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聽幾人言語,再想想之前幾人提供的名字,也感覺應該再無遺漏。

“張紹,先將這些人押下去,知會呂乂隨便尋個由頭派幾人外出公幹,這幾日就讓他們暫時消失吧。

待朕將益州諸公的事處理完,再處置幾人。”

李世民看看天色漸明,令蔣琬等人在朝堂之上隱瞞自己回京之事。並且不要在朝中點破王離等人偽造文書之事,再拖住益州諸公一日便可。

安排好一切,李世民伸個懶腰,令其餘人各歸其位,只帶張嫣護衛左右,直奔寢宮而去。

多日來舟車勞頓,加之連夜趕回成都,已令李世民疲憊不堪。

到了自己寢宮之後,李世民令張嫣自去歇息,自己則是爬上龍榻倒頭睡去。

是夜,李世民休息充足,又恢復往日神采。

此時正在金銀殿中與張紹、黃皓、陳忠、蔣琬等人交談。

“今日尚書檯議事廳之上,益州諸公可有何異樣?”

“啟稟陛下,除了何宗似乎心神不寧,一言未發之外,其餘益州朝臣皆如往常一般,繼續與蔣琬等人對峙。”

“何宗?莫非何宗對於昨夜之事已有所耳聞?”

“這……臣等也不好猜測,也許是身體有恙,或是有其他什麼急事吧……”

李世民略微沉思,而後對張紹道:

“先不管何宗如何,今夜朕欲令汝辦幾件大事。”

張紹聞言,稽首正色道:

“請陛下吩咐,臣定不服陛下所託!”

李世民拿出黃皓昨夜記錄的名單,交給張紹後,命令道:

“朕令汝今夜將名單上之人,逐個請到金銀殿中!不

論誰問,只說朕有要事召見。倘若真有不識時務者,朕允汝動用武力。

朕今夜定教這些作惡之人生不如死,為荊州諸公出了這口惡氣!”

張紹接過名單,領命而去。

過不多時,張紹先帶來了督軍從事王離。

王離被兩名飛騎衛夾在中間,滿臉驚疑之色,向著金銀殿踉蹌而行。

李世民見王離至,令黃皓押一名昨日的獄吏過來。

黃皓領命,便去押人。

黃皓剛走,王離正好進了金銀殿。

見陛下面色陰鬱,正凝視著自己,王離不禁兩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陛下面前。

“臣王離,叩見陛下……”

李世民厭惡的揮手打斷了王離,威嚴道:

“王離!朕且問汝,汝這督軍從事是何職責?”

王離見陛下突然出現在宮中,又深夜召見自己問話,心中疑慮,怕陛下已識破楊儀之事。

但見陛下只問自己職責所在,又以為是被人進了讒言,汙衊自己失職。

思來想去,不知該如何回答陛下,一時間愣在原地。

李世民見王離眼神遊離,面色煞白,知道王離心中已亂。

於是忽然以手拍案,怒道:

“朕問汝話呢!為何不回答朕?難不成汝連自己督軍從事的職責都不清楚?”

王離被陛下拍案之聲嚇了一跳,也顧不得多想,趕忙稽首道:

“陛下息怒!臣……臣之職責是典理刑獄、依律量刑……”

“既然汝清楚,那朕再問汝,若有囚犯擾鬧郡府,該如何量刑?”

王離聞言大驚失色,本以為買通獄吏便可神不知鬼不覺,沒成想還是被陛下識破。

“這……陛下恕罪!臣,臣也是受人指使身不由己啊!”

李世民見王離求饒,心中暗喜,厲聲道:

“既然汝求朕恕罪,那就是承認楊儀之死與汝有關了?”

王離本是一時恐懼,下意識求饒,沒想到陛下借題發揮,直接坐實了自己參與楊儀自戕一事。

不由心中懊惱,但一時間又辨無可辨,乾脆把頭一低,算是預設了。

此時黃皓正好押來昨日獄吏,那獄吏見王離正跪在陛下面前發抖,心中一凜,想到今日恐怕凶多吉少。

於是趕忙跪拜陛下,而後以手指王離道:

“陛下明鑑,小人正是受了此人脅迫,這才將楊儀自戕實情隱瞞下來!”

王離見陛下還有證人,而且這證人正是自己前日曾威脅之人,心中頓時萬念俱灰。

前些日子馬齊意圖謀反之事還歷歷在目,如今自己假傳文書,逼楊儀自殺之事又被陛下識破。

若按馬齊之事的標準來論,自己最少也是個“欺君罔上、知法犯法”之罪。雖比不上謀反那般嚴重,但也夠得上斬首抄家了。

想到此處,王離痛哭不止,跪地磕頭,嘴中不住喊著“望陛下開恩!”

