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晨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然的話,換一種說法便是該曲則曲,該彎則彎,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外如是。

這會兒跟季氏鬧個天翻地覆,最後倒黴的是誰?不還是你太子嗎?

“當然,太子的心情然可以理解,但情況如此。要想振興公室,眼下就得將自己隱於暗處。”

“更何況,這種事也並不丟人。想當年晉文公流亡他國十九年,不照樣最後稱霸天下?”

囉嗦不是李然的本性,這年頭言簡意駭最關鍵。

聽完李然的一番話,太子野也算是徹底認清了現實。若論實力,即便是現如今的叔孫豹也並非季氏的對手。

“眼下據說季氏已派人提前去晉國求取祭器,一旦晉國訊息傳來,我們又該作何反應?”

太子野又問及了另外一個問題。

對此,李然的態度依舊很明確:

忍!

“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待到了晉國,晉國震怒,季氏多半便要遭殃…只是…”

李然說了一半,卻又矢口打住。太子野聽他這話裡有話,也是甚是焦急:

“子明兄有話只管明言。”

“只怕屆時他對晉國的無可奈何,很可能會遷怒於太子。所以越是關鍵時候,太子便越要忍耐,無論季氏如何跋扈,太子都絕不能給他們落了口實。”

“小不忍則亂大謀,太子切記。”

他們也都知道,其實就算晉國當真讓季氏吃了些苦頭,那對季氏而言,也不過是大風颳過,汗毛倒立而已,絕無傷了季氏分毫的可能。

所以一旦太子野有任何異動,季氏必然先發制人,這是可以肯定的。

太子野鎖緊眉頭想了想,不禁點頭道:

“嗯,子明兄此言甚是有理,多謝子明兄指教。”

李然聞聲,不由心道:咱們現在可就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了,我想不指教你都難啊。

“對了,聽聞太子打算即位之後欲入住楚宮?”

心神一轉,李然忽的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然也,當年君父省吃儉用,建造楚宮,為的便是能有一日振興我魯國公室,只可惜......”

“哎…野別無長處,唯有承父之志,中興我魯!唯有這樣,日後九泉之下,也好去面對列祖列宗。”

年輕人的願望就是如此宏偉,但也不難看出太子野心中的熱血滾燙。

同時,聽到這話的李然,再度從他的身上捕捉到了一絲姬晉的影子。

饒是他原本想要打趣,此刻也不由自主的因太子野所言而感到熱血澎湃,聞聲旋即作揖言道:

“太子之志,然定相隨!”

得到李然親口答應,太子野如獲至寶,一時驚喜不已,當即就要朝著李然頓首還禮。

“萬萬使不得!…太子日後乃是國君,如此有違君臣之道。”

“然此番逃難而來到魯國,能得太子賞識,叔孫大夫相邀,已是榮幸,豈敢再受此大禮。”

此時,李然的臉色顯得十分誠懇。想當初在洛邑,他未能襄助太子晉,而今在曲阜,他不能允許同樣的事再度發生。

周王室太子晉身上的悲劇,絕對不能在魯國太子野的身上重演!

……

於是,接下來的幾日,太子野都沒有再來叔孫家,這種時候要的就是安靜。

靜靜的等待,等待晉國給予季氏當頭一棒。

叔孫豹對於魯宮與楚宮的安排也已算得盡心盡力,他雖掌握一軍,但卻不能調入曲阜,更不能調入魯宮與楚宮,所以他只能私下找些信得過的侍衛頭領,讓他們務必要謹慎防範。

另外一方面,叔孫豹對於李然的安危也是極為關切。

“想那季氏若要對太子不利,必定也會先拿子明開刀。因此,子明的安危,老夫也是十分掛心。”

說來也是,想那太子野無論怎麼說也是個太子,季氏就算是要找他的麻煩,那也好歹是要有個由頭的。

而李然在集會上的一番大得太子認可,太子也曾兩次前來此處與李然面談,季氏又會如何不知?況且李然如今不過一屆普通國人,死了也沒人知道。所以季氏一旦對太子野動手,那李然必定是首當其衝。

“那…”

李然一聽這話,頓時就愣了,心道自己也不過是個出出主意的人,季氏應當不至於趕盡殺絕吧?

不過轉念一想,當初在周王室,齊國的王后不也是這般趕盡殺絕的嗎?這季氏一家子可也不見得能比周王室的王后好到哪去。

“子明放心,老夫已安排下去,子明之安危,自明日起便會有專人照料。”

話說叔孫氏他雖是握有一軍,但想從自己的封邑調配軍人來保障李然的生命安全顯然不現實。

可如果不是軍人,那叔孫豹說的“專人”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是的,就是死侍。

……

翌日,李然的院子。

一群身著墨黑長衣,手持青銅劍的武士已是並肩而立,又見叔孫豹雙手往後一擺,正聲言道:

“這位便是我叔孫府上的貴客,李然,李子明。”

“今日你們誰若能勝出,便有資格能隨侍於他,聽明白了嗎?”

原來這竟是一場武試。

其實,這在當時也並不奇怪,由於各國諸侯卿大夫需要相互掣肘,相互制約,為防止自家突然發生變故,因此豢養些這種武士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風尚。

畢竟許多他們明面上不好辦的事,就讓這些武士私底下去給他們辦了。而武士也就討個生活,可謂是各取所需。

李然心道這叔孫豹腦子還真不錯,他的這種做法要是再推遲個數百上千年,那可就成了武舉了啊。

於是一場春秋時代的武試,就這樣在李然面前拉開了帷幕。

而讓李然詫異的是,這幫人的武藝還真是了得。

雖然他們不能飛簷走壁,也不一定為人耿直不曲,一身正氣,但他們手上的技藝卻十分的嫻熟,即便是十多個人的大混戰,也都各自將各自的技藝發揮到了極致。

最終,一個一米八的大高個脫穎而出,戰至了最後。

此人長相極其威猛,國字臉上一雙鷹眼銳利無比,身著墨黑長衣,腰間束著一條犀帶,一看便是非凡人物。

叔孫豹也很是滿意,微微點頭後與他言道:

“嗯,樂安孫驟,日後你便是這位李子明的隨侍了。給老夫記住,你死了,他,也不能被人傷及一根毫毛!”

