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花好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一首‘竹石’!”

張鄉紳低吟,然後擊節讚歎,“此詩初讀來樸實無華,細細品來,卻是寄寓範兄百折不撓之志!”

范進淡淡笑道,“趕鴨子上架罷了,二位仁兄倒不必過於吹捧在下。”

他雖然不認為這是商業互吹,但也沒真自我催眠,把旁人的心血之作,當作是自己的天縱之才。

再者說了,抄詩一道,在明朝可比唐宋難度大多了,明清時期膾炙人口的佳作,遠不如唐宋那般層出不窮。

當然,明清詩詞總體質量不行,但在數量上同樣不落下風。

其中,我大清就貢獻了一大批詩詞。

尤其是某位清朝皇帝,平生創作詩歌近五萬首,你以為是開玩笑的?

儘管這五萬多首,絕大部分都是濫竽充數,可大大充實了我大清的詩詞庫的也是事實。

到了之後的民國,優秀的詩詞就更少了,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妖魔鬼怪都做出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詩來。

比方說,有‘環保’如“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形象如《遊泰山》“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再例如,生動如《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

更有‘虔誠求雨’如,“玉皇爺爺也姓張,為啥為難俺張宗昌?三天之內不下雨,先拔龍皇廟,再用大炮轟你娘!”

再之後的朝代,烏煙瘴氣的東西就少了,有自知之明的人更多了。

原本酷愛寫詩的各路草莽英雄、文學青年們,不僅懶得寫詩了,甚至正經人連日記都不寫了。

至於不正經的,由於實在水平有限,只能“回車鍵分行寫作”,然後在小圈子裡相互吹捧,自鳴得意。

周鄉紳道,“範兄過謙了!

張鄉紳點頭補充,讚許道,“周兄說得在理。”

科舉之道,秀才考的是四書五經,而范進在童子試上被周學道點為案首,二人自問是遠遠及不上的。

舉人試考的主要是五經,並且鑽研五經中的一經,二十道五經題,擇一經中的四題開筆。

范進考了廣東鄉試第七,更是連周學道都誇獎他的文章是‘天地至文’,二位鄉紳對他怎能不欽佩!

否則張鄉紳也不會總把請教二字掛在嘴邊了。

范進直嘬嘴牙子。

張靜齋倒是神采奕奕,“範世兄,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也不知當說不當說?”

范進拉著他熱情道:“靜齋兄,你我年誼世好,何必如此拘謹。”

“世兄,不知這份手稿,可否贈我?”張鄉紳滿懷殷切,目光眨也不眨地盯著沉香木桌上大筆寫著‘竹石’的宣紙。

范進鬆了口氣,笑道,“我當是什麼,靜齋兄喜歡,只管拿去便是了!”

張鄉紳得償所願,內心歡喜,連連道謝。

......

翌日,清晨。

醒來剛剛在奴婢的服侍下穿衣洗漱的范進,當即就得知了‘竹石’流傳後掀起的滿城風雨。

管家微微欠身,欣喜道:“老爺,自從您的詩作傳了出去,士子們大為驚歎,這會兒都聚在府外候著,希望能當面向您請教,聆聽教誨呢!”

也不知哪個混賬王八蛋,此前竟然謠傳自家老爺不擅詩詞歌賦,簡直就是最惡毒的汙衊!

這不,小露一手,便讓闔城的風流士子歎為觀止。

“‘竹石’的威力,竟恐怖如斯?”范進倒吸了一口涼氣。

倒是沒注意到老管家欽佩的神情,或者說是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以為然。

范進揮手道:“算了,你派人去告訴他們,就說我偶感風寒,不便見客。”

老管家怔了怔,旋即瞭然地道了聲‘是’。

自家老爺是舉人,聚在外邊求見的了不起就是秀才,還有些連童生都不是。

說是來請教學問,實則不過是找機會攀附自家老爺罷了!

難怪老爺不耐煩。

范進倒是不知老管家在霎時間腦補了這麼多東西。

既然立下了‘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的人設,那自然要立穩了!