李世民見王離服軟認罪,心中大定。

於是語氣稍緩,質問道:

“汝等益州人士,多受先帝、丞相提拔,比昔日劉焉父子在時不止強上數倍。

為何卻執意與朕為敵,多次做出危害朝廷之事?難道只因為朕欲繼承先帝、丞相遺志主張北伐嗎?”

王離見陛下語氣不似之前那般嚴厲,且並未馬上追究自己罪責,只是問起北伐之事。

心中便升起一絲希望,於是略微思慮後,硬著頭皮對陛下解釋道:

“陛下明鑑!臣等益州諸公本意並不反對北伐。

只是荊州失陷之後,先有夷陵之敗,後有南征北伐,一應兵馬物資皆由我益州人士提供。

國家連年征戰,收益甚微,吾等益州人士看不到任何希望,只能空耗錢糧。

因此大多益州士族早就厭倦甚至反感了國家征伐之事,加之荊州、東州諸公常凌駕於吾等益州人士之上,使吾等積怨甚深,恨不得清除一切外來勢力而後快。

若不是前有先帝施仁德,後有丞相力挽狂瀾,恐怕益州諸公早與朝廷離心離德、勢同水火了。

如今國家暫無外虞,正當休養生息之時。陛下卻明確表態欲窮兵黷武再伐中原,吾等也只好在朝堂之上或明或暗攪亂益州局勢,逼陛下妥協。

吾相信,大部分益州人士內心還是向著朝廷的。倘若陛下能就此妥協,說不定我蜀中從此便能安定下來。

假以時日,待天下有變,吾等或可再為陛下出力,助陛下出兵北向中原!”

李世民聞言,心中兀自盤衡,感覺王離所言不無道理。

但轉念一想,王離之說辭也有諸多不妥之處。

比如讓自己妥協,不再行征伐之事,休養生息只待天時。

看似是在為朝廷著想,但實際上自己與益州諸公之間矛盾不是一個“妥協”就能化解的。

如今自己正值青春年華,身邊忠心追隨之士皆鬥志昂揚,自己尚能掌控朝堂。

倘若自己就此妥協,對於益州諸公聽之任之。

遷延日久,自己精力衰退,身邊忠心之人或凋零或習慣坐享富貴,失了鬥志,到那時自己再欲重掌朝堂出兵北伐,豈不成了奢望?

何況魏、吳之國力遠勝於蜀中。倘若大家一直互相牽制,蜀中尚有一線生機。

一旦各自安穩發展,那三家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到時哪有蜀漢出兵北伐的機會,怕只有魏、吳南征蜀中的份了……

思慮過後,李世民冷笑道:

“王伯元,汝倒是個能說會道的人才。方才一番話語看似真情實意,朕都差點跟著汝之話語憧憬起來。

只不過,朕不是昏庸之主,汝等益州諸公也不會真心支援北伐。倘若朕坐擁數州之地,汝之建議或可實現。

如今吾蜀中一州之地,地少民稀,汝等益州世家又掌握了大半土地、人口。

若朕與諸公妥協,各自安享富貴,那朝廷只會越來越弱,而汝等益州士族只會愈發強勢。

即便天時已至,朕欲重整軍伍再行北伐之事,到那時益州諸公羽翼豐滿,而朕之朝廷卻日漸凋敝,汝等恐怕就由不得朕來發號施令了吧?”

王離見陛下對自己的話不買賬,正欲再出言狡辯。卻被陛下揮手打斷。

李世民不等王離多說,搶先說道:

“朕也並非一定要與汝等益州人士鬥個你死我活,只是益州諸公對朕都太沒信心,皆預設朕必定北伐失敗。

這也導致汝等只想堅守蜀中坐享榮華,反對朕對外用兵的意見便多了起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為了北伐,進而一統天下,朕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朕無甚多餘精力去哄著汝等益州人士開心,能信任朕的諸如王平等人,朕自然不會虧待他們,不能信服的朕自然有的是辦法讓他們信服。”

李世民見王離聽得認真,並且已經顯露出思慮盤衡之狀,略微一頓,然後繼續說道:

“可惜汝這般有才幹之人,犯下讓朕難以原諒之大錯,朕為了給死去的楊儀,以及荊州諸公一個說法,不得不將汝治罪。”

王離聽到此處,不由一激靈,疑惑地看著陛下,心裡納悶道:“吾對陛下所言已幾乎信服,也未表現出任何忤逆之意。

只等陛下給個臺階,吾必定借坡下驢,向陛下表忠心。為何陛下卻忽然又要將吾治罪?”

王離正思慮間,只見陛下揹負雙手,正色道:

“陳忠,將王離帶下,明日早朝吾要下旨將王離斬首示眾!”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