,此前多蒙伯仁大哥眷顧,不計前嫌,許我石碣村百姓在梁山水泊裡打魚,才保住我全村人的生計。

此等恩情還未相報,此次伯仁大哥有事,莫說兩件,就是百件、千件,我兄弟三個也應下了,只要伯仁大哥一句話,我們兄弟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且請伯仁大哥說第一件就是。”

“二哥言重了。”王倫笑道:“梁山與石碣村守望相助,互為臂膀,當是自家兄弟,談何恩不恩的,再說些許小事,又怎敢勞煩二哥水裡火裡。

此次實是因為兄要下山辦事,少則半年,多則一載才能回山,現在江湖紛亂,梁山基業初建,根基未穩,為兄不在山上,實是放心不下,所以此次特來相托,如若梁山有事,還望二哥能夠相助一二。”

“我還當是甚事。”阮小二大笑道:“伯仁大哥不必多說,梁山石碣是一家,但凡梁山有事,只要一聲響箭,石碣村八百餘口,就是梁山的第一道樊籬。”

“好,那為兄就不再多說!”王倫也是大笑,伸出手來與阮小二擊了一下掌。

阮小二又道:“請伯仁大哥說第二件事“。

王倫看了阮小二一眼,才道:“這第二件事,是想向二哥打聽一個人。”

阮小二道:“誰?”

王倫道:“二哥可曾聽說過晁蓋嗎?”

阮小二與阮小五對視一眼,問道:“伯仁大哥說的可是鄆城縣東溪村紅葉莊莊主,江湖人稱托塔天王的晁蓋嗎?”

王倫點頭道:“正是,不知二哥可曾聽聞過此人?”

阮小二沉吟道:“不瞞伯仁大哥,我們兄弟確實知道一些,只是不知伯仁大哥為何打聽此人?”

“實不相瞞。”王倫一笑,道:“前些時日,這托塔天王晁蓋曾投書梁山,邀我等入夥,想要我梁山加入綠林盟!”

原來就在數月之前,曾有綠林盟的使者來梁山投書拜山,王倫身在江湖又怎能不知道綠林盟的名頭,便請那使者上山,王倫更是率一眾頭領親自接見。

但那使者進到聚義廳後,卻不向王倫見禮,只大咧咧地往廳中一站,神情甚是倨傲,馬麟等人見這使者如此無禮,不由生氣,便都要下座與他放對。

王倫擺手止住,對那使者笑道:“不知貴使來我梁山,所為何事?”

那使者哼了一聲,道:“俺家天王的信中已儘自寫得,又何必問俺,俺就站在這裡等你回話,同不同意,給個痛快話來,俺還要回去向天王覆命。”

小舞、杜遷、宋萬等人見這使者竟然絲毫不講江湖規矩,簡直無禮至極,再也忍耐不得,立時一起從座中躍起,便要上前動手。

小舞更是早已將秋泓寶劍出鞘,劍光顫動,直映的大廳中的燭火忽明忽暗。

王倫再次揮手將眾人止住,只是微笑看著那使者,卻自沉吟不語。

那使者見王倫淡定自若,一時不知深淺,雖然仍是面無懼色,但也再不敢像方才那般無禮,只是默默無言站在原地。

王倫斜眼看著面前的這位綠林使者,只見這使者身形極為高大魁偉,相貌粗豪,特別是左邊臉上有一大塊硃砂胎記,連帶半邊頭髮都成了紅色。

見這使者此等相貌,王倫不用看信中的介紹,也已猜出這傢伙肯定就是水滸傳中赫赫有名的赤發鬼劉唐。

王倫也知道這劉唐是個心直口快的粗魯漢子,沒什麼心眼,所以對於劉唐剛才的無禮也就沒放在心上,而且雖然劉唐莽撞無禮,但這封書信中的言辭倒是甚為客氣,只寥寥幾句,表明了用意。

