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範寂起身稽首道:“貧道雖然未在宮中,但宮中之事貧道卻略知一二。

陛下如今所慮之事,無非打破平衡徹底壓制益州士族。

雖說貧道想不通陛下為何要打破先帝、丞相所維持之平衡狀態,但貧道卻知陛下目前做法只能適得其反。”

範寂這兩句話,一下把李世民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了過來。

實際上李世民也時常納悶,為何同樣是士族,上一世自己打壓效果明顯,而這一世卻收效甚微?

範寂看陛下並未打斷自己,於是繼續道:

“假設陛下乃魏之君主,穩坐九州之地,身邊中原士族鼎力支援,自然可以任由陛下為之。

然陛下以‘客居’身份統領益州,追隨者皆在蜀中無甚根基。蜀中上下僅一州之地,又皆以益州士族為重。

倘若陛下一味強權打壓,益州諸公表面上或可順從,但心中必定不服,反對情緒必然高漲,長此以往不需外力,國家必從內部瓦解!”

李世民雖然早就明白其中曲直,但心裡始終放不下對益州士族的芥蒂,畢竟熟知歷史的他,是知道蜀漢滅亡的過程的。

即使劉備、諸葛亮、劉禪三代人幾乎同樣採取了相對溫和的方式,但蜀漢照樣還是滅亡了,自己如今反其道而行之,怎麼也無法改善蜀中局勢?難道天不可逆,不論誰來,蜀漢都逃不過滅亡一途?

李世民似乎是被什麼東西禁錮住了,總也想不通其中關節。

“那依逍遙公所見,朕應當如何?”

範寂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貧道觀陛下,志向遠大,胸中似有千軍萬馬。更難得的是,陛下高瞻遠矚,似乎已經預見到蜀中命運,這才迫不及待地打壓益州士族,消除隱患。”

聽到這裡,李世民心中一凜,“難不成這範寂已修煉成仙?聽他話中意思似乎知道朕來歷一般。”

範寂也不等陛下反應,繼續說道:

“陛下也不必覺得不可思議,貧道或與陛下有同樣感受。

蜀中之地與世隔絕,素有‘天府之國’美譽,試想如此易守難攻卻又與世隔絕之地,千百年來形成之世家豪強,豈能輕易放棄這榮華富貴?

當今朝廷尚有一戰之力,他們自然翻不起大浪,倘若善戰之士逐漸凋零,外敵日益強大,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本地士族要考慮的也只不過是投降哪位新主子而已。”

李世民心中稍定,最少自己的身份沒被人識破,只是湊巧範寂也預見到了蜀漢最終的命運罷了。

範寂略微一頓,把氣喘足了繼續說道:

“如今陛下只是急於求成,致使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而已。

先帝、丞相已經為陛下打好了基礎。先帝施仁德,丞相勤國政,陛下只需斟酌先帝、丞相之做法,再加入自己的雷霆手段,益州局勢自然豁然開朗。

只是陛下切記不可急躁,緩圖之方可見成效。”

話已至此,範寂也微笑著跪坐席間,不再出聲,而是等著陛下想通其中關節。

李世民聽完範寂的話,心中不斷揣摩其中真諦。

劉備、諸葛亮在處理益州士族問題上,確實是很有效果,兩人都沒有一味地打壓,而是控制重要官位的人選,益州士族只作為輔助來用。

更有諸如張翼、馬忠、李恢等庲降都督,王平之漢中太守,諸多重要崗位也都啟用了益州士族。

再者益州只有蠻夷、益州豪強兩股本地勢力,其餘東州、荊州皆外來之人。不論多厲害的強龍,也不可能永遠壓制地頭蛇。

倘若朕的嫡系重臣皆是益州本地人,那朕自然可放開手腳任意改革,只可惜蜀漢不比曹魏,沒有那個資本讓朕揮霍。

李世民思慮良久,終於還是打破了自己固有的治國理念。

“‘客居弱國’與朕前世‘一統強國’不能同日而語啊,看來朕要適時改變策略了……”

想到此處,李世民心中豁然開朗,握著範寂雙手敬服道:

“多謝逍遙公為朕解惑,朕心中已有了計較。只可惜逍遙公此等大賢不能時常伴朕左右……”

範寂將陛下扶回上座,稽首道:

“貧道只不過恰巧解開了陛下心中桎梏。貧道相信,憑陛下英明神武,不多時日,自然也可想通其中關鍵。況且貧道以方外之身,時常為陛下顧問,豈不更好?”

李世民心中喜悅,困擾許久的疑惑終於完全解開。

範寂看陛下龍顏大悅,不禁心中寬慰,繼而說道:

“以貧道觀之,陛下乃龍中金龍,萬聖之姿。以陛下之才能,我蜀中定能日益強盛。望陛下切勿急功近利,該懷仁時亦懷仁,需立威時也當盡出雷霆手段。”

李世民看範寂對自己很有信心,於是又想到範寂另一身份——益州豪強。

“逍遙公如此信任抬舉,朕倍感榮幸,治國理政之事自不必多說。只是這強龍、地頭蛇之爭,終究是要分出個勝負的。既然逍遙公對朕如此推崇,那朕便要厚著臉皮在逍遙公這求一顆‘定心丸’了!”

範寂早就想到,陛下如此禮遇不可能只是簡單談談治國理念,重要的還是自己這層“益州豪強”的身份。當然自己在民眾之中的聲望也是陛下看重自己的一個因素。

“陛下只管放手去做,雖貧道也曾是益州豪強,但先帝、陛下知遇之恩貧道常記在心。倘若有一天,陛下為了我蜀中強盛、興復漢室,與益州士族站在對立面,屆時貧道定當不惜一切代價傾力相助。”

言罷,範寂將手中酒杯摔得粉碎。

“若有遲疑,貧道便有如此杯,粉身碎骨、不復輪迴!”

