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勤政就能將國家治理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勤政並不一定能將國家治理好。

歷史有很多十分勤奮的皇帝,卻將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

在朱允熞看來,老朱現在這種模式,不可能永遠堅持下去。

原因很簡單,誰也不可能一輩子永遠007工作的。

時間久了,任何人的身體都吃不消。

故而,歷史上老朱死後,立即就遭到了反彈。

現在的模式,很快就廢除了。

內閣制度興起,皇帝不僅將票擬的權力下放給內閣,就連批紅,也交給司禮監辦了。

這當然不好。

也是大明東林黨興起了一個重要根源之一。

上呈內閣的奏章基本上內容全部公開化(在朝堂上公開),毫無秘密可言。

任何一個文官上了什麼奏章,頃刻間便會傳遍朝堂。

名義上僅有的一點保密制度,因為奏章要經手很多人,實質上等同於無。

無論是負責票擬的內閣,還是接收奏章的通政司,或者負責批紅司禮監,也從來沒有誰因為洩露奏章內容而受到懲處。

事實上,內閣和通政司,還經常故意將一部分奏章內容提前洩密。

本來應該批閱之後,才能刊登到邸報上的內容(原本可以根據需要不刊登,卻無法阻止洩密),在上奏章的時候,就傳之於朝堂,以造聲勢。

這樣一來,文官們為了博取“直言敢諫”的美名,上的奏章就一個比一個誇張,一個比一個肆無忌憚。

而皇帝批閱這些奏章,反而受到諸多限制。

因為批閱之後的內容,也是全部公開的。

這些文臣看到批閱之後,若是不合其心意,就會駁回來。

然後大家一起上奏章,勸諫皇帝。

對皇帝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在事實上限制了皇權,也限制了皇帝的施政空間。

明朝後期的皇帝,將票擬的權力下放內閣,批紅的權力下放司禮監,除了實在處理不了如此之多的奏章之外,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如果皇帝親批,那就到處都是“錯誤”,到處都能被人挑出“毛病”。

畢竟,這些文官都用“放大鏡”看。

皇帝每天批閱那麼多奏章,雞蛋裡面總能挑出骨頭來。

但交給內閣,那就是他們自己人,票擬的結果,若他們不滿,也是與內閣鬥,與司禮監鬥。

皇帝可以坐山觀虎鬥,平衡朝堂各方勢力,藉以牢牢掌權。

站在掌控權力的角度,這一個辦法不能說不高明。

但這樣做的結果,也必然導致朝堂官員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權力鬥爭上,而無心真正的政事。

明朝後期朝堂上黨派林立,權爭不斷,固然與東林黨有極大的關係。

但也正是這種制度,給了他們發展發育的土壤,才會形成那樣的局面。

想要改變,就只能從源頭抓起,不給他們成長的土壤。

後世的制度,當然不同直接用於這個時代。

畢竟,生產力水平不一樣,科技文明不一樣。

制度都是建立在相應的科技工具基礎上的。

儘管如此,很多東西,經過一定的改良和變通之後,就能運用。

治大國若烹小鮮。

後世科技文明的時代,其社會治理,比這個時代的大明又何止複雜一萬倍!

若是最高統治者也像老朱這樣去批閱,親力親為處理所有事情的話,一萬個分身也不夠用的。

但實際情況並沒有。

因為分權治理,各司其政。

最高統治者只要總攬大權就行了。

當然,也需要一整套複雜的制度來維持。

對此,朱允熞心中已經有了不少想法。

但是,老朱特意廢除丞相制度,不許後世的皇帝再設丞相。

實際上就是告誡他們,不能假手於人,處理朝政。

雖然歷史上,後世的大明皇帝根本不聽這個“祖訓”。

但是,現在老朱還活著,他還只是儲君。

要說服老朱改變,又談何容易?

而且,滿朝的文官集團,也決不會同意。

畢竟,他是從制度上,從根本上,斬斷文官執政的根。

讓他們只能老老實實的變成辦事人員,再也不能在朝堂上興風作浪。

文官們怎麼可能同意呢?

