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平府。

六月的北平,正是炎熱。

城內大街小巷,都沒了生氣。

燕王府內,朱棣端坐房中,正翻看著一本兵書。

“王爺。”

燕王護衛千戶丘福在門外稟告一聲,得到應允之後,方走入房中,看著奇特雄偉的朱棣,恭謹地說道:“王爺,收到京師訊息,召王爺入京。”

“入京?”

朱棣看著丘福,臉上透著錯愕與懷疑。

自己千里奔喪,卻被梅殷手下攔在了淮安,哀求之下都不被允許,最後只能委託自己的三個兒子去奔喪。

無法送終的朱棣,在淮安對著京師的方向磕了幾個頭,帶著一腔悲憤回到了北平府。

這才沒安穩幾天,朝廷竟召自己入京?

“哪裡來的訊息?”

朱棣沉聲問道。

丘福連忙說道:“王爺,這是我們留在帝都中的耳目打聽到的訊息,而且,據他們所言,還有一件大事。”

“何事?”

“皇上裁軍十萬!”

“什麼?”

朱棣猛地站了起來,銳利的目光盯著丘福。

丘福不敢直視,低頭說道:“王爺,朝廷使臣最快一兩日便會抵達。而且臣聽聞,召王爺入京與裁軍的事,在京師已是人盡皆知。”

朱棣緊鎖眉頭,在房間中不安地踱步,說道:“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丘福退下。

朱棣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有一絲不確定的慌張。

今年的朱棣三十九歲,早在他十一歲,即洪武三年的時候,便被朱元璋分封為燕王,二十一歲時,就藩北平。

明代初期,元朝雖然被趕出了中原地區,逃到塞外,但元朝依舊儲存著強大的力量,始終想著再次入侵中原。

北平,又是元代帝國的中心,首都之地,自然也是防守的重中之重。

在就藩之初,朱棣與秦王、晉王、寧王等塞王一道,拱衛大明帝國的北部邊界。

朱元璋在清除了一批洪武武將之後,將自己的兒子作為了帝國的守護者,在洪武二十三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兩次命令朱棣出塞北征。

朱棣不負眾望,兩次全勝,聲名鵲起。

朱元璋更是信賴朱棣,尤其是在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二兒子朱樉與三兒子朱棡薨逝之後,朱棣這個老四,成為了諸位藩王之首。

朱元璋駕崩之前的一個月,還曾下令朱棣,節制諸軍,備衛開平。朱棣沒有等到朱元璋出征的命令,卻等到了朱元璋的死訊。

朱棣奔喪卻中途返回,這讓北平府的眾人不解,更讓朱棣的屬下憤憤不平,眾人雖然嘴上不敢直接咒罵朱允炆,但私底下,早就將朱允炆恨得牙癢癢。

“王爺。”

一聲略帶滄桑的聲音驚醒了沉思之中的朱棣。

朱棣抬頭看去,只見一位枯瘦老僧,身披黑條淺紅袈裟,雙手合十,站在門口。

“道衍師父,快請坐。”

朱棣連忙起身,雙手合十還了一禮,安排道:“如今暑熱難當,往返於府邸與慶壽寺之間,頗有勞累吧?不妨在府邸中暫住一些時日?”

道衍感謝道:“多謝王爺,只是貧僧已習慣了慶壽寺禪房的安靜,這點暑氣,還不算什麼。”

