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的三文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高此刻的心裡簡直是萬匹馬在奔騰,看著一副孱弱的胡亥。

如果不是現場觀眾太多,他真想抽胡亥一巴掌。

可事到如今,他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

只要現在殺了臺階上那群人、胡亥成功加冕登基,再以武力要挾群臣,到時就可以名正言順,給扶蘇扣上一個謀反罪名。

“傳陛下敕令,即刻誅殺亂黨。”

“趙成的令,弓弩手準備。”

就在宮廷侍衛搭起強弓,準備將嬴氏宗親一干人就地正法之時,百官之中,突然有人喊道:"且慢。"

隨後腳步聲竄動,只見馮去疾帶領著大部分百官,走上臺階,簇擁在嬴長生身後。

馮去疾率先向趙高道:“趙高,縱然宗親對新君繼位存有疑點,也不至於下此死手,再說贏氏宗親就算是陛下,也不能獨裁。”

確實,根據秦國法律,如果要審判贏氏宗親,需要經過皇帝詔令、御史定罪、宗親除籍,方可審判。

如若不是這樣,周圍虎視眈眈的侍衛早就一哄而上,將一干宗親拿下了。

趙高冷哼一聲:“何須多言,先帝遺命自然不假......"

正當趙高準備把李斯扯進來的時候,卻想起今天李斯並不在場。

話到半截又咽了回去,轉而陰陽怪氣地說道:“哼哼,韓談你又如何證明,那份詔書是真的?

諸位,扶蘇歷來為先帝不喜,因而被貶至邊疆,且先帝生前頻斥扶蘇迂腐、不堪大用。

因此,先帝臨崩前命咱家執筆遺詔。爾等速速退下,若再阻攔新君繼位,必以謀逆罪處之。"

贏傒冷笑一聲,抬戟猛戳地面,發出一陣金石脆響。

頓時間,一群手持長劍的嬴氏年輕子弟湧入宮門,與侍衛形成對峙。

嬴長生見己方不再有威脅,站在臺階之上,憋足肺活量,大聲道:"諸位大臣,諸位公侯士大夫,長生接下來向諸位闡述為何趙高乃我大秦第一奸逆。

趙高九大罪狀。方才其女婿初見我之時,以為我是鬼魂所化。

實情則是,當初閻樂率部屠我全家老小,閻樂以為將我勒死,誰知我尚有一口氣在,後被神醫所救,才得以撿回性命。

趙高私自謀殺皇嗣,其罪一也。

沙丘發動政變,包藏禍心,篡改先帝遺詔,其罪二也。

矇蔽當朝丞相李斯,妄傳先帝遺命,其罪三也。

假傳詔令,遣使節趙森往九原傳矯詔,欲加害新君扶蘇、大將軍蒙恬,其罪四也。

為胡亥掃清奪嫡障礙,暗中謀害皇嗣,其罪五也。

隱瞞先帝死訊,為遮其腐味,將魚鮑等腥臭之物與先帝遺體共置於輿,辱皇太甚其罪六也。

尚未經正式冊封,便自封太傅,以虛銜在宮中大行其道,其罪七也。

濫用廢法,以活人殉葬,違悖祖法,泯滅人道,滅人道,其罪八也。其罪八也。

豢養死士,令其伏擊王蒙二將軍,其罪九也。”

趙高聞言,又驚又氣,驚的是嬴長生如何把這些事情一件件調查得如此清楚。

氣的是,明明太傅是胡亥提前強封的,怎麼就算到自己頭上了?

“滿口胡謅,你可有理據?"

