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午後,李世民身著印花蜀錦袍,頭戴進賢冠,打扮作平常貴族文士模樣,出了皇宮直奔成都街上而來。

“陛……啊不,公子,過龍井池沿官道向南,大城咸陽門外有一客棧,乃密會地點。”

霍戈策馬在右,指著前方為李世民介紹著此次密會的路線以及地點。

同行的還有糜竺之子、虎賁中郎將糜威,四周禁軍各著常服暗中護衛。

“如今蜀中形勢,吾已參透一二,當務之急是提拔培養可信之人。

在確定今日所見之人是否可堪大用之前,你二人切不可聲張。

見面時也只說是丞相走後,吾倍感孤獨,私會敘舊而已。”

李世民回想起上一世自己麾下“凌煙閣”等大批忠心卓絕之人才,再對比當前身邊一隻手數得過來的可用之人,李世民心中不禁感慨:

“但願這些元老後代不要讓朕失望吧……”

三人三馬,沿著官道,一路來到咸陽門外的客棧。

客棧不小,分上下兩層,前庭、後院、馬廄一概俱全,青磚碧瓦,門上寫著“錦繡客棧”

三人剛一到門口,便有店內雜役迎了上來:“幾位大人,裡邊請!”

一邊說著,一邊接過三人的馬韁繩。

來到客棧內,霍戈上前與掌櫃一番交談後,向樓上看了一眼,而後回到李世民身邊。

“公子,客人在樓上雅間等候,咱們現在上去?”

李世民微笑著點點頭。

霍戈會意,頭前帶路,引著李世民糜威二人上了樓。

糜威走在最後,不動聲色的給禁軍護衛使了個眼色。

幾名護衛立刻會意,裝作食客、住客等分散在客棧各處。

“也不知紹先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前幾日到家中說是有位貴人要見吾,還特意囑咐著常服不許聲張。“

李世民剛走到雅間門口,就聽到屋內傳出一個豪放的聲音。

霍戈抬頭尷尬一笑,他也沒想到裡邊的人竟然如此高聲密謀……

“無妨,相信來之前你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咱們進去吧。”

霍戈抬手敲門,輕三下重一下。

聽到敲門聲,屋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今日客棧二層我們包了,還請門外的朋友另尋他處!”

“武擔山的貴人到了。”

霍戈說出“暗號”後,房間門開了。

開門的是一位微胖的白面書生,看起來30歲上下。

當他看到霍戈身後的李世民後,先是一愣,而後趕忙跪拜:

“臣張紹……”

霍戈趕忙捂住了張紹的嘴。

“慎言!先進屋再說。“

房內有男有女,大概七八個人,有的見過當今陛下,有的沒見過。

眾人聽到張紹自稱“臣“後,都不淡定了。

“紹先啊紹先,你可騙的我們好苦啊!既是當今陛下召見,為何還這般大費周章?“

待眾人皆落座後,李世民柔聲道:

“諸位皆是先帝從龍功勳之後,本應在朝堂之中地位顯赫,奈何先帝肱骨皆盡凋零,朝堂也不再是先帝時的朝堂。“

“今日之所以密會,一來是相父已故,蜀中諸事落在了朕的身上,朕與紹先等寥寥數人倍感孤獨,想與眾位敘敘舊。

二來如今蜀中形勢紛亂複雜,吾等又皆為外來之人,朕每日應對朝堂諸公、本地大家,已是筋疲力盡,不想再為此事橫生枝節。“

眾人聽罷,皆點頭稱是。

李世民接著說道:

“諸如霍戈、糜威、張紹等皆任職朝中,我尚自熟識。

其餘諸位皆多年未曾相見,時過境遷,朕慚愧,少能分辨諸位身份。不如諸位先自我介紹一番?”

