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東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此王倫與小舞便在柴進的浩然莊上住了下來,期間王倫也提到了麒麟門門主周侗想要讓自己去往河南湯陰麒麟門等他,為自己療傷一事。

柴進卻覺得王倫也不必前往麒麟門,便親自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抗遼前線自己父親處,請父親設法尋到周侗,並告知周侗王倫已經在浩然莊住下,待戰事結束,便邀請周侗到浩然莊來,在莊內為王倫療傷。

不久前線回信,說是柴老莊主已經尋到了周侗,周侗也同意戰事結束後便來浩然莊為王倫療傷,同時柴老莊主的信中也介紹了前線的戰況,直說周侗用兵如神,用伏兵之計將遼軍殺得大敗,現在已經與河北節度使梁中書合兵一處,準備乘勝與遼軍進行決戰。

原來自從王倫和小舞離開雙旗鎮之後,周侗便率領抗遼義軍開赴前線與遼軍交戰,後來柴老莊主帶領的義軍也加入了其中。

周侗率領抗遼義軍先是用驕敵之計,讓義軍與遼軍接戰,但每戰必敗,先後一連敗了一十六陣,使得遼軍大是驕狂,認為抗遼義軍不堪一擊。

周侗見驕敵之計已成,便又採取誘敵深入之計,將五萬遼軍引入一處名為伏牛峪的山谷之中,佈下了口袋陣,待遼軍進入埋伏圈後,立即伏兵四起,一戰便殺傷遼軍兩萬餘人,只因抗遼義軍人數實在太少,餘下的遼軍才得以突圍逃生。

直到此時,河北節度使梁中書才帶領兵馬堪堪趕到,與抗遼義軍合兵一處,梁中書見周侗用兵如神,便誠請周侗為軍師,周侗也不推辭,當即率領大軍繼續追擊遼軍,現已將遼軍擊退兩百餘里。

此後不斷有書信將前線戰況帶回,抗遼義軍接連取得節節勝利,此皆是周侗運籌帷幄之功,直至一年之後,宋遼之間戰事平定,宋軍獲得大勝,期間大宋朝廷也派出使臣與遼國進行談判。

但參與談判的宋使實在無能至極,在宋軍不斷取得勝利的大好形勢之下竟然卑躬屈膝,主動向遼國求和,使得遼國氣焰囂張,不但不提侵犯宋境劫掠大宋百姓之事,竟而反向大宋索要賠償。

而這宋使竟然全盤答應下來,最後兩國簽署協議,宋遼兩國邊境不變,大宋每年向遼國進貢的歲幣增加一倍,另外再向遼國提供三千萬擔糧食用來賑災,就此兩國之間的戰事便算煙消雲散。

但這進貢的歲幣與糧食自然要著落到大宋百姓的頭上,為了完成任務,免不得又要增加賦稅,各級各地上上下下的官吏自然也可趁機變本加厲地盤剝百姓,直鬧得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戰事結束之後,周侗便隨柴老莊主一同回到了浩然莊,周侗也立即為王倫看視傷情,只是已經時隔一年之久,王倫的經脈之傷早已沉痾難返,周侗雖然竭盡全力為王倫治傷,但最終也沒什麼效果。

王倫見事已至此,再無辦法,反倒就此放下了,想開之後,方覺天下之大,各種知識學問何止萬千,而要想獲得新的知識,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讀書,既然一切要重新開始,那就從讀書開始吧。

王倫打定主意另作他圖,也知道柴進家中頗有藏書,知會過柴進之後,便一頭扎進書閣之中,埋頭苦讀,柴氏家族乃是世家大族,底蘊深厚,家中存書甚豐,書閣之內藏書千卷,包羅永珍,此後王倫便日日流連於書海之中,增長見識,胸中所學也是日漸深厚。

