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至金銀殿,只見陳忠正在殿前空地之上操練飛騎衛。

陳忠一見陛下,趕忙令飛騎衛自行操練,自己卻是迎著陛下而去。

“末將陳忠,參見陛下!”

李世民扶起陳忠,和聲道:

“越雟郡戰報已至,汝一起來聽聽吧,操練之事也不急於一時。”

陳忠聞言,點頭應命,而後跟隨陛下進了金銀殿大堂。

一進大堂,李世民便迫不及待地令霍戈彙報越雟郡戰報。

霍戈領命,彙報道:

“十二月初,王平等人以‘聲東擊西’之計,巧渡瀘水,大破李承之所部。

此戰,關統陣斬一員蠻將,關樾單騎襲殺敵酋李承之,剩餘蠻兵皆望風而降。

王平等人趁熱打鐵,已將越雟郡各路蠻夷收降,如今正在越雟郡等候陛下命令。”

李世民聞言大悅,激動道:

“先有姜伯約以少勝多,大破濮獠伏兵。

後有馬承、劉林陷陣降強端。

如今關家兄弟又陣斬敵酋。

看來朕欲提拔之元老後裔,皆不弱於其先輩。

有如此勇猛之嫡系,北伐大業將水到渠成!”

“紹先,汝這就著人前往越雟郡,令王平等人趕在年關前回成都述職領賞。

同時派人將魏延、姜維、陳到等都督也一併召回,朕欲在除夕夜舉辦年會,與眾臣同歡。”

霍戈聞言當即領命,而後又問陛下道:

“啟稟陛下,那些已至成都的官員子弟,您欲在哪裡召見?”

“既然都是準備送與逍遙公做弟子的人,早晚是要成為國家棟梁、朕之心腹的。

吾看就讓他們來金銀殿面聖吧。”

霍戈領了命,先是派人去知會王平、魏延等人趕在年關前回成都。而後親自去尋在成都等待陛下召見的官員子弟。

過不多時,霍戈便引著幾位官員子弟到了金銀殿。

李世民對眾人皆不熟悉,便讓幾人先自報家門。

幾人輪流彙報之後,李世民便在心中將幾人暗暗記下,並且由眾人言行之中,對幾人性格能力有了初步的瞭解。

“朕前些日子曾向青城山逍遙公求了個方便,欲讓其為朕培養一些後輩俊才。

如今朝中無甚大事,朕也欲前往青城山拜訪逍遙公。

召見汝等,正是為了藉此機會,令汝等隨朕同往長生觀,拜師逍遙公。”

幾人聞言不禁歡喜,能受陛下青睞並推薦到逍遙公處拜師,對他們而言,那是天大的造化。

且不說幾人是當今聖上選中欲培養之人,單說逍遙公範寂,在蜀中便是令人仰望的存在。

幾人正歡喜間,一年齡看起來十四五歲的少年,率先反應過來,急忙拜謝陛下道:

“廣漢太守羅蒙子,羅憲,拜謝陛下厚恩,吾定當虛心求學,不辜負陛下厚望!”

眾人見羅憲謝恩,方才反應過來,於是剩下幾人趕忙同時道:

“張紹子張遵、王平子王訓、張嶷子張瑛、馬忠子馬脩、傅肜子傅僉、蔣琬子蔣斌、諸葛瞻,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看著眼前這些少年,不由心中欣慰。

歷史上這些人或泯然於眾人,或為蜀漢滅亡殉國。

無論如何,這些人都算得上“生不逢時”。

倘若劉禪當時能將這些蜀漢新興之人加以培養、引導,而後將這些“新鮮血液”注入蜀漢之朝堂。

提拔重用之,也許就能避免之後“黃皓亂政”“譙周勸降”這等昏君才能經歷之事……

誰說蜀漢後期人才凋敝。

倘若劉禪是有野心有手段的雄主,能真正將蜀漢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後提拔、拉攏這些忠良之後,那蜀漢還真有可能逆天改命。

想到此處,李世民扶起眾人,激勵道:

“汝等父輩皆是國之棟樑,望汝等向父輩看齊,與逍遙公處潛心修行。

不久之後,朕將在蜀中實行新政,新政一出,當有大量空缺職位。

屆時汝等學成歸來,朕定然提拔汝等為國家出力。

假以時日,汝等必能青出於藍,成為不亞於父輩的國之棟樑!”