若他是皇帝,或許還可以強制推行,但他現在還不是。

老朱本來就不想這樣,再加上滿朝大臣都反對。

那不用想了,肯定是沒戲。

朱允熞思索著,要讓文官們同意,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

老朱可以讓這些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也可以有樣學樣,再用一次。

就讓他們來爭,讓他再搬一次石,再砸一次自己的腳。

想到這裡,朱允熞開口。

“本宮今日第一次處理政務,諸多不熟,還須請教朝堂上各位大臣,來人,召諸位大臣覲見。”

皇太孫第一次監國理政,肯定是要諮詢大臣的。

這些大臣也早就在外面候著了。

不過,他們沒有想到,朱允熞不是一個一個召進去詢問,而是讓他們一起覲見。

“參見太孫殿下。”

官員們魚貫而入,恭敬行禮。

朱允熞坐在上方,寬大的椅子,與他小小的身軀極度不匹配,稚嫩的面容更增添的這種感覺。

但經歷一連串的事情之後,下方的官員,再也不敢以看一名七歲小孩子的態度輕視他。

太孫殿下的天才之名,早已傳遍天下。

現在還有誰不知道太孫殿下雖然年幼,卻有著過人的智慧呢?

不過,這些文官顯然大多還是不服的。

嫡長之分,早已深入他們的骨髓。

他們就是認為朱允熞不應被立為太孫。

只是老朱戲耍了他們一次,暫時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黃子澄看到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嘴角邊浮起一抹笑意。

這麼多奏章,看你如何能批閱完!

其他官員大多也是這樣的心態。

畢竟,這件事是他們共謀的。

“孤今日奉了皇爺爺的旨,監國理政,批閱奏章,才知政務之繁重。”

“一日之內,群臣所上之奏章,竟達上千封之多。”

“孤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全部批閱處理。”

“諸卿可有良策?”

這番話一說出來,讓下方的眾多官員,皆是十分驚訝。

原以為太孫召他們覲見,是要問某件事該如何處理,朝堂的形勢,地方的形勢,軍國大事等等。

沒想到,朱允熞一開口就是我看不完這些奏章,你們有什麼辦法呢?

這是能隨便問,隨便說的嗎?

皇太孫還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一群官員你看我,我看伱,都不作聲。

臉上卻是不少人都有了得意之色,強忍著沒有笑出聲來。

這正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黃子澄站出來道:“陛下將監國重任託負太孫殿下,太孫殿下自當勤勉努力,盡心盡力,批閱奏章,處理朝政。”

“豈可望而生畏,懼難而退?”

“此誠儲君之不該也,還望太孫殿下好生自省,不負陛下所託。”

朱允熞心中直呼好傢伙!

他閉口不談如何看完上千封奏章,出言就指責朱允熞這是想偷懶,應該勤奮努力,完全不顧實際情況如何。

但偏偏這話說得道貌岸然,還挑不出錯。

這也就是文官慣用的手段。

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站在道德高地指責你就對了。

咋的?

你還不服嗎?

那就好好教導你什麼是“禮”了,君王要如何守禮,講道德了。

朱允熞只是嘻嘻笑著,不置可否。

頓時讓黃子澄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其他人呢?有什麼好主意嗎?”

朱允熞將黃子澄晾在一邊,故意追問道。

“下官也是如此以為。”

“下官也是。”

一名名的官員,彎腰行禮,皆贊同黃子澄的說法。

難怪說官官上護了。

他們對待上位者尚且如此,對待老百姓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黃大人所言有理。”

朱允熞讚了一句,語氣一轉,面上做出無奈狀,道:“可這些奏章,委實太多了,就算孤不吃不喝不睡,也不可能看完。”

下方的官員們聽到這話,一個忍俊不禁,差點都要笑出聲來。

齊泰站了出來,道:“太孫殿下初理朝政,難免有些生疏,批閱奏章也就要慢一些。”

“只要假以時日,待太孫殿下熟悉之後。以太孫殿的天賦才華,批閱奏章,自當如行雲流水,迅捷而準。只要勤勉盡心,批閱奏章之事,定然難不倒太孫殿下。”

這是熟練度的問題嗎?

