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臣今日為陛下進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一刻,屬於王守仁。

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但大多數人的眼神帶著審視與警惕,而王瓊卻瞟向了楊廷和。

不公平!

值講官的講章,是要經過內閣稽核的,楊廷和自然知道王守仁要講的是什麼。

講章上怎麼寫的,經筵的正式環節裡就一個字都不能講錯。

看楊廷和沉著自信的模樣,顯然已經有了對策。

他有充足時間去思考王守仁的講章內容,但王守仁不僅是接旨之後倉促寫就的,而且還並不知道楊廷和會講什麼。

擔心的目光看回王守仁,只見他坦然自若,姿態放鬆地繼續開口了:“朱子有言,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齊家以下,則舉此而措之耳。所謂正心以上,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其身既修,齊家、治國、天下平皆順理成章。”

講的那句話,出自《禮記·大學》。

開篇解讀之後的第一話是理學大宗師朱熹的見解。

朱熹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

因為一個人的品行、人格鍛造好了,那麼齊家、治國、平天下自然不是問題。

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那就都是為了達到修身這個目的的過程。

朱厚熜來到這個世界也快兩年了,對於這必讀經典科目自然也不算陌生。

所以他現在有點疑惑:王守仁為什麼把他的講解一開始就限制在朱熹的觀點裡?

“所以治國,蓋欲明明德於天下也。”

王守仁繼續講了:之所以要治國,就是想在天下發揚光大高尚光輝的道德,達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大學》這部書裡,就是把道德作為紐帶,讓個人自我修養和治國所需要走的“大道”統一起來。

原本就寫在《禮記》裡的這篇文章,就是儒家提煉出來的一條非常有利於皇帝要求臣民、儒生約束皇帝的紐帶。

儒家的禮,不僅僅是儀式,它也是認可這種“禮”的每個人對自我思維、行為、追求的約束。

皇家追求的,是治國平天下吧?儒家可以提供這條道路:我千千萬萬的門生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服務的。

皇帝想選擇這條道路?那皇帝既然也想國治天下平,同樣至少要先做到修身齊家。

所以皇帝的言行舉止是要按照要求來的,皇帝的後宮,文臣們也是有義務去說幾句的:你自己的家都搞不好,你怎麼治國平天下?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何謂知之至,何謂誠其意,何謂正其心,何謂修其身,先賢已盡述。而致知在格物,何謂格物,則又是正心以上最首要、最難者。”

他說到這裡,嘴角有微微的笑意:“臣昔年為致知,于格物一關百思難解,曾格竹七日夜,一無所獲。”

朱厚熜終於感受到王守仁和其他大儒的不同:他是懂講課的。

楊廷和、石珤他們講經時,舉例子大多都是上古或前朝典故,沒有像王守仁這樣拿自身經歷舉例的。

王守仁立刻又肅然起來:“《大學》言: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知本則知至,何為本?《大學》開篇又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致知在格物,物之本末、始終,又何者當厚,何時當薄,如何去格?”

這段話朱厚熜聽出一點味道來了。

大意他是知道的,無非是說要注重事物在根本與旁支、在開始和終結之間的側重、先後。

《大學》裡就是雲裡霧裡地說知道什麼是根本就能達到有智慧的狀態。

那事物的根本又是什麼?

沒說了。

回憶起王守仁之前說的:什麼叫意誠、心正、身修,《大學》裡都講得明明白白,或者說朱熹這個理學大宗師已經解釋得明明白白。

但要達到意誠境界的致知呢?達到這個境界的象徵就是知本,而方法途徑就是格物。

但關於怎麼格物呢?

沒任何解釋,就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這觸及到了理學與心學的根本分歧:大家的共同目標仍然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都認可修身是根本。

但怎麼修身呢?

