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為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在北方這股風波還沒有吹過來,肆玖城中歡慶的氣氛再次昂揚,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
一大早,商業街紛紛掛起花燈,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方的、圓的,有絹紗的,有玻璃的,有羊角的,還有的店鋪別出心裁澆鑄冰燈。
花燈上畫的圖案也五花八門,有四季花卉,有逗樂的俏皮話,還有《三國》、《水滸》、《西遊》中的人物故事,您挨著排兒仔細瞅,沒準兒還能看出個連環畫來!
四合院內。
“早啊,一大爺去上班。”徐得庸笑眯眯打招呼道。
“嗯。”易中海一臉平靜的點頭應了聲。
唉,最終還是一大爺承擔了所有。
不管是賈東旭的醫療費,還是賈家的大門(舊的)。
拋開別的不談,易中海作為院裡的一大爺還是合格的,好歹比老二和老三靠譜。
徐南氏挎著她心愛的竹包,裡面放著鉛筆、本子、鞋底等東西,倍有精神的出門。
徐得庸笑著道:“奶奶,您要不不歇兩天,我帶您去看看花燈。”
徐南氏下巴一抬道:“我這麼大年紀什麼樣的花燈沒瞧過,你去吧,我現在是“除四害”辦公室下轄的居委會臨時人員,忙著呢!”
“每天要填寫八類捕鼠、補雀的數字記錄,什麼機關、工廠和工地、學校、工商戶、託兒所和幼兒園,國營公司和合作社,紅十字會會員,一般居民等。每天的數字,都得分門別類地填寫個一清二楚。一隻老鼠是被紅十字會會員或一般居民打死的,還是被婦女積極分子或其他的人打死的,都要記錄清楚,有些還需要走訪確認。”
徐得庸忍不住道:“奶奶,追求這些統計資料反覆折騰,對於捕鼠、補雀的工作並沒有實際意義吧!”
徐南氏連忙道:“可不許胡說,這是街道領導安排的,領導怎麼說就怎麼幹就成。”
徐得庸道:“那您可悠著點,別累著了,要是不好乾咱就不幹了。”
徐南氏瞪了他一眼道:“又說胡話,多好的工作別人求都求不來,再怎麼說總比下地幹活輕快吧。”
“好了,我走了,你忙你的去吧。”
徐得庸咧咧嘴道:“那我騎車送您。”
“不用,我順道還要走訪呢。”
徐得庸道:“那中午我不回來了,晚上回來在街上買些元宵。”
“不用伱買,我回來的時候買,你知道誰家的餡足好吃嗎?走了啊!”
徐南氏說著就風風火火走了。
得,這老太太越活越年輕!
徐得庸笑著搖搖頭。
正月十五鬧元宵。
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湯圓。最大的區別是元宵是搖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
而且,竟然有一段時間不敢管元宵叫元宵,只能叫湯糰。
民國初年,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當上大總統,他覺得“元宵”兩個字不對勁兒,這元宵諧音不就是“袁消”嗎,於是他勒令京城的老百姓不準再稱“元宵”,並把元宵的名字改成江南地區流行的湯圓。
後來他覺得也不好,湯圓的“園”,還是和的“袁”諧音,煮湯圓不就是要開水煮嗎?就又下令改稱“湯糰”,所有出售元宵的店鋪不能在門前廣告寫“元宵”二字,都要改寫成“湯糰”。
關於元宵節起源一種是帶有神話色彩,傳說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
人們大驚失色想出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矇混過去。
另一種據說漢朝平定“諸呂之亂”的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漢文帝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徐得庸走後,賈家的門才取開,賈張氏的胖臉露出來,她對屋內道:“我出去買些菜和元宵,淮茹你可得把東旭照顧好了。”
賈東旭坐在床上,聞言有些不耐煩的道:“好了媽,這事淮茹還用您說,您快去吧。”
賈張氏眼皮一翻道:“哼,疼兒兒不知。”
說完,關上門一扭腚走了。
小棒梗眨眨小眼睛道:“媽,我想出去玩,看花燈!”