信中的大意是說久聞梁山近年來有眾多英雄匯聚,江湖名聲日益響亮,大頭領王倫更是扶危濟困,俠名遠播,綠林盟上下聞名已久,甚是仰慕,現今綠林盟招賢納士,求才若渴,赤誠相邀梁山眾英雄入盟,同創大業,共忀盛舉,望大頭領未負殷殷期盼之情,而落款正是綠林盟紅葉莊晁蓋。

王倫對於晁蓋的名字當然是不陌生,對水滸傳中關於晁蓋事蹟的那些描寫也是耳熟能詳,什麼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入夥梁山策反林沖火併王倫,王倫想到此也是禁不住苦笑,怎麼有這麼多的人想要火併自己。

而晁蓋入主樑山之後,又親赴江州劫法場救了宋江,將宋江請上梁山當了二把手,不想結果卻是引狼入室,反被宋江架空,大權日漸旁落,無奈之下為與宋江爭功,便帶兵攻打曾頭市,最後卻中了暗箭慘死。

至於這暗箭到底是不是史文恭射的,亦或根本就是宋江為了謀奪梁山寨主之位而設下的陰謀,已經成為歷代水滸迷們津津樂道的千古懸案。

而王倫穿越過來之後,也知道現在這個時代的武林中有一個八大門派之一的綠林盟,但是對這綠林盟的具體情況卻是所知不多,更不知道這晁蓋竟然也是綠林盟的人,而且還是個什麼天王,只是不知道是否就是後世傳說的托塔天王。

看來現在的這個時代,與水滸傳中所說的已經不盡相同,很多的人和事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馬麟等人的例子不就擺在眼前嗎。

王倫還在沉吟之中,卻看見那劉唐已是十分不耐,當下便微微一笑道:“在下剛才正在細細品味晁天王信中的深意,一時竟是出了神,讓劉兄弟久等了,甚是失禮,還望劉兄弟不要怪罪。”

“那信裡說的都是大白話,有啥深意!”劉唐嘟囔了一句,卻也沒再說什麼。

王倫也不理他,又道:“晁天王的來信,我已詳加拜讀,信中之意我也領會了,只是茲事體大,梁山雖然不是什麼大寨,但上下也有兩千多個兄弟,不能只由我一人作主。

我要與眾位頭領兄弟商議之後,方能給予答覆,這樣,劉唐兄弟先請回去,待我等兄弟商議有了結果之後,我必定親自登門拜訪晁天王,你看可好?”

那劉唐張了張口,還想說什麼,但見王倫態度堅定,知道此時已是多說無益,便只得抱拳說道:“既如此,那俺告辭了。”

劉唐說罷便即轉身離去,劉唐剛出廳門,廳內眾位頭領便全都站起身來,紛紛叫嚷這廝太過無禮。

小舞來到王倫面前,問道:“大哥,這廝是什麼人,怎地這般囂張,那封什麼天王的信上到底說了什麼?”

王倫將信交給小舞與眾人傳看,待眾人看過,王倫便問道:“你們對綠林盟和這個晁蓋晁天王知道多少?”

眾人面面相覷,過了片刻,終是馬麟起身說道:“大哥,我等對這個綠林盟所知實在不多,小弟原來在江湖上,雖然對綠林盟有些耳聞,但知道的也都是皮毛。”

王倫點頭道:“那就把你知道的說一說。”

馬麟略一沉吟,說道:“這綠林一道,可說是由來已久,據傳說其歷史可以追述到先秦諸子百家之一的‘農家’,據說還與當今號稱武林第一大幫的‘丐幫’系出同源。

而且傳聞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就是出身於農家,這農家可謂是輝煌一時,但是後來隨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農家便漸漸未落,其後更是一分為二。

又因先秦農家的子弟大多都是窮苦百姓出身,所以部分農家子弟因為生活沒有著落,便只能以乞討為生,此後就逐漸形成了‘丐幫’。

而另一部分農家子弟卻不願低人一等,去靠乞討渡日,也不願投靠朝庭,便走上了另一條路,開始佔山為王,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天長日久,就漸漸形成了綠林一道。