群臣此時再次發出一片譁然,說話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是當著趙高的面討論起來。

"如若公子長生所言屬實,趙高當處以五馬分屍,誅其九族。"

"天下竟有如此險惡之人?甚乎吾之知。"

其中以大儒淳于越響聲最大,竟然衝上前去咆哮:"欺君甚惡,欺君甚惡,嗚呼!先皇帝竟遭此辱,大違禮法,趙高罪大惡極,老夫先將你就地正法。”

左右同僚立刻拉住淳于越,勸他不要衝動。

這時候,馮劫領著一群御史官,穿過宮門來到會場,還帶著一群本來就準備殉葬的太監,以及仵作等人。

"啟稟右相,下官已奮明,先帝崩期是七月,這些人都是為先帝入殮時在場之人.口供一致。"

馮去疾臉上表情變得微妙起來,頗有些幸災樂禍地向趙高問道:"趙高,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何話說?”

趙高無言以對,便向趙成使了個眼神。

趙成隨即對侍衛下令:“還愣在作甚,速將亂臣賊子拿下。”

然而眾侍衛卻杵在原地,愣是不敢亂動。

眾侍衛此刻的心裡也是騎虎難下,全場不但有朝臣百官,還有嬴氏宗親,以及皇嗣。

若是真殺了這群人,那大秦國還在嗎?國家首腦都沒了,他們該跟誰混去?

這時,宮門外又有新狀況。

只見一群城門守軍匆匆趕來,邊跑邊喊:"報,城門已破,扶蘇率軍入城。"

趙高一干人聽後大驚失色,心道:咸陽城堅不可摧,又有五萬大軍鎮守,豈會一天不到,便被攻破?

……

時間倒回半個時辰前。

咸陽北城門外,扶蘇率領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守將董翳派人協商無果,正準備緊閉城門禦敵之時。

李斯丞相攜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符印前來,命令董翳開啟城門。

秦法本來就有規定,如果出現皇帝和太子,以及皇后、太后不能發號施令的情況下。

需要集齊三公之印,才能釋出一切命令。

當李斯跟董翳說明皇宮裡的情況後,董翳就明白了,眼下胡亥還被卡在登基的路上,按禮法,只能集齊三公印來應對當下。

裡應外合,兵不血刃入城,本就是嬴長生和扶蘇原定的計劃。

具體步驟分為,先由贏長生潛入咸陽,向各位大臣以及宗親曝光趙高陰謀,暗中收集證據,接著聯合眾臣在登基大典上發難.再根據情況進展,向城外的扶蘇傳遞訊息。

正當董翳下令開啟城門時,卻被趙高的黨羽趙名阻攔。

眼看趙名和一干心腹,向董翳拔刀,負責護衛李斯的楊碩坐不住了,寶劍出鞘,向趙名殺了過去。

擒賊先擒王,常年沉溺酒色的趙名哪裡是楊碩對手,一個回合就敗下陣來,被楊碩一腳踹下城樓,摔了個半死不活。

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文武官員出城迎接扶蘇。

當扶蘇經過李斯面前時,後者不免有些尷尬,將頭壓低不敢直視扶蘇,前者也沒跟他對話,或者說些寒暄。

李斯心底當然清楚,即便以後還能留在丞相這個位子上,也不會得到扶蘇的重用。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再看扶蘇進城之後,百姓官兵夾道歡迎,深受臣民愛戴。

"罷了,此間事了,便辭官歸隱!"

宮廷之內,又有人爆出了趙高的猛料。此人可不得了,乃前太尉,尉繚子是也。

跟隨尉繚子出現的,是公子將閭以及季曼公主,此刻兄妹兩人模樣悽慘,顯然是被剛剛從大牢裡行刑過後放出來似的。

將閭率先指著胡亥,狠狠道:“胡亥,你當真要置兄長於死地?”

