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晨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邑,祭氏別院內。

經過李然的一番自我解釋,子產當即便不疑他了。

這也難怪,畢竟平丘之會時,他就在絳城內已經見識了羊舌肸對於此人的重視程度。

甚至還與他通力配合,將季孫宿是給囚在了晉國。硬生生讓季氏在魯國和諸侯國面前丟盡了顏面。

所以,羊舌肸若真有求於李然,李然為其出謀劃策自也是理所應該。

可他這般想,是因為他了解了這裡面的曲直,但祭先顯然卻不是同樣這般想的。

他斜眼看著李然,眉宇間藏著一絲忌憚和警惕。

“可是…子明啊,如今我鄭國的糧食也已經整裝待發,齊國若早於我們先至,只怕將來傳出去,天下人會笑話我鄭國乃是虛偽從事啊。”

齊國運糧商隊已經進了魯國,至多十日便能抵達衛國。而鄭國運糧商隊才剛要整裝待發,算起來,時間上其實已經有些趕不及了。

子產所擔憂的,在於鄭國與衛國可謂是唇齒相依,而齊國與衛國是相隔千里。齊國的糧食都能運到衛國了,你鄭國的這才剛來,不是虛情假意又是什麼?

要知道衛國旱災已是有些時日了,絕非突然。如今鄭國的行動實在是太慢了些。

子產言罷,與祭先一同看向李然。卻見李然卻反而是顯出一臉的自信,並且是在那笑而不語。

“子明先生為何發笑?”

聽得子產問話,李然這才開口言道:

“呵呵,大夫所言,恕然不敢苟同。”

只見李然卻是神色一正,一邊搖頭,一邊作揖諫言道。

“哦?卻是為何?”

子產聞言,不禁面帶難色,滿腹狐疑的如是問道。

只聽李然頗為自信,繼續是侃侃而談:

“大夫可知,這《周易》之‘比卦’有云: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大夫可解其意?”

子產聽罷,與祭先面面相覷,卻是完全不解其意。只聽李然是繼續言道:

“此爻之意,意為只要是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堅守正道,那麼去結交各路朋友就不會有過失。有誠意的人就好比是美酒滿缸,您的誠意自然而然會最終吸引更多的人來與你交往,這樣才是吉利的。”

李然不愧為洛邑典藏室史,《周易》於他,可謂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引經據典,都令人不得不信服。

只聽李然是繼續解釋言道:

“如今,衛國大旱,上下皆苦,其國內已無力賑濟。故此求援於諸侯。因此,無論是晉國,齊國亦或是鄭國,只要運糧救濟乃是出於真心,那便都是行的仁義之舉。又何來為先者而歌,為後者不恥之說?”

“再者,大夫所籌之糧,也絕非一人之功,乃是鄭國上下齊心所共籌的,也絕非大夫有意延了時日。衛國正值大難,又豈能受了鄭國恩惠反而還要譏嘲鄭國?小人竊語,君子獨行,鄭國行事光明磊落,何須擔憂被他人笑話?”

李然在這裡糾正了子產一點,那就是賑濟衛國旱災並非只是為了圖個虛名,更不是為了標榜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為了真正幫助到衛國的普通民眾。

倘若只是為了沽名釣譽,或者另有所圖。那麼,其心便可謂之不正,心不正,則事難成啊。

“哼!那如此說來,倒是老夫行事不夠光明磊落,在給衛國的百姓落井下石了?”

這時,一直未曾開腔的祭先忽的冷笑一聲出聲道。

李然所言齊國與鄭國兩家的運糧賑災之舉,行的都乃是仁義。故此,不用擔憂被他人恥笑。

但那祭家可打算的是運糧前去衛國販賣,賺取錢財,與之對比,豈不就是不義了?

如此行徑,不正是小人所為?

子產不料祭先會當著李然的面如此言說,聞聲當即是笑著兩相周全道:

“子明當不是此意,祭老何出此言吶。”

“子明所言,確實在理。衛人雖非我鄭人,然同是王治之下,我鄭國的糧車便是晚些到,那也無妨。我鄭國之願,天下共睹。既是堂堂正正的,又何懼小人言說。”

對於祭氏打算運糧前去衛國販賣一事,子產自然也是知道的,故此這才託付祭氏,將鄭國朝廷準備的糧食一併運往衛國。

在他看來,祭氏終究是商賈之家,萬事自當以利當先。此番運糧前去鄭國販賣,雖有貪財之嫌,但好歹也有救濟衛國災民之實。

什麼樣的人便做什麼樣的事,所謂無利不起早,若是隻讓祭氏白白送糧給衛國,倒是真有些過於苛求了。

其實,子產話裡雖說著鄭與衛同屬王治之下,衛國百姓也是鄭國百姓。可實際上,在子產心中,或者說他的潛意識裡,仍是將其區分為外邦的。

這種觀念,在近百年的不斷強化下,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了。

所以他才會覺得祭氏去衛國販賣糧食倒也並無不可。

“老夫出身商賈,萬事皆以利字為先,世人皆知。而今衛國大旱,老夫運糧販賣,以解其燃眉之急,比之君侯送糧救災,老夫自愧不如。然老夫並未覺得此事是有何不可。”

“方才聽你所言,似是反對我祭氏此次前去衛國販賣糧食,你倒是說說,我祭氏此行,究竟是有何不妥?”

