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廷和覺得實在是太難了,剛才那段回答又有什麼問題?

你朱厚熜能不能不要這麼神經質了!

第一次上朝就說以後不想上朝,這到底要幹什麼?

還有:你為什麼總拿我楊廷和開刀,我今天還啥事也沒提啊!

就為了讓我來反駁你,樹立我和你不對付的印象嗎?

站外面的人其實根本都沒聽清楚皇帝說了什麼,見到前面齊刷刷地跪了下來,而且前方一下子議論紛紛眾人開口,他們也都茫然地跟著跪下。

等大概聽明白了楊廷和他們慷慨激昂的勸諫,才知道皇帝剛才竟然說了“朝會不開也罷”的話。

眼淚都快出來了,難道又是隻見太監和幾個重臣嗎?

御座之上,朱厚熜挑了挑眉開口:“不知道朕為什麼這麼想?那就都聽好了。”

底下總算安靜了下來,朱厚熜提高了一些音量:“朕初登大位,見到的就是群情洶洶、憤然上疏。其言誇大,朕一覽之下朝堂竟無一人公認賢明。朕觀朝堂有三風,攻訐成風,誇大成風,務虛成風!”

“吏部尚書王瓊,戶部尚書楊潭,兵部尚書王憲,工部尚書李鐩,左都御史陳金,大學士梁儲、蔣冕……”朱厚熜一口氣唸了很多重臣的名字,“有多大的問題,現在要全然被彈劾,包括首輔在內?”

“這是試探朕的用人喜好,還是向朕宣示朝堂中有一股洶洶力量,讓朕不得不掂量一下輕重先辦掉一批人信重一批人?”朱厚熜陰惻惻地頓了頓,“上疏彈劾的,大多是六科給事中、都察院御史。你們可以風聞奏事,但就如此不公忠體國,如此誇誇其談嗎?將朝廷重臣都彈劾了一個遍,你們是要朕都全辦了嗎?”

矛頭指向了言官,許多人心裡一下子鬆了很多。

這麼說這回是會錯意了?陛下竟然不準備對朝堂大動干戈,反而指責眾臣在這新舊之際彼此攻訐不是忠公體國之舉。

“特別是你,齊之鸞。”

雖然沒有一下子大肆轉頭去望,但天子突然指名道姓,其他人偏轉著眼珠子的目光還是令夏言旁邊的齊之鸞頓時如芒在背。

朱厚熜輕笑起來:“讓內外文武大臣及非軍功而得封拜者寫自陳,讓科道查劾奸佞小人。怎麼,現在國事千頭萬緒,在你齊之鸞看來第一要務是來一番大清洗?”

齊之鸞被點名,出列跪下磕頭之後就硬著頭皮說道:“百官在職者,若是小人而非賢明之士,則危害更甚!聖君在位,其第一要義便是擇賢而用之。國事千頭萬緒,若要釐清則第一要務便是用人!臣上疏奏請陛下召費宏還朝,就是為國薦賢,何來大清洗一說?陛下之言,臣不盡認同!”

“還有你張九敘。”朱厚熜又點了吏科都給事的名,“你彈劾梁儲結附權奸,王瓊依阿權幸,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左都御史等多人庸陋不職。要依你所言,一位閣老,九卿去其五,這不是大清洗是什麼?”

張九敘也站出來跪在了齊之鸞旁邊:“臣所言屬實,請陛下著有司嚴查。”

“按照規矩,這時候你們就要去冠自辯,是不是?”朱厚熜先看向了梁儲,隨後卻問王瓊,“王德華,你可有話說?”

他稱呼的是王瓊的表字,王瓊之前一直聽在耳中。

眼下見到梁儲果然被一起彈劾了,而且是被同一人彈劾的,他說同病相憐果然不假。

王瓊聽了朱厚熜的問話,出列跪下來之後就語調鏗鏘地說道:“臣王瓊過去確實與內臣,與錢寧、江彬二逆有交往,與寧王也曾有書信往來。但張九敘之言,臣不敢苟同!”

