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民眾之中倒無甚過激的言辭,大多數人都認為陛下所做合情合理且仁至義盡,於是周圍民眾紛紛附和陛下。

李旦見何宗一時間無言以對,趕忙上前稽首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雖仍有諸多疑點,但無論如何,誤殺平民一事已成定局。

還望陛下先處置誤殺平民一事,以免此事在民間發酵,進而影響朝廷聲譽。”

李世民聞言,心中憤恨,益州士族真是難纏啊。他們是認為朕為了朝廷聲譽,便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大開殺戒嗎?

正當李世民欲翻臉之時,費禕向前幾步,稽首道:

“啟稟陛下,先帝在時曾多次直言以民為本。既然是誤殺平民,那此事應否追究主要還得看民意。

倘若多數人認為不必追究,那陛下大可定下日期,屆時將今日幕後之人繩之於法即可。

假如民意皆指向處置誤殺平民之人,到那時陛下再做處置也未嘗不可。”

李世民見費禕出來為自己解圍,心中大定,畢竟這費禕雖是東州派,但同時與荊州、益州派也頗有淵源。

可以說,費禕在蜀中各派之中幾乎都說得上話。既然費禕能站出來建議以民意為準,那想必此事他已胸有成竹。

“文偉之言甚是在理,不知其餘諸公意下如何?”

周圍大臣皆附和陛下,唯有益州諸公交頭接耳,無人表態。

李世民也不急,根據之前成都之民的表現,此事大機率不會有人追究誤殺之責了。倘若益州諸公執意徵求民意,怕不是要“恥辱落敗”。

想到此處,李世民只管招呼霍戈等人為張嫣處理傷口。

至於益州諸公,想必他們也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失了體面,定然不會再追究誤殺之事。

果然,在一番商議之後,杜瓊出列道:

“既然誤殺之事難以追究,那請陛下定下期限,屆時查明幕後真兇,將其繩之於法,為此事做個了斷。”

李世民想起昔日朝堂之上刺客之事,心中不禁自嘲道:

“風水輪流轉啊,這次變為益州諸公逼著朕定下答覆之期了……”

轉而面向臺下黎民,鄭重道:

“今日之事,不論何人在背後謀劃,朕定在年關之前給眾人一個答覆!”

言罷,不等益州諸公反應,李世民翻身上馬,在霍戈、張嫣等護送下進城向皇宮而去。

至此,成都民間關於陛下“暴虐之君”等謠言,徹底失去可信度。

民間甚至開始流傳陛下如先帝般是位“仁德之君”。

回到宮中,李世民帶領霍戈、黃皓、張嫣來到昔日太子之時所住之“金銀殿”。

因此處為昔日蜀王府之建築,地處皇宮偏僻角落,已無人居住,只有兩名宦官每日打掃維護。

“黃皓,汝推薦這金銀殿甚合吾意,此處作為百騎司總部再合適不過。”

黃皓一臉得意之色,一邊謝過陛下讚許,一邊為陛下介紹金銀殿佈局。

“陛下請看,金銀殿分中間主殿,左側書房,右側廂房。

主殿分兩部分,前廳會客、用膳,後廳幾間臥房相連,供太子與太子妃居住。

主殿與書房、廂房左右互通,皆有長廊相連。”

說到此處,黃皓引著陛下來到主殿後廳,在一處牆壁上一番摸索。

“咔”的一聲,好像是什麼東西被掰開了一樣。

“陛下看這裡!”

