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月的京城也已經頗有些炎熱,紫禁城裡的養心殿院子裡,挨著南牆的罩房如今成了文武朝臣聽到宣召來此等候覲見的地方。

就像是去達官貴人家中拜訪時的門房,但這是天子的門房。

院門口那裡又一陣交談聲之後,又一人走進了這門房。

屋內只有兩排椅子,椅子和椅子中間會有一個方凳,可以放茶杯,也可以容他們放一些書冊、材料。

現在新來的人進入房間之後,略一打量,就先過去對其中一人行了一禮:“聶師是來辭陛的?”

被行禮的是聶豹,他先站了起來回了一禮:“子升不必多禮,我正是來向陛下辭行,前去河套的。”

他做華亭知縣時,徐階還沒高中探花郎。

而在這一次新的職務變動之前,兩人都已經是正四品的總司。

剛剛年滿三十歲的徐階先和有過師生之誼的聶豹見了禮,又一一和這裡等候著的其他人見禮。

其中既有御駕親征時伴駕一路、去河套查明“平亂”實情之後回來的鄭曉,也有《明報》的總編林希元,還有制肥有功被封縣爵的金坷垃,再便是送父親歸葬完、又服滿了新孝期奪情回京的孫元。

都不算是朝廷重臣,所以要在此候著。

一般來說,若是參策級別的人要和皇帝見面,一般都會提前把時間安排好。

而現在,他們要等著皇帝結束中圓殿那邊給皇子、宗室勳戚之後們的授課。

“恭賀徐首席……”

面對徐階的見禮,其他人都不敢怠慢。

從徐階這裡開始,御書房首席又換了一種路數。

以前,都是先入御書房、再外放。而現在,徐階是做過地方官、有了知縣經歷又歷任南京戶部郎中、北京吏部總司的徐階。

大家都把這個看作了皇帝對他的重視和培養——年齡很小,履歷紮實,再於御前多聆教誨,等他再外放時就該是三品了。

有了御書房首席參預國策的經歷,徐階未來已是國務可期。

門房這邊閒聊著,後面又陸續有人來。

這樣的景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

御駕回京後,沒有什麼大動作,皇帝開始花時間,多召見一些在京的四品以下官員,有時候僅僅只是閒聊一番、瞭解一二。

這就是中下層京官們這三個月來每每期待的事。

對此,楊慎長舒一口氣:不用勸,陛下這是沉下心來,發掘和熟悉後面二十年的朝廷重臣了。

中圓殿那邊,朱厚熜的課接近了尾聲。

今天這堂課,能來聽的都是大孩子。

皇子之中,只有太子和越王。宗室勳戚之後,也只有三個好學一些、有天資又勤勉的一些。

他們是:睿王朱載堚,肅王的庶幼孫朱弼楝,靈璧侯的孫子湯世隆。

“今日所講,便是華夏千百年來與北虜你來我往的根本原因所在。”朱厚熜看著這五人,對他們講的東西更深一些,“今日課業,便是再將朕講的內容理清。農耕與遊牧這兩種保證百姓生存繁衍的方式,怎麼使南北兩邊變成這樣的,理清了這些,你們就更明白物理人理是怎麼一回事了。”

給他們上課的是功業非凡的皇帝,他已經用越來越多的成就證明了他學問的非凡、有用。

朱載堚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遠不是夏氏能夠觸及的高度。

他只是仍舊不太明白,皇帝似乎當真在著力培養他。

許多內容,涉及到治理百姓的根本了。不僅他在這裡聽,越王也在聽。

疑惑存在於虛歲將十四的朱載堚腦中,但他知道這些課還不會停止,終有揭曉謎底的那一天。

也許更深奧的內容,現在還不適合對他們講而已。

“太子隨朕去御書房。”

朱厚熜站了起來,太子仍舊是不一樣的。

皇帝對他,是更加言傳身教的培養。

即便不再監國,但是陛下回京後,太子仍能時常得到皇帝單獨的教誨。

虛歲十一的越王朱載垺倒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那是應該的。而他的母妃,更是一個知道怎麼提醒他的沉穩女人。

中圓殿到御書房並不遠,第一個到御書房的就是徐階。

朱厚熜看著他,從最初對徐階的一些成見,到這麼多年徐階為官處事的官聲成績,朱厚熜並不能一直保持著成見。

也許是他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氣,也許是徐階的志向遠大、現在官位還不高,總之他此刻並沒有為家族之私利及後人做出什麼過分的事。

江汝璧將外放,去宣府做知府。

久在御書房的他,十分清楚宣府對於整個宣寧邊區甚至河套的支撐作用。

而王慎中將去接任明報總編輯,御書房要換一批人了。高拱重回御書房,好奇地看著徐階。

朱厚熜也覺得有趣,先讓這兩人在御書房內交鋒一二吧。

“子升不必拘禮,這便開始履職吧。眼下朕召見朝臣,起居注等雜事自有肅卿來做。”

