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廣在煉場呆了三天,白天在煉場,晚上就住在煉場外不遠的一座營房的大帳當中。

竇慶和裴家的人私掏腰包,把路給修了,還搭建了上百座簡易營帳,用來安頓皇帝和他的禁衛軍。

名義上,獨孤懷恩是河東大都督,聽起來好像河東他說了算,實際上就是個管煉場的,但是有調動當地軍府的權利,人家竇慶才是河東最高地方官。

竇慶和從京師趕來的臨汾郡公裴獻,是主要接待人,但是他們倆屬實沒什麼牌面,在楊廣視察煉場的隊伍當中,且在後面呢。

畢竟楊廣身邊,還有一眾頂級大老。

而負責給楊廣講解煉場情況的,自然是專業選手獨孤懷恩和雲定興。

楊廣是越看越高興,眼下的煉場,和他認知中的煉場,完全就是兩回事,工藝得到大幅改進之後,整個煉場的流水線佈局,也是越發分明,每一種兵械都有它自己的鑄造流程,操作清晰,流程通暢。

楊廣自己也隨意挑選了一些兵器,耍了幾把,他這個人雖然愛好文學藝術,但也是出了名的尚武,而且什麼兵器,他都會玩。

biu的一聲,箭失正中靶心,好傢伙,喝彩的聲音直接將打鐵的聲音全都掩蓋了。

“百發百中,陛下不減當年啊,”楊約拍馬屁道。

楊廣哈哈一笑:“終還是生疏了。”

他穿著一身非常漂亮的黑金紅三色相間鎧甲,主色是金色,護臂肩甲都穿戴全了,配上他高大的身材和睥睨天下的氣質,確實是很扎眼。

沒錯,他身上穿著的,就是楊勇那件蜀鎧,天下第一寶甲。

不過眼下工藝改進之後,他的這身寶甲也許要改一改,胸甲、肩甲、背甲、腿甲,都需要更換成精煉鋼,還得塗一層金漆,屬於是觀賞品,而不是實戰品。

大隋原先的鎧甲多為原色,也就是鐵是什麼顏色,它就是什麼顏色。

而禁衛軍,有黑色、紅色、古銅色,這是因為給鎧甲上漆的原料,是一種乳白色的樹漆,這玩意放置一段時間後,有可能變成黑色,有可能變成紅色。

而古銅色,就是刷了銅漆唄。

古時候有句俗語:百里千刀一斤漆,意思是走一百里路,在漆樹上割一千刀,才能收到一斤漆。

誇張是有些誇張了,但也說明漆這種玩意,非常昂貴,所以只有楊廣禁軍的鎧甲,才刷漆。

不刷不行啊,以前大多為鐵甲,不刷漆容易氧化生鏽。

而現在,精煉鋼是銀色的,而左右備身府還沒有來得及刷漆,所以大隋眼下的主力,清一色的銀甲。

一堆銀甲裡面混了一個金甲,楊廣想不扎眼,都不行。

“如此利器若不是親眼所見,實難想象,”裴矩感嘆道:“許國公以五萬破十萬,應是仗兵甲之利。”

說罷,裴矩將目光看向宇文述。

宇文述趕忙道:“確實如此,我軍此番遠征如此順暢,皆因鎧甲堅韌,兵器鋒銳,方呈無敵之勢,太子居功至偉啊。”

楊約笑道:“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處,留太子監國,保障後勤,才有此功,古今承天命者,莫過陛下。”

裴矩原本是替楊銘說話,被楊約給繞回到了楊廣身上,不得不說,在拍馬屁這件事上,他不如楊約遠甚。

楊廣哈哈一笑:“朕的這個兒子啊,操心操勞,朕有時候也真想讓他好好歇歇,可惜他是朕的兒子,國事重於泰山,當臨淵履薄,不得怠慢,不過朕這次返京,有意讓太子休息一陣,諸卿怎麼看?”

