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軍臣單于本人而言,李廣是一個極為棘手的敵人。

李廣本人,不但精通軍法,心思沉穩,作戰勇猛,而且他對付匈奴人,還有一個旁人沒有的優勢。

那就是他曾經在邊彊待了有三十年,吃了三十年的風沙。

他跟匈奴作戰多年,十分了解匈奴人的用兵方法。

李廣瞭解匈奴人,就如同匈奴人瞭解李廣一樣。

要和這樣一個知曉自己底細的人作戰,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但是啊事情,既然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

十萬鐵騎已經開到雁門關下,無論對手是誰,都必須打下去,打到底。

更何況,即使李廣再厲害,終究也只是防守上的本事而已,真正決定戰場勝負的還是進攻。

若論進攻,放眼整個天下,有誰可與我匈奴大軍匹敵!

城下的匈奴軍,軍械齊備,兵馬強壯,軍臣單于一聲令下,十萬大軍便打得雁門關岌岌可危。

軍臣單于過於得意忘形了,他似乎忘記了,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一定全部都是先進的武器和士兵的數量。

人的決心和勇氣,同樣重要。

匈奴大軍日夜攻打,李廣親自在城牆上指揮戰鬥,身先士卒。

從第一天到第七天,從黎明日出到黃昏日落,李廣身披重甲,手持百斤的長戟,坐定城頭。

他的這種行為,感染了手下計程車卒們,在這些士卒的眼中,李廣是一個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是他們的神。

在李廣的鼓舞下,八萬守軍士氣大振,連續打退匈奴人的多次進攻。

而另一邊,匈奴精銳大軍,在城下徘徊數日,始終不得門道,每天除了抬回無數具屍體,再無任何進展。

十萬王庭鐵騎輪番衝擊,死傷無數,才逼到了城門前。

然而,在匈奴的雲梯部隊登城之際,李廣身先士卒,帶著自己的親衛們,掀翻了無數的雲梯。

其人在城頭上立著,竟然給人一種有如泰山一般,巍峨聳立之感。

在李廣的身邊,胸膛處用白布裹傷的副將於傑,小心的保護著李廣的安全。

身為雁門關中,官職僅次於李廣的從三品鎮玄將軍,他很清楚,雁門關能夠在這種兵敗如山倒一樣的局勢下,力挽狂瀾,擋住匈奴王庭大軍凌厲的鐵蹄,都是因為有李廣這根帝國支柱在。

李廣這位五十多歲的老將,在雁門關上舍生忘死,迎擊匈奴單于親率的十萬大軍猛攻,為大漢死死看住了這扇通往關中、中原腹地的大門。

在衛青尚且稚嫩,霍去病尚未長大,大漢朝的軍事實力,暫時不如匈奴人的特殊時期。

李廣,這位大漢朝的當世名將,所起到的作用,非言語可以形容。

歷任七郡太守的他,是這個時期,邊疆各地百姓心中的守護神。

若沒有李廣鎮守邊疆,真不知雁門郡此時此刻,會不會出現如同代郡般,十室九空,男丁俱亡的慘狀。

……

寫到這裡,不禁就有人要問了,功勞如此之大,功勳如此之重的李廣,為何遲遲沒有封侯…

甚至直到死的那天,他的這個願望,都沒有實現…

造成這一切悲劇和苦難的原因,便是因為李廣政治覺悟低,不會做人!

有的時候,會做人比會做事,更加重要。

而這一切的一切,就要從頭開始說起了!

……

李廣少年時,便開始從軍,他作戰英勇,殺敵勇猛,在漢文帝時期,便嶄露頭角。

漢文帝十四年,李廣作為出身將門的少年,投身軍旅。

匈奴大規模入侵邊疆地區,李廣憑藉卓越的騎射技巧,勇敢地擊敗了匈奴人,表現出色。

他因此受到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正五品的漢中郎。

從此,他常隨文帝征戰,總是站在前線,與匈奴交戰,深得皇帝歡心。

文帝曾讚歎道:“你才華出眾,若生於漢高祖劉邦之時,必能封萬戶爵。”