“陛下,王瓊已自認通逆之罪,請陛下即著人拿問,明正典刑!”

朱厚熜覺得上朝那味真的來了,這就是朝爭嗎?後半句不問,認了有交往就是有罪。

聽張九敘慷慨激昂地建議,朱厚熜卻只微笑著等王瓊說完。

眼神瞥過一旁的楊廷和,只見他眼底閃過一絲憂意。

所以你楊廷和擔憂什麼呢?

“站起來說。”

朱厚熜這話是對王瓊說的:“王卿身為吏部大天官,想來必有一番不同的見解。”

“臣謝陛下隆恩。”

王瓊內心有些激動。

他終於明白梁儲之前為什麼喊他一起說話了,原來是自保加暗示。

與王瓊相比,梁儲顯然更瞭解天子。

所以,他提到自己豐富的履歷,應該是在暗示自己天子更看重一個人辦事的才幹吧?再聯絡到之前天子對他有些尊重的稱呼,王瓊心裡有了底。

他站了起來看了張九敘一眼之後就說道:“若說通逆,也是王守仁一把火燒得不好,將逆王府中與文武百官的書信全焚燬了,要不然張給事口中的通逆之臣,那就數不勝數了。再說依阿權奸,劉瑾、錢寧、江彬在時,朝中又有幾人與他們只有公事往來,從無私交?”

“臣治理漕河三年,有《漕河圖志》八卷;臣改任戶部郎中,轉官河南右布政使,其時弘治年間,臣悉心用事,怎麼就有勤勉、幹練之名?正德初年,臣是與劉瑾有往來才步步高昇,但其時面對劉瑾兇焰,閣臣又有何作為?”

“臣任戶部尚書時,舉國財計心中無漏,那時也有人稱許臣有才幹。倒是臣與彭澤爭兵部尚書後,聲名日差。臣舉薦了王守仁,在河間設總兵,湯麻九造反,各地捷報頻傳,先帝不吝賞功,臣得封少師、太子太師。先帝病重,又降恩令臣遷任吏部尚書。”

“現在先帝大行了,臣便成了依阿權奸之輩。臣自正德八年便已是一部尚書,此後臣之任事,全出於先帝!張九敘,你何不說先帝是權奸後臺?”

被這麼一頂大帽子丟了過去,張九敘怒不可遏,頓時說道:“陛下,王瓊大不敬!先帝只是受人矇蔽,王瓊竟如此妄議先帝!”

王瓊竟一轉身面向朱厚熜,行大禮喊得極為大聲:“臣王瓊彈劾大學士楊廷和、毛紀羅織黨羽、朋比為奸,使內閣超然六部之上,視九卿為無物;張九敘、齊之鸞等言官媚上求榮,甘為走犬,不知公忠體國,以風聞奏事之權構陷忠臣、行黨同伐異之實!”

梁儲、蔣冕已經被人彈劾了,王瓊現在的矛頭便直指楊廷和、毛紀。

但其中用意,朝堂中人又有誰不明白?

黨同伐異這個詞,皇帝之前說的時候大概還只是誇大其詞,想要用“互相攻訐”把這一波內鬥輕輕放下。

但王瓊現在說的是“羅織黨羽、朋比為奸”,而張九敘、齊之鸞的行為則被王瓊定性為構陷忠臣,是楊廷和羅織的黨羽在黨同伐異打擊政敵。

皇帝聽了會怎麼想?皇帝怕不怕能有這麼多黨羽、走犬的首輔?

“你……你……”張九敘氣得滿臉通紅,隨後只得說道,“陛下明鑑,王瓊劣行斑斑,請陛下治罪!”

朱厚熜又笑著問梁儲:“粱閣老,你怎麼看?”