所以王守仁今天講的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全都是以修身為本。

“遙想昔年鵝湖之會,所以共參大道,便因教人之法。朱子曰致知格物只是一事,當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臣格竹七日夜,歷事二十載,始終困在此關。博覽群書,問道於先賢,終因教人之法重讀此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沒錯,大名鼎鼎的鵝湖之會,朱熹和陸九淵這兩個理學、心學巨頭的辯論,就是源於怎麼教人怎麼修身。或者說從儒家經典推倒回去,究竟該怎麼致知:獲得智慧。

因為儒家經典裡對於格物致知的解釋太簡單、太模糊了啊。

朱熹的解釋是:格物和致知就是一體的,所以多讀書,多觀察事物,根據經驗,加以分析、綜合與歸納,然後得出結論。

王守仁卻沒提陸九淵怎麼說的,彷彿是要經過稽核的講章不能提及心學觀點。

而這時他又拿他自己舉例子,暗示著自己書看得也夠多了、經歷的事情和時間都夠長了,但還是不知道怎麼格物致知。

現在終於點題,旁聽的人倒是都好奇起來:難道他的觀點藏在這句話裡?

“人人皆以修身為本,若有教人之法,則人人可致知,知本,知所先後,近於道。天子可近道,庶人亦可近道。故聖人有教無類,若人人得以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則家家皆齊、舉國皆治、天下太平。既人人可近道,則教人之法亦當人人可學。致知雖難,當有直指方便之法。”

他還在勾人。

說他從這句話裡悟出來的就是為什麼人人都要以修身為本,聖人也提倡有教無類,這說明人人都是可以近道、人人都有可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

既然人人都有這種可能,那麼修身的源頭格物致知也應該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才對。

太難的方法,你怎麼可能做到讓人人都學會?像朱熹說的那樣泛觀博覽?伱出錢買書給庶人看而且還先教他識字?你出錢請他到處去遊歷?

朱厚熜暗呼厲害:他雖然沒有明說理學不行,但就是透過邏輯指出了理學的不行。

或者反過來說,理學已經佔據主流教化天下幾百年了,有沒有做到家家皆齊、舉國皆治、天下太平?

沒有啊。

所以說明沒有那個能力啊。

“大道至簡。”王守仁停頓了一下,營造了足夠的氣氛之後看著朱厚熜說道,“蓋因致知,所致者,良知也。良,於本末之間,於始終之間,於知之未至已至之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所先後而近道,良亦近於至善。欲達大道,先致良知。”

“良知如何得致?不因知之未達至善而不行,不以行之有效而以為已致知。致良知之法,在於有知則行,行而後使知益良。此積跬步、積小流之法,知行合一,日進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此二程至論。”

“伏惟皇上以天子之尊,卓成天資,日進日新,知至而誠意,意誠而正心,心正而修身。根本已成,則終得天下平,明德得明,萬民稱親,至善歸焉。”

朱厚熜很正常地說了一句:“謹受教。”

然後就看向楊廷和:致良知被他塞在你家理學祖宗的觀點裡,你會怎麼講?

提前問過嚴嵩和劉龍的朱厚熜聽完後就發覺了王守仁這篇講章的妙處。

經筵雖然象徵意義更大,但本質不就是教課嗎?

教的是天子。

現在王守仁從鵝湖之會的一個原因入手,抖出來的可是終極命題:教人怎麼格物致知的方法。

這格物致知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修身,而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

朱熹說了從天子到庶人,都要修身。

王守仁表示我的方法就是二程所說的日進日新,只不過我覺得要透過致良知來日進日新。

每個人都聽懂了:王守仁他可沒提什麼心啊性啊那些最常見的心學說辭哈。

但他從朱子的觀點開始,以二程的觀點結束,現在反倒顯得他才是理學的正宗。

朱厚熜的評價是:這是準備用魔法打敗魔法嗎?

目光聚焦到楊廷和身上,等主持經筵禮儀的官員請楊廷和開始之後,楊廷和平靜地從講案側面走向正中。

又是楊慎這個展書官為他父親翻開了講章,屏著呼吸期待父親將王守仁辯得啞口無言。

王守仁退到了一旁站好,肅然看著這個內閣首輔。

已經走到了皇帝面前的他又將有何高論?