眾人聽罷,也都覺得應該自我介紹一番,大家都知道陛下昔日依賴丞相,甚至朝臣都認不全,這些久未謀面之人就更不用說了。

“吾先來吧,除陛下外,諸位之中應該我最年長。“

張紹參加過救魏延貶楊儀的那幾次朝會,對於陛下的變化最為了解,以免眾人尷尬,張紹率先介紹自己道:

“吾父張翼德,長兄張苞,皆盡故去,如今朝堂之上家父這一脈也只剩吾張紹一人了。”

看到有人開了頭,眾人也都不再拘束,按照年齡輩分,分別介紹了自己。

李世民也把這些人和自己當時想到的名字都對應了起來。

今日到場的有:趙雲二子趙統、趙廣,現如今還只是頂著襲承爵位在家中閒賦;

先帝子侄輩的,除糜威、張紹、霍戈外還有馬超幼子馬承,如今也是頂著父輩爵位家中閒賦;

另有先帝子侄輩女子一人,關三小姐,小字銀屏,如今跟隨丈夫李遺在建寧郡俞元縣居住。

其餘幾人都是先帝孫子輩的年輕人,其中劉封之子劉林,關興之子關統、關彝,也都在。

劉林年齡稍長,關統、關彝皆是十五六歲的少年。

眾人介紹完畢,李世民心中喜悅,畢竟這裡的每個人,包括他們的族人部曲,可都能算得上是自己的嫡系。

“如今蜀中形勢,外雖暫時無虞,但內部朝堂爭鬥、蠻夷叛亂等諸多事情,確實讓朕頭疼得很。不知諸位對此有何高見?”

李世民看到眾人面面相覷,有些拘束,隨即大笑道:

“哎~諸位皆是先帝肱骨後裔,對朕而言皆是手足之親,況且今日只是私下聚會,各位大可以暢所欲言。”

霍戈看眾人還是有些放不開,隨即起身道:“既然諸位如此謙讓,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說罷,向著李世民稽首道:

“如今朝堂之上,眾朝臣個個只為自身榮華富貴,肯為國家、為陛下效死著少之又少。

諸如荊州、東州之人,在蜀中無甚根基,尚能居安思危。

益州之眾,武將暫且不論,只是文人謀士、本地豪強,大多隻知富貴榮華,不知開拓進取……”

屋內眾人聽霍戈之言,大多暗自神傷,也有個別人神情激憤。

李世民目光不著痕跡地掃過眾人,看到此情景,心中安慰。

看來這些元老後裔,雖然能力、名聲和父輩差距不小,但是理想、意志還是都繼承了下來。

“紹先,依你所言,莫非如今朝中皆是敵人不成?”

馬承,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他的印象中,先主在時蜀中上下團結一心,與霍戈所說相差甚遠。

糜威接過馬承的話頭,略帶激動的說道:

“諸位有所不知,前些日子陛下在朝堂之上,為救魏延將軍,不惜與群臣對立。

表面看似為魏延將軍之事鳴不平,實則陛下是在為我蜀中命運而抗爭。”

說道這裡,糜威已經激動的有些說不出話來,張紹拍拍糜威,接過話頭繼續說道:

“諸位試想,倘若前幾日陛下不表態,群臣就會任由先帝肱骨老臣蒙冤。

長此以往,倘若陛下一再妥協,在朝堂之上便失了威望。

如今荊州、東州尚有人在,陛下還可言出法隨,但他們也免不了日漸凋零。

最後朝堂之上皆為益州本地豪強之時,這蜀漢還是先帝創下的蜀漢嗎?”

是呀,這些話聽著有點遙不可及,但是李世民是知道歷史的,事實就是:

鄧艾三千殘兵從江油一路攻到綿竹,所過之地皆盡望風而降。

劉禪即使想戰,已經掌控朝堂內外的本地士族也不會答應啊!

話到此處,眾人皆沉默不語,唯有關銀屏默默哭泣。

“關家姐姐,為何哭泣?”

