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

帷幔中,楊玉瑤歇過了勁,方顧得上說些正事。

“你方才似乎說,讓阿兄拜相?”

“有可能。”薛白道:“我出宮時,聖人剛召了阿兄覲見,我猜或許會先加銜一個‘同平章政事’。”

“都喚‘阿兄’倒顯得我們真像姐弟。”楊玉瑤愈覺有意趣,問道:“你如何猜的?”

“本可借蕭炅、元捴一案繼續查稅賦,整頓吏治,可聖人懶政,高高抬起、輕輕放下了。死一兩個人,比柳勣案牽扯者都少,只能算鬧著玩,唯一的作用不過是讓李林甫、李亨失去一些信任。懶政意味著怕麻煩,聖人不願意廢太子、罷右相,最省事的辦法,就是拔擢第三方來平衡局勢了。”

薛白剛開口時稍有些抨擊之意,說到後來意興闌珊,最後道:“以我目前的能量,再怎麼興風作浪,放在大層面上都波瀾不驚。”

杖殺一個戶曹、罷一個京兆尹,看起來很厲害,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這大唐吏治的改變,乃至於稅制的變革。

不過他本就知道此事絕無可能,當朝的皇帝、宰相,到死都不會碰那臃腫糜爛的癥結,也就是在歌舞昇平的盛世,玩一些好大喜功、爭權奪勢的遊戲罷了。

“第三方,那就是我們了?”

楊玉瑤卻不覺得有什麼不滿足的,貼近了薛白,笑語道:“還真是好弟弟,一身的厲害本事,將我與楊家推到頂呢。”

“楊家還沒到頂。”

“那還能要什麼?儲位?可惜玉環不爭氣,連個兒子也沒有。否則定讓你這舅舅當個周公。”

“此事不急,慢慢來。”薛白道:“爭儲之事,我與伱透個底,你與阿兄說一聲。”

“嗯,你說。”

“這把火勢必燒到東宮,但聖人眼下不想折騰儲位,盯著李亨沒多大意思,關鍵在於——王忠嗣。”

“怎會扯到他?”

“所有的案子,說白了都只是一個‘由頭’,供聖人挑臣子錯處以平衡局勢的由頭。所以我們鬧來鬧去,結果永遠一團漿糊,歸根結底是聖人希望如此。李亨是‘國本’,李林甫是‘能臣’,安祿山是‘忠臣’,我是個樂子,大家每天陪聖人鬧著玩,都不會輕易被除掉,真正處於危險的,始終只有一個人,王忠嗣。明白了嗎?再繼續對付東宮,並不會讓李亨被廢,聖人忌憚的從來不是李亨本人,而是臣民對儲君的期待,首當其衝就是王忠嗣,今天我對付哥奴,消除了聖人對他的殺意,明天我對付李亨,這殺意又漲。”

薛白已經說得很直白了,甚至有些太過直白。

這一大段話,楊玉瑤卻懶得細聽,乾脆美目一閉,把頭往他肩上一靠,撒起嬌來。

“你就說,我們如何做?”

“拉攏王忠嗣。”

“好。”楊玉瑤道:“讓阿兄拿錢砸死他?”

“倒也不是如此。”薛白道:“眼下聖人不信任東宮與宰相,最信任的反而是阿兄。”

“阿兄才能是強了些,但對聖人肯定是忠心的。”

“對,得讓聖人覺得……阿兄是因為性格好,不希望王忠嗣被李亨牽連,因此才親近王忠嗣,勸王忠嗣遠離東宮。”

“如此就能拉攏一方大將?對方不願呢?”

“怎麼說呢。”薛白沉吟道:“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強權者從貧家搶妻,妻子再不願,此事也由不得她。”

楊玉瑤聽得好笑,問道:“我楊家比東宮還強權?”

