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禎的這番話,口氣和緩,語態溫平,和簾外丁謂的氣勢洶洶,形成了鮮明瞭對比。

而他的意思也表達的很清楚,叫他們過來‘只是問問’而已。

但是,在場的諸人,哪個不是摸爬滾打過來的人精。

雖然趙禎說著沒有為寇準辯白的意思,可他查問當年之事的行動本身,其實就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官家剛剛登基,又未及成年,正是習讀聖人之理,研學治國之道之時,寇準一介悖逆之徒,區區司馬而已。”

“官家因如此小事擱置學業,合召諸宰執覲見,實有不妥,此事若傳揚出去,臣等或可遂官家心意,然臺諫諸官,卻未必如此,還請官家三思。”

和之前一直都是丁謂衝在最前面不同的是,這一次開口的,卻是另一名宰相馮拯。

中書之中,丁謂的鋒芒最盛。

相較之下,馮拯更多的是因循守舊,並不與其爭勝,可這並不代表馮拯的態度沒有份量。

事實上,若沒有馮拯的暗中支援,王曾也不敢屢屢和丁謂嗆聲。

因此,馮拯和丁謂這兩位宰相,在中書當中的關係,向來十分微妙。

二人默契的並不直接發生衝突,但是,也保持著一定的對抗。

可偏偏就是這次,馮拯卻沒有太多的猶豫,直接就站到了丁謂的一邊!

雖然和丁謂相比,馮拯的這番措辭稍顯委婉,但是,卻也仍可以說一句毫不客氣。

珠簾之後,趙禎聞聽此言,心中卻不由嘆了口氣。

有腦中的記憶在,他很清楚,馮拯為什麼是這樣的態度……

別看這個老傢伙現在處事低調,好似不爭不搶的。

可實際上,他早年在仕途一道上,相當的急功近利。

這種性格讓當時已成為參知政事的寇準十分不喜。

所以,馮拯有好幾次升遷之時,都被寇準刻意壓了下來,二人也因此結仇。

雖然在其他諸事上,馮拯和丁謂的政見屢有不合。

但是,在報復寇準這件事上,他們的態度卻毋庸置疑的一致。

又看了一眼旁邊的劉娥,眼瞧著對方仍舊沒有什麼反應,趙禎方思索了片刻,開口道。

“任參政和王參政呢?也是這麼覺得的嗎?”

“回官家,寇準等人,如今不過是邊州小官而已,制書既成,官家何必為如此小事費心,二位相公方才所言有理,官家初登大位,尚未成年,理應以受太后教導為重。”

任中正倒是和寇準沒什麼仇怨。

但是,他和丁謂素來一黨,自然是不會有別的話說的,而事實上,趙禎也並沒有將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這番話說完之後,殿中沉默了片刻。

以至於,其他幾人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了始終沉默的最後一人……參知政事王曾。

和在場的幾個人都不同的是,王曾是如今中書當中唯一一個,和寇準還算是相善的人。

王曾此人,出身孤苦,少年英才……到了什麼程度呢?

他是整個宋朝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的,幾名連中三元的進士之一。

殿試被點為狀元的當日,就被當時的宰相李沆看中,直接被招為女婿。

要知道,李沆可是當時的朝廷重臣。

他的八個女兒,除了幼女早夭之外,其餘所有人,嫁的都是官宦人家。

獨獨他最鍾愛,精挑細選了數年都沒有嫁出去的長女,卻許給了王曾這麼一個寒門子弟……可見李沆對王曾的期許和信心。

有了這一層關係,王曾在朝中的發展前途自然光明的很。

寇準恰好是李沆的好友,所以,自然也對王曾照拂有加,甚至還提攜過幾次。

按理來說,他這樣的人,在寇準倒臺之際,也應該被劃為黨羽,同遭貶黜。

但事實恰好相反,王曾不僅沒有被貶,甚至還好好的坐在參知政事的位置上。

之所以會如此,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王曾此人,是個主見極強的人,他雖然和寇準交好,但是,卻並不依附於寇準。

