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情況不但發生在黑風寨,還有彎月山以及東沂山。

那兩處被左志剛和齊亮剿滅,但因為要著急帶傷員回家治傷,並沒有收攏戰利品。

便留下一些人手把守著,免得被旁人摘了勝利的果實。

當然,也略有不同。

像彎月山留守的土匪,直接就凶神惡煞的把前來交安民費的村民轟走。

似乎走的慢一點,就會被那些土匪拿刀砍死。

把土匪的兇狠殘暴完美呈現。

而東沂山的留守官兵溫和多了,直接告訴那邊趕來交安民費的村民東沂山的土匪被剿滅殆盡,以後都不用交安民費了。

村民看到那些人穿著士兵的服裝,也就相信了五分。

剩下五分,就要他們自己去縣府打探訊息了。

所以等趙平他們帶著人趕到雲安縣時,整個雲安縣人滿為患,比過年都熱鬧。

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彼此說著道聽途說的訊息。

“你們聽說了沒有?今年的安民費好像不用交了。”

“啊?真的嗎?什麼時候的訊息?為什麼我不知情?”

“今天早上剛剛傳出來的。”

“為什麼不交啊?”

“不清楚,我家是彎月山那邊的,早上我爹跟著村長去交安民費,直接就被土匪趕跑了。”

“我知道。”

另外一人道:“我家是前門村的,我今天還跟著村長去黑風寨交安民費了。”

“結果三當家不收,還告訴我們,以後整個雲安縣都不再收安民費了,原因是趙先生把整個雲安縣的土匪全部剿滅。”

“雲安縣都沒有土匪了,還收什麼安民費啊?”

“竟有這種事情?真的假的啊?”

“肯定是真的,我家是東沂山那邊的,今天去交糧的時候,山上已經沒有了土匪,反而是官兵。”

“他也告訴我們,土匪被趙先生剿滅了。”

“趙先生不但攻克了瘟疫,連土匪的問題也能解決,不愧是我們雲安縣的活神仙。”

“以後再吃飯,我一定要先把飯菜放在趙先生雕像面前,先敬先生,然後再吃。”

“……”

諸如此類的對話比比皆是,不多時就傳到了縣府。

首先得到訊息的是縣丞衛竹。

這可是大喜事,必須要向縣令彙報。

所以衛竹就急急忙忙找到縣令,“縣令,好訊息,天大的好訊息。”

縣令黃豐年正在午休,被驚醒,還處在迷糊當中。

納悶的問,“什麼好訊息?”

莫非安民費已經收齊了?

“縣老爺真是個運籌帷幄的高人,同樣也是一個好人。”

“罵誰好人呢?”

黃豐年在心中抗議。

好人能當縣令?

好人能升遷?

好人能掙錢?

衛竹不疑有他,繼續道:“沒想到縣老爺痛恨土匪收的安民費過高,特意聯合趙先生一同剿匪。”

“如今雲安縣三波土匪盡數被剿滅,縣老爺可謂是功德無量啊。”

“這次離任,說不定能調往京城當一個京官呢。”

“啥玩意?”

黃豐年以為自己聽錯了,揉了揉耳朵問,“你說什麼?”

“雲安縣的土匪被趙先生剿滅了?”

“不是被趙先生剿滅,而是趙先生在縣老爺的指派下剿滅的。”

衛竹糾正道:“縣老爺,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你就算再怎麼風輕雲淡,也不能不顧啊。”

“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奪不走。”

“我……”

黃豐年想吐血。

土匪被剿滅殆盡,他還怎麼賺銀子?

五成安民費,他能抽取三成半。

以每人二畝良田計算,每個村子三千人,就是六千畝良田。

畝產一石,為六千石。

每石六百文,三千六百兩銀子。

自己抽取三成半,為銀錢一千二百六十兩。

二十個村子,那就是兩萬五千多兩。

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就這麼沒了。

黃豐年心都在滴血。

該死的趙平,閒著沒事剿什麼匪?

