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拿定主意,只等陳忠回到成都,到時一併在朝堂之上宣佈此事。

至夜,李世民臥於龍榻之上,回想起自己上一世種種經歷。

之前朕就是憑著眾多心腹之臣,加之八百親衛“玄甲軍”才能反制李元吉,在玄武門殺兄奪嫡,進而逼父退位完成登基大典。

如今蜀中局勢,看似平靜,實則危機重重。益州士族受外來統治者打壓已久,排外心理相當嚴重,只這一點便足以讓朕頭疼萬分,更別說諸如荊州、東州士族之間的內耗了。

日後朝堂穩定,朕還要施行“均田制”“府兵制”,乃至效仿上一世精兵簡政,清除朝中、地方冗官等。

這一系列措施,大多都會觸動士族利益。為防止屆時政令無法實施下去,這“百騎司”還是越早設立越好。

李世民就這樣在回憶過去與謀劃未來的過程中逐漸睡去……

翌日,黃皓早早為陛下打點好一切,並侍立陛下身旁,看著陛下親自擬寫聖旨。

李世民寫到一半,突然想起了什麼,便隨口對黃皓說道:

“黃皓,朕說出幾個名字,你幫朕看看,這些人現在何處。”

黃皓躬身領命。

李世民放下手中筆,略微尋思後,問道:

“黃崇、李球、法邈、來忠、董厥、龐宏,此六人皆是心向朝廷之人,多是忠良之後。

朕有意提拔培養幾人,讓這些人跟著平叛隊伍歷練一番,將來或可成為國之棟樑、北伐臂助。”

黃皓略微思索,隨即便給出陛下答案:

“啟稟陛下,除來敏之子來忠在成都家中閒賦外,其餘幾位都在朝中或相府任職。”

李世民又問道:“也就是說,朕隨時可以見到他們?”

黃皓點頭稱是。

李世民表情輕鬆道:“如此甚好,朝會後請這些人來見朕。”

說罷,李世民提筆擬旨不再言語。

黃皓領了命,便吩咐幾個小太監去知會黃崇等六人。

一切準備就緒,朝會時間也將近。

黃皓、張嫣陪同陛下來到勤政殿。

朝會之上,眾臣跪拜之後,各自歸位。

黃皓剛喊出“無事退朝”,便有一文臣自班列中走出,稽首道:

“啟稟陛下,臣有事奏!”

經過兩個月的時間,李世民已經在黃皓的幫助下,把朝臣認得差不多了。

此時殿下啟奏者正是蜀郡士族、大鴻臚何宗。

“准奏!”

何宗聽到陛下命令,再次稽首道:

“啟奏陛下,近日成都街上多有流傳陛下‘暴虐之君、窮兵黷武’之流言。

陛下近來也多次微服出巡,相信此等話語陛下也曾有所耳聞。

恕臣愚鈍,為何如此不利於陛下之言語流傳民間,卻不見陛下提起又或是命吾等調查來源呢?”

李世民聽罷,心中厭惡。

這益州士族可真不是省油的燈啊!此事極有可能就是益州士族搞的鬼,沒想到朕還未在朝堂提起此事,他們倒先提起來了。

這是在暗示朕、威脅朕,他們以為朕忙於應付平叛、刺客等諸多事宜,再無餘力去管這謠言之事了。

著重提出“暴虐之君”,不就是暗示朕不該因為丞相之事砍了李邈嗎?

又帶上“窮兵黷武”,不就是揶揄朕以平叛之事分化拉攏益州武將,同時提拔嫡系親信嗎?

“哼!讓你們難受的還在後邊呢,目前百騎司尚未成立,朕再讓你們蹦達幾天!”

想到這裡,李世民故作驚疑道:

“居然有此等事?朕近日確實常微服出巡,不過可能是注意力大多放在逍遙公身上,因此忽略了民間流言之事吧。”

看陛下裝傻不接招,何宗有些氣餒,回頭看了一眼益州文臣陣營後,再次說道:

“雖陛下未曾注意到此事,但此事確實是發生了,並且愈演愈烈。為了陛下聲譽,也為了成都安定,還望陛下早做應對。”

李世民聽罷,第一時間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厚葬李邈,以平民怨”“暫緩平叛,以安民心”,但李世民就是不接話,直接搪塞道:

“這些事情應該是蜀郡太守的管轄範圍吧?既然確定有這流言之事,那就讓蜀郡太守先去查,查不到就讓他想辦法把流言平息下去!”

說著李世民看向堂下諸公,高聲道:

“蜀郡太守呂乂何在?”