“臣遵旨。”

徐階很謹慎,很恭順。

而後,是孫元先被喊了過來。

“家事都辦妥了?”朱厚熜很和藹,語氣中有些遺憾,“北征數月,竟沒能見國丈最後一面。”

對這個妹婿,孫元只能先跪謝皇恩,表達了感激。

“此去陝西,你所負任重。”朱厚熜認真說道,“朕已下旨,黃河以南套虜舊地不允養馬。非是朕要派苦差於伱,你這重任,關係到黃淮水患千年大計,關係到大明基業。有你去,朕才好放心陝西上下都能聽命。”

河套回來了,陝西、山西的沙漠化治理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這其中,既要有治沙植樹,又有繼續推廣旱地高產作物、讓陝西山西也成為西北糧倉的長期工作。

明明收回了許多土地,可以安心耕種了,但偏偏要在一些關鍵區域種樹治沙保持水土,這是一個可能會引發諸多不理解的難事。

孫元是皇后的親哥,他擔負著這個專門職責過去,更好解決一些問題。

只要他願意。

朱厚熜把話說到這份上,孫元自然是連連保證,又說自己本沒有大才幹,並不貪圖官位升遷,只盼不辱君命。

“你讓弟弟襲封爵位,朕知道國丈教導過你。”朱厚熜唏噓道,“都是一家人,朕也說得簡單點。把這件事做好了,將來史書上對孫家的記載,就絕不會只落墨於國戚身份。若能控制住黃淮水患,是功德無量之事。”

“臣明白,臣自當鞠躬盡瘁。自古有言,黃河清,聖人出。如今聖君在位,臣窮盡此生,也要為這黃河水清稍盡綿薄之力。”

徐階在一旁近距離聆聽皇帝的教誨。

皇后的親哥哥,就這麼被皇帝派到艱苦的地方,甚至有點終生都要奔波於沙地黃土之間做完這件事的意思,這在前朝是很難想象的。

這是他親耳接觸到的第一件大事——在朝野間也許是小事,但皇帝重視的神情不假。

而後聶豹也來了,他做過華亭知縣,做過廣東市舶司提舉,做過戶部廣東清吏司總司,如今要去做的事情又是著眼長久的。

“河套既復,青甘邊區既設,青甘邊市是一件大事。”朱厚熜看著他,“朵甘、烏斯藏、吐魯番,乃至於瓦剌殘部,西邊先從邊市做起。廷推你去青甘邊區專管邊區民政,這邊市也與軍務、禮交大事有關。朕許你與西寧侯、毛督臺同樣的專奏和機變之權,盼你們三人先把青甘邊事理清。”

在唐順之敏銳察覺袞必裡克是從青海收縮回來之後,青海的局勢如今並不是很樂觀。

袞必裡克派在那邊的部族,是從吐魯番繞回去的。這麼大的動靜,吐魯番、西藏那邊其實知道得更早。

如今,青海一帶大明也很難以絕對的實力穩守。只不過河套和宣寧大捷的訊息傳過去之後,吐魯番、西藏那邊並不敢輕舉妄動。

對那個方向,大明君臣定下的方略就是大舉興辦邊市,先讓西域諸族接受一種新的交往關係,同時也依靠商路讓西北那邊打下更好的基礎。

聶豹之後是林希元,這個做了數年《明報》總編的人物,他去的是河套。

從企業之中再轉任文官重臣,林希元是第一人。

“茂貞,朕的諸多想法,你是再清楚不過的了,應德也十分清楚。”朱厚熜笑著對他說,“河套能不能成為塞上江南,邊區漢民和歸附蒙民能不能活得和睦,陰山北面的部族能不能慕王化來投,朕相信你和應德能辦好。”

林希元這一去,也跟聶豹一樣是正三品,自然期待異常地再做表態。

而鄭曉過來的事,也與河套有關。

“總軍備部與群牧監已經在河套勘察。”鄭曉過來就是彙報了,“設多少苑監是小事,但養馬僱多少漢民,僱多少蒙民,如今有些爭議不決……”

這個見面的時間就更久一些,徐階知道是與將來徹底絕虜患的馬政有關。

如今馬政實則已經主要透過群牧監這個企業在做,但是河套、宣寧有了大批投降歸附的蒙民,朵顏三部與大明之間的關係也進入新階段之後,就有了諸多變化。

同樣,青甘邊市那邊,還有一個重要目標是西域好馬。

外邊的門房那裡,金坷垃還在繼續等。

他倒是很有耐心。他只有個縣爵的封賞,這裡人人都是官。

其他人都很有耐心地閒聊著,他雖然插不上嘴、也沒人找他搭話,但無非就是今天一直呆在這等候傳召而已。

等到了快中午時,卻只聽得外面的聲音,軍務總參謀夏言及兵部尚書一同來了。

門房內的人一時噤聲,不知道是不是北征大軍的軍情。

但不聞報捷聲,而夏言兩人直趨御書房,顯然是另有大事,於是眾人一時各有心思。

御書房內,朱厚熜聽他們過來,沒有避著鄭曉,讓他們直接進來了。

“何事?”

