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芋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小滿向來覺得自己運氣不錯。

被親生爹孃拋棄荒野的女嬰,既沒有被野狼野狗拖走吃了,又沒有餓死凍死,還被上山打獵的義父撿回去,從此有了個家。

被撿回去的時機正好,不早不晚。

“小滿”這名字也好聽。

她七歲在私塾旁聽,響亮報上自己大名時,“小滿”兩字在滿屋子的“狗蛋”,“鐵柱”裡彷彿一股清流,私塾先生眼前一亮,連聲稱讚,“好,好。”

先生搖頭晃腦吟道,“儒家經義忌不滿,又忌太滿。‘小滿’者,滿而不損,剛剛好之意。給家中的女孩兒起如此好名,小滿吶,你父親可是秀才出身?”

應小滿老老實實說,“我爹不識字。”

先生一愣,“不識字,如何取得這般好名字?”

滿屋小子們鬨然大笑。鄉下村子知根知底,小子們七嘴八舌道,“因為小滿是她爹山上撿的。”

“撿回來那天剛好是小滿節氣,就起名叫小滿。”

“差兩天就是芒種。要是她爹在芒種那天把她撿回來,她就得叫芒種。”

先生一口氣噎得上下不得,怒喝道,“旁聽的小丫頭站在屋裡作甚,出去外頭站著!還有你們這些目無尊長的小子,讓你們接話了麼?接著背書!”

滿屋響起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聲響裡,應小滿從兜裡抓了把山核桃,雙手捧去先生桌上,乖乖站去外頭窗下旁聽。

義父家裡窮。出不起束脩。

先生學堂規矩嚴,不收女娃娃。

但鄉里渴學又沒錢的男娃女娃站在私塾窗外頭一溜排,旁聽整個上午,屋裡的先生睜隻眼閉隻眼,從不趕他們。

應小滿雖然沒正式上過一天學堂,但千字文自小背了個囫圇,磕磕碰碰也能讀幾篇詩詞。

義父體格壯得像頭熊,可惜瘸了條腿,不常去深山打猛獸,外山打獵的營生勉強能餬口。

小時候家裡窮得叮噹響,義父唸了幾百遍“等存夠錢,給你和你阿孃一人扯一身綢緞衣裳”,年年歲歲過新年,始終沒能存夠錢,她和阿孃始終沒能穿上綢緞衣裳。但爹孃疼她,沒綢緞衣裳,年前咬牙扯兩尺新布,她穿一身新布衣裳也能喜氣洋洋過年。

鄉里百來戶人家,爹孃嫁女兒、賣女兒的事年年都有。應小滿長到豆蔻年紀,出落得遠近聞名,提親的媒人、張羅採辦的牙婆幾乎踏破門檻,百里外的鎮子上都有大戶託人上門拐彎抹角地問。

義父鼓起一身腱子肉,提起門栓把人一律打出去,怒喝,“自己睜開狗眼看看,配不配我家小滿?”

鄉里議論紛紛:“應家當家的是個心思大的!”

“連開布莊的東家都看不上,存心要把他家女兒獻給城裡貴人!”

閒話歸閒話,應小滿長到十四五歲上,初見的人往往看呆,人人都覺得鎮子裡的幾家大戶確實配不上她了。

然而天下諸事大抵是此一時彼一時,好運氣實難持久。

應小滿長到十五歲這年,義父生了場重病,藥石難醫,黑熊似的壯實身板眼看著瘦下去。

到了冬天時,義父的病情越發不好了。這天強撐著病體起身,揮舞門栓憤然趕走上門提親的吳員外家的媒人後,義父吃力地扶著門喘息,胸腔深處彷彿破洞的風箱,呼啦啦地漏氣。

“這處不能待了。”義父站在新砌沒兩年的三間瓦房院子當中,目光卻越過了四野落雪山頭,遙望向山巒盡頭的北方,“等我不在,留你們孤兒寡母在鄉野裡,容易招虎狼。”

義母抹著淚說,“你歇著!我去灶上燉只雞。你好好喝碗湯,發身汗,明早病就好了。”

義母的背影乍離開屋裡,義父立刻吩咐說,“小滿,關門。我有重要話說給你聽。”

