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泰被貶離京師,拉開了開封府案追責的序幕。

朝堂傾軋,演為常態。

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尚未返京,關於其彈劾已有十餘份之多,練子寧迫於壓力,上書請罪。

與此同時,吏部考功司全面整頓,一干令史、書令史與掌固被踢出吏部,或免官返鄉,或發落地方。

都察院中,凡經開封府而未曾揭其問題者,一律摘掉官帽官服,回家為農業發揮餘熱。

武英殿。

朱允炆召解縉、張紞,詢問道:“吏部尚書不可長期缺失,你們認為誰主吏部最為合適?”

解縉、張紞聽聞朱允炆此話,兩人對視一眼,便知事情有變。

按正常情況,尚書一職缺失,侍郎遞補,眼下接替齊泰的,應是吏部左侍郎盧義。

可皇上既然詢問了,那自然是不看好盧義,若是再推薦盧義,那就說明自己腦袋不好使,聽不懂皇上的話。

張紞謹慎地回道:“皇上,按朝廷規制,應是盧義接任吏部尚書,然盧義能力稍欠,難控大局,實是不宜,臣舉薦吏部右侍郎毛泰亨。”

解縉反對道:“毛泰亨缺乏心胸,目光狹隘,不是吏部長官合適人選。”

朱允炆也有些犯難。

在六部之中,吏部地位可謂最高,有天官、冢宰、太宰之稱,手握全國官吏升遷任免之權。

吏部尚書人選,直接關係著朝廷內外用人問題,即要清明正直,又要胸懷開闊,能力不凡,盧義與毛泰亨,都非良選。

“皇上,臣舉薦一人。”

解縉肅然道。

朱允炆沒有說話,只是看著解縉。

解縉言道:“此人秉心正直,淳良篤實,裨益國家。洪武十八年,為太祖授徵事郎,中書舍人,後吏部考課優良,當以升遷。太祖將其留用,專司機密文字,侍奉太祖左右,從未差錯。後吏部主事,身負大才,為人和氣,善與關係,當宜大任。”

朱允炆眼神一亮。

張紞思索了下,也點頭稱讚,附言道:“皇上,此人可為吏部尚書。”

朱允炆嘴角含笑,道:“既如此,那就由內閣擬旨吧,超升蹇義為吏部尚書,告誡盧義、毛泰亨,開封府之事,非齊泰一人之責,侍郎亦當擔責,只是念其忠誠,不作處罰,望其悉心於政,輔好蹇義,處置好吏部之事。”

解縉、張紞領命。

朱允炆吩咐道:“鬱新、景清與周王等人即將進入京師,你們安排人員接應。”

兩人答應後,便離開武英殿。

朱允炆召中央前錢莊管事梁成同,詢問道:“民間銀銅狀況可有緩解?”

梁成同帶著幾分欣喜,稟告道:“回皇上,自中央錢莊調整至一銀兌八百文銅錢後,民間銅荒終於有所緩解,從最低一銀兌五百文銅錢,改為一銀兌七百文銅,雖尚未接軌於中央錢莊,但銀賤銅貴的局,已然破解。”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折騰了這麼多天,也該穩定下來了,但這個結果,還不是正常的銀銅兌比。

“加大宣傳,為百姓提供更快捷的兌換,讓民間兌比依附於中央錢莊,

日後,中央錢莊的銀銅兌換是多少,民間就應跟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穩定銀銅。”

朱允炆嚴肅地說道。

梁成同答應下來,看著朱允炆,猶豫了下說道:“皇上,眼下銀銅兌換趨於平衡,可大明寶鈔卻依舊過於貶值,錢莊雖開了收回視窗,但無法改變錢鈔現狀。可放任銀銅為主力,不適合商業之策,也不利於商業興盛……”

朱允炆提筆蘸墨,道:“大明寶鈔有諸多問題,你可有具體方略?”

梁成同壯著膽子,道:“臣以為大明寶鈔有其利,便於攜帶與交易,應想辦法重塑大明寶鈔,將其與銀銅掛鉤,改變大明寶鈔頹勢,以促寶鈔流轉。”

“如何重塑?”

朱允炆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梁成同思索了下,肅然道:“全面回收洪武大明寶鈔,發行全新的建文寶鈔!”