“陛下,急遞剛剛入京的奏報。通政使司送到了臣那邊,臣未得傳召,問了問才知陛下正召見諸臣,只怕還不曾御覽這剛到的奏報。臣心裡著急,便來請見了。”

朱厚熜有點意外:“什麼事能讓你這麼著急?”

夏言把那奏疏遞給了黃錦,嘴裡已經在解釋:“是翁總司從馬六甲呈回來的奏報。一路順風,這回只用了二十日便到了廣州,隨後一路入京。南澳伯提了個想法,臣覺得似有可為,按捺不住。”

朱厚熜疑惑地翻開了奏疏,看著翁萬達遞回來的訊息。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翁萬達在奏疏裡先詳細介紹了他到馬六甲之後的情形。

看著看著,以朱厚熜如今的定力,他都不由得呆了呆,微張著嘴。

阿方索這傢伙,是放飛自我了嗎?

夏言躍躍欲試:“陛下,臣以為,可行啊!”

朱厚熜哭笑不得:“可行嗎?朕怎麼不覺得?”

夏言奇怪地回答:“按那胡安所說,葡萄牙國主不甘敗績,竟調遣了大小近百戰船遠航而來,國內極為空虛。而那什麼舊印度總督已被押送回西洋,新印度總督又已被擒。若能施巧計,制服了艦隊將官們,那大有招降整個艦隊的可能啊。若再還徵葡萄牙,大明在那西洋不就有了個橋頭堡?”

“阿方索這傢伙敢於出海,骨子裡當真是大膽。”朱厚熜連連搖頭,“哪那麼簡單?就算能把艦隊將領們都制服,招降了艦隊兵卒,你以為殺回葡萄牙,就能輕易奪了國主之位?阿方索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血脈、人緣在那裡坐穩位置。”

這傢伙仗著有大明撐腰,現在竟冒出這麼大膽的想法。

在歐洲,國與國的王室之間多複雜的姻親關係?還有宗教方面教皇的承認問題。雖說教會力量已經在衰退階段,但號召之下,像西班牙這樣的國家看準海貿利益,難保不會群起而攻。

而海上、陸上的爭戰,難道阿方索還指望大明萬里迢迢為他輸血、站穩腳跟?

他都離開歐洲多少年了。

異想天開。

“陛下,退而求其次,若招降了艦隊,佔了他們在那印度的果阿一帶,這回那葡萄牙國主總該屈服了吧?”

夏言任上有了宣威外滇、南洋之功,又有了青海、河套、宣寧的復土大功,現在對於開疆拓土極為熱衷。

於他而言,若是還能把飛地拓展到史書中天竺那裡的海邊,那將是何等可以誇耀之事?

所以他現在當真很著急地希望得到皇帝的首肯,讓他可以支援阿方索去做這件事。

朱厚熜沒說話,默默地思索著。

馬六甲是肯定會掌握在手裡的,但印度那邊有個支點,對如今的大明來說有沒有必要?

毫無疑問,阿方索重歸大海之後,野心已經冒了出來。

不是說他已經不再臣服於大明瞭,但飛地這種事,尤其是東西方海上貿易極為重要的中途據點這種事,代表的就是龐大的利益。

數十年後,利益自然自成一體。

現在要支援阿方索做這件事,那就需要趙俊他們幫著出力。

能成功的話,短期內對大明自然是好處多多,但也會引發連鎖反應。

比如葡萄牙割捨不掉馬六甲的利益賭了這一把國運,他們若輸了,元氣大傷。一旁虎視眈眈的西班牙等國,自然會接過這一份利益。等他們再到東方時,難道大明為了果阿這個據點,要將支撐力量往外延伸這麼遠?

除非給阿方索充分的自主權,甚至冊封他個王爵自建王朝,讓他們作為大明的代理人,僅憑自己的武力與西方來的歐洲人勢力爭鬥。大明在背後,頂多透過貿易讓他們有足夠的財力擴充勢力、增強武力。

況且,大明的海師與歐洲艦隊之間,如今並沒有武力上質的代差,朱厚熜如何能把趙俊他們賭在這件事上?

