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東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宴席過後,眾人便各自回房休息,王寅則是來到王倫的房中,又與王倫說了一會兒話後才自回房去。

等到次日五月初八,各路前來祝賀的賓客陸續來到諸葛府中,府內大擺宴席,招待八方來客,宴會大廳之中賓客雲集,高朋滿座,熙熙攘攘的足有近千人。

今天是王寅大婚的正日,過了今天,王寅便將成為王家王倫這一代中第一個成家立業之人,王倫也以男方族長兼主婚人的身份正式登場。

王倫看著王寅按部就班地按照‘迎親’‘拜堂’‘宴賓’等諸般禮儀安排,一步步地走完婚禮全程,再到兩位新人被雙雙送入洞房,看著王寅臉上幸福的笑容,王倫心中有著無限感慨。

王倫記得當自己坐在男方主婚人的位置上,接受兩位新人敬酒的時候,自己心中的那份激動,以王倫的定力,接過酒杯之時,手指竟然也禁不住地微微發顫。

王倫在心中暗暗祈禱,這一世的父母泉下有知,你們是否也能看到,今日你們的第二個兒子已經成婚了,王家並沒有敗落,王家的基業終將會繼續傳承下去。

王倫也記得當自己以男方主婚人,王氏家族族長的身份出現在一眾前來賀喜的賓客面前之時,眾人那異樣的目光。

當諸葛明風與王倫並肩而行,在一眾諸葛家族子弟以及盧俊義、史文恭、柴進等人的簇擁之下步入宴會大廳,贊禮的司儀大聲報著王倫的名號:“河北大王莊王家族長,山東小王莊莊主王倫蒞臨!”

贊禮司儀的嗓門極其洪亮,大廳中本來人聲鼎沸,甚是嘈雜,此時竟被這司儀一聲唱禮給壓了下去,王倫都不由驚訝於這司儀的內力之深厚,看來也是諸葛家族的一位高手。

王倫知道此時大廳之中大多都是江南武林中人,而且能到武林四大世家之一,江南諸葛家的宴會大廳之中坐著吃杯水酒的人,自然也都是江南武林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而此時大廳之中這些前來賀喜的賓客,大多也都知道諸葛家的乘龍快婿是當年同為武林四大世家之一,河北大王莊王家的二公子,但是眾人也皆知河北大王莊早在十幾年前,就因兵禍慘遭被毀,全莊上下數千口人幾乎無人生還。

從此之後便不曾聽說河北王家還有什麼後人,這王家的二公子王寅還是因為當時在諸葛家做客,才躲過了一場大難,而如今卻又冒出來個王家族長,還是什麼山東小王莊的莊主,大廳中的賓客一時都有些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王倫隨著諸葛明風進入宴會大廳,見到廳中一眾武林人士大都面露困惑之情,有些人還在竊竊私語,顯然是無人認識自己,想來大多數人更是沒有聽過自己的名頭。

王倫淡然一笑,知道自己現在雖然也算小有名氣,但也僅是限於北方中原武林,如今這大廳之中聚集的大多是江南的武林人士,知道自己的自然不多。

王倫心中感嘆,當年同為武林四大世家之一的河北王家,可是不亞於武林八大門派的存在,即便比不了上三門,但比之其他五大門派也是不遑多讓,在江湖武林之中的威名是何等之高。

但當年大王莊被毀,河北王家也不復存在,至今十幾年過去,現在再提到王家的名字,這些人的目光之中便早已沒有了尊重和敬佩,有的只是困惑、奇怪,甚至是鄙夷與幸災樂禍。

王倫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但王倫心中卻沒有絲毫不快,因為王倫知道,江湖武林向來是以實力為尊,自己的實力不夠強大,又怎能換來他人的尊重,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的名氣和實力還是太小。

王倫在心中暗暗向自己發誓,現在的一切只是暫時的,王家在不久的將來必會成為讓所有人仰視的存在,不過現在這樣也好,以梁山現有的實力還是以韜光養晦為上,現在這個時候可不是什麼四處張揚的好時機。

王倫心中篤定,神情自然也就瀟灑愜意,只是隨意在人群中一站,卻越發顯得卓越超群。

諸葛明風卻毫不在意這些武林人士的神情目光,當場將王倫引見給眾人,言辭之中更是將王倫推為與自己同輩之人,冠以王家族長之稱。

王倫此時的身份是大婚男方的主婚人,同時也是王家現任的族長,自是不可太謙,當下便隨著諸葛明風的介紹,一一與一眾江南武林同道寒暄見禮。

前來參加大婚之禮的武林人士見王倫氣質超群,談吐不凡,頗有大家風範,初始的輕視之心便也漸漸淡去,言辭之間也開始變得恭敬有禮,紛紛向王倫表示祝賀,對王倫也皆以莊主相稱。

此時婚禮的主要儀程已經基本完成,王寅與諸葛梨晴兩位新人也被送入了洞房,王寅也要再等一會兒才能出來向賓客敬酒,諸葛明風便吩咐下去,酒宴開始,招待所有賓客入席飲酒。

王倫還在與眾人寒喧答禮,諸葛明風便邀王倫到首席酒桌就座。

諸葛明風自然是在東道主位坐了,王倫是大婚男方的家長,便坐在客席主位,但王倫仍是向在座的所有賓客一一告了過,方才坐下。

這首席酒桌所坐之人不是諸葛家族之中的長輩,就是武林名宿,大派掌門,桌上的十二個人之中,除了諸葛明風與王倫之外,便還有諸葛家族中的四位長輩。

這四人就是諸葛家族中除了諸葛明風這位族長之外,地位最為尊貴的四大長老,這四位長老在江湖上也都是名震一時的人物,更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

