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渡清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這話沒有說錯。

現在投附他的文人裡,馮國用不算是主動投附,而是自己寨子缺糧又恰巧遇到朱元璋南下滁州而不得不來投的。

章誠更不用說,是朱元璋主動招攬進隊伍裡的。

所以,李善長嚴格來說才算是主動來拜謁投附朱元璋的人,而且是主動帶資來投。

要知道,歷史上的李善長並不是所謂的落魄文人,而是定遠一帶的豪強,要不然他也讀不了書。

《明太祖實錄》裡,朱元璋就稱李善長本是當地德高望重之人。

在這個時代,地方上,什麼樣的人才是德高望重的人?自然是富甲一方的豪右。

因而,李善長投朱元璋不算是走投無路,非得靠朱元璋才有飯吃,而純粹是政治上的選擇,畢竟李善長在科場上一直困頓而元廷如今又對漢人為官多有限制,讓他沒有別的上進之路。

至於經濟上拿出三千石糧食勞軍對於李善長這樣的地方豪強而言,也算不上什麼。

而朱元璋的大軍停留數日,消耗不少,正需要新的糧食補充。

所以,朱元璋在聽到這個訊息後很是喜悅,無論是因為有儒士主動來投,還是因為這三千石糧食。

至於驚訝,自然是因為他沒想到章誠真說對了,真有文人對現在的禮教秩序沒那麼在乎,會主動來投他這個還沒有多少實力,而只能算潛力股的義軍將領。

章誠則只是淡然一笑,在見朱元璋看向自己的眸光頗有一絲佩服時,且搖著蒲扇道:“但要是按照現在的禮教,這個李善長是有違禮教的,在這個時候投附被元廷定為妖賊的義軍,還主動獻糧,這簡直是通敵了,是不忠了!所以,如果按照現有禮教,上位應該心裡鄙夷此人才是,甚至不該接納此人才是。”

朱元璋無法反駁。

“但如果是用講究華夷之別的新禮來講就沒有問題,完全可以說他是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才選擇投靠義軍。”

“這樣的話,他李善長不是不忠,只是不愚忠而已,他忠的不是蠻夷之君,而忠的是華夏才為天下正統之禮。”

章誠這麼說後,朱元璋似有所悟地頷首,而心裡對李善長的觀感的確更好了些,且道:“這麼說來,原來的禮教的確沒那麼完美,淡化了華夷之別,也就混淆了是非對錯。”

朱元璋說著就對徐達說:“咱親自回帖,你派人帶去,順便派兵保護其李氏鄉人與糧草,而免被賊兵侵害,同時告誡派去的弟兄們,誰要是敢對李家人不敬,便是對咱不敬,立斬!”

徐達拱手稱是。

而朱元璋在回了李善長的帖後,就對章誠道:“章先生雖然說自己做不到燮理諸將與謀士矛盾,但咱還是請章先生儘量替咱燮理一二,有勞!”

“既如此,上位不如現在就賣我一個人情,把花雲兄弟放了。”

“我去看了看他,他已經反思的不錯,知道百姓做鞋之不易,也知道韃子之可恨,想必接下來更加願意遵守軍法,不欺民虐民,而更願意將天下漢人皆當兄弟姐妹看待。”

章誠笑著說道。

朱元璋沒想到章誠已經先照著自己所想的做了,也就眉頭微揚,道:“那咱就看在章先生的面子上,免了他的罰!”

章誠見此也就笑著離開了朱元璋這裡。

而在章誠走後沒多久,徐達又回來了朱元璋這裡,且道:“已經吩咐了下去了。”

朱元璋頷首。

接著,朱元璋就主動問著徐達:“這位叫李善長的儒士主動投靠咱,你怎麼看?”

“很讓人意外!本以為儒士都是不喜歡咱們這些泥腿子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主動投咱們的。”

“就算是馮國用兄弟加入咱們,說是感上位仁德,認為天命在上位,但其實也是因為迫不得已。”

徐達說道。

朱元璋聽後也笑了起來,揹著手說:“是讓人意外,但這事在章先生看來,卻不意外!”

徐達面露愕然之色:“是嗎?”

“在他看來,儒士們對禮教其實沒那麼看重,更看重的是個人前程,馮國用是如此,李善長應該更是如此。”

朱元璋說到這裡就嘆了一口氣:“馮國用沒跟咱說真話呀!”

“上位為何這麼說?”

徐達不禁在這時問了起來。

朱元璋呵呵冷笑:“還用問嗎!他馮國用給咱說的是天下儒士多君子,恪守禮教,忠君愛民,咱只要禮賢下士,這些儒士君子自會感天命在咱,而自會來投咱,如同他因感於咱的仁德,而主動來投一樣。”

“可事實上,章先生才給咱說了真話。”

“咱的禮賢下士根本沒有用!根本招攬不來儒士,所以之前抓的幾個儒士,無論咱怎樣禮待都沒有用,最後還是隻能殺了!而真正有用的是實力,是兵強馬壯,即便還只是有些微的實力,也會有敢賭的儒士來投!”