應小滿吃驚地關門。“什麼事要瞞著阿孃……”

“喊義母。”義父嚴肅地說,“這麼大了,還喊什麼阿孃!你是有自個兒親生父母的。我不是你親爹,只是你義父!記好了。”

義父生氣起來,聲響隆隆的在瓦房裡迴盪。應小滿耳邊震得嗡嗡的,卻早習慣了,乖巧地坐在土炕邊,“義父要說什麼。”

義父滿意地一點頭,把炕頭的瓷枕頭搬來,揭開覆蓋布套,伸手進去掏了半晌,摸出一錠沉甸甸的雪白紋銀。

應小滿驟然一驚,失聲說,“爹你竟然揹著阿孃藏私房錢!”

義父當即咳得幾乎吐血。

捂住胸腔劇烈咳了半晌,憤然說,“不許……咳咳,喊我……咳咳!不是……”

“義父!”應小滿知錯立刻改口,替義父拍肩安撫順氣的同時委婉說,“義母她老人家雖然不喜歡你藏私房錢,但錢太多了,義母還是會歡喜的。咱們告訴她罷。”

義父又露出欲吐血的表情,憤然道,“不是私房錢!不許告訴你義母知道!”

他招呼應小滿坐近,指著銀錠道,“這五十兩銀不是我的,我只是替人保管。如今銀子還在,人卻……唉,早不在人世了。”

義父盯著窗外光禿禿覆雪的山頭,露出罕見的懷念傷痛的表情,再次叮囑說,“不許告訴你義母知道。若她知道了,這五十兩銀必然被她拿去辦喪事。我死都死了,何苦糟蹋錢!阿滿你拿著,等喪事辦好,我入了土,安頓好你義母,你揣這五十兩銀替義父去一趟京城。”

應小滿張了張嘴,想要說話,眼淚卻搶先一步落下來,滴在土炕上。

她忍著哽咽說,“去京城做什麼,投奔親戚麼?眼下才入冬,路不好走,等開春我們再做打算罷。”

義父衝她咧嘴笑了笑。

他長得又黑又壯,面相兇惡,乍看確實像山裡的黑熊,如今人重病中,笑起來比平日更不好看。但看在應小滿的眼裡,天底下再沒有比義父更和善可親的笑容了。

義父抬手替她捋了捋滿頭柔順秀髮,把沉甸甸的五十兩銀塞進應小滿手裡,說,“義父等不到開春了。”

棉布簾子從外掀起,義母捧一碗熱騰騰的雞湯裹著滿身寒氣進來,迭聲說,“快點趁熱喝湯,再多吃點肉。看看你瘦成啥樣了。”

義父接過雞湯,問土炕邊上坐著發愣的應小滿說,“我交代的話都聽清楚了?聽清楚回自己屋裡歇著。”

應小滿低頭抹乾淨眼淚,懷揣著五十兩銀子回自己屋。

*

第三天清晨時,應小滿被一聲急促的哭喊驚醒,披衣衝去隔壁屋裡,義父躺在土炕邊上,人已經在倒氣了。

義母披頭散髮地跪在地上,瘦小的肩膀緊抱著義父,無措哭喊,“小滿她爹!小滿她爹!”

應小滿撲上去,兩人合力把義父沉重的軀體扛回炕上,狠掐人中,義父悠悠醒來,強撐著一口氣,在昏暗晨光裡緊盯著應小滿,嘴唇吃力閉合,“抱——抱——抱——”

應小滿哽咽一聲,含淚上前抱了抱義父。

義父大急,露出“你這伢兒可別給老子忘了”的眼神,瞪眼憋氣,艱難吐出最後一個字,“——報仇!”

旁邊的義母驚愕地瞪大了眼。

應小滿哽咽著應下,“小滿記得,辦好喪事,立刻去京城報仇。義父你安心走罷!”