關銀屏止住哭聲,言辭悲傷道:

“昔日先帝以及吾父等,漂泊半生好不容易創下這份基業。

然而天不作美,荊州一戰我父關雲長、長兄關平等皆盡罹難。後夷陵一把大火,把先帝基業燒掉大半。

如今吾等在世之人,卻上不能報先帝之恩,下不能輔陛下於朝堂之上。現在想來,只是心中淒涼。”

關銀屏正說之時,忽然一頓,似乎想到了什麼。

“陛下,此間尚有一人您未曾叫來。”

李世民略微驚訝,不過隨即又釋然,畢竟自己不是當世之人,也不可能一下把人找齊。

“姐姐所說之人是?”

“吾侄關樾,其父乃我長兄關平,母親是趙將軍幼女趙氏。”

李世民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穫,關家後代自然多多益善,威震華夏的關雲長在李世民心中地位還是很高的。

“還請姐姐詳說。”

“昔日荊州淪陷,趙氏在南郡帶著幼子關樾隱姓埋名躲避戰亂。

期間曾與家中有過書信往來。吾不想她們母子一路涉險前來益州,這事也就沒再提起……”

李世民大喜,趕忙問明關樾母子下落,並表示會派人暗中將二人護送到成都。

隨著時間推移,屋內元老後裔各自熟識,因為本就是先帝肱骨後裔,志向相同。很快便放下矜持,暢所欲言。

李世民根據他們的言行舉止,把這些人的大致能力性格瞭然於胸。

“下一步就是根據他們擅長的,在朝堂之上為他們謀個官位,開始培養提拔了。”

李世民心中主意已定,臨分別時,也告知他們不久便會再次相見。

而再見之時就是朝堂之上光明正大的擢撥眾人之時。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抗戰從團長開始

抗戰從團長開始

蘇格拉沒有愛
主角寸雲生,穿越成為川軍的一名團長,為了重振川軍的威名,毅然決然重建川軍團。 之後屢立戰功,帶著炮灰團打出赫赫威名。
歷史 連載 5萬字
穿成土匪搞基建

穿成土匪搞基建

妄別管
[入V公告:本文將於30號,週二入V,到時會掉落萬字長更] ——主攻,哥兒文,有生子,架空朝代,微群像 傳說祁州有個黑熊嶺,嶺上有個黑熊寨,寨裡有個黑熊大王 大王十七八,正意氣風發,愛搶行路郎,喜好美嬌娘,手下土匪百十個,個個殺人如麻。 上打朝廷命官,下拿行商走販,威風凜凜,為禍一方。 聞此流言,社會主義青年周肆一腳踹翻桌子,並點了個踩。 天曉得他睜眼發現投胎到古代以為自己可以做個風流紈絝,哪知轉
歷史 完結 1萬字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白聰靈
蕭至一計,必是毒計。 皇帝大呼:好毒的計。 群臣大罵:有傷天和。 北蠻起誓:必殺此子。 瀛洲倭奴:主子威武。 一條條毒計,讓天下安寧。 一條條毒計,讓百邦來賀。
歷史 連載 3萬字
江山執刀記

江山執刀記

道無行
說一段故事,講一段人生。有兄弟情義,也有情情愛愛。無敵太寂寞,朝陽照我行!
歷史 連載 89萬字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秦皇
豪門繼承人穆婉過勞猝死後想開了,她這輩子就是吃喝玩樂,享受生活。 什麼工作專案,爾虞我詐,都去他孃的! 然後就因為不學無術,窮奢極侈被退了婚, 穆婉:…… 緊接著又一道懿旨將她指婚給了功高蓋主的鎮北侯——意在羞辱對方。 穆婉:??? 重生的繼母妹妹跑來幸災樂禍:鎮北侯不僅心有所屬,還心狠手辣,冷血嗜殺,為了扶持外甥上位,搞死了太后和傀儡皇帝后卻死在戰場上,大姐姐你怕是要早早守寡。 穆婉聽到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天子

紅樓天子

挽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武親王皇三子慶柏,天縱奇材,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其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