朱允炆批覆奏摺的筆停頓了下,抬頭看著梁成同,道:“建文寶鈔就不用想了,不過你的想法是對的,朕會好好思量,且下去吧。”

梁成同行禮離開。

朱允炆批覆一眾奏摺之後,對雙喜吩咐道:“召黃子澄、夏元吉。”

兩人入殿。

朱允炆安排兩人落座,道:“先前中央錢莊主事認為,民間雖重銀銅,尤以銅為重,但銀銅並不適合大商業格局,難以支撐更頻繁的交易,提出重塑大明寶鈔,你們認為如何?”

黃子澄摸了摸鬍鬚,認真回道:“皇上,寶鈔有利交易,這倒是事實,可寶鈔發行量大,已有失控之勢,想要重塑寶鈔,怕是不易,除非普設中央錢莊,大量回籠昏鈔。”

昏鈔,即舊鈔。

夏元吉對於商稅與貨幣頗有研究,見朱允炆看過來,便說道:“大明寶鈔在民間依舊有其地位,只是因濫發無節制,加之兌換與回收道路太窄,致使寶鈔貶值過甚。如今設定皇家中央錢莊,透過充盈民間銅幣,回收銀兩,平抑了銀銅兌比。”

“以此效法,可增大寶鈔收攏力度,矯正寶鈔、銀、銅兌比,並廣設中央錢莊,穩定大明寶鈔,規定寶鈔發行皆需以金銀銅為準備,必可重塑寶鈔地位,繼而擴大寶鈔於民間交易。”

朱允炆十分器重夏元吉,這個有著大明“管家”之稱的中年人,是一個少有的懂貨幣與經濟的厲害人物。

“朕想要完全回收舊版大明寶鈔,打造全新的大明寶鈔。”

朱允炆沉聲道。

黃子澄與夏元吉驚訝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沒有開玩笑,從桌案上拿出了一張小紙片,遞給了兩人,道:“大明寶鈔雖是不錯,但依舊有其瑕疵,在朕看來,除了濫發之外,最大的問題便在於寶鈔太大。”

對於大明寶鈔之大,朱允炆是想不通的,既然都紙幣了,何必要弄成一張4A紙那麼大,小一點不好嗎?

難道說,大就有派頭?

紙幣的價值,在於上面印的數字,不在於紙張的大小,大紙張難道不浪費嗎?

自洪武七年,朱元璋設寶鈔提舉司製造大明寶鈔後,沒一兩年就出現了“昏鈔”問題,即“鈔用久則昏爛”。

對於寶鈔老舊破爛,朱允炆是表示十分理解的。

大家出門,不可能帶一張平整的4A紙,總需要折來折去,揉幾次,才能放到袖子的口袋裡,這是紙,是不是鐵,天天揉能不爛嗎?

昏鈔出現之後,商賈就十分嫌棄,不願意收,雖然上面寫著一貫錢,卻只能算作九百文花,老百姓雖然不識字,但也知道自己被坑了。

一來二去,誰也不願意用昏鈔。

洪武十三年,朝廷設倒鈔法,各地設行用庫,專門負責昏鈔納庫易新鈔,但要收取“工墨”費用。

洪武二十四年,進一步規定,凡鈔有字貫可辨者,不問爛損,即收受解京,抑勒與偽充者罪之。

這些舉措打通了錢鈔回收的渠道,可問題是,錢鈔發行量過大,大幅錢鈔,回收時也不按錢鈔字貫兌現,導致錢鈔走向滑坡。

現在還沒滑到山底下,還有機會救一救。

黃子澄與夏元吉看著紙張上刻畫的新式錢鈔,長四寸半,寬兩寸,上部寫大明寶鈔,偏左中間寫著一百文字樣,偏右中間則畫著朱元璋畫像,左右各有標記與紋路,翻至背後,則是大明皇宮圖,標註年份。

這類錢鈔僅如一手之大,隨手可藏於身,最多摺疊一次,無需多次摺疊。

黃子澄對朱允炆道:“這種錢鈔倒是新穎,也更為便利,臣以為可行。”

朱允炆微微一笑,說道:“這只是朕隨手塗鴉,大致尺寸與內容便是如此,寶鈔提舉司為戶部所轄,這件事便交給夏元吉親自負責,先制初版,待六部、內閣與朕商議無誤後,再廣為印版,流通於民。”

夏元吉領命道:“臣定不辜負皇上重託。”