可不能啊,你不是想削太子的權吧?楊約趕忙道:“太子之辛勞,不及陛下萬一,陛下尚且晨兢夕厲,況乎太子?”

裴矩就看的比較明白,削什麼權啊?你有幾個兒子能讓你這麼玩?還不是想保宇文述,擔心返京之後,太子揪著宇文化及的事情不放?

裴矩是門下省納言,魚俱羅三個人告狀的奏疏,他是親眼看過的。

宇文述心裡那叫一個感動,他也猜到皇帝是想保他兒子,先把太子挪開一段日子,等皇帝親自處理之後,太子也就不好再翻桉了。

兒子總不能去推倒親爹已經定論的事情。

三個公爵告狀,楊廣也不會壓很久,總是需要拿出來處理的。

韋貞皺眉道:“太子是儲君,國之大事,都是要參與的,臣以為,可以適當的休息,但時間不宜過長。”

“你說的對,”楊廣笑道:“太子當然不能長期不問國事,這樣吧,初一十五參加朝會,為期兩月,朕讓他好好的歇一歇。”

人家楊廣給兒子放假,是知道自己兒子是什麼尿性,宇文化及在河北乾的事,偏偏就是老三最不能容忍的,返京之後,門下省的呈報,太子都有權調閱,那個時候,自己這個兒子鐵定會往死了幹化及。

但楊廣不希望這樣,他用的著宇文述,而化及又是長子,不得不網開一面。

皇帝都這麼說了,其他人也就不好再勸的,知情的知道是怎麼回事,不知情的,覺得太子近年來確實太過辛勞,放兩個月假休養一下,也是合適的。

“張須陀這個人,是難得的將才,如今山東已經平定,陛下應召其返京,加以封賞,”楊玄感提議道。

楊廣聞言,眉角一挑:“怎麼?卿與這個人很熟?”

“不熟不熟,”楊玄感趕忙擺手:“臣沒有見過他。”

楊廣笑了笑,突然面色一改,沉痛的長嘆一聲:

“獨孤公啊獨孤公,遙想當年,你隨朕領五十萬大軍南下伐陳,往事歷歷在目,如今陰陽相隔,朕焉能不神傷哀痛?”

楊達道:“太子奏請獨孤公特進大柱國,陛下是否準允?”

“當然準允,”楊廣提高聲線道:“冊封獨孤公為大柱國,準其長子盛道襲爵齊國公,待其服喪過罷,入尚書省,接任吏部侍郎,賜鍂車二十駕,儀仗四十人,麥五千石、錦緞五千匹,派鴻臚卿房彥謙趕赴河北,監督辦理喪事,內史省擬詔,以示朕之哀悼,諡號就不要議了,太子已經定好了,就文忠吧。”

吏部兩名侍郎,高孝基和崔君肅,高孝基跟著楊廣遠征,回來的路上在晉陽病故了,楊廣讓高盛道接手副部級,足見器重了。

站在楊廣背後不遠的李淵,聽到這句話倒也沒什麼反應,一部侍郎,他是看不上的,但你能讓我兼任一下,肯定是最好不過。

本來高孝基死在晉陽,他還想著爭取一下這個位置,畢竟京兆尹加上吏部侍郎,這權利不比一部尚書差多少。

但是自打高熲病故的訊息傳來,他就猜到這個位置跟他沒有關係了。

大隋頂級權臣病故,按照慣例,人家的兒子是必須得安頓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提前猜到,這個位置就是給人家高盛道留的。

皇帝照顧忠臣子嗣,這也是做給別人看的,意思是你只要忠心,你死了不要緊,我會讓你的子孫活的好好的。

所以啊,皇帝的很多決定,其實跟他自己的主觀思想,沒有太大關係。

都是出於政治考慮。

蘇威牛弘,是心情最難過的,這兩人都是高熲舉薦入仕,才一步步混到了今天,引路人已經離世,回憶起過往種種,他們倆自然是闇然神傷。

大業八年,二月十八,楊廣從河東動身返京。

楊銘早早便準備好了一些,率領妻妾子女及留京百官於渭南縣,迎接聖駕。

京兆郡十餘萬百姓,在衛士們的監管下,在城外夾道歡迎皇帝回京。

百姓們是真心高興,因為皇帝打了大勝仗,雖然他們吃飯都成問題,但還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和興奮。