與眾人交流之後,李世民將造訪逍遙公之日期定在了第二日早朝後。

幾人再次謝恩後,便各自前往成都城內臨時落腳點歇息,只待明日隨陛下同往青城山。

翌日早朝過後,張嫣、陳忠率領一百飛騎衛,霍戈、黃皓隨行,一行人跟著陛下浩浩蕩蕩離了成都皇城。

於路,李世民順道將昨日召見的羅憲等人帶在身旁,眾人沿著都江,一路向西北而行。

不出兩日,一行人已來到青城山腳下。

見已至青城山,霍戈策馬向前,指著面前一條蜿蜒山路道:

“陛下,前方群山環繞之間,最為巍峨那座青峰,便是逍遙公長生觀所在老君峰。

吾等由此山路向北而行,最多一個時辰,便可到達長生觀。”

李世民聞言勒馬向北眺望,但見此處皆是青山綠水,即便是臘月寒冬,也不曾見山上有一片枯葉。

“青城山果然名不虛傳,四季常青,環境清幽,正是修行的好去處啊!”

李世民一邊感慨,一邊下了馬,率領眾人牽馬步行。

於路無話,直至老君峰上,李世民等人但見山路盡頭果然有道觀。

只見道觀入口處山門殿上方有一牌匾,上書“長生觀”,殿門兩邊左青龍、右白虎是為門神。

眾人由偏門而入,見大殿之中供奉著“土地公”,李世民先是拜過“土地公,而後來到正殿大門之外。

門外有一小道,正靜立門邊。

小道見有官人至,拱手道:

“眾位居士請止步,此間乃家師逍遙公清修之地,若無家師口諭,來者皆不得入內!還望眾位居士見諒。”

張嫣聞言,不禁怒道:

“汝這小道,好生無禮!可知汝面前所站何人?此人乃……”

李世民見張嫣欲報出自己身份來威壓那小道士,趕忙攔住了張嫣。

“這位小道長,吾乃逍遙公故友,之前曾與逍遙公相約,欲來訪逍遙公。

還請小道長進殿稟報逍遙公,就說武擔山的客人到了。”

小道士本來正想與張嫣理論,見來人自稱逍遙公故友,且說得十分逼真,不由一頓。

“這位居士還算省的禮數,既然與家師相識,那請居士在此稍後,待貧道去稟報家師。”

李世民點頭應允,那小道便轉身進了殿門。

“阿斗哥哥方才為何攔吾?這小道士好沒眼色,居然不認得阿斗哥哥這身龍袍!”

李世民笑道:

“他一個深山清修的小道士,自然對山下的事情不甚瞭解,況且又不是人人都見過你阿斗哥哥,小妹就不要與那小道士置氣了。”

張嫣聞言,成若有所思狀,而後又似乎想通了什麼。

“阿斗哥哥所言在理,算了,本女俠就放過那小道士一次。”

兩人正談笑間,自殿門內走來一位神采奕奕的道長。

那道長步履穩健,速度極快,只一瞬間便已行至陛下身旁。

“貧道範寂,不知陛下親至,有失遠迎,還望陛下恕罪!”

來人正是範寂,範寂一到陛下身邊,便雙手合十,向陛下行個大禮。

李世民一見範寂,便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不等範寂禮成,李世民便先一步扶住範寂道:

“吾二人以友相交,逍遙公不必行此大禮。”

逍遙公見陛下來扶,趕忙順著陛下力道起身,而後稽首道:

“既然如此,那貧道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陛下今日造訪,可是為了貧道收徒之事?”