朱棣瞭然,也不再寒暄,安排人奉茶,便端坐下來,輕輕啜著茶,思索著如何開口。

道衍不急不忙,一手捏著佛珠,似乎陷入了沉思,安靜的看著朱棣。

朱棣雖然清楚道衍的底細,但依舊看不穿眼前之人。

他原名姚廣孝,蘇州長洲人,十四歲出家為僧,法號道衍。

雖是佛門中人,但道衍卻不拘於一家,不僅對儒、釋、道十分精通,便是星象、八卦、相術、兵法等,也知之甚多。

兩人相識,那是在洪武十五年,孝慈皇后馬氏去世時。當時朱元璋詔選高僧為馬皇后誦經祈福,僧人司宗泐推薦道衍,侍於燕王。

道衍認為朱棣有帝王之相,談吐不凡,且文武兼備,度量恢廓,便下定決心,追隨朱棣。以“奉白帽藩王”,成為朱棣所信賴之人。

後來,道衍到了北平,朱棣讓其成為了慶壽寺住持,引為心腹,若遇大事,必會與之一起商議。

在朱棣奔喪不成,返回北平之後,道衍便找過朱棣,提醒朱棣,建文帝有意削藩,很可能會對自己動手,並以“朝廷忌憚”為由,力勸朱棣“早做準備”,同時“打探虛實”。

朱棣深以為然。

只不過,當下朝廷突變風向,讓朱棣一時之間,拿不清楚朝廷態度。

“京師裡的訊息,師父應聽聞了吧?”

朱棣開口打破了沉默。

道衍止住了佛珠,緩緩說道:“有所耳聞,不知虛實。”

朱棣嘆了一口氣,說道:“應該是真的,只是,本王拿不準朝廷態度,不知此行,是兇是吉。”

道衍沉思稍許,說道:“王爺,若朝廷真的召王爺入京,依本僧看來,未必有風險,或許,還是機會。”

“哦?”

朱棣眼神一亮,看著道衍。

道衍分析道:“聽聞京師之中,皇上召王爺入京與裁軍十萬的訊息,早已是路人皆知。若是此事屬實,這便是告訴了天下人,皇上並無意削藩,起碼,當下不會削藩。”

朱棣看著道衍,沉聲問道:“為何如此說?”

道衍嚴肅地說道:“其一,若是皇上借諸藩王入京奔喪,強行扣留,一力削藩,必會讓天下人心膽寒,也會讓邊塞諸將擔憂,稍有不慎,可能會引發兵變。”

“其二,皇上裁軍十萬,明顯不是削藩前兆。若行削藩之策,最核心的便是強幹弱枝。皇上如今尚未弱枝,卻先一步弱幹,可見其意在民生,並非為削藩做準備。”

“其三,京師之中並沒有傳來削藩的準確訊息。雖然齊泰、黃子澄屢屢進言,但皇上卻不為所動,可見,皇上尚未拿定主意。”

“其四,最重要的一點,王爺在京師中的舊部與人員,並沒有傳來警訓,也沒有京軍調動的跡象。”

道衍慎重地分析著。

朱棣聽得連連點頭,但依舊有所擔憂地問道:“若皇上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削藩,如何是好?”

道衍嘴角微微一動,說道:“王爺前往京師,若行一事,必然無憂。”

“哦?什麼事?”

朱棣問道。

道衍緩緩說道:“大張旗鼓,廣告市民與諸軍。”

朱棣默然。

道衍的方法,便是攜民眾與軍隊之心前往京師,一旦朱棣身陷京師,必然會引起北平民眾與軍隊不滿,到時候,北平便徹底亂了。

而這個結果,可不是朱允炆可以承受的。

“如此說來,本王再去一趟京師便是。”

朱棣打定主意。

道衍含笑道:“王爺不必擔憂,若是進入京師,未嘗不是機會。五軍都督府中,與王爺親近者眾,若可以走動一二,或可為日後……多做準備。”

朱棣平靜地點了點頭,在留道衍用過午膳之後,便安排人護送道衍返回慶壽寺。

行走在燕王府的朱棣,看著站崗的馬三寶,說道:“準備下,過兩日隨本王入京。”

“遵命。”

馬三寶肅然答應。

京師,國子監。

徐妙錦清楚國子監學正不好當,說不得還要承受別人的口水,但徐妙錦依舊接下了這份任務。

沉甸甸,卻極為意義。

雖然徐妙錦不知道朱允炆是如何平息自己所帶來的風波,但卻十分尊重國子監的規矩,老老實實,拿掉了所有首飾,換了儒雅的先生服,頭戴綸巾便入了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程師周,司業張智對於徐妙錦的到來,也只是平靜以待,無他,在國子監看來,徐妙錦只不過是過客而已,是皇上的一時興趣罷了。