而餘下的六人之中有四人皆是一派掌門,分別是同為武林四大世家之一的東海舞陽城城主蕭劍芳,福建莆田南少林住持方丈智勇長老,五嶽劍派之一的南嶽衡山劍派掌門莫士奪莫大先生,以及七山聯盟中武夷派的掌門赤松子。

最後二人便是盧俊義和柴進,盧俊義乃是當今天下武林第一大門派麒麟門的掌門大弟子,盧俊義自己本身又是武林頂尖高手,河北玉麒麟的名聲在江湖上更是極為響亮,此次代表麒麟門前來祝賀,已經是給了諸葛家族極大的面子,所以便坐在了王倫的下首。

而柴進的身份又自不同,柴家乃是五代時期大周柴世宗的嫡系後人,當年柴氏讓位於大宋開國太祖武德皇帝,立下不世之功,所以柴氏後人在大宋一朝享有皇族身份。

柴進家中奉有武德皇帝賜予的丹書鐵卷,實為天皇貴胄,在朝在野均要受萬人敬仰,柴進是柴家的現任族長,身份自然高貴無比,若是單論身份而言,柴進本應還要坐在盧俊義之前,但二人是結義兄弟,盧俊義為兄,柴進敬重兄長,所以便坐在了盧俊義下首。

小舞與萍兒自有諸葛家中的女眷相陪在別處落座,而史進、朱武、小虎等人則由諸葛家的年輕子弟陪著,史文恭也與史進等人同坐一桌。

眾人寒暄落座之後,諸葛明風便以主人身份,舉杯向王倫敬酒,歡迎王倫的到來,廳中一眾武林人士無不相隨舉杯以示敬意,王倫也起身還禮。

宴席之上,眾人談談說說,談些武林軼事,說些武功招法,王倫、盧俊義、柴進幾人都是言語便利之人,不一刻的功夫,便與一眾江南武林人士言談入巷,打成一片,氣氛甚是融洽。

桌上眾人之中只有王倫來得最晚,盧俊義與柴進早到了一日,已與其他武林人士有了照面,彼此相對熟悉,其他人見王倫待人和氣,口才又好,也是漸漸熟識起來。

尤其是東海舞陽城城主蕭劍芳對王倫最為熱情,談及與王倫之父王闊達可是至交好友,當年少時就曾與王倫之父王闊達,諸葛家主諸葛明風以及四川唐門門主唐遺風,這武林四大家族的四位長公子聯手共闖江湖,當時四人正當少年,在江湖上除惡揚善,快意恩仇,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不想幾十年過去,老友竟已不在人世,想起往事,蕭劍芳竟是幾度唏噓落淚,王倫與盧俊義、柴進以及席間眾人也都是不勝感慨。

南少林方丈智勇長老,衡山劍派掌門莫士奪莫大先生,武夷派掌門赤松子等人見蕭劍芳談起往事有些傷懷,怕壞了氣氛,便連忙岔開話題。

而莫大先生最是健談,便說些江湖趣事,幾句話下來,便逗得眾人無不開懷大笑,暢談之間不覺天色已是全黑,大廳之中燃起燈燭,直照得滿堂通明有如白晝。

眾人暢飲閒談,正是投機之時,卻忽聽門外的贊禮司儀高聲唱道:“綠林盟南路盟主火雲天王孟熾率領綠林盟同道前來道賀。”

諸葛明風聽到贊禮司儀所報,卻是眉頭一皺,當即站起身來,此時已有一位諸葛家的族人跑到諸葛明風身前,低聲說道;“稟族長,那孟熾已經帶人到了中門。”

“賢侄你先稍坐,我去去就來。”諸葛明風點了點頭,轉身對王倫交代了一句,又向在座其他賓客告了罪,才邁步向外走去,諸葛梨柱也立即帶著一眾諸葛家子弟跟隨而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諜戰:我聽勸就能抓間諜

諜戰:我聽勸就能抓間諜

乘風直上
江一帆是軍統行動隊的專員,但他屢屢能抓住地方間諜。\n江一帆又是新進特高課科員,機緣巧合下冒充日本商人,偽裝身份潛伏進特高課。 \n同時,江一帆還是地下黨的朋友,忠誠的夥伴,暗中更是加入了地下黨。 \n擁有如此多身份,江一帆只想說, “您說,你教訓的是,您的勸誡我一定牢記於心。”\n江一帆穿越而來,聽勸就能夠得到間諜的畫面! 利用畫面,他每每能夠逢凶化吉,打擊敵人。\n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為國而戰。
歷史 連載 3萬字
間諜的戰爭

間諜的戰爭

如水意
作為一個普通人卻要向間諜宣戰,最好的辦法是同樣成為一個間諜。作為一個間諜,要向一個實力強大的間諜組織開戰,那就加入一個同樣強大的間諜組織。如果無法加入任何一個強大的間諜組織,那就自己建立起一個間諜組織,然後再去戰鬥至滅亡,或者獲得勝利。這就是間諜的戰爭,講述一群平凡的人如何成就不凡的故事。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我靠馬甲碾壓修真界

我靠馬甲碾壓修真界

暮寒公子
修仙界中有一門功法,修士可以用“獻祭身體中完整的一部分”為條件,修出體外化身。 由於這門功法太過殘酷,一直被列為禁法。 直到有一天,梅擁雪偶然從藏書閣的角落發現到了它。 於是,梅擁雪先是獻祭了一整個闌尾,獲得馬甲一; 隨後,她又獻祭掉了兩顆智齒蛀牙,獲得馬甲×2。 再後來…… 梅擁雪:我的一顆細胞,也算是“身體中完整的一部分”,對吧? * 人體每天有700億細胞死去,梅擁雪每天製造700個馬甲。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