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晨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邑,祭氏別院內。

經過李然的一番自我解釋,子產當即便不疑他了。

這也難怪,畢竟平丘之會時,他就在絳城內已經見識了羊舌肸對於此人的重視程度。

甚至還與他通力配合,將季孫宿是給囚在了晉國。硬生生讓季氏在魯國和諸侯國面前丟盡了顏面。

所以,羊舌肸若真有求於李然,李然為其出謀劃策自也是理所應該。

可他這般想,是因為他了解了這裡面的曲直,但祭先顯然卻不是同樣這般想的。

他斜眼看著李然,眉宇間藏著一絲忌憚和警惕。

“可是…子明啊,如今我鄭國的糧食也已經整裝待發,齊國若早於我們先至,只怕將來傳出去,天下人會笑話我鄭國乃是虛偽從事啊。”

齊國運糧商隊已經進了魯國,至多十日便能抵達衛國。而鄭國運糧商隊才剛要整裝待發,算起來,時間上其實已經有些趕不及了。

子產所擔憂的,在於鄭國與衛國可謂是唇齒相依,而齊國與衛國是相隔千里。齊國的糧食都能運到衛國了,你鄭國的這才剛來,不是虛情假意又是什麼?

要知道衛國旱災已是有些時日了,絕非突然。如今鄭國的行動實在是太慢了些。

子產言罷,與祭先一同看向李然。卻見李然卻反而是顯出一臉的自信,並且是在那笑而不語。

“子明先生為何發笑?”

聽得子產問話,李然這才開口言道:

“呵呵,大夫所言,恕然不敢苟同。”

只見李然卻是神色一正,一邊搖頭,一邊作揖諫言道。

“哦?卻是為何?”

子產聞言,不禁面帶難色,滿腹狐疑的如是問道。

只聽李然頗為自信,繼續是侃侃而談:

“大夫可知,這《周易》之‘比卦’有云: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大夫可解其意?”

子產聽罷,與祭先面面相覷,卻是完全不解其意。只聽李然是繼續言道:

“此爻之意,意為只要是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堅守正道,那麼去結交各路朋友就不會有過失。有誠意的人就好比是美酒滿缸,您的誠意自然而然會最終吸引更多的人來與你交往,這樣才是吉利的。”

李然不愧為洛邑典藏室史,《周易》於他,可謂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引經據典,都令人不得不信服。

只聽李然是繼續解釋言道:

“如今,衛國大旱,上下皆苦,其國內已無力賑濟。故此求援於諸侯。因此,無論是晉國,齊國亦或是鄭國,只要運糧救濟乃是出於真心,那便都是行的仁義之舉。又何來為先者而歌,為後者不恥之說?”

“再者,大夫所籌之糧,也絕非一人之功,乃是鄭國上下齊心所共籌的,也絕非大夫有意延了時日。衛國正值大難,又豈能受了鄭國恩惠反而還要譏嘲鄭國?小人竊語,君子獨行,鄭國行事光明磊落,何須擔憂被他人笑話?”

李然在這裡糾正了子產一點,那就是賑濟衛國旱災並非只是為了圖個虛名,更不是為了標榜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為了真正幫助到衛國的普通民眾。

倘若只是為了沽名釣譽,或者另有所圖。那麼,其心便可謂之不正,心不正,則事難成啊。

“哼!那如此說來,倒是老夫行事不夠光明磊落,在給衛國的百姓落井下石了?”

這時,一直未曾開腔的祭先忽的冷笑一聲出聲道。

李然所言齊國與鄭國兩家的運糧賑災之舉,行的都乃是仁義。故此,不用擔憂被他人恥笑。

但那祭家可打算的是運糧前去衛國販賣,賺取錢財,與之對比,豈不就是不義了?

如此行徑,不正是小人所為?

子產不料祭先會當著李然的面如此言說,聞聲當即是笑著兩相周全道:

“子明當不是此意,祭老何出此言吶。”

“子明所言,確實在理。衛人雖非我鄭人,然同是王治之下,我鄭國的糧車便是晚些到,那也無妨。我鄭國之願,天下共睹。既是堂堂正正的,又何懼小人言說。”

對於祭氏打算運糧前去衛國販賣一事,子產自然也是知道的,故此這才託付祭氏,將鄭國朝廷準備的糧食一併運往衛國。

在他看來,祭氏終究是商賈之家,萬事自當以利當先。此番運糧前去鄭國販賣,雖有貪財之嫌,但好歹也有救濟衛國災民之實。

什麼樣的人便做什麼樣的事,所謂無利不起早,若是隻讓祭氏白白送糧給衛國,倒是真有些過於苛求了。

其實,子產話裡雖說著鄭與衛同屬王治之下,衛國百姓也是鄭國百姓。可實際上,在子產心中,或者說他的潛意識裡,仍是將其區分為外邦的。

這種觀念,在近百年的不斷強化下,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了。

所以他才會覺得祭氏去衛國販賣糧食倒也並無不可。

“老夫出身商賈,萬事皆以利字為先,世人皆知。而今衛國大旱,老夫運糧販賣,以解其燃眉之急,比之君侯送糧救災,老夫自愧不如。然老夫並未覺得此事是有何不可。”

“方才聽你所言,似是反對我祭氏此次前去衛國販賣糧食,你倒是說說,我祭氏此行,究竟是有何不妥?”

