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右門位於保和殿的右側,過了這扇門就是紫禁城的核心——三大殿這一塊兒了。而由後右門一路南下,再過中右門、貞度門、金水河,就能一路殺出午門了......是殺出午門,不是推出午門!

出了午門,再往前跑一段,那可就是大清朝廷下面各大衙門集中的千步長廊了。鰲拜的心腹死黨中有許多都在六部當中任職,一旦讓鰲拜在千步長廊上和這些死黨聯絡上,他說不定就能以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名義召集起一支“議會軍”,這可就有“大革命”的味道了!

所以跟著鰲拜前後腳衝出乾清門的王忠孝瞅見這個被一群小孩用板磚拍出一腦門子血的滿洲第一勇士,正在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侍衛護著往後右門跑,就知道這老東西還沒死心。

於是他當機立斷就張開大喝一聲:“逆賊鰲拜跑了,快追啊!”

吼完之後,他就一手執弓一手抽刀,撒開雙腿,向著後右門飛奔。他的兩個便宜兄弟王忠賢、王忠義,還有書僮王安,馬伕王全,之前都跟多隆一塊兒躲在乾清門外的侍衛檔房裡頭,這會兒也剛衝出來,正東張西望找鰲拜呢!

聽見王忠孝的一聲吼,也都跟了上去。還有那個“戰鬥師爺”於得水剛才還在扮演“內奸御醫”,這會兒已經換上了侍衛的黃馬褂,也拎著把砍人的刀子從乾清門裡衝了出來,麻溜地跟上了王忠孝“笑終”大清的步伐,一起去追殺鰲拜。

這個於師爺還有點軍事天賦,一邊追還一邊衝著景運門方向嚷嚷:“王大總兵......鰲拜要跑了,快出後左門去包夾他!”

於師爺這麼一喊,還真讓那個“鷹眼觀六路,狗耳聽八方”的王輔臣給聽見了。

這王輔臣也在乾清門外的空地上找鰲拜呢——雖然他也贊成把鰲拜“朱三太子化”,但決不能讓鰲拜翻盤逆襲了。要不然他一家老小都得上菜市口!正找著呢,就聽見於師爺的吼聲了。於是二話不說,撒開兩條大長腿就往太和殿左邊的後左門而去。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王輔臣的兩條大長腿就發揮優勢了,腿長跑得快!而且王輔臣年紀還不老,又長期在雲南帶兵練兵,體力保持得相當不錯,所以跑著跑著,就對鰲拜等人形成了包抄。

而和王輔臣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王忠孝其實也是個能長跑的,但他卻被鰲拜手下的老侍衛舍了命在後右門、中右門、貞度門擋了三次。雖然三個老八旗也沒蹦躂幾下,就都在王忠孝的“貼臉一箭”下送了性命。但他們還是遲滯了王忠孝等人追擊的速度,當王忠孝射死了堵在貞度門外的那個老爺子時,已經跑得氣喘吁吁的鰲拜都已經快接近午門了。

鰲拜眼看就要逃出昇天,突然就聽見自己的左前方傳來一聲發喊:“鰲拜,哪裡走,王輔臣在此!”

鰲太師循聲望去,心裡頭那個絕望啊!

因為他一眼就看見王輔臣正拄著跟丈六長槍在午門當間的那個門洞裡頭了!

王輔臣的那一手楊家槍可是公認的天下第一......這是當年在大同陣前拿長槍扎白甲兵扎出來的,就連當初的鰲拜都是服氣的,何況如今?

而且鰲拜手裡只有一把不知道誰遞給他的腰刀......遇上天下第一槍的王輔臣還想單刀破長槍?做夢都不敢想啊!

攙扶著鰲拜的兩個老侍衛也知道打不過王輔臣,也就不白白送死了,其中一個就對鰲拜說:“太師,咱們還是走熙和門、西華門去西苑吧......”

“對,對,”另一個喘著大氣的老侍衛也對鰲拜說,“西苑裡面有馬廄,咱們搶上三匹馬騎著就能殺出去了!”

“好,就這樣......”說著話,鰲拜嘆了口氣,他也已經跑不動了,人不服老不行啊!他年輕的時候披上三層甲冑在戰場上飛奔也不覺得累,但是現在才跑那麼點距離,就已經開始喘了。

在這樣跑下去,都不用王輔臣、王忠孝這對父子來殺,他自己就累死了。

想到一會兒就有馬騎了,鰲拜和手下的兩個老侍衛終於提起氣力向熙和門跑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王輔臣、王忠孝爺倆也追得快沒力氣了。鰲拜他們雖然跑不快,但是後面的追兵卻一直沒追上,不過鰲拜他們也沒把追兵甩掉,身後還一直有“別放跑了鰲拜”的嚷嚷聲傳來。

就這麼一邊追一邊逃的,兩撥人一前一後,就到了同樣歸侍衛處管理的馬廄。管馬廄的侍衛頭頭還是個一等領班侍衛,已經上了點年紀,但不是鰲拜夾帶裡的心腹,看見鰲拜滿頭是血,被兩個手下攙扶著跑來,當場就給驚呆了,還那兒打聽呢。

“鰲太師,您這是怎麼回事兒?”

鰲拜也不敢說自己被小皇帝手下的布庫少年用板磚給拍了——這他M太丟人了!堂堂滿洲第一巴圖魯,讓群小孩子用板磚拍了個頭破血流加落荒而逃。這要說出去,他哪兒還有臉見人?到時候跟著他的那些黨羽也得另投明主去了......

“老夫自己摔的!”鰲拜一咬牙,“老夫去南書房見駕的時候不小心被門檻絆了一下......快給老夫牽幾匹馬,老夫要騎著去同仁藥室找樂大夫醫治!”