真想剿,等老爺我離任之後,你想怎麼剿就怎麼剿。

現在剿匪,不是壞本縣令的好事嗎?

然而衛竹不清楚他心中所想,繼續絮絮叨叨。

“縣老爺,你升遷了,可不能忘記我這個縣丞啊?”

“我跟在你身邊那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無法跟隨縣老爺一起進京為官,你多在上面美言幾句,給下官一個縣令噹噹也是好的……”

黃豐年一直沒有說話。

他的心態也在轉變。

從最開始的震驚,到搞清楚事實之後的憤怒,再到現在的開心。

沒有安民費又如何?

反正自己已經打點完畢,等離任後覆命,吏部自會給自己一個不錯的官職。

雖不至於跳到郡守,但最起碼也不會待在雲安縣這種窮鄉僻壤。

說不定能到江南富碩之地當縣令。

倒是徹底剿滅雲安縣境內的土匪,這絕對是大功一件。

上頭每年都下派剿匪任務,不過是拿幾個土匪裝裝樣子,真正的土匪,卻一個也沒殺。

而他在任期間,土匪盡數剿滅。

有這種天降奇功,他還真有望能混個郡守。

比兩萬五千兩銀子的功效不知道高出多少倍呢。

就是不知道趙平剿匪獲得的好處會不會分自己一些?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

他趙平雖是品酒官,但無任何實權。

在雲安縣這一畝三分地,他仍舊要看自己臉色行事。

膽敢不分,自己有的是辦法拿捏他。

至於他跟土匪之間來往的信件,黃豐年自然而然的忽略。

土匪又不是傻子,何況自己還特意叮囑過他們,看完信件立刻燒燬。

趙平肯定拿不到那種機密。

沉吟一二,他才衝著衛竹道:“衛縣丞,這件事情你知我知就行了,不用到處宣揚。”

“身為縣令,剿匪本就是本官義不容辭的責任,本官只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沒有什麼可炫耀的。”

懂了。

這是讓我為他炫耀呢。

衛竹心領神會。

點點頭,轉身離開。

黃豐年洗了把臉,也去了衙門。

希望有老百姓前來告狀吧,到時候自己把光輝事蹟一擺,樹立榜樣,讓他們頂禮膜拜。

然而讓黃豐年失望了,今天沒有人告狀。

不但今天沒有,最近這段時間也沒有。

土匪發起提高安民費的通知後,所有云安縣的老百姓都在忙碌著籌備糧食,哪有時間去鬧事啊。

沒人鬧事,自然也就不需要升堂。

但堂外卻聚攏了很多老百姓。

一個個看向黃豐年都覺得這老頭今天特別精神,甚至身上還散發著某種光芒,顯得很是神聖。

不斷誇讚黃豐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父母官。

是上天派過來拯救雲安縣受苦受難百姓的活神仙。

把黃豐年美的差點冒鼻涕泡。

張合身為衙役班頭,也得到了土匪被剿滅的訊息。

當初他還不相信。

可聽的多了,不由得他不信。

只是心中仍舊疑惑。

說趙先生剿匪他還能勉強接受,畢竟土匪提高安民費到五成,嚴重影響了趙先生的釀酒計劃。

可趙先生身邊並沒有多少人手,哪能同時剿滅三波土匪呢?

不過趙先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連困擾歷史多年的難題瘟疫都能攻克,想來對付土匪,也有神仙一般的手段。

但這些都是趙先生的功勞。

跟黃豐年這個狗縣令又有什麼關係呢?