想到這裡,朱厚熜堅決地搖了搖頭:“此事不允。”

夏言有些失望,欲言又止。

朱厚熜又道:“南洋都還沒經略清楚,不能就此盲目往西。不過,此事並非不能一試。那胡安既知我大明軍威,又貪圖東西海貿壟斷之利,讓他自己去做好了。”

夏言呆了呆:“他……如何能獨力做成此事?”

朱厚熜笑了笑:“他自己獨力自然是做不成,不過他既然反心一定,就讓他再反一次。放他回去,讓他帶著葡萄牙人的艦隊仍往馬六甲而來,伏擊敗之。若他能立下這功勞,朕可以讓他帶著殘存艦隊在果阿立足。他自立王朝也好,仍挾洋自重做個印度總督也好,只需他還需仰仗大明通商許可、為大明做個與西洋貿易的中間人便好。”

夏言還想說話,朱厚熜制止了他:“西洋人多得很,北虜還沒絕,公瑾惦記著西洋做什麼?真想踏足歐羅巴,絕非海上一路可以成事,太遠了。”

如果大明的科技水平已經真正進入到了鋼鐵自由的時代,那還談得上嘗試一下。

但現如今,真的遠沒到那種時候。

就算阿方索的計劃能實現,這個新的葡萄牙在歐洲也絕對只是曇花一現。

至少一兩百年內,只要東方與西方透過貿易各取所需、各有所獲,矛盾就不明顯。

如果在這一二十年裡,大明的科技水平有了一個提升,那倒是能透過開枝散葉的方式嘗試一二。

朱厚熜萬沒想到阿方索會在這個時候給他畫一個進軍歐洲的大餅。

這傢伙忘記南澳兩個字了,是不是覺得他外孫與其做個還不知道在哪的南澳國王,不如去做個歐洲國王?

步子邁得也太大了。

夏言遺憾地離開了,朱厚熜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

也不知道俞大猷、郭勳他們深入草原之後,如今的情形怎樣了。

大家建功立業的心都這麼野了嗎?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我有一張始皇臉[秦]

冰水中的魚
身為寡婦村的未來扛把子,死了一回的李然只想不顧一切的好好活下去,找個貌美聽話的相公,生養幾個小崽兒。 她相信憑藉自己日後無與倫比的大長腿,以及英俊到人神共憤的臉蛋,定能找到好看的相公。畢竟每每看到自己俊美無雙的容顏,自己都會陷入痴迷。 但是因為她那死於造反的渣爹,她只能被迫戴著面具。 直到有一天,一個白麵小郎君無意掀開了他的面具,瞬間露出震驚的神色。 小郎君告訴自己他叫扶蘇,還帶自己去見了他的父親
歷史 連載 2萬字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逼我和離,看到我繼承皇位,你後悔了?

燕麥葉
妻子蕭傲玉凱旋歸來,榮耀加身,林徹歡喜相迎,卻不料第一句話,她便提出了和離。 “林徹,如今我乃皇上欽封玲瓏上將,你配不上我了,好聚好散吧。”林徹笑了,四年來的所有付出,換來的卻是這個結果。 他轉身離去,龍歸朝廷,整頓朝綱,誅殺奸佞,國之大昌!蕭傲玉苦苦哀求:“林徹……不,皇上,我錯了,你不是最愛我了嗎,我們回到以前吧……”林徹:“來人,趕出去……”
歷史 連載 1萬字
貴妃娘娘千秋

貴妃娘娘千秋

年年雪在
野心勃勃美豔娘娘vs高深莫測帝王 甜爽型宮鬥,後期專寵。 【文案】 孟緒是忠烈之後,生得面若桃夭、豔光熾盛。 可惜同她有婚約的公子一心愛慕她的妹妹,孟緒主動解了婚約,卻一朝成了貴女中的笑話。 然而,只不到兩月的功夫,竟又傳出孟緒將被禮聘入宮的訊息。 天子風儀,區區官家公子何能及也? 這是誰看不上誰? 當孟緒踏過繁春的御道,走進梁宮的時候,沒有人不為之側目。 所有人都在猜,她究竟為何而來。 連這世間
歷史 完結 1萬字
手藝

手藝

季武長空
總會有一些人,生活在為人不知的地方,做著數千年傳下來的手藝,幾百年如一日,默默無聞......
歷史 連載 3萬字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里

老筆輕談
諜戰融入點點滴滴生活,是人情世故,是兒女情長,是油鹽醬醋,是刀尖行走,是金錢擺弄,是百人百相。 千金棄筆從戎,英雄將軍斷劍,貪婪贓官吞金……統計局,如同縮小世界,權力,智慧,慾望,博弈。 有欺上瞞下,孤立合群,互相猜忌,左右逢源,提心吊膽。有紙醉金迷,蝶浪蜂狂,鶯欺燕妒,妾姬撒潑……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