秦淮茹抱起兒子道:“棒梗乖啊,爸爸腿受傷了,我們要在家照顧爸爸,等明年爸爸媽媽再帶你去看花燈好不好。”
小棒梗頭一撇,嘟著嘴道:“不好,哼,你們也不讓去得庸叔家玩。”
賈東旭故意唬著臉道:“棒梗要聽話,乖乖在家玩,不然爸爸打你屁股。”
小棒梗伸舌頭道:“略略略,爸爸追不上我。”
說完,就從秦淮茹懷裡滑下來,跑出去玩了。
秦淮茹嚇唬道:“不準出去,只准在院裡玩啊,外面可是有拐賣小孩的。”
棒梗出去後,賈東旭忍不住道:“這徐得庸也真有點不是東西,你去道歉,一大爺去說和,他一點面子也不給,我看以後兩家也甭搭話。”
秦淮茹大眼睛一橫道:“人家又沒啥求著咱的地方,你這搭不搭話對人家根本沒影響,反著,咱說不定有用著人家的地方。”
賈東旭一想是這個理,可要面,嘴硬道:“又不是非他不成,咱就不用他們。”
秦淮茹沒好氣道:“那你和你媽別有事就作踐我,不然我就帶著棒梗回孃家。”
“淮茹……,你最好了……。”
“你幹嘛,腿受傷了還不老實……。”
……
徐得庸騎行在街上,目光所至張燈結綵,各種活動比過年還多,可能是過完元宵節這年味過去,人們最後“瘋”一把,突出在“鬧”字上。
街上最多的除了燈籠,便是賣元宵的。
對孩子們來說,搖元宵跟搖煤球一樣好玩,無非是一個黑一個白。
街邊賣元宵的,都已經先做好了餡,餡有山楂、白糖、桂花、棗泥、豆沙等等許多種。
操作時,先把糖化好了,摻上果料,等冷卻凝固後再切成棋子大小的四方塊。搖時把一顆顆餡料放在盛有江米粉的大笸籮裡,跟潮乾的江米麵相粘連。
搖動者使勁抽拉大笸籮使餡料滾動起來,這樣蘸上的江米麵均勻。
然後,撈出來蘸水、再下笸籮繼續搖,讓餡一層一層地蘸上厚厚的江米麵,最後才成為真正的元宵。
搖元宵是賣力氣的活,幾十公斤的笸籮連搖帶顛的慫主兒幹不了,搖元宵是清一色全用二三十歲的棒小夥子。
太陽出來,上街的人多起來,這些小夥子便開始“人來瘋”,他們一邊搖,一邊跳著獨特的舞步,還不停地吆喝著:“好大個的大元宵,留神粘掉您的牙啊……。”
吆喝聲倍有節奏感,引得路人駐足,看完熱鬧再購買。
徐得庸停車看了會,感受這股精神勁,都想上去搖一搖體驗一把。
看一眼少一眼,以後怕是很難看到這場景嘍!
“給我來一斤元宵。”
一個頭發整理的一絲不苟的小腳老太太忍不住道。
“謝您捧場來買元宵喲!”
賣主一邊往紙口袋裡裝元宵,一邊口攆賬地數個數:“一個唻、兩個唻、三個唻……一十么個唻……二十六個地唻、三十個的唻。得嘞,您這一斤三十個齊了。”
“嘿,齊了。”
旁邊幾個玩鬧的孩子咧嘴笑著附和道。
他們應該是賣元宵家的孩子,手裡拿著點江米麵團玩,臉上身上也沾著白點子,不時在人堆裡竄來竄去,被大人呵斥兩聲也渾不在意。
徐得庸忍不住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這元宵,這吆喝。
手執煙火以謀生,心懷詩意以謀愛。
……
感謝“取名無奈的木易”1600點幣的打賞
感謝兄弟們的每一份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