這樣的命令在李然眼裡可謂是“毫無人性”,可孫驟卻想也不想的直接垂頭抱拳答應了。

“是,吾孫驟,侍奉主公!”

但見孫驟一個跪拜,直接往李然身前撲了下去。

“快快請起!”

李然這還是頭一次見到別人給自己下跪,當即有些惶恐,可誰知他這話說完,孫驟卻是半點反應也無。

他不由朝叔孫豹看去,只見叔孫豹笑著道:

“子明,此人今後便是你的死士,‘請’這個字,日後切莫再用了。”

李然霎時明白了,說白了孫驟就是一個奴隸,只不過是讓他能享受到門客的待遇,但本質上仍舊是屬於可以任意買賣的物品。

所以李然讓他“請起”,這豈非是對他奴隸身份的一種否認?他自然是不敢起身了。

李然聞聲恍然,當即冷冷道:

“起。”

話音落下,孫驟這才起身,恭敬立於李然身後。

見狀,李然又不由朝著叔孫豹感激道:

“多謝叔孫大夫,有此護衛,子明怕是往後想死也難了。”

剛才他已經充分見識過了孫驟的武藝的,心中便當即也有了一絲底氣。

“孫驟…此名深好,驟如雷電,迅猛如風......”

“咦?樂安孫驟?…那你莫不是來自於齊國的樂安?倘是如此,那你與孫武是有何干系嗎?”

李然忽的想到此處,當即也就隨口一問。卻不曾想,此問令孫驟好不驚訝:

“孫武正是屬下侄子,主公真乃神人也,足不出戶便有如此未卜先知的神通!屬下佩服!”

李然此時亦是被驚到了下巴。

孫武,兵道之鼻祖!兵家至聖!這是即便未來也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而孫驟居然就是他的叔叔!這一下,李然頓時感覺自己似是撿到寶了。

“真是古人誠不欺我也,這年頭當真遍地都是寶啊!”

這都能遇得到?

孫武的叔叔在給我李然當侍衛,你敢信?

有了這層關係,日後我豈不是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跟孫武打好關係?那樣的話,縱橫列國,馳騁沙場,掃蕩六合,一統天下…

“主公?”

這時,孫驟不解的問聲突然打斷了李然的白日夢。

李然當即抹了抹嘴邊的口水,整了整儀容,匆忙解釋道:

“哦……孫武神童之名,我在洛邑時便有所聽聞,樂安孫氏乃於幾年前所封的,我見你既是樂安孫氏,那便想著或與神童孫武是有些關係。”

此處他將“神通”講成了“神童”,其實孫武究竟是不是神童他並不知道,但毫無疑問孫武日後就是個有神通的人物,這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戰國生存指南

戰國生存指南

海底漫步者
當穿越到室町時代末期的日本,該如何生存下去,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現在,原野就要在這種高難度挑戰下,好好活下去!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唐:陛下,您安心駕崩吧!

大唐:陛下,您安心駕崩吧!

米蘭小鐵匠哥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完結 4萬字
穿書假太監,我替皇帝娶老婆

穿書假太監,我替皇帝娶老婆

陽洋陽丶
陳楓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本看過的小說中,莫名其妙繫結了能改變劇情的簽到系統,他也成為了皇帝身邊的假太監。 如今皇帝大婚在即,卻身患隱疾,陳楓當仁不讓,勇往直前,成為皇帝替身,幫助皇帝完成了入洞房的任務。 從此陳楓便一發不可收拾。皇后:陛下,臣妾已有三日不與陛下談心了,莫不是陛下忘了臣妾? 太皇太后:我的好皇兒,母后這腰痠背疼,可否替哀家揉揉?英勇女將軍:此生與你真乃我之幸事。 江湖俠女:見君誤終身?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夫郎養我眾將士[種田]

夫郎養我眾將士[種田]

稼禾
斜沙城靠近邊境,一牆之隔就是百年戰場。 這裡常年風沙肆虐,民生艱苦。不過有大將軍燕戡守著,倒也和樂。 一年前,城裡來了一個細皮嫩肉的小少爺,買下個酒館子。 斜沙城裡的人都笑:小少爺五指不沾陽春水,哪裡會做什麼生意,最後指定賠得傾家蕩產。 可誰知小酒館裡酒香菜美,還售賣各式各樣新奇玩意兒。 大家好不容易跟著大將軍種地日子富裕了,結果年末了盡花在了他家酒館。 眾人望著已經把東西賣到京城去的小酒館,羨慕
歷史 完結 9萬字
大明不革命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虛
自大航海時代以來,無論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在世界各地上搶到了多少黃金白銀。 最終都會送到大明,換成煅燒過的泥土、炒熟的灌木樹葉、還有蟲子吐出的細絲。 歐羅巴的農民和士兵為自己的國王和領主們創造財富,而他們的國王和領主再把所有的財富送往大明。 大明過去從未插手過歐洲和新大陸事務,躺在家裡就賺到了歐洲人在美洲搶來的金銀財富。 現在,這一切終於要結束了。不是歐洲人摒棄了大明的奢侈品,也不是歐洲人學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