當初,趙恆用寇準制衡劉娥和丁謂,雙方斗的如火如荼,王曾卻屢屢和寇準站在對立面上。

打從很早的時候,他就規勸過寇準,覺得兩宮俱為一體,皇后太子當相親。

可寇準聽不進去,執意要和劉娥為敵。

這種狀況下,如果換了別的官員,要麼壓住心中疑慮,繼續幫助寇準,要麼就閉口不言,冷眼旁觀。

但是,王曾卻並沒有這麼做,他毅然選擇了投向劉娥的陣營。

當然,說是投靠也不準確,因為劉娥在朝中的主要勢力是丁謂一黨。

王曾和丁謂的關係算不上差,但也算不上好。

在許多事情的政見上,二人都有分歧。

儘管王曾審時度勢之後,往往會聽從丁謂的意見,但是嚴格來說,他們的關係也只能算是表面上客客氣氣而已。

真正和王曾有所牽連的,是樞密副使錢惟演。

他們二人是姻親關係,與此同時,錢惟演還是劉娥之‘兄’劉美的姻親。

有這層關係的加持,王曾一方面竭力替劉娥爭取了很多朝中搖擺不定的官員。

另一方面,則透過錢惟演不斷向劉娥進諫,幫助她調和與趙禎之間的關係。

事實上,母后垂簾,太子聽政這個模式,最初就是王曾在趙恆病重的時候,給劉娥出的主意。

他的這一系列舉動,成功的獲得了劉娥的好感,讓他避免了被寇準一案所牽連。

可以說,在如今的中書七位宰執當中,趙禎唯一看得上的,就是王曾了。

有主見,有決斷,敢說話且懂變通,不迂腐……這一切都符合一個政治家該有的素養。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缺點。

有些時候,王曾對局勢有著過於清晰的判斷和認知,便讓他少了幾分堅毅的勇氣去堅持自己的原則。

便如現在,丁謂對寇準的屢屢打壓,顯然是不合法度且沒有道理的。

但是,他背後有劉娥撐腰,自己又是中書門下的首相,權勢極重。

再加上,劉娥厭惡寇準,這是朝中眾臣都心知肚明的事。

這種狀況之下,王曾到底敢不敢站出來說句公道話,可就著實要打個問號了。

從王曾此刻緊緊皺起的眉頭,其實也可以看得出來,他此刻心中糾結之意。

不過,感受到四周投來的目光,王曾心裡也清楚,他沒有時間可以猶豫了。

於是,輕輕的吐了一口氣,他上前一步,開口道。

“回稟太后,官家,周懷政謀逆,其罪當誅,寇準與其相交,亦當並加貶黜,然詔書數下,恐令百官內外惑朝廷心思未定,故臣以為,的確應當再加斟酌。”

殿中再次安靜了下來。

不過和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即便是坐在簾後,趙禎也能感受到瀰漫而來的壓抑之感。

王曾的這番話,先肯定了寇準的罪行,再借朝廷威信的旗號,委婉的提出不應該屢加貶黜。

應該說,已經算是足夠照顧丁謂的面子了,但是,仍舊第一時間引起了丁謂的敵意。

只見他眼神微眯,泛起一絲冷意,道。

“早聽說王參政和寇準早有舊交,卻原來,傳言不虛啊!”

這話說的陰陽怪氣,就差直接了當的說,你王曾莫非和寇準也是同黨不成?

於是,殿中的氣氛變得越發的凝滯起來,要知道,這個指控的程度可謂是極重的。

如今的朝堂之上,但凡是和寇準被劃為一黨的,無不備受打壓,遠謫邊地。

丁謂當著劉娥和趙禎的面如此說,可見他對王曾的這番話有多麼不滿。

王曾的額頭也隱隱滲出了一絲冷汗。

雖然說他對丁謂的態度早有預料,可對方一上來就提出這麼嚴重的指控,也確實讓他有些出乎預料。

當然,王曾能夠在朝堂上屹立這麼多年,也自有其底蘊。

當下,他便上前一步,準備開口辯駁。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簾中聲音忽然響起,問道。

“哦?王參政和寇準有舊交?卻不知,是何交情?”