“而那些儒士的確並不是因為咱造反而將咱視為賊,也不是都自命清高,不是都把禮教看得很重!”

“所以,這個李善長就出現了,還主動獻出三千石糧食,沒有選擇避禍他鄉,沒有選擇結寨自保,咱也沒派大兵去禮請他。”

“章先生準確地預料到了這一情況!”

“雖然,他不知道是李善長會在這個時候主動來投咱,但他已經確定,會有儒士敢在咱還沒那麼強大的時候主動來投咱,為的是博一場功名富貴,什麼禮教,並不那麼重要。”

朱元璋說後就看向了徐達,話語中難掩對章誠的佩服。

但其實,章誠就是因為熟知歷史,知道不久後李善長就要從定遠縣來主動投朱元璋,才對朱元璋那麼肯定地說會有敢於冒險的儒士不顧禮教大義主動來投,只是朱元璋不知道章誠熟知而已。

徐達這裡聽朱元璋這麼說後,也對章誠增添幾分了興趣,主動問道:“上位是想說,章先生才對我們說了真話?”

“也有可能是馮國用自己也不明白這些,沒有章先生洞察人心,所以才沒有對我們說這些真話。”

朱元璋主動替馮國用解釋起來。

他並不想貿然地否定馮國用,說他藏有私心,進而造成內部文武嫌隙加劇。

接著,朱元璋又道:“無論怎麼說,章先生是更赤誠且更明白的人!”

徐達頷首,沒多說什麼。

朱元璋也沒再說什麼,只在腦海裡回味著章誠的話,就像一個好學的人會認真回味他人良言一樣。

他甚至在內心裡開始覺得,自己可能真的得天命,要不然也不會遇到章誠這樣如諸葛孔明一樣存在的人。

關鍵是,章誠似乎真的在乎百姓死活,言語間不是隻為恢復禮教,為成為人上人,且因此不惜說真話。

所以,朱元璋知道自己得重視敢於或者願意說真話的章誠。

於是,一想到這裡,朱元璋還是有些不放心,就又看向徐達,囑咐說:

“咱願意跟你說這些,是因為你比其他兄弟穩重,咱想讓你知道,這個章先生比馮國用更值得你我信任,但此人說話難免過於直白,易惹惱兄弟們,一旦發生了這事,你要替章先生解圍,有時候咱不宜站出來偏袒章先生,你比咱阻止弟兄們胡來更合適。”

徐達點首:“明白!”

隨後,徐達又忍不住問朱元璋:“上位,如果馮國用不是不明白,是存有私心的話?”

“那還用問嗎?!”

朱元璋厲聲喝問了一句,就道:“咱自不會讓弟兄們為這些儒士能夠成為天下之主而流血,結果自己卻低人一等!”

“是!”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子虛烏有君
【流放逃荒+天災人禍+空間囤貨+爽文基建+王爺追妻火葬場】\n上一世,周雲姝孃家因昏君奸臣構陷叛國,滿門男丁抄斬,婦孺流放南蠻,死於途中。 \n周雲姝雖然作為魏王妃免於流放,卻也被幽禁冷院,遭人背叛難產而死。 \n重活一世,周雲姝自請下堂,搬空王府庫房陪著孃家去流放。\n別人眼中的周家,家破人亡流放苦。 \n實際上的周家,好吃好喝好眠。\n流放逃荒路上雖然天災人禍不斷,但是周雲姝一路上囤貨、囤糧、
歷史 連載 45萬字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喬子軒V
意外穿越到大周,卻因為和太子走的近被貶到崖州作知州。八年時間,將荒蕪的崖州一步步改造成為人間聖地。 所有被貶到這裡的人,都驚呆了!這便是崖州麼?這一日,女帝微服出巡,來到崖州! “這幫人到底是來服刑的?還是來享福的?”
歷史 連載 61萬字
娘娘頗得聖眷

娘娘頗得聖眷

屋裡的星星
【日更,目前12點更新】 褚青綰身出名門,姿容盛皎,明豔無雙,她有位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家早有默契會結成一段姻親 但不等沈家人上門,宮中傳來訊息——太后欲替聖上品選後妃,凡未婚的良家女子皆要入宮參選 霎時間,褚青綰眼前擺了兩個選項 ——繼續和沈家定親 ——或是,進宮選秀 當日,褚青綰被父親叫進書房待了一整日 奉旨入宮那日,褚青綰隱約看見故人的身影駐足在不遠處 褚青綰平靜地收回視線 她心想,她委實
歷史 連載 3萬字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棠九
【通古今+神明人設+打臉爽文,古代紈絝純情小王爺&外表冷靜內裡慫慫貌美學霸】 醫藥專業學霸謝姝雲先是保研機會被搶,後工作被打壓,放棄了當前的成就回老家繼承了爺爺留下來的小藥店。 結果自家小藥店能連通一千年前的古代。 某天夜晚,一位食物中毒的王爺偶然進入,用自己的玉佩換走了藥,並誤會自己為小仙人。 王爺那兒群臣環繞,虎視眈眈,先是瘟疫,後絕症重傷,走投無路,王爺向小仙人祈求買藥。 謝姝雲冷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