正如漢武帝劉徹一樣,國內禍害的不成樣子,但是把匈奴打趴下了,所以後世對人家的評價非常之高。

楊廣眼下的功績,比起漢武帝略微不足,而楊廣的目標是超過他。

秦王楊瑞,魏王楊瑾,是楊銘的子女裡面,唯二被楊廣召入觀風行殿的,因為人家倆的媽媽,比較牛逼。

浩浩蕩蕩的隊伍進入京師,鼓吹之聲,激盪在耳。

京師數十萬生民,朝著朱雀大街方向跪拜,口中高呼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威儀天下,皇恩浩蕩。

楊廣的爽點被引爆了,下旨賞百姓十日酒食,免除宵禁,三品以上官員,設宴於街市,以供百姓取之。

更命太樂署獻舞樂於東西兩市,玄都觀、大興善寺、大禪定寺,為天下百姓祈福,為陣亡將士超度。

緊跟在楊廣屁股後面進京的,就是史祥、屈突通和宇文化及。

京師接下來的一個月,會陷入舉城狂歡,朝廷這邊賞錢一批一批的給撥了下來,國庫的錢流水一樣的給花出去了。

高元是跟著楊廣來的,他沒有來過大興,如今見到這座彷彿只存在於天上的宏偉巨城,他突然間覺得,自己輸的不冤。

高句麗實在是太小了,即使在他的治理下,國力空前強盛,可是跟疆域廣闊的大隋比起來,確如螢火之於皓月。

長安城,長安城,這裡才是真正的長安城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治要

治要

0歷史的天空0
以史為鑑
歷史 連載 1萬字
狼煙晚明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這是一部以明朝中晚期為時代背景的架空小說。 透過貫穿全篇的戰爭場面,向讀者全面展現明朝社會、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各方面儘可能真實的面貌。 雖為架空題材,但絕大多數事件、戰爭等都非空穴來風,皆屬有據可查。 架構上分為三部曲。 第一部《圍城》。透過一場圍城戰的全景展示,......將讀者帶回那個時代,感受真實的戰爭場面。 第二部《前世》。介紹主人公的背景及成長經歷,全方位展現明朝中後期社會環
歷史 連載 110萬字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子虛烏有君
【流放逃荒+天災人禍+空間囤貨+爽文基建+王爺追妻火葬場】\n上一世,周雲姝孃家因昏君奸臣構陷叛國,滿門男丁抄斬,婦孺流放南蠻,死於途中。 \n周雲姝雖然作為魏王妃免於流放,卻也被幽禁冷院,遭人背叛難產而死。 \n重活一世,周雲姝自請下堂,搬空王府庫房陪著孃家去流放。\n別人眼中的周家,家破人亡流放苦。 \n實際上的周家,好吃好喝好眠。\n流放逃荒路上雖然天災人禍不斷,但是周雲姝一路上囤貨、囤糧、
歷史 連載 45萬字
崇禎聊天群

崇禎聊天群

叫天
崇禎二年末,只能和當下人聊天的系統,向魂穿崇禎皇帝的胡廣下達了第一個任務:給京師城外十萬建虜大軍一個教訓!胡廣:你這垃圾系統,只能聊天,就讓朕給城外的十萬建虜大軍一個教訓,完不成還要抹殺,瘋了麼?群號306779547,歡迎進群聊天跑龍套。
歷史 連載 0萬字
隋逆

隋逆

完顏晨。
一場浩大的華夏劫難席捲了整個四分五裂的南北大地。一位英明的皇帝從小在恩師的教導下。 成為了帝王挽救了這一場南北分裂的局面。
歷史 連載 28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