範寂一邊引著陛下向殿內而行,一邊笑著問道。

李世民先是會心一笑,而後答道:

“逍遙公所想不錯,今日朕為逍遙公送來八名少年才俊,還望逍遙公莫要嫌多……”

範寂看看陛下身後,而後以手撫須道:

“陛下當真是懂得物盡其用啊,一下給貧道送來這麼多徒弟。

不過貧道既然答應過陛下,那不論陛下送來多少人,貧道自當全部收下。”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過了靈宮殿、玉皇殿直至丘祖殿客堂之內。

剛到客堂門口,李世民忽然神秘道:

“朕方才想起一事,今日除了為逍遙公送徒之外,還有一件要事需要與逍遙公商議,還望逍遙公莫要推辭。”

範寂聞言,臉上閃過一絲苦澀,隨即道:

“陛下不會是又有了對貧道‘物盡其用’的方法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香梨呀
安七恩是安府之女。 陛下賜婚,將她嫁給只剩下一口氣的活死人侯府世子喬江鴻沖喜。 上京所有人都認為安七恩嫁過去就是實打實的寡婦。 安七恩嫁入侯府後,一心一意學醫問藥,經過三年的努力把只剩下一口氣的喬江鴻從閻王爺那救了回來。 可沒想到喬江鴻大病初癒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他心愛的白月光帶回侯府。 並聲稱,“書梨才是我鍾愛的女子。” 從此喬江鴻寵妾滅妻。 沈書梨不甘為妾,陷害她與小叔子有私情。 最後安七恩被休。
歷史 連載 47萬字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餘何適
【全文精修,盜版劇情錯漏不齊,恕不負責。創作不易,請支援正版,謝謝大家!】 weibo@晉江餘何適,歡迎來點菜各種福利~ 【古代背景人鬼文,宿敵文學,雙向救贖】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為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為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汙為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金色魚鉤
穿越+權謀+熱血+殺伐+爭霸+風流+無系統。朕不為己身殺一人,卻可為國屠千城! 平內亂、滅外敵,朕!必將讓大明屹立於世界之巔……
歷史 連載 4萬字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筆畫豐年
趙承穿越大陳成為一個地痞,陰差陽錯被小媳婦買回了家。 明明吃不飽飯,住不起房,小媳婦卻將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趙承。 從那以後小媳婦多了一個買來的夫君,而大陳多了個白身國師。 憑著高中知識,帶著現代營銷手段。 趙承不但要自己吃飽,還要讓工業革命席捲這個世界。 多年後,大陳皇宮。 “愛妃啊!快幫朕砍一刀,只差三個人朕就能得到國師這三千重甲了。”
歷史 連載 31萬字
漢劍

漢劍

尼古拉斯皮皮汪
公元前74年,昭帝病逝,霍光輔佐18歲的昌邑王劉賀登臨大寶,改號元平。 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於人,荒淫無道的昌邑王在位僅27日,便被霍光率眾大臣攜上官太后召令廢黜。 霍光為何要親手毀掉自己捧上皇位的劉賀,他們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恩怨……本已有廢立之權的霍光為何一次次對宣帝示弱,最後還權於宣帝。 他是史書上有名的權奸?還是一位被人誤會千年,對漢室忠心耿耿的賢臣?
歷史 連載 0萬字
嬌養太子妃

嬌養太子妃

小舟遙遙
四歲那年,明嫿見到小太子的第一眼,就記住這個仙童般漂亮的小哥哥。 及笄那年,她被欽定為太子妃。 明嫿滿懷期待嫁入東宮,哪知妾心如明月,郎心如溝渠。 太子只看重她父兄的兵權,對她毫無半分愛意。 明嫿決定和離,換個新男人,圓了她的姻緣夢。 看著桌前的和離書,太子裴璉提起硃筆,畫了個圈。 明嫿:“你什麼意思?” 裴璉:“錯別字。” 明嫿:“???我現在是要跟你和離!你嚴肅點!” 裴璉掀眸,盯著滿腦子情愛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