畢竟,徐妙錦雖出身名門,懂得一些學問,但在國子監,還是差了太遠。

皇上若真想在國子監選拔人才,也不會找她。

傳聞是徐妙錦哀求皇上,希望找點事做,皇上無可奈何,才答應了下來。

徐妙錦登門,程師周也只是隨便應付了兩句,安排人尋個住處,便不再理會。徐妙錦也不客氣,知道山不來就我,我來就山的道理,直接上了點薄廳找了一份國子監名單,並對往日表現做了調查。

國子監的學子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職的,但監生的生活,並不好過。

按照明代規制,國子監監生每個月初一、十五休假兩天,其他時間,不是上課,便是自習。比如說初二、初三會講,初四背書,初五、初六復講,初七背書……

不是會講、便是背書與復講。

一個月中,大致十三天的時間都在背書,八天覆講,剩下的便是自修、檢查學業、參與活動之類的時間。

相對後世不要求死記硬背的科學化教育,國子監可謂將死記硬背發揮到了極致。

每個監生都必須熟記文詞,通曉義理,三天一檢查,每次檢查,都需要背誦大誥百字、本經百字、四書百字……

背不過去,打十板。

打的可不是手心,而是屁股……

每個月還要寫六篇作文,經義二道,四書義二道,詔誥、表章、策論、判語內科二道……

想偷懶都不行。

對於明初的國子監而言,人才還算是用心的。不過,多數為正統儒學之士。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鹿會
十五歲的少年徐淼,身為李世勣的遠親,命運多舛。父親早亡,母親帶他和妹妹投奔李家卻遭冷遇,被安置在終南山小王莊。 然而,在這危急時刻,李家竟將他強行送入長安城當炮灰。徐淼對李世勣家充滿怨念,他本在現代過著逍遙日子,卻意外穿越重生在大唐窮苦少年身上。 雖對這個時代充滿惡意,但因知曉渭水之盟的結果,他無奈以李家義兵身份進城。 在這風雲變幻的大唐,徐淼將面臨重重挑戰,他能否擺脫命運的束縛,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歷史 連載 4萬字
聖眷正濃

聖眷正濃

楮緒風
從鹹福宮不起眼的宮女,到聖眷優容的貴妃娘娘。 人人都說後宮那位皇貴妃美雖美矣,卻心思頗重,為爬到上位不擇手段。 婉芙聞言冷笑。 只有輸家才會說得這般義正言辭,冠冕堂皇。 後宮裡活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從來都是不辨對錯,只論輸贏。 那日宮宴,宮人戰戰兢兢侍酒,染溼了袞服。李玄胤興致尚好,並未怪罪。 更衣後,途經長亭,只見煙雨朦朧裡站著一女子,眉眼含怯,嫋嫋娜娜,抬眸望向他時,嫣然淺笑,如春花般絢爛
歷史 完結 67萬字
家祖朱元璋

家祖朱元璋

頌史
日月昭昭,故國有明。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 後世社畜魂穿朱允熥,那便來之安之。 奪儲君!治藩王!除海禁!興土木!通商貿!遠征大海!以慰黎庶。 至此,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大明,還是大明。 只是成了四海共主的大明!
歷史 連載 3萬字
寒門大首輔

寒門大首輔

彗星撞飛機
穿越古代落魄一書生,雖家徒四壁,但卻有嬌妻、女兒初長成,這陌生的時代,我高升認了! 親情,權利,財富,我統統都要!家庭和國家的命運,就像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為高升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結局。
歷史 連載 48萬字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歷史 連載 1萬字
本王,廢物

本王,廢物

青衣杏林
【劃重點:年下襬爛王爺受X疑心病超重心狠手辣帝王年上攻】 姬未湫穿書成為了皇九子,六歲那年,親哥姬溯把不聽話的兄弟都嘎了。 泱泱大國,只剩下了兩個皇子,一個十八,一個六歲,老爹風癱,親哥攝政。 姬未湫看著他哥若有所思的眼神,總覺得背上寒毛直立…… 啊這…… 那他怎麼辦? ——換個角度想一想,他是皇親國戚,親哥現在是太子以後的皇帝 他只要不貪圖皇位不和他親哥做對,那就是一輩子吃公家飯,整個國家他橫·
歷史 完結 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