“在這天寶年間,聖眷就是最大的強權……”

薛白為何要提醒張汀嫁禍安祿山?若非如此,右相府只會全力對付東宮,而不至於為洗清胡兒的嫌疑來查他。

他之所以受這一遭,為的是保王忠嗣。不過要保的不是那位太子義兄,而是一個忠心社稷,與楊黨交好的王忠嗣。

害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獲得好處才是目的。

借一樁案子,敲山震虎,為竹紙的問世鋪平道路,讓那些敢打它主意的人想想元捴的下場;再踩著李林甫,把楊黨往上推一步;轉頭趁李亨引火燒身之際,拉攏王忠嗣。

若說薛白此前的謀劃是為了自身,積累名望、人脈以謀前途,這次則是為了他的派系勢力。

竹紙普及將是一大不輸於李林甫“節流”的政績,而從李亨手中分走一部分邊鎮將領的支援更是派系實力的基礎。

試行鹽稅只能讓楊黨形成,如今才算是打通了楊黨崛起的路,薛黨則會在楊黨的羽翼之下慢慢壯大。

這才是薛白隱藏在陰謀下的計劃,他已不是當初那個在右相門下的棋子,他在幕後操縱楊黨,累積自己的實力。

~~

偃月堂中,李林甫站在窗前思量了很久,開口道:“我們必須拉攏薛白了。”

桌案上放著一張白藤紙,是剛剛送來的訊息,寫著薛白去了虢國夫人府,此事竟讓李林甫感到有些嫉妒。

李岫跪在地上,神色鬱郁,道:“阿爺,此事只怕……很難了。”

“確是難。”李林甫說著,走到門邊,親自推門,向侍女吩咐道:“去玉真觀,把十七娘帶回來。”

“阿爺是想結親?”

李岫一聽就明白了,可這樁舊事重提,他只覺苦澀。

當初正是他力主把十七娘嫁給薛白,從招贅婿到親手為薛白安排身世,誠意不可謂不足。可結果,李林甫以“仇敵之子”為由徹底毀了這樁婚事。

現在後悔了,形勢卻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阿爺,十七娘已出家修道,薛白投靠楊家,聖眷正隆,只怕未必願意吧?”

“你以為我情願接納這條毒蛇?”李林甫叱罵著反問一句,怒道:“楊銛不過一蠢材,馬上都要拜相了。他有多大能耐?不過是一杆旗,是誰將他插上去的?!”

嫉妒的本性,以及對相位的在意,使他有些發狂。

他太嫉妒楊銛了,甚至常常忘了薛白是薛鏽之子,這也得益於薛白從來沒表現出仇恨。

因此,李林甫更深的感受就是,一個右相府的人才、準女婿被楊家搶去了。

除又除不掉,他已親自出手試過兩次,第一次構陷不成,第二次竟是以真相狀告也不成功。那,除了派刺客,就只有最後一個辦法了。

“薛白才是楊黨的關鍵,眼下必須拉攏此子。”

李岫道:“孩兒明白。”

說著明白,他卻心想,阿爺當右相太久了,凡事只管如何最有利,卻太容易忽略旁人的意願。

不過,真被逼急了,李林甫的態度還是有所改變的,在說過右相府的利益之後,他捻鬚嘆了一口氣,竟真從薛白的角度作了考慮。

“老夫知他不願,故求聖人賜婚,不惜承認出於私怨才構陷薛白,願嫁女以表冰釋前嫌,在御前演一出將相和。本以為聖人會給宰相這個面子,沒想到,聖人竟還要考慮……你說,一個白身的婚事,有何好考慮的?”

李岫疑惑道:“是薛白聖眷正濃?還是楊家想給他說親?”

“都有可能。”李林甫沉吟道:“但最壞的形勢卻是東宮也要嫁女給他。”

“這?”李岫驚訝道:“他這般吃香?”

“故而說你是蠢材,當初不將婚事辦妥!如今還不知事態嚴重?”

“孩兒……知錯。”

“此事你辦,拿出誠意來,右相府願認這個女婿。”

李岫有一肚苦水要倒,但李林甫已如此表態,他唯有照辦。

連阿爺都能容人,世間還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

右相府中,對兄弟姐妹最熱情的就是李十一娘,此事顯然離不開她出手幫忙。

果然,李岫招她來一說,她馬上就來勁了。

“我說對了吧?當時我勸阿爺別管仇怨,就讓十七嫁給薛白,不就是玩玩嘛,可惜阿爺不聽我的,十七也放不開……”

李岫坐在那不停揉著額頭,好不容易等李十一娘說完了,方才道:“十七娘有些不願,你勸勸她。”

“為何不願?已不喜歡了?”