李世民大受感動,趕忙扶起跪拜下去的範寂。

“逍遙公心意朕已知之,有逍遙公這顆定心丸,我蜀中定然日益強盛。”

二人互相攙扶,各自歸位。

李世民看時機成熟,便問出了自己心中最擔心的問題:

“逍遙公,其實朕心中已然有了一些想法,只是之前不知逍遙公心意,未曾相問。”

範寂聽罷,神色一凝,繼而又會心一笑,“陛下真乃當世聖君,之前陛下所問所慮已讓貧道十分敬服,沒想到陛下腹中還有良策!貧道洗耳恭聽!”

李世民先是謙虛幾句,而後正色道:“但凡治國,總離不開一個創新改革。逍遙公以為,當今局勢,適合實行新政否?”

李世民之前考慮過試行“均田制”“府兵制”,然而平叛接連受挫,益州士族暗中攪局,讓李世民不得不暫時放棄推行新政,專注於眼前的麻煩。

如今眼前麻煩李世民心中有了計較,這心思也就轉向了改善蜀中制度方面。

藉著今日之話題,趁著範寂剛表態支援自己的機會,李世民準備直接一問到底。

範寂聽罷,略微沉思。

“如今陛下在朝堂之上尚未穩坐,不宜再行改革之事。

貧道以為,陛下需有足夠心腹嫡系,掌握蜀中軍隊,之後再行改革之舉。

屆時心腹可替陛下執行新政,軍隊可保新政順利執行。當然貧道只是試言之,一切決斷還在陛下一念之間。”

李世民聽範寂意思與自己心中規劃不謀而合,於是更加器重範寂。

二人把酒言歡,直至日將西斜。

命霍戈護送範寂離宮後,李世民藉著大好心情,在御書房內與黃皓、張嫣閒談。

實際上李世民是個從諫如流的明君,但凡國家之事,李世民都會廣納群臣意見,而後再行決斷。

雖說今日範寂之言對李世民頗有啟發,但是李世民還是想聽聽不同意見作為對比。

於是黃皓和張嫣便充當了這個角色。

看二人皆已到位,李世民便直奔主題:

“朕決定放益州士族一條生路,給他們一些支援朕的機會。你二人認為,此事可行否?”

張嫣聽罷不假思索道:“阿斗哥哥,只要咱們劍夠鋒利,管他益州士族還是曹魏、東吳,小妹定叫他們臣服於阿斗哥哥之下!”

“很好,小妹能想到以武震懾,著實難得。”

張嫣雖魯莽,但是所言非虛,也正應了範寂所言軍權之事。

黃皓看張嫣發表完了看法,也稽首道:

“張二小姐所言極是,奴婢以為一味強權打壓,終非上策。或可效仿諸葛丞相之於南中,攻心為上。”

聽完二人見解,李世民心中大定。

諸如張嫣、黃皓等無甚治國經驗之人,尚且知道武力威懾,攻心為上。

更別說朕與範寂、蔣琬、吳懿等人了。

看來是時候改變對益州士族之策略了!

拿定主意後,李世民也將思維重點放在瞭如何利用行刺、流言之事,引誘益州諸公吐露心聲,從而判斷其中誰為可用之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抗戰從團長開始

抗戰從團長開始

蘇格拉沒有愛
主角寸雲生,穿越成為川軍的一名團長,為了重振川軍的威名,毅然決然重建川軍團。 之後屢立戰功,帶著炮灰團打出赫赫威名。
歷史 連載 5萬字
穿成土匪搞基建

穿成土匪搞基建

妄別管
[入V公告:本文將於30號,週二入V,到時會掉落萬字長更] ——主攻,哥兒文,有生子,架空朝代,微群像 傳說祁州有個黑熊嶺,嶺上有個黑熊寨,寨裡有個黑熊大王 大王十七八,正意氣風發,愛搶行路郎,喜好美嬌娘,手下土匪百十個,個個殺人如麻。 上打朝廷命官,下拿行商走販,威風凜凜,為禍一方。 聞此流言,社會主義青年周肆一腳踹翻桌子,並點了個踩。 天曉得他睜眼發現投胎到古代以為自己可以做個風流紈絝,哪知轉
歷史 完結 1萬字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我,無雙毒士,群臣罵我太無恥

白聰靈
蕭至一計,必是毒計。 皇帝大呼:好毒的計。 群臣大罵:有傷天和。 北蠻起誓:必殺此子。 瀛洲倭奴:主子威武。 一條條毒計,讓天下安寧。 一條條毒計,讓百邦來賀。
歷史 連載 3萬字
江山執刀記

江山執刀記

道無行
說一段故事,講一段人生。有兄弟情義,也有情情愛愛。無敵太寂寞,朝陽照我行!
歷史 連載 89萬字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

秦皇
豪門繼承人穆婉過勞猝死後想開了,她這輩子就是吃喝玩樂,享受生活。 什麼工作專案,爾虞我詐,都去他孃的! 然後就因為不學無術,窮奢極侈被退了婚, 穆婉:…… 緊接著又一道懿旨將她指婚給了功高蓋主的鎮北侯——意在羞辱對方。 穆婉:??? 重生的繼母妹妹跑來幸災樂禍:鎮北侯不僅心有所屬,還心狠手辣,冷血嗜殺,為了扶持外甥上位,搞死了太后和傀儡皇帝后卻死在戰場上,大姐姐你怕是要早早守寡。 穆婉聽到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天子

紅樓天子

挽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武親王皇三子慶柏,天縱奇材,聖祖皇考於諸孫之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其勵精圖治,文治武功,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