張合看著黃豐年那得意忘形的姿態,恨不得一水火棍敲死他。

“今日沒人告狀,足見我們雲安縣四海昇平,一片祥和,本官甚感欣慰。”

黃豐年等了一炷香的時間,也沒人告狀。

覺得沒意思,只能自言自語道:“也是,土匪被本官命人剿滅,以後的雲安縣再也不會出現安民費了。”

“大家的生活也能得到提升。”

“做到人人都能吃飽飯,冬天都有棉衣禦寒。”

“生病了,也能有錢看病。”

“子孫後代也都有進入學堂的機會。”

“本官相信,只要咱們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肯定能讓雲安縣越來越好。”

“好,縣老爺說的太好了。”

聽到黃豐年自吹自擂的呼籲,周圍一片叫好。

“我就說吧,縣太爺是最好的父母官,最體恤咱們苦難的老百姓。”

“趙先生剿匪肯定是受了縣太爺的指派,果真不假。”

“縣太爺英明。”

“給縣太爺磕頭。”

然而就在此時,外面鼓聲響起,有人告狀。

黃豐年臉上的笑容更濃。

有人告狀好,他也能趁著這次機會,多宣傳一下自己剿匪的功績,加深老百姓的印象。

這樣等上面派來欽差大臣調查之時,老百姓也能多為他美言。

隨著人群散開,狀告之人走到了公堂。

正是趙平。

“趙先生?”

看到是趙平,黃豐年震驚了,“你要告狀。”

“不錯。”

“狀告何人?”

“雲安縣縣令黃豐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快穿)

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快穿)

落落無行
【高亮:萬人迷瑪麗蘇文,女主無情擺爛打工人,對女主道德要求高× 瑪麗蘇!雄競!萬人迷!看文前腦袋存放處:——】 身為佛系養病人士的時南絮,在死前繫結了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只要順著走完劇情炮灰掉自己,就可以獲取生命值。 時南絮表示:成交。可佛系病號走著走著劇情,好像不太對勁了起來。 所以說,為什麼全部主角都不好好走劇情,想要強取豪奪自己一個炮灰? 【世界一,古代文:囚珠玉】 公主身世揭曉的那日,宮門外
歷史 完結 48萬字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縱橫小秦王
穿越大明王朝,成為朱元璋嫡三子,坐鎮太原的晉王朱棡。但卻在洪武六年與朱元璋大吵一架後,負氣離開應天府,前往封地太原就藩! 自那以後起,朱棡不僅將太原治理的僅僅有條,更是為大明戍守邊塞,大敗王保保,將北元逼入絕境! 可便是此時,一道聖旨入太原,朝中以胡惟庸為首的大臣彈劾朱棡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朱棡無奈回京。 彼時,坤寧宮。朱元璋:“老三,咱輕徭薄賦,可曾虧待百姓?”朱棡:“呵呵,天下窮苦唯有百姓,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

大羅羅
1852年,蓑衣渡戰場上空,一聲驚雷,一位 “天使”騎單車,著黃衣,帶黃帽,乘紫雷,由天降,大喝一聲:天國當興,大清要完......
歷史 連載 0萬字
白粥榨菜管夠,我怎麼皇袍加身了

白粥榨菜管夠,我怎麼皇袍加身了

月入六毛
“若是給古代的徭役,每頓飯只吃白粥榨菜,一天工作八小時,他們會造反嗎?”劉振華偶然間看到了這個帖子,當即化作鍵盤俠回懟。 誰知下一秒,竟然真的穿越到了明末,成為了管理徭役的小吏,金手指是能夠給手下發白粥榨菜。 徭役造反?劉振華只想說: “誰把皇袍披在我身上了,可害苦了朕啊。”
歷史 連載 22萬字
雛鷹的榮耀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在災難降臨滑鐵盧的那一天,穿越者來到了這個世界,成為了不幸的繼承者他將改變命運與歷史的軌跡,逃離樊籠披荊斬棘,最終將以拿破崙二世之名登上皇位驅使他的,不是因父之名,而是隻屬於他自己的榮耀!
歷史 連載 333萬字
三興季漢

三興季漢

執筆見春秋
若漢室三興,這天下該當如何。願日月之所照,皆為漢土!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