鄭重申明:本人物言論是為劇情服務的杜撰,不代表作者對學術思想的瞭解或認同反對,更不代表中人物言論是歷史人物真實觀點。如引爭議,請一定提醒自己:這是網文!這是網文!這是網文!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鎮南王世子,你讓我乾點正事?

我鎮南王世子,你讓我乾點正事?

向陽的心
剛來大楚,陳澤對鎮南王世子的身份頗為滿意。 閒來無事,勾欄聽曲,感受一下大楚的風土人情,找幾個美嬌娘享受人生。 偏偏大楚皇帝自己作,非要搞得天下大亂。 我一擺爛世子,你非要逼我造反作甚? 反都反了,乾脆反得徹底一些吧! 乾土豪,分田地,清匪患,定江山。 拉出一隊人民之師! 北邊金遼摁在地上摩擦,南邊南蠻歸順,東邊海寇……一個不留。 垂死病中驚坐起,回首,列強竟是我自己……
歷史 連載 52萬字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青風山上青風人
【全民穿越】【三國】【領主】【爭霸】全民穿越,建立領地,每個人開局都會抽取一個天賦而林宣的天賦,是幸運,運氣好那麼一點點靠著自己的好運氣,林宣一步步成為了最強領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墨鏡捲毛的咒術師男友

墨鏡捲毛的咒術師男友

一夜州後
[下本:給綜漫世界一點原神震撼(求預收,改文名但梗沒變)預計十二月中旬開文,先攢點存稿] 似乎是上天開了個玩笑,禪院千夜在他成功上岸的那天激動的猝死了,很慘的同時又很幸運。 他被一個憨憨系統砸中後重生了,還重生在一個以前非常喜歡的一個動漫世界。 但是!為什麼會出生在禪院家啊!這是個地獄啊! 都二十一世紀了,怎麼還會有如此封建的家族,不把非術士當人就算了,還搞近親聯姻,而且不把女性當人的家族都該被掃
歷史 完結 8萬字
淞滬:永不陷落

淞滬:永不陷落

寂寞劍客
烏東戰場上兇名昭著的 “活閻王”嚴峻,帶著兩大箱裝備穿越到了民國二十六年十月底的淞滬戰場,成為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一員。 憑藉超強的技戰術素養及兩箱現代裝備,嚴峻成為了淞滬戰場上的不朽傳奇,也成為了整個淞滬戰場所有鬼子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八百壯士,永不言退!孤軍營在,淞滬就在!
歷史 連載 32萬字
阿滿逃婚記事

阿滿逃婚記事

天下無病
阿滿本安心等著嫁給表哥,但表哥的舊愛死而復生。 她瞬間由正牌未婚妻,淪為話本里拆散男女主的惡毒女配。 可不能這樣!女配的結局往往都很慘的嘞! 她默默收拾好包袱,揮揮小手,離家出走了。 出走的過程很不順利,先是迷路,再是被捲入莫名刺殺。 阿滿救了個拖油瓶,甚至還為他磕著腦袋,昏古七了! 拖油瓶搖醒救命恩人,豈料她二話不說,抱住他的腿大喊:少爺!你不要氣餒!我一定會幫你重整旗鼓,將傷害你的人都踩在腳底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輩皆曹賊
建安二年,袁術僭越稱帝! 楚楓看著偌大家業,深知袁術將敗,並且還有個曹賊系統, “爹,如今天下大亂,袁術那狗東西也沒兩年好活了,要不咱們積糧屯兵,造反自立吧?” 於是乎,在系統的威逼下,他把呂布、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妻妾都給抓來,皆單獨審問,探之虛實! 曹操:“論喜好,吾不及也!” 劉備:“楚賊,呂布擄吾夫人尚還,汝為何不還?” 呂布:“我那不孝之女,竟領吾愛妾共尋楚賊,坑爹啊!” PS:本書全寫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