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奉迎陛下一路回京,你覺得劉龍該不該聽我勸?”崔元沒多解釋,“告訴他,不如憑他在翰林院中資歷攬下編修大行皇帝實錄的差使。咱們這位陛下啊,現在身邊可是個深不見底的漩渦。”

“……我明白了,那我這就去跟新蕊說。”

崔元點了點頭,想起前幾日快到良鄉時陛下在象輅中跟他說的那些話。

陛下現在應該已經知道了劉龍與他的姻親關係,應該能從劉龍的態度中明白自己的立場。

經筵一開,諸多先聖之言豈非是引經據典教訓陛下的最佳場所?

而皇帝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他若答應開了,那經筵就會是皇帝繼續打壓大學士及未來大學士的戰場!

這經筵從來都不純粹,楊廷和是必定得堅持與皇帝爭許多事情的。他是首輔,這決定了他只能這麼做,至少也要表現得在堅持。

如若不然,圍繞在他身邊的文臣們就將轉而尋找新的人,讓這個人出面幫他們與皇帝爭。

沒辦法,一條條新政,一個個舉措,背後都關係著真實的利益。

皇帝有皇家的利益,群臣有他們自己的小利益。

只不過這回不是太監得寵專橫,而是皇帝親自威壓:那是太祖太宗時的情景,哪個文臣不戰戰兢兢?

崔元知道這些文臣是歷經了多少代帝王,才讓皇帝對臣下越來越禮敬有加。就衝這一點,楊廷和也得把經筵日講當做一個重要的戰場,嘗試著馴服這個年輕氣盛的天子。

而翰林學士最終仰望的也是內閣,經筵講官、侍講、詩讀豈會不被文臣們勸說、拉攏,向皇帝講些他“應該學”的東西?

崔元不希望劉龍栽在這裡。

不是為了將來的權力什麼的,純粹只是因為自己兒子算是誤了她女兒後半生。

祖訓在上,他一個駙馬都尉指望什麼權力?

……

皇帝首次視朝的前一日,崔元及兩個內臣率領兵部工部郎中各一及其他隨員,再次前往安陸奉迎王妃宮眷。

許多勳臣國戚羨慕崔元,皇帝對崔元的信重已經很明顯了。

而這一天到了申時各衙門放值前,司禮監文書房的太監們又大規模出動了,前往戶部和太僕寺歸還賬冊。

皇帝把賬查完了?

才四天不到,能查出啥?

未知的就是令人最不安的。

黃昏時分,張佐從內閣那邊出來,先去了袁宗皋那裡。

訊息傳出,舉京震動:三甲同進士出身的袁宗皋以六十八歲高齡升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距離內閣只有一步了。吏部左侍郎上面只有吏部尚書了,而兼翰林學士自然就是加大學士的鋪墊。

解昌傑憋悶得想吐血,他這個左長史還沒等來任命,袁宗皋卻先以這種速度高升了。

而與此同時,又有兩波人馬出京。

隨後就是從中書舍人那邊透露出來的:又批了兩封奏疏下來,依某些言官和大臣所請,陛下遣人前往已經致仕的兩個內閣大臣家中,請他們還朝任職。

一個是現年六十七的楊一清,一個是現年五十三的費宏。

都是以閣臣之尊離開朝堂的。

這意味著,一天之內有三個人都會在今年內隨時入閣。

再加上之前定下的讓王守仁進京,陛下這是要做什麼?

這讓楊廷和、梁儲、蔣冕、毛澄和朝中其他官員怎麼想?

……

四月二十七日天還沒亮,午門外有資格參加常朝的官員已經陸陸續續到了。

不同於大朝會和朔望朝會,常朝是議政的。

今天作為新君的第一次常朝,沒有一個能來的朝參官缺席。

按照老規矩,朝參官是有牙牌的,在門禁那裡也有門籍方便查驗。

解昌傑仍然只是王府左長史,他還沒有被安排新的職位。這並不是禮節性的大朝會,所以解昌傑來的資格都沒有。

袁宗皋本就是正三品,他現在升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出現在午門外就成為了侯朝人員中的焦點。

幾天時間裡,他在京城轎子有了,隨從也有了。

看著圍過來問候的同僚,袁宗皋只是客客氣氣又開心地與他們寒暄著。

午門上的第三通鼓還沒響,眾臣還不用按照順序排好隊。

勳臣武將都在右掖門外這一側聚集著,現在天氣已經不再那麼寒冷,今天這樣特殊的日子就沒多少人在直房裡待著。

而左掖門外,吏部尚書王瓊也到了。

雖然貴為大天官,但此刻卻沒多少文官同僚和他多打招呼。

一直與錢寧、江彬走得近就是他王瓊的死穴,現在錢寧、江彬都已入獄,楊廷和又是擁立重臣,王瓊還能在朝中留多少天?