周侗見王倫豁達大度,心性堅韌,便將麒麟門中兵法韜略,奇門陣甲之學,以及天地縱橫之術予以傳授,王倫至此方知麒麟一門確實源系先秦諸子百家之鬼谷縱橫。

而縱橫一脈也從未湮沒,只是盛世之時縱橫弟子便隱於山水之間,不為世人所知,但是每當天下大亂之時,便必有縱橫弟子出山,扶保明主,匡扶社稷,救天下萬民於水火。

這數千年來,歷朝歷代之中,縱橫一脈無不是英傑輩出,如漢初三傑之兵仙韓信,世人皆傳其為兵家傳人,其實不知韓信實為縱橫弟子。

再如漢末三國之時的郭嘉、周瑜、法正、趙雲,唐之李靖、徐績皆是縱橫傳人,還有大宋開國名相趙普、大將石守信等人也俱為縱橫一脈。

只是縱橫傳人向來遵守師門祖訓,從不對外透露自身師承,所以不為世人所知罷了。

王倫也曾提出要拜周侗為師,但周侗卻笑而不允,只言與王倫沒有師徒緣分,只願與王倫做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王倫無奈只得作罷。

周侗在浩然莊一住便是五年,期間更是將自己的三名嫡傳弟子全都招到莊上,盧俊義與史文恭這二人王倫是見過的,而這第三名弟子就是林沖,時年剛滿十三歲,生得豹頭環眼,威猛異常。

等見到林沖,王倫心中便是一樂,心想看來這歷史真的改變了,自己這麼早便與林沖相識,又怎會讓林沖與自己作對,進而火併了自己呢,那豈不是笨到姥姥家了。

自此王倫、柴進、盧俊義、史文恭、林沖等人便同在一處,由周侗因材施教,親自指點,傳授文韜武略,就連小舞也得到了周侗的親自啟蒙,王倫等人的學識修為無不日益精進,一日千里。

不過另人想不到的是,周侗竟然還將小舞收為了弟子,此舉讓王倫甚是納悶,但也不好多問,只能為小舞高興。

王倫與盧俊義等人日日在一起,感情越發深厚,在王倫的提議下,眾人便結成了異姓兄弟,後來小舞也加入了進來,其中以王倫最為年長,便為大哥,以下依次是盧俊義、史文恭、柴進、林沖,小舞最小,便為小妹。

結拜的時候,王倫偷眼看著林沖,心想現在我們已經是結拜的兄弟了,看你還怎麼好意思火併我。

五年後周侗帶領門下弟子飄然離去,王倫、柴進苦留不住,周侗臨走之時又向王倫贈書三冊,書名“凌雲志”,周侗叮囑王倫這凌雲志是其畢生所學之精要,內含扶亂治世之策,要王倫用心領會,日後將有大用之道。

周侗又告知王倫,雖然現在王倫的武學之道難有進境,但也不應就此放棄,如今只憑借外力為王倫治療經脈之傷已無可能,但要是能有一種內功心法,由王倫自己修煉,由內而外調理打通自身經脈倒是大有可能。

只是不曾聽說世上哪位高人有這等內功心法,為此周侗便決定出山訪師問友,為王倫求得此等心法,如若求之不得,便自創也要創出這門心法授於王倫,說罷便飄然而去,王倫與柴進、小舞哭拜送別。

再過一年,王倫辭別柴進,離了浩然莊到江湖上游歷,柴進本也想與王倫攜手共闖江湖,奈何柴老莊主年事已高,身體多病,近幾年家族中的事物已多由柴進掌管,實是脫不開身,就只能讓王倫一人獨闖江湖,倒是小舞年紀尚幼,便仍舊留在莊內由柴進照顧。

王倫初涉江湖,雖然武功不是很高,但為人慷慨俠義,扶危濟困,又兼見識廣博,才略過人,出道不久便闖出了不小的名頭。

又因王倫日常喜穿一身白衣,又學識過人,文武雙全,江湖上的朋友便給王倫起了個白衣秀士的綽號,江湖闖蕩數年,王倫也結交了不少的江湖好漢,武林豪傑,杜遷、宋萬便是其中之一。

這杜遷本是陝西武威鏢局的鏢頭,押了一趟鏢到大名府,不想途經太行山時遇到了強盜,這夥強盜幾次想要劫鏢,卻均被杜遷率領一眾鏢師擊退,一眾強盜見強攻不成,便就心生毒計。

這夥強盜趁著眾鏢師夜晚在客棧投宿睡著之後,便在眾鏢師打水的水缸之中下了蒙漢藥,第二天眾鏢師打水上路,中午歇腳吃飯之時,便即飲水中毒。

一眾鏢師都被放倒,更是被強盜全部砍殺,唯有杜遷因為拉肚子,不敢多喝水,雖然也中了藥,但好在中得淺,只是手腳無力動不得手,腦筋還算清楚,便尋機滾下山坡,逃得一命。

杜遷逃脫性命之後,暗思自己孤身一人想要將鏢銀搶回已是絕無可能,只能回去鏢局報信,但又想失了鏢銀就要賠償,而且肯定是自己這個負責押鏢的鏢頭賠大頭,這趟鏢幾萬兩銀子,自己拿什麼賠啊,但又別無他法,只能唉聲嘆氣地往鏢局趕。

