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國旗,何以昭示四方,此乃大明領地,我乃大明子民!

沒有國徽,何以隆重莊嚴,彰大明精神,顯大明浩蕩之尊嚴!

沒有國歌,何以共塑團結,聚萬民一脈,振胸中豪邁,抒報國之志!

朱允炆向解縉等人介紹了國旗、國徽、國歌,一言以蔽之,即大明子民共同的旗幟、徽印、歌曲。

只要是大明子民,無論身在何地,只要看到國旗,看到國徽,聽到國歌,便會由衷地產生共鳴與歸屬,大聲地喊一聲:

我是大明的子民!

“國旗、國徽、國歌,必須在今年推行出來。此事,交給禮部來辦,沒問題吧?”

朱允炆認真地說道。

陳迪臉色紅潤,中氣十足地說道:“皇上,此乃大明國本之事,所參人員,必彪炳史冊,臣建議,調六部、五軍都督府、內閣之人,共同參與。”

解縉與徐輝祖看著陳迪,滿是激動。

這種國事,可是絕不容錯過的大事。若將自己之名與國旗、國徽、國歌聯在一起,那萬代千秋之後,縱沒有大明,自己的名字,也不會被磨滅!

只是如此,便欠了陳迪一個天大人情啊!

朱允炆含笑答應,道:“既如此,不妨六部、五軍都督府、內閣,各出智慧,給出幾套國旗、國徽、國歌方案,之後朝議,共同修訂商議,如何?”

“甚好!”

解縉、徐輝祖、陳迪滿懷激情。

朱允炆端起茶碗,輕敲茶盞,說道:“那便辛苦解愛卿擬旨,每年正月四日定為大明國慶節,著為永例。一應行當,皆可連休七日,與國同慶。考慮元旦休沐同在正月,朝會時日,便調至元宵節之後,正月十六日吧。另外,元旦與國慶期間,京師解除城內宵禁吧。”

“臣遵旨!”

解縉笑著,也沒回內閣,直接在武英殿擬詔,朱允炆用印之後,通政司便將訊息宣告了出去,京師民眾聽聞之後,更是歡呼雀躍。

中山王府。

徐輝祖回到家中之後,便連忙命人將在外面花天酒地的徐膺緒提了回來,商議國旗、國徽、國歌之事,徐膺緒聽聞之後,立馬明白了其中的好處。

辦好了,名傳千古!

這個時代,最重名聲!

縱是百年之後,徐家沒落,子孫也可以驕傲地昂著頭,對所有人,自己的祖輩可是設計過大明國旗、國徽、國歌的人。

“大哥,可是,這該怎麼設計?”

徐膺緒有些拿不準。

徐輝祖皺眉道:“你不是會繪畫嗎?畫出來不就是了?”

徐膺緒提起筆,看著徐輝祖,半天沒下筆,最終將毛筆擱置在硯臺上,嘆息道:“大哥,我擅山水,這國旗,總不能是山水吧?要不如戰旗一樣,寫個‘朱’字,字外圍圈吧?”

徐輝祖想要吐血,咬牙說道:“若如此簡單,還用你來想!”

徐膺緒也著急了,喊道:“若如此複雜,你找我也沒用啊……”

徐輝祖頓時無語,沒錯,自己這個弟弟,還沒那水平……

罷了,還是多招一些人來吧。

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宋晟,可是能文能武的,蔚州衛指揮僉事李遠,也有兩把刷子,乾脆把五軍都督府的所有勳貴,一起喊過來吧。

“你去寫請帖,邀請軍中勳貴,於今日晚間,在府邸設宴招待。”

徐輝祖指望不了徐膺緒,只好發動群眾了。

在內閣烤著小火爐,喝著茶的解縉,讓手下給鬱新、張紞去了訊息,優哉遊哉地翻著書。

沒過一個時辰,鬱新便捨棄了老婆孩子,匆匆入了宮,張紞也沒有了老寒腿,從床上蹦下來,連轎子都沒坐,一路小跑到了內閣。

“呀,兩位閣臣不在家陪孩子,養傷,怎麼來內閣了?剛不是傳了訊息,皇上天恩,準你們多休五日。”

解縉滋溜著茶,一臉狐狸笑。

自己得了個便宜啊。

今年值班內閣,明年後年便輪到這兩位了。

雖然兩位休沐了,但看樣子,這是打算陪著自己一起過元旦與國慶,不打算回家了。

“解大紳,你少得意,來年還得起手勢,定值守!”

張紞擦了擦汗。

“憑什麼?!”

解縉不幹了。

贏自己的時候,這兩個傢伙一臉嘚瑟,現在輪到他們吃虧了,還想使壞?

內閣大臣的氣節和風骨,還要不要了?

“這件事,以後再議。且說說國旗、國徽、國歌之事吧,先從哪裡入手?我們三人是通力合作,次第完成,還是各包攬一樣?”

鬱新湊到火爐旁,烤著手說道。

解縉將一旁熱好的酒遞給了鬱新與張紞,說道:“我們三才智,絕不可輕鬆勝任。要知道,內閣形成的方案,是需要與六部、五軍都督府對比的。我認為,應該從調翰林院的人,共同參與其中。”

“呵呵,還有解大才子自認不可勝任的事,少見,少見。調翰林院的人來,我沒意見。”張紞品了一口溫酒,舒坦地說道。

鬱新笑道:“可惜,不知那僧人何時歸來,聽聞他可是頗有才能的。”

解縉微微點頭,認可道:“若姚廣孝真能說服燕王歸服,那便是大功勞。此人有膽有謀,通曉甚多,是一個飽學之士,國旗、國徽、國歌之事,不應少他。”

張紞贊同道:“沒錯,不過他現在應該尚在北平,縱現在去信,等他回來,最快一月份也要過了。我擔心,六部與五軍都督府,趕在我們前面啊。”

解縉哈了一口氣,起身說道:“依我猜測,姚廣孝此時,應該在回京的路上。畢竟,他若久居北平,皇上必多猜忌,到時,他再想一展抱負,可就難了。”

鬱新聽聞之後,走到桌案旁,攤開宣紙,提筆說道:“那便差個人送信,若路途之中遇到,讓他快馬加鞭便是,若他在北平,也希望他能早點趕回來。”

解縉、張紞點頭,看著鬱新在宣紙之上繪製圖案,兩人站在一旁,指指點點,鬱新修修改改,到最後,總還是不滿意。

“國旗、國徽、國歌之事,非一人之功,非一日之功,讓各地推薦的編修,提早入京吧。”

解縉作廢幾張圖紙後,提議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