自此,二十多歲的李廣,便將封侯視為了奮鬥終生的人生目標。

李廣誕生在將門世家,他的祖先李信是秦朝著名將領,曾率軍擊敗燕國的太子丹。

李廣的家族世代僕射,並在射箭技藝上,造詣非凡,堪稱弓箭世家。

漢景帝即位後,年僅三十多歲的李廣,便因為功勞,升為正四品騎郎將。

漢景帝三年,“削藩”政策引發了吳楚等,七大諸侯國之亂。

漢景帝為平亂,賜死御史大夫晁錯,然而,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王,因為利益的原因,並未放棄叛亂。

在此背景下,漢景帝命令太尉周亞夫,掛帥印,領著大軍,鎮壓吳楚叛軍。

而太尉周亞夫這邊,臨陣指將,命令李廣出擊。

在昌邑城下,李廣奪取叛軍軍旗,贏得崇高聲譽,打出了驚豔的一戰。

與此同時,看出李廣軍事才能的梁王劉武,試圖拉攏李廣,贈予他正二品的將軍印。

對政治不敏感的李廣,在迷迷糊糊之下,犯下了他的這一生最大的錯誤,這也是他為什麼終身不能封候的原因。

接受了梁王劉武印信的李廣,自此,就在漢景帝劉啟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梁王劉武是諸侯王不假,但你李廣是我劉啟的人啊…

你接受梁王劉武的印信,是幾個意思?

你李廣是嫌寡人給你的官位低,還是覺得梁王劉武是明主啊…

對於皇帝這種疑心病很重的政治生物來說,一次不忠,終生不用。

因為,這一件事情,在漢景帝劉啟的時代,李廣別說是封侯了,不被特意打壓,就已經算是燒高香了。

還想升官,做你個春秋大夢去吧!

……

而漢景帝劉啟死去,其子漢武帝劉徹繼位之後,以幾乎同樣的態度,對待李廣。

對於不足以信任的人,即使是當世名將,皇帝的態度。也是一樣的。

因為,李廣在軍事上的才能很強,不用很可惜,身為皇帝的劉徹,可以給其予官職和重任,但永遠也不會給予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這是身為帝王的無情。

與後世的唐朝,宋朝不同。

漢朝時期的文武官員們,相比於自身的官位,更重視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的爵位。

李廣眼下的正三品太守,只是官位,不是爵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一天寫三章
“太師,你到底行不行啊?”劉協不滿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你不努力,朕如何能夠中興漢室?” “大漢三都一十三州的擔子可全都落到太師你的肩膀上了,你可一定要支稜起來啊!”這是一個關於中興之主與大漢功臣的故事。 唯一不太對勁的是,這名大漢功臣,他的名字叫做董卓~~~本書又名:《董卓的周公養成計劃》、《董卓:我懷疑我被陛下PUA了,但我沒有證據》、《劉協:我的諡號能換成漢昭武帝嗎? 》、《袁紹、曹操:壞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蕭藍衣
景泰八年,奪門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來,一個耳光扇在穿著龍袍再次君臨天下的朱祁鎮臉上! 朕問你,瓦剌掠邊、殺戮無數,你卻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萬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謝罪,還要歲幣供奉,太祖、太宗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你投降瓦剌,被贖回來,厚顏無恥苟居南宮,妄圖復辟,天下臣民可還答應! 朱祁鎮!你還有何顏面身著龍袍,妄圖復辟!竊居帝位!傳載江山!你就是千古笑話,豈還不
歷史 連載 33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搶錯人了怎麼辦

搶錯人了怎麼辦

雲山有意
【下一本還不確定要開什麼,看看哪本有手感】 晏來歸穿成了炮灰攻二,作用是負責強取豪奪主角受,促進主角攻受的感情推進,在企圖對主角受做什麼的時候被趕來的主角攻打敗,然後就能功成身退了。 為了完成任務,晏來歸信心滿滿地把主角受搶了回來。 主角受不慎中了別人下的合歡散,被送到魔尊寢宮時已是中毒至深,一雙劍眸微微渙散泛紅,卻仍舊鋒利如刀,恨不得將晏來歸千刀萬剮。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主角攻前來英雄救美即可。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