去同仁藥室醫?

宮裡面沒有御醫嗎?

“快給太師牽馬!耽誤了太師治傷,你吃罪得起嗎?”

鰲拜的兩個老護衛看見那馬廄總管還在發愣,全都厲聲嚷嚷起來,一副要宰人的模樣。

那個馬廄總管當然也是怕鰲拜的,只好馬上命令手下去牽了三匹好馬,讓鰲拜他們騎著走了。臨了還送了鰲拜一塊洗馬用的白毛巾,讓鰲太師把一顆被板磚拍花了的禿腦袋裹上......

他們仨前腳騎上馬剛跑,後腳就看見王輔臣、王忠孝帶著一群黃馬褂衝進來了。他們剛才已經看見頭包白布的鰲拜騎馬跑了,於是立即就咋呼了起來。

“鰲拜反了!皇上命我等捉拿鰲拜!”

“這位老哥,我是藍翎侍衛王孝忠,那個大呼小叫的是我爹,我們奉旨捉拿鰲拜......快牽馬過來!”

“對,對,萬萬不能放跑了鰲拜......否則我大清天下可就大亂了!”

那個老侍衛是正白旗出身的,也是見過世面,一看這架勢,再想想之前鰲拜的表現,馬上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大清又出了一個造反的皇上!

這個大清朝也是造反起家,從第一代的天命老汗開始,那就是代代都出造反的皇上!天命老汗反了大明朝和幹阿瑪李成梁,皇太極反了他後媽大妃阿巴亥,還反掉了努爾哈赤正在努力培養的繼承人多鐸。順治皇上則把他的皇阿瑪攝政王多爾袞和皇叔議政王阿濟格給反了。現在終於輪到康熙造反了......

那老侍衛想明白之後,馬上對著底下一群驚得說不出話的拜唐阿和馬伕氣急敗壞地大喊:“快,快牽馬來......”

他之前給了鰲拜三匹馬,如果現在不表現得積極一點,將來秋後算賬把他歸入鰲拜一黨,那可就虧死了!

底下的拜唐阿和馬伕看到他一副氣急敗壞的模樣,也都變得手腳麻利,飛快地從馬廄裡面牽出了幾匹又高又壯的戰馬,而且還在這些戰馬的馬鞍上掛了水袋和精料。

王輔臣、王忠孝他們也沒工夫去追究那個守馬廄的老侍衛是不是鰲拜的同黨,就一個個翻身上馬,緊跟著鰲拜他們衝出了皇城的西華門,開始在北京內城的大街上上演急速追馬了!

而與此同時,索額圖、明珠他們倆,已經領著一大群的侍衛和親軍,氣喘吁吁地跑出了午門——他們是去千尺長廊上的鑾儀衛調兵的!鑾儀衛裡面的兵將雖然不多,但是控制六部衙門那是綽綽有餘。

六部,特別兵部一旦被控制,那麼巡捕三營和京師九門就會被造反的康熙皇上控制。

鰲拜就徹底反不了天了......哦,其實也沒一定!

.......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求追讀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研磨想跟我複合

研磨想跟我複合

你問我嗎
【完結文《影山君好像是認真的》】 【下本寫《偷偷暗戀我的角名同學》爹系x自卑】 ▎本文文案 我,帝丹高中的新老師,剛被前男友刷了親密付。 我前男友叫研磨,身兼YouTuber、股市操手、電競選手數職的公司總裁,不可能刷我的錢。 我打電話問他:“破產了?” 【“沒有”】 我直接結束通話,出於某種原因沒把錢要回來。 寶貝學生鈴木園子:“需要我借錢給你嗎?” 我:“暫時不用。” 沒想到每天都被刷錢,我的存款
歷史 連載 3萬字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區區某某
作為科舉世家的庶子,崔琇天賦出眾十歲便成小三元,卻被父親和嫡母聯合打壓。他們害怕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奪了家族資源。 一朝重生,崔琇發現自己活在《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話本中。 書中農家哥兒透過科舉,一路扶搖直上,還屢得千金喜愛。 而對照組是破落國公府的二房崔千霆,少有才名,卻年過三十還屢屢未中,最後酗酒行兇,連累國公府被問罪。 而他此刻的身份便是崔千霆的庶子。 才三歲。 崔琇:“…………” 崔琇心都
歷史 完結 4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磕磕絆絆的我
貞觀七年。\n天空一聲炸響,穿越成了魏叔玉。\n身為魏徵的寶貝兒子,那不得給爹爹分憂解難嗎? \n李世民偷藏私房錢?爹你歇歇,我來罵。\n李世民想要納妾?爹你歇歇,我來罵。 \n李世民想要御駕親征?爹你歇歇,我來罵……\n總之一句話,李世民幹啥,咱反對就是了。 \n賢名這不就來了嗎?\n “兒砸,你這樣爹會失業的。”\n “那我明天歇歇,您來罵?”\n “不愧是我的好兒砸。”\n上陣父子兵,噴子二
歷史 完結 146萬字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寶哥
系統+權謀+爭霸+海戰+爆兵+殖民,大唐廢太子李承乾長子李世民長孫李象被現代青年魂穿,並獲得皇帝養成系統,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獲得金錢武器各朝代王牌軍隊猛將。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保住父親太子位之任務,獎勵三千大雪龍騎。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京城平叛任務!獎勵六千大漢羽林衛,羽林衛統帥霍去病。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遠征漠北任務!獎勵一萬匈奴鐵騎,統帥冒頓單于。 在系統幫助之下,大唐帝國在李象的帶領之下,攻
歷史 連載 2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