祭先本就懷疑李然前來鄭國的目的不純,再加上他不甚相信李然剛才所言,所以此刻對李然的懷疑一時更甚。

他總覺得李然方才所言,分明就是綿裡藏針,故意在子產面前是句句挖苦諷刺於他。

“既然祭老宗主提及了此事,那麼,便恕然斗膽妄言了。”

子產本以為李然會順著自己剛才給的臺階就坡下驢,可誰知李然不但沒有下臺階,反而主動拆臺。聞聲不由一怔,雙眉頓時聚攏。

他沒想到的是,李然還當真是對祭氏的此次販糧計劃是有所不滿的。

“哼!”

“那老夫倒要看看你今天能說出點什麼名堂!”

祭先不以為意,早有打算的他根本不懼,此刻臉上滿是不屑之色,眉眼間的怒意漸漸湧起。

而李然見狀,卻是面色平和,波瀾不驚。

只聽他道:

“敢問祭老宗主,何為利?”

“這是什麼話?老夫經商一生,豈能還不識利?”

“啊,是是,確是晚輩唐突了。然而,然以為,這‘利’卻要分可見之利,與不可見之利。可見之利,乃為實物。於人而言,田畝,家宅者是也。於國而言,疆土,富藏,民者是也。”

“而這不可見之利,唯義也。失無形之義而得有形之利,於祭家而言,未免過於得不償失了。”

“衛國如今大災,餓殍遍野,慘不忍睹。不少地方甚至已經出現易子而食。衛國百姓日夜盼望各國諸侯能夠施以援手,助其度過難關。”

“還請祭老宗主試想一下,且勿論齊國是否會輸糧入衛,即便是子產大夫這批糧食若一併到了衛國,那麼對待祭家的這批糧食,衛國又會是持何種的態度?”

“這‘趁火打劫’之名,恐怕必然是要坐實了。屆時,售糧雖能得利,卻壞了祭氏,乃至是鄭國之大義。此等危害,不可不防啊!”

“況且,請祭老宗主再退一步想,倘若…”

李然說到此處,竟是突然來了個停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竊玉春臺

竊玉春臺

須夢玉
一身正氣恪守禮教後期逐漸瘋批賀御史×外表古板肅穆實際美豔撩人而不自知的姑姑 秦相宜的第一段婚事嫁得不好,夫家有錢無勢,身上還有些說不出來的毛病。 她正值綽約年華,被前夫折磨得遭不住,便一氣之下和離了。 這一和離了才知,原來和離女的日子並不好過。 世人冷眼不說,兄嫂當家後,家裡更是沒有她的容身之處。 兄嫂家的侄女到年紀議親了,那議親物件生得品貌非凡、唇紅齒白,叫她一聲姑姑甚是有禮。 對方拿她當姑姑敬
歷史 連載 0萬字
北朝帝業

北朝帝業

衣冠正倫
南北朝末期,後三國時代。賀六渾稱雄河北,宇文泰作霸關西,蕭菩薩修佛江東。 梟雄意氣振奮,百姓血淚幾行!邙山烽煙再起,河橋枯骨成堆!大亂之世,分久必合。 跨太行,渡長江,六合一統,再造帝業!
歷史 連載 303萬字
父可敵國

父可敵國

三戒大師
開局半個碗,江山全靠打——那是我爹。史上最穩太子——那是我哥。 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徵北大將軍,Happyforever——那還是我哥。 史上唯一被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朕只給你演示一遍,飛龍騎臉怎麼輸——那是我大侄子。 史上最……胖皇帝?三百斤的大胖子,能有什麼壞心眼——那還是我大侄子。 敬請欣賞由老朱家傾情上演的長篇古裝家庭倫理劇——我家全都是奇葩之‘法克低壓鍋’……呃不,是《父可敵國》啦!
歷史 連載 174萬字
穿越後我成為女帝的監護人

穿越後我成為女帝的監護人

江上秋風
先帝駕崩,留下四位輔國大臣。穿越過去的大二學生趙陽,恰巧就是其中一位。 且看他如何用智慧,輔佐女帝,掃除奸佞,蕩平叛亂。 “什麼?藩王叛亂,趙大人,上! “"什麼?宮內出命案了,趙大人,去查!"” “什麼?趙大人想娶親?他敢!給我綁來。” “什麼?有刁民造反,趙大人去平叛!” “什麼?海盜橫行?趙大人去鎮壓....!”跨越茫茫大漠,征服廣闊草原,江山是你的,你是我的。 我不是皇帝,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