直到西漢未年王莽篡位,導致天下大亂,但卻也給了綠林一次使其勢力迅速爆發崛起的機會。

當時綠林子弟趁勢揭竿而起組成了‘綠林軍’,隨後又加入到了漢光武大帝劉秀的軍隊中,並且屢立戰功,當年由綠林好漢組成的‘綠林軍’可是赫赫有名。

綠林軍輔佐光武大帝劉秀,推翻王莽創立了東漢一朝,立下了不世的大功,綠林中人也是以此為傲,直到現在,這天下的綠林好漢們仍然供奉劉秀為祖師爺。

其後綠林一道不斷發展,延續至今,其勢力大小也隨著朝代的更替而發生變化。

當遇盛世之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自然是沒有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加入綠林,綠林中人也就隱於山林之間,不為世人所知。

而每當天下大亂,朝代更迭,民不聊生之時,百姓們活不下去,為了生計,就會有無數的百姓加入綠林,而綠林的勢力也就會藉此再次壯大。

在農家乃至綠林之中也曾湧現出無數英雄豪傑,如秦未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聲勢浩大,動搖大秦根基,隋唐之際的單雄信是當時大隋北方綠林的總瓢把子,扶保劉武周對抗秦王李世民,唐未之時的黃巢,更是直接滅了大唐,甚至自己還當了幾年皇帝。”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被女帝賜死

開局被女帝賜死

油條愛豆漿1
蘇晨為報答一飯之恩……替女帝征戰四方、剷除權臣!歷經九死一生,最終幫女帝坐上皇位。 然而,女帝坐穩皇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當朝賜死蘇晨,並處以千刀萬剮之刑……
歷史 連載 2萬字
荒年別人吃觀音土,他有空間做農場

荒年別人吃觀音土,他有空間做農場

阿樂的房子
一個現在的資本大佬。機緣巧合穿越到了一個古代的農家男子身上。看他如何帶著一家人,在荒年代艱難求生。 如何利用隨身的空間種植糧食,種植藥材,靈草。隨著種植的東西越來越高階空間可以不斷擴充套件升級,解鎖新的空間功能,甚至開啟時空通道回到現在。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大漢雙壁

大漢雙壁

SSD
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致,皆為漢臣,以炎黃之血立誓,定讓那萬國臣服。 本書以歷史名將衛青與霍去病為主角,以大漢與匈奴的百年爭鬥為主線,講述漢武帝劉徹時期的歷史事件。
歷史 連載 18萬字
女配心狠手辣,可她美呀

女配心狠手辣,可她美呀

臨天
京城裡人人都羨慕顧知灼。 1、千嬌萬寵長大的國公嫡女,天姿國色。 2、聖旨賜婚的三皇子妃。 3、一出生就有國師批命福運天生。 註定一生尊貴順遂,萬事無憂。 事實上,只有顧知灼自己知道,她一點兒都不順遂。 聖旨賜婚的三皇子為了娶她表姐季南珂,一瓶毒藥毀了她的傾國容顏。 戰功赫赫的國公父親馬革裹屍,鎮國公府滿門獲罪,家破人亡。 至於那什麼福運天生更是一點也不準。 直到死前,顧知灼才知道,自己原是一本嬌
歷史 連載 6萬字
阿Q造反記

阿Q造反記

楊七字
阿Q腦子裡有個鬼,慫恿者阿Q一步步從僱工到巡警到島主,直至一方大帥,呼風喚雨。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籍1382939

書籍1382939

那年十月十八
本想做個白富美,奈何運道有點黑。大齊朝的六公主,一朝被害也是條流浪狗。 古諺有云: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切!人家都拿我的命鋪路了,我毀一下她們的婚事又如何? 所以,喜歡作妖,得瑟,秀恩愛的偽善之人,遇上我是你們的劫,我就是要拆拆拆!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