胡亥大驚失色,不敢應話,就連對方派刺客一事也不敢拿出來反駁,鑽到趙高身後,探出半個腦袋看著將閭兩兄妹。

群臣見胡亥如此不堪,紛紛嘆息搖頭。

也就在這時,扶蘇威風凜凜地騎著高頭大馬。

在蒙毅等將軍的簇擁下,來到皇宮大門前。

淳于越見狀,率先帶著儒生出門恭迎。

“淳于越恭迎陛下。"

於是,其他朝臣也紛紛效仿。

扶蘇抬手虛扶,說道:"夫子請起,待我肅清亂黨,再與夫子敘舊。“

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當扶蘇看到趙高時。

周圍的人很明顯能感覺到,扶蘇的眼神猶如刀刃一般。

剛一進皇宮,扶蘇就命令王賁,將幾具刺客的屍首丟在趙高面前,指著趙高鼻子怒道:“好你個閹人,竟敢派死士半道劫殺我等。"

趙高此時處境雖然堪憂,但他認為還沒有完全輸,他認為扶蘇這個人認死理。

單憑嬴政死亡時間這件事,還不足以將自己完全定罪。

所以趙高依然是一副假裝坦然自若的模樣,冷笑道:"可笑,是不是這天下不管誰遇刺,都要算在咱家頭上?”

王賁接著道:“幸好被我拿住活口,帶上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白鳥童子
林飄作為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材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寡嫂,還是男寡嫂。 做活不會,吃飯很香,道德壓力很大。 只能拿出茶藝表演絕活,唬得鄰里一愣一愣的,剛到林飄胸口的小叔子眼睛紅紅的望向他:“嫂子這樣好,我不會辜負嫂子的。” 林飄過著悠閒的鹹魚生活,躺著躺著發現,幾年間沈鴻已經長得比他高了一個頭,肩膀寬闊,手臂有力,溫潤有禮,眼神卻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 他一路考取功名,從秀才到連中三元,官至一品
歷史 完結 202萬字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親愛的葡萄
請無腦觀看 穿越+爽文+種田+美食+領地建設+架空歷史。 周武莫名穿越到平行時空的古代,沒有金手指,沒有富豪爹能啃,一切只能靠自己。 “周武,這石蟲也能吃,你餓瘋了?” “石蟲?這不是生蠔嗎?” "周武這海蜘蛛有毒,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吃過之後,就渾身長疙瘩,可不敢亂吃。” “這麼大的螃蟹,你告訴我不能吃?長疙瘩?估計是海鮮過敏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們居然守著這麼富饒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梁最強皇帝

大梁最強皇帝

君子如珩珩
一覺醒來,陳南變成了大梁皇帝。 大半江山被敵國佔領。 朝堂也成了奸臣掌中玩物。 甚至就連後宮也不由自己做主。 如此艱難處境,讓陳南不由得爆粗口:“本大爺當個皇帝,要這麼難嗎?格老子的,信不信全把你們殺了!” 文武百官:“皇上萬歲!” 士族門閥:“我們以皇上馬首是瞻!” 各大敵國:“我們願意臣服。” 大梁! 萬邦來朝!
歷史 連載 38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逐逐逐月
舊文名《未婚妻揹著我當了皇帝》 文案: 蕭雲剛穿越成女扮男裝的皇子時,整個人都是狂喜的。 當她發現自己是小說裡慘死的前朝太子時,她以最快的速度收好細軟,狂奔而出,卻見城外殘垣斷壁,火焰未歇。 她有心救世,然而沒錢沒人。 蕭雲緊緊地握著《傾國絕戀:亂世美人淚》的劇本,趁著劇情還早,把遇到的人才統統搞過來給自己打工。 面對一直在出錢,一直被人看不起的冤種土財主。 蕭雲:投資我,我讓你實現三公夢想。 面
歷史 連載 1萬字
抗戰之關山重重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
老哲寫實風格抗戰新書 “我們一定會回來的!”有軍官對手下數千名官兵說。可是自打他們出關以後,侵略者強大,國尚危急,家又何安? 戰線一路向南,戰關山無數,卻又丟關山無數,直至蒼山之巔洱海之畔! 回望來向,狼煙無盡,關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鄉?一場抗戰打了十四年,幾人又能返回故鄉?
歷史 連載 4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