說話之人是小官家,口氣中帶著一絲好奇之意,彷彿只是隨口一問般。

但是,這話一出,卻頓時讓王曾心中暗暗叫苦。

要知道,交情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越說越說不清楚。

他本想著,自己能想個法子將眾人的注意力拉回到制書的措辭上。

畢竟,雖然寇準有罪是朝野上下預設的事,但是,這份制書當中的不少表述,的確摻雜了很多丁謂的個人感情進去。

從這一點上入手,也算是能夠圓的回來。

可誰想到,他還沒來得及開口,簾後這位小官家竟問出了這麼一句話。

如此一來,他想要敷衍過去,恐怕都不容易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唐]穿成太宗家的崽

冬沙
【安利預收文:[漢]穿成武帝家的崽、[唐]穿成武后家的崽、清穿林貴妃日常[紅樓]、筒子樓裡的大美人[七零],文案在下面】 耶耶是未來的皇帝,阿孃是未來的皇后,雙生的弟弟是未來的太子。 穿成唐太宗和長孫皇后之女的小鳳凰李來儀原本該跟著一塊吃香喝辣的,沒想到在玄武門之變當天卻因中箭而陷入了假死狀態。 再次醒來,已經是十五年後了。 還是八歲的小鳳凰:“……啊?” 明明是弟弟現在都當爹的太子:“……嗚嗚!
歷史 連載 0萬字
抗戰:神級戰將

抗戰:神級戰將

絕世筆仙
冷寒風開局組建女子特戰軍團,殺鬼子。\n\n周衛國:他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特種作戰。 \n\n山本綁架了冷寒風的女隊員,沒關係,冷寒風也去將鬼子中將司令,綁在了平安縣城的城門處。 換俘虜?不,不,不,他不但要山本放人,還要幹掉山本以及這個中將司令。 \n\n李雲龍:老子以為我就夠牛逼的了,沒想到他冷寒風比我更牛逼! 老子的獨立團誰也不扶,就扶他冷寒風。
歷史 連載 2萬字
1444,拜占庭再起

1444,拜占庭再起

加利西亞的鰩魚
“殿下,您是羅馬王子,帝國未來的繼承人!” “好!現在是什麼時候?” “耶穌誕生的1444年。” “……” “殿下,別跑啊!”
歷史 連載 3萬字
病弱美人替弟出嫁後懷崽了

病弱美人替弟出嫁後懷崽了

禪梵生
【隔壁新文《小團寵他臉盲啊》已開~預收《重生成陰鷙太子的心尖寵》】 安連奚穿進了一本古早耽美文中。 書裡的主角受膚如凝脂,我見猶憐,是人人覬覦的萬人迷。 而他,則是主角受的炮灰哥哥。 在主角受被迫指婚給那個暴戾恣睢,患有瘋病的岐王時替弟出嫁,成為岐王妃,當夜就因為惹怒岐王為而發病而死。 沒錯,這個主角受的炮灰哥哥患有不足之症,一步三喘,發病時有性命之憂。 熟知劇情的安連奚:…… 這不跑留著過年嗎。
歷史 完結 8萬字
我鎮南王世子,你讓我乾點正事?

我鎮南王世子,你讓我乾點正事?

向陽的心
剛來大楚,陳澤對鎮南王世子的身份頗為滿意。 閒來無事,勾欄聽曲,感受一下大楚的風土人情,找幾個美嬌娘享受人生。 偏偏大楚皇帝自己作,非要搞得天下大亂。 我一擺爛世子,你非要逼我造反作甚? 反都反了,乾脆反得徹底一些吧! 乾土豪,分田地,清匪患,定江山。 拉出一隊人民之師! 北邊金遼摁在地上摩擦,南邊南蠻歸順,東邊海寇……一個不留。 垂死病中驚坐起,回首,列強竟是我自己……
歷史 連載 52萬字
楚漢戰爭

楚漢戰爭

山花青開
始皇帝駕崩沙丘,攪動秦帝國的車輪能夠繼續前行的陰謀悄然成型。戰火四起,蒼生黎民塗炭生靈。 群雄逐鹿,誰能將黎明帶入人間。人間疾苦,百業凋零,該如何步入強漢盛世。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