梁儲也乾脆,摘了帽子就出列跪下來:“臣忝任閣臣,無所作為。今既不容於朝堂,臣老邁不堪其辱,請陛下容臣退隱鄉里,保全骸骨。”

他也不說自己有沒有什麼罪,直接坐實了被黨同伐異的指責:說是不容於朝堂,不堪受其辱嘛。

王瓊已經說了,劉瑾、錢寧、江彬,乃至於現在仍然存在的谷大用、魏彬、張永等人,他們的存在不是沒有道理的。那時候閣臣都沒辦法,他王瓊與人家結交算什麼罪過?要查結交內臣、倖臣,查通逆,查有沒有銀錢往來,那敢查到底嗎?

至於梁儲,他已經是堂堂閣臣了,真要論起來的話他才是首輔,他又何必結附權奸?多年來他不就是老好人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那種。

言官是真的不懂劉瑾、錢寧、谷大用等人得勢的局面裡做事有多難嗎?當然不是,只不過現在要借題發揮罷了。這髒水潑在誰身上,看誰勢弱而已。

朱厚熜再次問向楊廷和:“楊閣老,對王德華的彈劾,您又有什麼想說的?”

一臉不偏不倚的姿態。

楊廷和已經被指責結黨了,他再不能退縮,出列堅定地說道:“王瓊賄結權奸以圖倖進,小人之舉!內閣協助天子,參預機務乃是本職,何來超然六部一說?六部九卿職權分明,內閣從未插手其事!倒是王瓊劣跡斑斑,陛下或未可知,臣權且列舉一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沙盤上的大宋

沙盤上的大宋

三十二變
嶽文軒意外得到了一個沙盤,盤上有許多塑膠小人正在交戰,定睛細看,是一隊塑膠金兵正在追殺一群塑膠宋人。 嶽文軒拿起關羽手辦,放進了戰場。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軍攻宋,沿途燒殺搶掠凌辱大宋百姓。 一群宋人遭到金軍騎兵隊追殺,彷徨無助。突然,關二爺不知從何處縱馬而來,青龍偃月刀寒芒閃過,一刀斬下了金將的首級……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第一狠人

三國第一狠人

東一方
陸玄穿越成廬江太守陸康的兒子,娶大喬和小喬,收周瑜和魯肅。孫策:你別逮著我一個人薅羊毛,太難了。 劉備一臉絕望:我五虎上將少了三個,臥龍鳳雛全滅,可慘了。曹操搖頭嘆息:我女兒賠了兩個,大魏國的萬世基業被搶,陸玄這孽障是三國第一狠人吶。
歷史 完結 94萬字
泠泠春上枝

泠泠春上枝

狗柱
【接檔文《鶴帳有春》3.6開文,歡迎收藏~】 【帶帶預收《明月載雪》追妻火葬場,文案在下面】 ——————本文文案—————— 體型差/年齡差/重生甜寵文 愛財釣繫心機美人X多金年上純愛戰神 上一世,桑泠受家中安排嫁給聞野。 可聞野早已心有所屬卻愛而不得。 桑泠並不在意。 聞野雖冷,卻從不在金錢上吝嗇虧待於她。 聞野忙碌,一年到頭見他的次數屈指可數。 丈夫不歸家,錢財用不盡,這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歷史 完結 2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摸魚小郎君
唐末亂世,戰火連天,流民遍地,江山風雨飄搖。現代青年葉長歌意外重生,發現自己置身黃巢之亂的中原腹地,家園淪陷,百姓流離。 為求生存,他帶領一群絕望的流民,穿越千山萬水,逃難至偏僻的嶺南之地。 面對割據的地方豪強、險惡的山匪海盜,以及不安定的南漢政權,他以現代知識為利器,以智謀與膽識為舟楫,逐步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亂世中,他結識才女顧清霜、商賈蘇錦瑟、海商葉思悠等紅顏知己,情感糾葛與命運抉擇交織;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