上千封奏章,即使五分鐘看一封,就得五千分鐘,那就是八十多小時。

一天工作八小時,也得十多天才能看完。

可只有一天的時間,後續還會源源不斷的有新奏章上來。

根本就看不完的。

更別說看一封奏章,五分鐘的時間,根本不夠,還要批閱。

也不是可以隨便亂批的。

可能還要召相應的官員進一步詢問情況,才能正式批閱。

也許一封奏章,就要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處理。

齊泰這番話,明顯是給他下套呢。

“齊侍郎言之有理。”朱允熞裝出同意的樣子。

人家先站好道德高地了,他想不同意也不行。

何況,這也是朱允熞早就意料到的。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隨即,他話鋒一轉,做出苦瓜臉道:“可是,孤還想出去玩,還想辦軍事學堂,還想寫寫詩詞歌賦,還想去狩獵……”

朱允熞說了一大串,總之都是貪玩愛耍,不想做事的理由。

也不等這些人拿出道德禮教的高帽子勸諫,他便接著說道:“《道德經》有云: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孤深以為然。”

“昔魏徵諫太徵有言,為政者,當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並用,垂拱而治。不須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

“此誠至理明言。”

“孤以為政事要多委於諸位大人,而非由孤代百司處理。”

“天子應垂拱而治,而非事事親力親為。”

“然本朝自廢丞相制度之後,所有政務皆委於陛下一人。”

“以至皇爺爺都積勞成疾,重病纏身。”

“如今孤監國理政,才知政務之重,委實非一人所能處理。”

“孤有意奏請皇爺爺,設立諮政處,請諸位大人代理朝政。”

“諸位以為如何呢?”

這番話一說出來,文華殿頓時炸開了鍋。

……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人在天牢,我是最強皇子

人在天牢,我是最強皇子

顧九溪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我退隱後,大漢傾覆,曹操慌了

三國:我退隱後,大漢傾覆,曹操慌了

多喝熱水啊
蕭尋穿越三國,輔佐曹操順風順水的來到赤壁之戰。 結果,曹操卻因為太過順遂,膨脹了。 蕭尋:“丞相,赤壁之戰兇險莫測,戰之必敗,還請丞相退兵!” 曹操:“蕭尋你未免太過謹慎,天下大勢,優勢在我!且我之才,不下諸葛周瑜,取這小小赤壁,如探囊取物爾!” 蕭尋:“江上大霧瀰漫,敵人定不能大規模進攻,請一上將出戰,定能生擒敵將,一舉破敵!” 曹操:“此言差矣,大霧瀰漫,敵人不知所蹤,當以弓箭御之!” 結果,
歷史 連載 4萬字
晉末的卯金刀

晉末的卯金刀

倚夜聽雨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胡人為禍天下……哦,我也出了力……那就踐行金刀之讖,賠天下一個太平。
歷史 連載 34萬字
操控祖宗,從大秦開始創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從大秦開始創不朽世家

杳魚
長相普通,名字大眾的張偉收到了一個奇怪的遊戲機。當他發現遊戲機裡的東西不僅僅可以具現到現實,就連裡面的人物都是自己家族的老祖宗後,一切都改變了......他曾操控老祖宗見嬴政統一六國登基稱帝。 他曾見大秦二世而亡,天下動盪。他曾操控老祖同詩仙李白於月下飲酒,作對吟詩。 他曾親眼見族人登至巔峰,亦見家族崩壞,千載籌劃險些破碎.....張偉:“要保證家族傳承不斷的同時並在整個歷史長河之中儘可能的去擴大
歷史 連載 14萬字
封地1秒漲1兵,女帝跪求別造反

封地1秒漲1兵,女帝跪求別造反

夏小秋
大乾皇朝,穿越成為虎威大將軍之子的秦澤,遭女帝卸磨殺驢,剝奪兵權,封貧瘠兇險之地北涼為其封地。 入北涼前夕,秦澤覺醒至尊領主系統,1秒鐘自動獲取1積分,積分可兌換人口,糧草,軍備,兵種,大將。 利用積分,秦澤逐一擁有歷史上的各個大將, “古之惡來”典韋,"冠軍侯 “霍去病,殺神”白起, “兵仙”韓信...而兵種模版則直接讓秦澤擁有最強軍隊!秦銳士...玄甲騎...背嵬軍...虎豹騎。 當秦
歷史 連載 59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