義父舒心地長吐出口氣,安心閉上了眼。

*

義父雖然是不識字的山野獵戶,實在是個大智若愚的清醒人。

他自己果然沒能熬到開春。

應家失卻了頂樑柱,果然立刻就招來豺狼虎豹。連頭七都沒過,應小滿身穿重孝麻衣還在跪靈堂,應家就來了一波認親的人。

“我的孩兒啊。”六七個陌生面孔不請自來,有男有女,為首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當先闖進靈堂,乾嚎著就要抱住滿身縞素的應小滿。

“應家男人兇得很!他在的時候,娘不敢上門認你。現在他家男人走了,娘終於敢說出口了。小滿我兒啊,我是你親孃!你可不姓應,你是我們張家的女兒。娘想你許多年啊。”

義母哆嗦著嘴唇,扶著香案起身,“你們什麼東西,我家男人不在了,你們這些腌臢貨就敢來混鬧?我們應家把小滿從兩尺長拉扯到這麼大,十五年從沒見過你們!小滿是我家女兒!”

來人裡走出個三十來歲的男人,滿不在乎說,“我是小滿她大伯!小滿是你家抱養的,你家男人死了,也該我們張家把小滿領回去了。給你家兩匹布,十鬥米,算補償這幾年養孩子的開銷。小滿過來,這裡不是你家,跟大伯回咱家——嗷!”

靈堂響起一聲殺豬般的嚎叫。

兩邊爭執的時候,應小滿不聲不響過去牆邊,把靠牆立著的兩尺門栓提在手裡,一門栓敲在便宜大伯的膝蓋骨上。

沉重風聲伴隨令人牙酸的碎裂聲響起,靈堂裡吵吵吵嚷聲瞬間消失。

便宜大伯當場捂著膝蓋跪在地上,邊哭邊嚎,“裂了,裂了!”

“跪下就對了。”應小滿提著門栓,擋在義母前頭,

“跪下磕個頭,饒了你驚擾我爹靈堂的罪過,我放過你另一條腿,找人拿擔架抬你回去,養一養還能走路。”

闖進來的六七個男人女人俱露出驚懼呆滯的表情。

他們面前身穿麻布重孝的少女,瞧著像朵雪白纖弱的茉莉花,手裡卻提二十斤重的沉重門栓,彷彿耍長槍般,手腕輕輕鬆鬆轉了兩圈,門栓兩邊包的鐵皮晃出明亮亮的虛影。

“山頭對面村子的張家人是罷。你們只聽說我爹兇得很,現在我爹沒了,應家剩我們母女兩個,覺得好欺負。你們大概沒聽說過——我八歲起就跟我爹去山裡打獵了。”

“過來挨個跪下磕頭。磕得好,饒了你們驚擾我爹靈堂的罪過。磕得不好,擔架抬回去。”

*

等頭七過後,義父入土為安,應家母女收拾包袱細軟,把屋子鎖起,沒有告知任何人,悄然離開了生長多年的小村落。

義母眼角噙著淚花,回頭留戀地看了一路自家的三間瓦房和籬笆小院子。

“伢兒,咱們去京城幹啥。”

“爹說報仇。”

“仇家是哪個?”

“不認識。從前沒聽說過。爹說是京城的狗官。”

“別聽你爹的。人都入了土,報個錘子的仇。這裡待不住了,咱們去京城好好過日子。”

“我答應爹了。阿孃放心,咱們去京城好好過日子,順便把仇報了。”

義母愁得嘆氣,“連仇家都不認識,千里迢迢的,怎麼報啊,多大的仇……“

應小滿掂了掂懷裡的五十兩銀,又摸摸騾車上的整袋子米糧,靠在阿孃溫暖的肩頭,抬頭望頭頂冬天難得的暖日頭,覺得前路如果都像今天這般平順,去遙遠的京城報仇也不是什麼難事。

她知道仇家的姓,還知道仇家在京城當官。

義父不識字,和她當面口述說,仇家姓:“yan”,仄聲。

義父說,仇家是個大族,在京城世代做官。不是舞刀弄棒的武官,是心裡蔫兒壞的文官。

兩邊結的世仇,老子不在找兒子,兒子不在找孫子。總之根在京城,姓又不常見,姓yan的大族容易找。

只不知是燕子的燕,還是大雁的雁,亦或是硯臺的硯。

應小滿的眼前浮現出一個瘦如細竹的羸弱書生形象。面目模模糊糊,想來大抵是戲文裡白臉反角的奸猾相貌。

她暗自琢磨著。

入京報仇,說容易不容易,說難倒也不難。

也就一門栓敲下去的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