王瓊這個人,工於心計、權術超人、喜擅結納是他在朝中官員心目中的印象。正德之後,他就幾乎一直在京城六部任職。

在從戶部尚書轉任兵部尚書的過程裡,王瓊與楊廷和的矛盾因為一個具體職位爆發出來,隨後他與楊廷和的不和成為朝堂一個公開事實。

楊廷和進入內閣已經十五年,擔任首輔也已經近十年,現在更是擁立了新君。而王瓊這一路升遷的背後卻充滿了和內臣、倖臣勾結的影子,他現在是什麼處境?

縱然有提拔王守仁平叛的大功,王瓊這麼“差”的風評和他的對手之強,似乎已經決定了王瓊的結局。

直房內,年邁的梁儲聽到外面的議論卻站了起來,在門口喊道:“德華,板著臉做什麼?還在氣先帝大行之夜的事?”

王瓊板著臉走過來行了行禮,冷聲說道:“雖然先帝遺諭是由太后與閣臣審處大事,但堂堂九卿卻無一人被問及意見,粱閣老以為我不該氣?”

“該氣!你不痛快我是知道的。”梁儲苦笑了一下,“事發突然,情況緊急罷了。”

王瓊沒多說什麼。

突然嗎?緊急嗎?

皇帝病重了那麼久,誰不曾想過這些事?

迎立如今的新君,王瓊也是不反對的。

他憤怒的是,內閣完全無視六部尚書和督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的首官。如今,內閣的權柄越來越大了,早已脫離了當初設立內閣時的初衷。

“讓守仁進京的命令已經發出去了,他之前上奏說功勞全歸於你。”梁儲繼續說道,“德華,費宏也要進京,你跟他爭過吏部左侍郎的職位,如今準備如何自處?”

王瓊臉色變了變。

那還是正德三年的事,他當時當上吏部左侍郎,是因為走了劉瑾的關係。而那時作為競爭者的費宏不僅沒選上,還在端午節宴上被劉瑾言語羞辱。

“王某如何自處,不知閣老說這些又有何高見?”

梁儲無奈地搖搖頭:“王天官為何如此失態?就算心中有氣,眼下也不是對所有閣臣都這樣不假辭色的時候。六部之中,工部、戶部、兵部、吏部你都做過。三部尚書,你距離入閣也只有一步之遙。我沒什麼高見,只是同病相憐,一樣不知如何自處罷了。”

王瓊驚疑不定地看著梁儲:“閣老說笑了,擁立之功加上迎立之功,閣老怎麼說得上不知如何自處?”

梁儲擺了擺手,蕭索地說道:“且看吧。我與你不同,翰林學士出身直接進了吏部。你督辦漕運,又做過河南布政使,是難得的幹臣。此次風急雨驟,但願你我都能平安度過吧。”

楊一清、費宏這兩個要資歷有資歷、要手腕有手腕的名臣還朝,楊廷和應該也感受到巨大壓力了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林不歡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一條小葉秋
劉鴻穿越三國,成為邊陲一小將。百歲壽誕之時,啟用詞條系統。重新整理詞條,可賦予物品新的屬性和能力。 百歲祥瑞→老當益壯(年齡越大,體質越強,身體機能不會受到削弱)小有天賦→武聖之資(武聖之資,修行武道進境+200%,且武力值翻倍)基礎武道功法→武聖傳承(蘊含武聖傳承的武道真解)虎牢關前,呂布一夫當關,睥睨群雄。 白髮蒼蒼的劉鴻策馬而出。董卓:哈哈哈,一群鼠輩,派一個老賊出來送死,技窮也! 片刻之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執筆見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來大明第十年,於西域創下偌大基業。 燕王府中,朱英和後世永樂大帝朱棣相談正歡。 時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標薨。 朱英隨朱棣南下京師弔唁。 朱棣:可惡至極!沒想到竟是本王親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個好孩子,把大孫給咱送來了。 朱英: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歷史 連載 269萬字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