呂乂聽到陛下宣召,趕忙走出班列稽首道:

“臣在!”

李世民知道呂乂是荊州派的人,因此故意把流言之事推到呂乂那。

“既然何大人提出來了,那汝便隨了何大人的意,去調查此事吧。”

呂乂觀陛下神情輕鬆,聽陛下言語隨意,便大概知道了陛下是欲用自己來搪塞何宗。

“喏!”

呂乂乾脆利落地領了命,便退回班列,只留下何宗站在殿前一臉不情願。

“何宗?此事朕已有了定奪,汝為何還不退回班列?難不成汝還有事奏?”

何宗先是看了一眼益州陣營,而後稽首道:

“陛下英明!臣無它事奏。”

“既無事奏,還不退回班列?”

何宗答一聲“喏”,便無奈退回了班列。

“諸公可還有事奏?”

李世民見何宗歸位,便詢問堂下群臣。

見堂下並無人出列啟奏,李世民說道:

“既然諸公無事奏,那就跪下聽旨吧!”

黃皓見陛下發話,趕忙取過陛下方才擬好的聖旨宣讀起來。

“此前所定平叛之事,由於準備不足加之叛軍頑固,暫時停滯。

如今朕欲加派平叛將領,重整軍伍,再度出兵平叛。

今加越雟太守王平安漢將軍號,主持越雟郡平叛事宜。另遣法正子奉車都尉法邈、關統、關彝、關樾為副,協助平叛;

擢張翼前將軍號,繼領扶風太守位,主持汶山郡平叛事宜。另遣龐統子相府令史龐宏、馬承、劉林為副,協助評判;

升句扶左將軍號,主持牂牁、興古二郡平叛事宜。另遣相府主簿董厥、李恢侄李球、趙統、趙廣為副,協助平叛。並擢李球為羽林中郎將。

姜維遷輔漢將軍,加平夷大將軍號,主持南中其餘郡縣平叛剿匪事宜。遣牙門將張嶷、奮威將軍馬忠、黃權子尚書郎黃崇、來敏子來忠為副,協助平叛。另擢來忠為隨軍參軍。

另魏延加平蠻大將軍號,遙領越雟、汶山、牂牁三路平叛大軍,總督平叛事宜。”

聖旨一出,堂下不免一陣譁然。

“陛下如此安排,幾乎是明著利用平叛之事來培養提拔親信了!”

“是啊,之前只是提拔先帝元老後裔,尚且說得過去。如今不只是元老後裔,包括其他各派以及我益州武將也都進了平叛的隊伍。”

“這是要徹底把吾等益州士族文臣孤立出去嗎?”

李世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平叛既是提拔親信的方法,也是獲得人口土地的途徑,更是分化拉攏益州士族的手段!

如今朝堂之上,益州武將士族已經基本上沒了反對的聲音,但是最難對付計程車族文臣卻還在與朕鉤心鬥角,試圖不擇手段逼朕妥協。

想到這裡,再看看堂下益州士族文臣個個惶恐、不可思議的表情,李世民心中大悅。

“朕決議,明日親自為諸位平叛將領踐行。也預祝各位旗開得勝!希望諸位披荊斬棘、恩威並施,真正為我蜀中消除蠻夷叛亂之隱患。”

此時朝堂之上益州文臣皆低頭不語,各自在心中盤衡。

黃皓見未有出面反駁之人,隨即高聲道:

“聖旨已下,眾臣領旨!”

堂下諸公皆“山呼萬歲”叩拜領旨,唯有益州諸公個個言不由衷只是表面順從。

朝堂事畢,又免不了幾家歡喜幾家愁。

回到御書房,未能參與朝會的來忠、龐宏、李球以及朝會上趕來的法邈、黃崇、董厥六人,已經先一步在御書房門外等著陛下了。

黃皓一邊為陛下簡單介紹未出現在朝會上的來忠等人,一邊邁著小碎步緊緊跟在陛下身旁。

黃崇等六人也互相瞭解到陛下欲遣幾人平叛的訊息。

見陛下至,黃崇等六人皆快步迎上陛下,跪拜行禮。

李世民一邊虛扶眾人,一邊朗聲道:

“諸位快快平身,汝等皆是忠良之後,心向朝廷之人,在朕面前不必如此拘束。”

說罷,便帶頭走進了御書房。

黃崇等人看陛下心情不錯,面帶和善,也都放鬆下來。

御書房內,眾人皆已落座。

下首六人同時看向陛下,等待陛下發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