黃皓指著那牆壁下方說道:

“此處是一暗門,通往金銀殿下密室,密室之內還有一條通道,直通皇宮後山。”

黃皓一邊介紹,一邊拉開地板上的暗門。

李世民等人看到暗門後,皆露驚異之色,沒想到當初先帝竟然這般細心。

真是把後繼之君的各個方面安排得周到至極。

李世民感慨過後,對黃皓說道:

“你去把蔣琬、費禕、陳忠等朕所列名單上的人全部請來。此處暗門暫時只有咱們四個知道,先不要外傳。日後由朕來決定可以告訴誰。”

黃皓領命,將陛下所給名單藏在懷中,向殿外走去。

不多時,黃皓引著一眾人等向金銀殿主殿走來。

李世民早已安排霍戈、張嫣做好了準備,只在主殿前廳等候眾人。

眾人見陛下在殿內等待,各自加快腳步,行至殿門處便停下腳步各自稽首而拜。

李世民趕忙虛扶眾人,而後進入前廳,上首席地而坐。

待蔣琬等人入內坐定,李世民開口道:

“近日刺客、謠言包括今日騷亂之事頻出,朕心中實感不安,於是便想到加強皇宮禁軍。

然而朕擔心益州諸公安插細作與禁軍之中,又不敢將所有事宜託付于禁軍。

因此朕欲另設一司,專職負責護衛朕與眾皇室成員,所用之兵也不從益州本地選取。

衙署便設在這金銀殿中,與原有之禁軍各成一體。不知諸位對此有何看法?”

眾人聽陛下這麼一說,皆恍然大悟,怪不得陛下要在此處召見吾等。原來是要在此處設定衙署啊。

蔣琬看看身邊其餘人等,發現大家都在看著自己,等自己代表眾人回稟陛下。

於是蔣琬笑著搖搖頭,起身稽首而言道:

“陛下龍體安危,本就是國家諸事中最重要的一環。只要陛下願意,莫說是新設一司了,哪怕是新設百司也未嘗不可。

雖說一切皆在陛下一念之間,只是陛下不願用益州之兵,那這護衛兵源從何而來?”

眾人聽蔣琬之言,皆點頭附和。

李世民笑著問曰:“除此之外,汝等還有其他不明之處嗎?”

眾人皆以為,陛下增加禁軍護衛這種事,除了兵源以及領軍人選問題,別的也無甚要緊之處。於是便都稱“無事可問”。

李世民見眾人無異議,便拿出之前自己草擬之方案,正色道:

“朕依據蜀中形勢,加之最近朝堂內外諸多事宜,決定設立直屬於朕的親軍,號曰‘百騎司’。

另在百騎司下分設兩‘衛’,一為‘飛騎衛’專職護衛禁內;一為‘鴻臚衛’專職外事,或潛伏他國,或防範他國滲透。

還有一‘暗衛’只有今日在場之人知之,朕欲以暗衛監察百官,行暗中之事。”

說著,李世民看向蔣琬。

“公琰,相父之後,汝便是朝中文官之首,朕欲令你兼管百騎司,是為副統領。”

蔣琬先是謝恩,轉而又為難道:

“啟稟陛下,臣雖願為陛下分憂,只是朝中諸事繁多,臣恐怕難以兼顧兩頭啊。”

李世民心中早就有了安排,於是笑道:

“公琰勿擾,汝算是遙領,還是以朝中諸事為主。朕另擢紹先為百騎司副統領,汝二人一左一右,總領‘一司三衛’只受朕節制。

另外百騎司大小事務主要由紹先處理,公琰只在朝堂之上頂著百騎司副統領的名號,為朕壯聲勢即可。”

接著,李世民將“三衛”正副校尉等也都一一選定:

陳忠、糜威為“飛騎衛”正副校尉,陳忠為主,糜威也算遙領,仍主管虎賁禁軍。

費禕、董允為“鴻臚衛”正副校尉,鄧芝為主簿,專職培訓外事人才。

張紹、黃皓為“暗衛”正副校尉,張紹主刺殺、緝拿等武事,黃皓主監察、審訊等文事。

一切安排妥當後,李世民又不懷好意地說道:

“如今諸位皆在百騎司掛了職,只是將有了,兵還未有。恰巧公琰方才提到過兵源問題,此事朕還要請諸公鼎力相助啊。”

眾人聽陛下言語,除霍戈、黃皓、張嫣三人外皆疑惑,不知陛下欲從何處招募可用之兵。

李世民看眾人疑惑,神秘道:

“朕只問諸位,倘若朕需要諸位為朕出些力氣,諸位是否願意?”