“說是,好不容易修道築基,不願因凡塵俗事亂了心境。但我看得出,她對薛白有情。想必是女兒家臉皮薄,覺得回頭求嫁丟臉,又擔心此事不成,女兒家的心事,我不好多勸。”

“她就是抹不開臉。”李十一娘道:“若聽我的,早把薛白緊緊箍住了。”

李岫皺了皺眉,有些想責罵這妹妹幾句,不可太粗俗了,偏是沒有根據。

“咳咳,一天到晚要人聽你的,你來宰執天下可好?”

“如今阿爺宰執天下,往後阿爺致仕了,阿兄、郎君接著拜相。”李十一娘掩口而笑,“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李岫懶得與她多說,道:“我先邀他到府上赴宴吧?”

“到虢國夫人府邀嗎?”李十一娘只覺好笑,“阿兄與十七就是太正派了,做不成事。”

~~

屋中擺著銅爐,爐上鑄著狻猊提鈕,裡面的薰香已冷透了。

李十一娘才走進屋中便笑道:“你怎麼不薰香?阿爺可送了你許多紫藤香,這香又名‘降真香’,最適合你們修道之人。”

她才學或許不高,對這些名貴之物卻是信手拈來,一聞便知屋中薰香品種。

轉過屏風,卻見案上擺著六個匣子,開啟一看,裡面分明還有滿滿的紫藤香。

“咦,怎不點?”

“紫藤性溫無毒,理氣止血,行瘀定痛,治心室絞痛。”李騰空道,“如此貴重藥材,可留著治病。”

“誰感激你不成?笨。”李十一娘搖頭取笑道,“可知阿爺喚你回來何事?”

李騰空不答,目光看向窗外的雲。

“噫,你看你裝得這仙風道骨的模樣,若真不願,為何還待在家裡?”李十一娘在她身旁坐下,輕聲道:“人活於世,當坦誠於你心中所願。”

“阿爺說,願與他和解。”李騰空道:“我是為此,才留下。”

“那你可知該如何和解?”

“真心誠意。”

“傻女子。”李十一娘只覺好笑,道:“你可知此時他在楊三姨的府中做什麼?”

“我……”

“你只怕是不知,給你看看。”

李騰空聽她說得神秘,不由好奇她如何讓自己看到薛白,

抬眼看去,見李十一娘拿出一個書卷,得意洋洋地攤開來。

“呀。”

那讓人面紅耳赤的圖畫入眼,李騰空嚇了一跳,連忙扭過頭去。

“快拿開。”

“羞什麼?這畫功多細膩啊。”

李十一娘見李騰空真不願意看,方才收了畫卷,道:“我聽聞,阿爺在楊黨手中吃了虧,壞就壞在你當時沒能籠住薛白。”

“我?”

“若非你這般拘謹,薛白如何能入了楊三姨的道?”

說著,李十一娘故意壞李騰空的道心,直盯得李騰空臉頰有些泛紅了,知她聽懂了,才繼續道:“總之,此番你便聽我的,將他吸納過來。”

“別說了,我是清修之人。”

“好個清修之人。”李十一娘多的是辦法勸她,不懷好意地笑道:“你若不願,我可就代勞了。”

~~

一日之後,薛白睡醒,只見明珠守在榻邊,躬身萬福。

“薛郎醒了,國舅正在堂上等候。”

明珠不會稱楊釗為“國舅”,顯然指的是楊銛。

薛白遂道:“竟還勞阿兄等候,怎不叫醒我?”

“是國舅交代,不可吵到了薛郎歇息。”

這般體貼關懷的話語,不管是否發自真心,已足夠表明一些態度。

薛白起身到了堂上,只見楊銛一身紫袍官服未換,坐在那百無聊賴地等候著,臉上卻還帶著喜色。

“我竟讓阿兄久等了,恕罪恕罪。”薛白上前,不等楊銛回話,當即道:“想必該喚一聲‘楊相國’了?”