在夏元吉前往寶鈔提舉司,找來匠人交代各種事宜時,北方的草原之上,掀起了狂沙。

哈什哈攜兩萬精騎,跨過山丘,殺向了買的裡八剌的住牧之地。

驚慌失措的買的裡八剌連忙組織軍隊防護,並命令綽羅斯部落的馬哈木率軍護衛,馬哈木答應了買的裡八剌會來,只是他沒有答應什麼時候來。

買的裡八剌的二兒子本雅失裡見局勢已然失控,再無回天之力,便攜自己的親信,逃出了哈什哈的追擊,一路向西,直奔帖木兒帝國而去。

哈什哈親自帶騎兵,鑿穿了買的裡八剌的陣型,強大的土爾扈特部騎兵,揮舞著馬刀,屠殺著所有的反抗者,血染枯草,熱暖大地。

買的裡八剌的護衛與部族投降了。

沒有人想死,更沒有人想要為買的裡八剌而死。

哈什哈如戰神一般,騎在馬上俯視著不遠處孤零零的買的裡八剌,縱馬持刀喊道:“你死了,元廷才能崛起!”

買的裡八剌沒有閃避,他無處可躲,也無需躲。

當哈什哈掠過時,買的裡八剌的視野變得凌亂,看到了山,看到了雲,看到了揮舞著馬刀吶喊的人群,最後看到了枯草,就在嘴邊……

PS:

感謝越雪由夢、不期而遇、安修、我為你鼓掌喝彩等讀者朋友打賞,也感謝一直鼓勵與支援驚雪的各位讀者大大,謝謝你們的認可與陪伴,沒說的,明天努力三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輩皆曹賊
建安二年,袁術僭越稱帝! 楚楓看著偌大家業,深知袁術將敗,並且還有個曹賊系統, “爹,如今天下大亂,袁術那狗東西也沒兩年好活了,要不咱們積糧屯兵,造反自立吧?” 於是乎,在系統的威逼下,他把呂布、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妻妾都給抓來,皆單獨審問,探之虛實! 曹操:“論喜好,吾不及也!” 劉備:“楚賊,呂布擄吾夫人尚還,汝為何不還?” 呂布:“我那不孝之女,竟領吾愛妾共尋楚賊,坑爹啊!” PS:本書全寫
歷史 連載 0萬字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萬千
神凰五年,塞北狼騎大舉南下,橫掃河北中原,飲馬長江。江山半壁淪陷,各地盜賊蜂起。 楊越穿越來到亂世之中,被潰兵裹挾,卻以此為契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招撫流民,擴大地盤,剷除奸臣,萬民歸心,直到驅逐韃虜,平定天下。
歷史 連載 5萬字
開局不賣孫女,老婦靠超市暴富

開局不賣孫女,老婦靠超市暴富

小羊墨墨
【穿書+種田+無cp+系統】\n超市老闆孟蘭躺平了,結果因為躺的太平一睜眼成了小說中的同名反派,順帶附贈三個女兒、三兒子、若干孫女孫子。 \n開局就是自己在賣親孫女,孟蘭大喊一聲, “我不賣孫女!”\n看著家徒四壁的房子,想到原書中一家人的悲慘命運,孟蘭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拯救這群便宜孩子。 \n就在孟蘭一籌莫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時,她的超市系統覺醒了。 \n “好訊息,好訊息,今日生鮮區豬肉
歷史 連載 3萬字
水滸: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水滸: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王袍
劉高魂穿到了《水滸傳》清風寨劉知寨身上!外有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興風作浪! 內有副知寨小李廣花榮明爭暗鬥!活著已是不易,夫人還想去上墳!劉高實在是太難了…………一年後。 史文恭口噴鮮血,憤怒質問:“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歷史 連載 5萬字
扶明錄

扶明錄

浪得虛名
格鬥高手穿越明末皇宮小太監,距離李自成攻破京城僅兩個月大廈已傾,生靈塗炭,哀聲遍野,各地軍閥內鬥之際,他將如何力纜狂瀾舉旗抗清扶明,他能否阻止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組織太監敢死隊拼死護衛龍太子,外擊韃子,內抗闖賊,雖然沒有金手指,雖然只是小太監,但我要扶起大明的龍旗。
歷史 連載 426萬字
明月綰瑾心

明月綰瑾心

悠米不是掛件
七年前,他說會保護她,然而卻把她扔在雪地裡,獨自離去,她差點死於雪狼口中。一年後再次見面,她想問他緣由,可他卻冷漠地拒她於千里。 七年後,她自請入棋局。而他在棋局之後運籌帷幄,謀算一切。 他說,天下為棋盤,萬物皆是子。 她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因利而聚,利盡而散。 他們從試探到博弈再到並肩前行,昔日韶光卻只能深藏於心,難以啟齒的秘密只能匿於唇齒之間。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之間橫亙著一條無
歷史 連載 2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