眾人聽罷更加疑惑,陛下不會是欲讓吾等潛入魏、吳領地招兵吧?

雖然疑惑,但眾人還是表示願為陛下出力。

李世民見眾人快按捺不住了,於是不再賣官司,正色道:

“朕欲抽調先帝賜予300部曲中100人編入百騎司。而後欲向諸位借些部曲、家丁,用來充實百騎司。當然日後朕還會精心挑選培養後備人才,諸位所借之兵只不過暫時應急之用。”

眾人聽罷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陛下早就想好了百騎司兵源問題。確實,心腹之臣的部曲、家丁,總要比從益州士族手裡招募的本地兵要更可靠。

“那不知陛下欲借多少部曲、家丁呢?”

李世民伸出五個手指,說道:

“在場之人,除黃皓、張嫣外,每人借朕部曲50人即可。”

眾人聽罷,覺得陛下所要人數並不算多,於是眾人皆躬身領命。

之後李世民讓董允代筆擬了一份聖旨,單獨略過‘暗衛’只表其他兩衛。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只等所借部曲、家丁到位,便在朝會上宣讀聖旨正式成立百騎司。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冰水中的魚
身為寡婦村的未來扛把子,死了一回的李然只想不顧一切的好好活下去,找個貌美聽話的相公,生養幾個小崽兒。 她相信憑藉自己日後無與倫比的大長腿,以及英俊到人神共憤的臉蛋,定能找到好看的相公。畢竟每每看到自己俊美無雙的容顏,自己都會陷入痴迷。 但是因為她那死於造反的渣爹,她只能被迫戴著面具。 直到有一天,一個白麵小郎君無意掀開了他的面具,瞬間露出震驚的神色。 小郎君告訴自己他叫扶蘇,還帶自己去見了他的父親
歷史 連載 2萬字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燕麥葉
妻子蕭傲玉凱旋歸來,榮耀加身,林徹歡喜相迎,卻不料第一句話,她便提出了和離。 “林徹,如今我乃皇上欽封玲瓏上將,你配不上我了,好聚好散吧。”林徹笑了,四年來的所有付出,換來的卻是這個結果。 他轉身離去,龍歸朝廷,整頓朝綱,誅殺奸佞,國之大昌!蕭傲玉苦苦哀求:“林徹……不,皇上,我錯了,你不是最愛我了嗎,我們回到以前吧……”林徹:“來人,趕出去……”
歷史 連載 1萬字
貴妃娘娘千秋

貴妃娘娘千秋

年年雪在
野心勃勃美豔娘娘vs高深莫測帝王 甜爽型宮鬥,後期專寵。 【文案】 孟緒是忠烈之後,生得面若桃夭、豔光熾盛。 可惜同她有婚約的公子一心愛慕她的妹妹,孟緒主動解了婚約,卻一朝成了貴女中的笑話。 然而,只不到兩月的功夫,竟又傳出孟緒將被禮聘入宮的訊息。 天子風儀,區區官家公子何能及也? 這是誰看不上誰? 當孟緒踏過繁春的御道,走進梁宮的時候,沒有人不為之側目。 所有人都在猜,她究竟為何而來。 連這世間
歷史 完結 1萬字
手藝

手藝

季武長空
總會有一些人,生活在為人不知的地方,做著數千年傳下來的手藝,幾百年如一日,默默無聞......
歷史 連載 3萬字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老筆輕談
諜戰融入點點滴滴生活,是人情世故,是兒女情長,是油鹽醬醋,是刀尖行走,是金錢擺弄,是百人百相。 千金棄筆從戎,英雄將軍斷劍,貪婪贓官吞金……統計局,如同縮小世界,權力,智慧,慾望,博弈。 有欺上瞞下,孤立合群,互相猜忌,左右逢源,提心吊膽。有紙醉金迷,蝶浪蜂狂,鶯欺燕妒,妾姬撒潑……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