“哈哈哈。”

楊銛還在伸手準備扶住薛白,聽得最後一句話已是眉開眼笑。

“阿白莫要打趣為兄了,聖人給我加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其實我也不知是何官職。才出了宮,第一個便來找你。”

他當然得來,薛白雖不是能解釋朝廷官銜含義的幕客,卻是一手將他推上相位的貴人。

簡單來說,中書、門下二省位於宮內,楊銛得此官銜,有了參與商議朝政機要的資格,算是進入了宰執之列。暫時雖未取代陳希烈、李林甫,卻可干涉他們。

兩人熱絡寒暄,執手坐下。

“哥奴執掌國務十餘載,一旦撤換,聖人也得大動干戈,必是懶得動。今日用阿兄,乃是在氣頭上,想起該栽培阿兄,以備往後有變故。這‘栽培’二字的含義,七個字‘少惹麻煩多辦事’。”

楊銛聽著有些疑惑,問道:“阿兄有一事不明,我看阿白你就常惹麻煩?”

“不,我從不給聖人添堵,只給哥奴、李亨惹麻煩而已。阿兄若細想就會發現,每次我只做一件事,在他們要對付我時,給聖人獻寶。旁人沒有這麼多寶,自然就死了。”

“原來如此!”

楊銛沒聽懂,知自己有幾斤幾兩,當即便問往後行事的大方略。

薛白其實已讓楊玉瑤轉達了,楊銛卻還要親自聆聽他說細節。這種透過幾次事件產生的敬佩,卻不是旁人能輕易有的。

末了,薛白道:“總而言之,阿兄只管將我說的兩樁事辦好,則高枕無憂。”

“可我還有擔憂。”楊銛便是為此而來的,道:“我驟得高位,必惹得哥奴眼紅。等再拉攏了王忠嗣,東宮也不高興,倘若他們對付我,如何是好?”

“無妨,我來應對。”

“那我在政事堂如何與哥奴相處?”

“隨意即可。”薛白道:“我們已今非昔比,他們的態度也得變了。”

~~

這般在虢國夫人府又盤桓了兩日,薛白才回到長壽坊薛宅。

如今雖說聖人要賜他一個宅邸,其實還在物色,想必還得大興土木修整一段時日,畢竟聖人很是大方。

“郎君可算回來了。”

薛庚伯如今也習慣了薛白動不動就被關到哪裡幾天,不像以前那麼擔心。且不知從何時起,連這位薛家管事也下意識地稱他為“郎君”而非“六郎”了。

“家中有兩封拜貼,請郎君過目。對方都很殷勤,希望明日能上門來邀郎君赴宴。”

薛白接過一看,是李岫、張去逸分別邀請他赴宴。

右相府、東宮過去高高在上的樣子,但權場上的人物哪有什麼堅持?一旦發現不是他的對手,竟是爭著向他服軟,搶著與他親近了。

因為討好薛白已成了與討好楊貴妃、高將軍一樣對上進大有裨益之事。

當今,誰又敢活埋、構陷高力士?

這就是薛白說的“今非昔比”,形勢變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林不歡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一條小葉秋
劉鴻穿越三國,成為邊陲一小將。百歲壽誕之時,啟用詞條系統。重新整理詞條,可賦予物品新的屬性和能力。 百歲祥瑞→老當益壯(年齡越大,體質越強,身體機能不會受到削弱)小有天賦→武聖之資(武聖之資,修行武道進境+200%,且武力值翻倍)基礎武道功法→武聖傳承(蘊含武聖傳承的武道真解)虎牢關前,呂布一夫當關,睥睨群雄。 白髮蒼蒼的劉鴻策馬而出。董卓:哈哈哈,一群鼠輩,派一個老賊出來送死,技窮也! 片刻之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執筆見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來大明第十年,於西域創下偌大基業。 燕王府中,朱英和後世永樂大帝朱棣相談正歡。 時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標薨。 朱英隨朱棣南下京師弔唁。 朱棣:可惡至極!沒想到竟是本王親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個好孩子,把大孫給咱送來了。 朱英: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歷史 連載 269萬字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