但杜遷本就有病在身,失了鏢後更是又急又氣,竟然一頭病倒,本來身上的銀兩就不多,再加上看病,沒出三日,已是身無分文,那店老闆便將杜遷趕出了客棧,任其流落街頭。

杜遷在街頭遊蕩,靠著乞討為生,沒撐的幾天病情加重,結果一頭栽倒在大街之上,人事不知,隨時都要橫屍街頭。

恰逢王倫遊歷江湖路過此地,看見杜遷病倒在地,便出手相救,又出錢請醫生診治,先後將養了近一個月,杜遷的病才得以痊癒。

杜遷感激王倫的救命之恩,又見王倫氣宇軒昂,必然不是凡人,索性也就不再返回鏢局,便直接拜了王倫為大哥,從此之後長隨王倫左右,跟著王倫一起闖蕩江湖。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三國:開局被賜婚?老婆竟是貂蟬

三國:開局被賜婚?老婆竟是貂蟬

赤赤威名
袁恪意外穿越為袁紹嫡子,一開局便被困長安,眼看要被奸賊董卓殺害,意外覺醒了寵妻暴擊系統。 只要寵妻,就能觸發暴擊獎勵。 【叮,宿主給老婆貂蟬講《大灰狼和小紅帽》的故事解悶,觸發超級暴擊獎勵返還,獎勵“大雪龍騎軍*50000”】 【叮,宿主和老婆甄宓貼貼,觸發兩百倍暴擊獎勵返還,獎勵“神級功法《陰陽和合功》*1”】 【叮,宿主和老婆鄒氏抱抱,觸發一萬倍暴擊獎勵返還,獎勵“大力丹*200”】 ....
歷史 連載 27萬字
我的諜戰歲月

我的諜戰歲月

豬頭七
‘火苗’、‘星火’、‘陳州’、‘青鳥’、‘琥珀’、‘程武方’、對了還有‘宮崎健太郎’,還有—— 程千帆每天睜開眼睛,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就是:今天,我的身份是什麼(我該穿哪件馬甲)? 本書又名‘王牌特工之我的馬甲數不勝數’。 深藏敵人內部的紅色‘火苗’、身手敏捷、功勳卓著的紅隊隊員‘陳州’、軍統戴春鳳的愛將青鳥……等等等等。 但是,他知道,他是程千帆,一個堅定的紅色戰士! “黑暗裡,你堅定地守望心中的
歷史 連載 18萬字
三國:反骨逆天,曹操破防了!

三國:反骨逆天,曹操破防了!

葛蛋
【系統+無敵流+野史向+搞笑詼諧】\n曹宇意外重生三國,成了曹操的次子。 \n開局獲得反骨逆天系統,只要不聽勸就能獲得各種豐厚獎勵?\n恰逢宛城之戰,曹操害三賢之際。 \n於是乎……\n老曹,你先別動手,我看這娘們可不像好人啊。\n呂布:小賊,還我貂蟬! \n曹操仰天長嘆:你這逆子,孝死我算了!\n曹昂: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罷了! \n這一刻,曹操終於徹底破防了!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天唐錦繡

天唐錦繡

公子許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但是當房俊穿越到那位渾身冒著綠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輩身上,就感覺生活全都不好了……
歷史 連載 1373萬字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

賊眉鼠眼
北宋紹聖元年,楚王世子趙孝騫負手走出了王府的大門,汴京城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遼國西夏對中原虎視眈眈,新舊兩黨在朝堂上打出腦漿子,年輕的官家有心無力。 趙孝騫拽住喜歡看熱鬧的老爹,看著烏煙瘴氣的朝堂搖頭不語。蘇軾:“好吃好吃!只是這玩意兒你非要叫它‘東坡肉’嗎?能不能換個名字?吃著有點瘮人……”李清照:“姓趙的,剛剛你是不是偷牌了?人品何其惡劣,罰酒!”張擇端:“世子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是絕對不會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