現如今周學道是他最大的靠山,他當然要當一個老師喜歡的‘乖學生’,時刻保持與老師步調一致。

既然說了偶感風寒,那今日當然是不便外出訪客了。

不訪客,便苦讀。

范進雖然繼承了原身的才學,但原著中,范進在為母守孝的三年時間裡,可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

論文章火候,肯定比此時的范進精深。

范進坐在薔薇架下的藤椅上,邊上石桌上放置的熱茶冒著氤氳熱氣。

不多時,下人便來報,說是胡老爹押著兩個大舅哥徑直往此地來了。

范進下意識一皺眉。

胡老爹倒還沒什麼。

關鍵是那兩個便宜大舅哥,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記憶中,原身每次上岳家求助,兩個早已分家的大舅哥,就跟防賊一樣防他。

這就也罷了!

此二人還不遺餘力的傳些關於范進與胡盈盈的謠言,沒少中傷范進夫妻二人。

後來鬧得僵了,胡盈盈一連十幾年都沒臉回孃家。

跟胡老爹‘嘴壞心好’的性格比起來,范進幾乎找不到那兩個便宜大舅哥半點優點。

而且,如果他沒記錯的話。

無論是前頭中了秀才,還是緊接著中了舉人,二人都不曾露面。

好歹中秀才的時候胡老爹拎了副大腸過來,儘管大半進了他的五臟廟,後來中舉,更是提了最上等的五花肉,四五千大錢。

這跟別人巴結送的東西比起來自然是不值一提,可對胡老爹來說卻已經是十足十的大手筆了!

兩個大舅哥卻連面都沒露,連表面功夫都不會做。

念及此處,范進也不由得啐了一口,暗罵道:“兩個上不得檯面的東西!”

也就是中舉以來,應酬太多,沒想起了,否則以他的身份地位,隨意露個口風,這兄弟二人的買賣就得黃了!

如今來負荊請罪,他倒要看看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早安大明

早安大明

迪巴拉爵士
女媧補天只是傳說,可來自於二十一世紀的南美小軍閥蔣慶之卻被迫為大明國祚補足五百年。 “什麼,毒打嚴世蕃一頓能增加大明國祚十年?誰特麼都別攔著我!徐渭,臥槽尼瑪,放開我!放開我!”嘉靖二十七年,帝國斜陽。 贅婿之子蔣慶之要做的是,把大明從黃昏拉回清晨……早安,大明!
歷史 連載 6萬字
執劍長安

執劍長安

雞腳芝士
機關算盡謀天下,鐵衣怒馬逆中原。自北蠻侵中原已過百餘年,天下之勢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湧動。 而今群雄豪起,燦若繁星,諸國不免各有其志,自當奮勇爭先、逐鹿中原。 一日之勢,明久則暗,暗久則明。當今中原,新唐中興,志在重塑輝煌。 然北魏強盛,欲鷹揚千里而一統天下,此外,更有後韓、南楚、田齊等國伺機而動,亦有寒門、草堂、芸月閣等幫派參雜其中,關係縱橫交錯、錯綜複雜。 面對內憂外患,新唐當如何以對?
歷史 連載 113萬字
萍術傳奇

萍術傳奇

武功山
這是一部有關傳統中藥歷史小說。清代初期,南粵客家人沈啟祥移家武功山羊獅幕,以栽培白朮為業,其白朮被醫家以其產地命名為 “萍術”。清同治初,左宗棠奉旨西征,紅頂商人胡雪巖之胡慶餘堂研製 “胡氏闢瘟丹” “諸葛行軍散”等丸藥供左宗棠軍營之用,特派員赴沈家採購萍術。萍術遂暢銷於江浙滬等省,轉運全國海外,聲譽名震遐邇,公認聖藥,沈家因此成為富甲一方的中藥巨賈。
歷史 連載 3萬字
[紅樓]國師寵妻日常

[紅樓]國師寵妻日常

睡醒就餓
顧慶之帶著天氣預報系統穿越到了紅樓的世界,他果斷走了林如海的路子,去給皇帝當國師去了。 靠著精準的天氣預報跟求雨這個大殺器,國師當得很成功。三個月一小升,一年一大升,顧慶之很快就成了人生贏家。 當然最重要的,是見到了林黛玉。 顧慶之陪著她一起散心一起鍛鍊一起長大,帶她走出賈府,接觸到了這個世界,看著及笄宴上那個明眸善睞、身體健康,能說會笑的林妹妹,他忽然有點捨不得了。 國師就該娶世外仙姝做老婆的呀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