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谷向南,蒼涼景象一如既往。

世道變壞給趕路人帶來最大的麻煩是不安感。

不安驅使防患未然。

導致劉承宗在路上見到每張陌生面孔,都要極力壓制一箭放過去的混賬想法。

蒼涼古道實在沒什麼人,倒是有條狼想跟小鑽風打架,被他射箭嚇退。

狼有群,他沒敢深追,帶著小鑽風一溜煙的繼續往南走。

有狼不是壞事,這說明三縣交界的情況比北邊好,至少人退獸進。

旱災會全方位影響一切生靈,草木能活人就能收到莊稼、哪怕少;野獸能活,山裡就還有能吃的東西。

人,也就還有那三分活頭。

至於狼群、猛虎,在殺人效率上遠不比天災。

他帶著兵器沒穿盔甲,單人馳馬快得多。

中間打打狼疾馳片刻,後來給紅旗松鞍、刮汗費了一小會,倒是因為黃土地乾裂開,花了多次檢查蹄鐵,加一塊也就花了半刻。

除此之外,路走的順利極了,早上出發,越走路越熟,路過幾個村子,哪怕遠遠瞧見那些山峁上穿破襖曬太陽的人無所事事,也讓他從淒涼苦楚的景象中感受到屬於人的氣息。

不到一個時辰,他看見了蟠龍川。

蟠龍川是條從北邊山泉發源的一條小河,不發水時水很淺,看見蟠龍川就能看見黑龍王廟山,劉承宗到家了。

劉承宗踱馬穿越山道,看著山上田地,一雙眼睛處處透出新奇——四天了,他們走了三百多里路,所過之處皆是郊野荒村,處處生機全無。

唯獨臨近家鄉,竟看見一望無際的龜裂田地旁,農夫與孩子在水渠裡挑揀著石子,並進一步疏通。

人們雖餓得乾瘦,黝黑麵皮下瞧不見一點兒多餘的肉,緊緊地包在骨頭上,精神狀態卻勝過這幾日來他見到的任何人。

他們是在修渠,可在劉承宗對時局的判斷裡,人們已經不需要修渠了——往南走,所有人都在往南走求條活路,還留在這修什麼水渠?

他回來的時間早,許多人到地裡並不急著幹活,有人端著碗蹲在道旁喝粥,婆姨抱著老木疙瘩食盒立在旁邊,等著莊稼漢喝完粥好把碗帶回去。

田間地頭,許多人對四歲便跟劉舉人去延安府、十二歲又去米脂的劉承宗來說非常陌生,他認不得別人,別人也認不得他,並無離人歸鄉的熱切。

反而莊稼漢們見了從鄉間小道踱馬而來的他,都放下手上的活,拄著農具無聲地注視。

劉承宗就算想打聲招呼,也不知道別人姓甚名誰。

這種尷尬情形並未持續太久——到自己家的田了。

興平裡的田分兩種,一種是私田、一種是族田,劉舉人當年從宗族私塾裡脫穎而出,受族人救濟扶持得以脫產考至中舉,後有田地二百八十畝,盡數捐入宗族以報培育之恩。

等到劉舉人收不上稅、頂撞長官入獄,族中又為承祖承宗弟兄倆分田百畝,當時劉承宗跟著過來認過地、打了界樁,對自家田地熟悉的很。

田裡有幾個人正在堆肥,見著他這麼個騎在馬上、挎著腰刀的人,都停下手裡的活遠遠看著。

他勒馬問道:“幾位大哥,三房家人在哪?”

水渠裡男人很健壯,仰頭將他掃視一遍,眼神落在腰刀上,爬到路邊問道:“你是誰,找老爺啥事?”

聽見稱呼是老爺,劉承宗左思右想,尋思確實沒在宗族裡見過這漢子,只好在馬上抱拳,道:“家裡老小,承宗。”

若是別人,他可能還會覺得是自己見過把人家忘了,但像這種健壯到讓人看一眼就覺得像座小山般有壓迫感的漢子,看一眼就不會忘記。

“承宗?”

這個名字對男人來說陌生了些,他思索片刻,臉上毫無溫度的神情瞬間化開,表情變化極為精彩:“小恩人?”

撲通一聲,大漢推金山倒玉柱,在黃土地上重重叩了三個響頭,這才抬起身子招呼道:“二少東家回來了,都過來啊!”

嚇得劉承宗滾鞍下馬,連忙扶起對方道:“大哥這這,這是幹啥啊?起來說話。”

“好叫少東家知道,小人石萬鍾,本綏德石家灣本分農家,去年旱災交不上夏糧,與同縣人帶老孃婆姨一路南逃,幸得老爺收留,才救下婆姨與腹中娃娃,這天大恩情,就是叫我做牛做馬都行!”

石萬鍾眼圈發紅,又要拜下,被劉承宗死死拽住,此時田地另外幾人也走過來,一個個都要拜下,各自訴說情況,都是去年逃災到龍王廟山被老爹劉舉人收留。

他眼看一個個攔不住,四五個漢子聚在一處各說各話又叫他什麼都聽不清,只好張手對眾人道:“諸位大哥還是叫我承宗吧,不要再拜了,既然來了就好生住下,災年裡總會有條活路。”

說罷,劉承宗這才再轉頭對石萬鍾問道:“石大哥,我大他在哪呢?”

“東家老爺在劉家峁上練民壯,走,你們接著幹活把水渠清出來,我帶少東家去見老爺。”

說罷,石萬鍾從他手上接過韁繩,兩手在馬腹交叉:“少東家上馬。”

劉承宗腦子裡且要亂呢,面對石萬鍾如此熱情,他反而更加手足無措,只好擺手道:“沒事,一起走吧,我在外當兵,有一年多沒回來,正好有許多事要向大哥瞭解,邊走邊說?叫我獅子就行,小字。”

石萬鍾也不強求,這便牽馬稍稍落後半步,道:“行,獅子少爺要問什麼?”

問什麼,問劉舉人哪兒來的糧養活他們?

其實他最想問這個,一路走來別管米脂、綏德還是清澗,情況一個比一個壞,確實有許多人依然留在土地上,但那些地方無一例外,都有大量百姓成為流民。

土地,也盡數荒蕪,哪怕留在家鄉的人,也沒誰有精力再去興修水利。

可話到嘴邊,劉承宗卻問出了:“我大怎麼練起了民壯,首領呢?”

石萬鍾搖搖頭:“小人也不知道,我等逃難至此,老爺就是機兵首領,一同逃難者有些惡徒,都叫老爺率機兵殺了,這才收留我等久居興平裡。”

劉承宗越聽越是迷糊,從小到大,老爺子文質之人,不曾習武更不曾學習兵事,怎麼從牢裡出來就這麼厲害了?

他知道這些事問石萬鍾也問不出什麼,抬頭望向劉家峁,強壓心中疑惑,邁開雙腿走去。

-

注:

東家:舊時僱工、佃戶、幕僚對僱主、田主、上司的稱呼。

“多謝哥哥賜我這三封書,我辭別東家,便索東行也。”——元·馬致遠《半夜雷轟薦福碑》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