祭先本就懷疑李然前來鄭國的目的不純,再加上他不甚相信李然剛才所言,所以此刻對李然的懷疑一時更甚。

他總覺得李然方才所言,分明就是綿裡藏針,故意在子產面前是句句挖苦諷刺於他。

“既然祭老宗主提及了此事,那麼,便恕然斗膽妄言了。”

子產本以為李然會順著自己剛才給的臺階就坡下驢,可誰知李然不但沒有下臺階,反而主動拆臺。聞聲不由一怔,雙眉頓時聚攏。

他沒想到的是,李然還當真是對祭氏的此次販糧計劃是有所不滿的。

“哼!”

“那老夫倒要看看你今天能說出點什麼名堂!”

祭先不以為意,早有打算的他根本不懼,此刻臉上滿是不屑之色,眉眼間的怒意漸漸湧起。

而李然見狀,卻是面色平和,波瀾不驚。

只聽他道:

“敢問祭老宗主,何為利?”

“這是什麼話?老夫經商一生,豈能還不識利?”

“啊,是是,確是晚輩唐突了。然而,然以為,這‘利’卻要分可見之利,與不可見之利。可見之利,乃為實物。於人而言,田畝,家宅者是也。於國而言,疆土,富藏,民者是也。”

“而這不可見之利,唯義也。失無形之義而得有形之利,於祭家而言,未免過於得不償失了。”

“衛國如今大災,餓殍遍野,慘不忍睹。不少地方甚至已經出現易子而食。衛國百姓日夜盼望各國諸侯能夠施以援手,助其度過難關。”

“還請祭老宗主試想一下,且勿論齊國是否會輸糧入衛,即便是子產大夫這批糧食若一併到了衛國,那麼對待祭家的這批糧食,衛國又會是持何種的態度?”

“這‘趁火打劫’之名,恐怕必然是要坐實了。屆時,售糧雖能得利,卻壞了祭氏,乃至是鄭國之大義。此等危害,不可不防啊!”

“況且,請祭老宗主再退一步想,倘若…”

李然說到此處,竟是突然來了個停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猛吃八大碗
太宰楊川與女帝燕無垢相識於微末,楊川助燕無垢登基並穩固朝堂,然隨著楊川威望日盛,女帝對其漸生猜忌。 女帝藉由官員彈劾之際,貶黜楊川,並欲要廢除楊川修為。系統降臨,楊川自廢修為離宮,從此與女帝一刀兩斷。 而就在楊川離宮後,身邊丫鬟展露出真實身份。她,竟然是齊國女帝!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學渣被逼考科舉

學渣被逼考科舉

映在月光裡
新文《典妻開局,君臨天下!》,預收《讀書不為考科舉》,文案在下面,求收藏。 本文文案如下: 富二代學渣程子安坐等繼承家產的時候,卻穿成了七歲小屁孩。 所幸家有幾十畝良田,父親程箴是才貌雙全的舉人,吃穿不不愁。 作為獨子的程子安:“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當個快樂的學渣,繼續紈絝人生。” 誰料程箴不幸出事,斷了程子安躺平之路。 眾人:“沒了程箴,就憑著愚鈍無知的程子安,程家徹底完了。” 被程箴拿著棍棒威
歷史 完結 8萬字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金玉滿庭
李長安:關於我的畢業答辯是《在導師們的指導下成為千古一帝》這回事。 李長安正跟著導師參加社群活動,眼前忽然一黑就來到了唐朝。 好訊息:是開元盛世,她還是唐玄宗的女兒 壞訊息:也快到安史之亂了,她爹討厭她到了不給她公主封號還讓她做道士的地步 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惡之,詔衣羽人服。代宗以廣平王入謁,帝字呼主曰:"蟲娘,汝後可與名王在靈州請封。"——《新唐書》 她決定向
歷史 連載 1萬字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衛雲芷穿書了。 在書中,一位清冷劍修被狐妖反覆採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後,秘境被開啟,清冷劍修原地黑化,把狐妖化為肉沫並且遁出秘境,成為了屠戮一城、魔焰滔天的魔尊。 衛雲芷發現自己現在就穿成了這隻狐妖,那位清冷劍修正被鎖鏈禁錮,等待她的採補。 她不敢採補劍修,更不想變成肉沫, 她努力和反派大佬搞好關係,甚至給他劇透讓他別黑化。 在小黑屋裡,他們兩人處著處著就處成了雙修關係,而雙修這事大概是爽過頭,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季漢中興英烈傳

季漢中興英烈傳

蓋世英豪呂奉先
後人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 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 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