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厚熜深深地看著他們,現在他越來越傾向於內閣那邊是在跟他這個皇帝打時間差,而不是不能改。

恐怕剛才這段時間裡還新增進去不少新的,所以後面八十一條新政才顯得條理混亂。一會說宦官,一會說民生,一會又跳回宦官。

那麼長的登基詔書,又這麼亂,短時間裡朱厚熜又能看出多少問題來呢?恐怕他們就是這樣想的。

朱厚熜在沒有見到登基詔書以前,也以為登基詔書就只是個禮儀文字。

但他細讀之後,才發現這登基詔書中實則定下了本朝的“施政方略”。

非常具體,具體非常!

這種總方針一般的東西就那麼倉促之下遞給了他,朱厚熜哪能一下子全接受楊廷和他們的方法?

兩邊又僵在了這裡,朱厚熜剛給了一個“要開經筵”的甜頭給他們,現在又因為登基詔書中起了紛爭。

前面那些表述倒還好說,但這麼多具體的國策方針,楊廷和他們是不想退讓的,朱厚熜又不能全盤同意。

大體上,這些方針政策是“撥亂反正”,可以說是“去正德化”。

朱厚照這個堂兄十六年來施行的一些政策基本都被廢除了,但你不能說楊廷和他們是真的要改革。

他們是要復古。

回到弘治年間的狀態,同時也就透過限制錦衣衛、限制宦官、革除皇莊皇店、提倡勸諫等限制君權。

文華殿中陷入了沉默,朱厚熜放下了詔書說道:“令在京在外各衙門自行議奏裁革詔書所言之外其餘正德以來弊政更是荒謬。這就是說,你們倉促之間未能寫全,正德年間竟無一條好政令?你們讓朕帶著這樣的詔書去謁告皇兄几筵,受命登基?”

楊廷和等人跪了下來,卻不爭辯。

朱厚熜只覺得宮中某處,他堂兄的棺材板此刻一定很激動。

鎮國大將軍屍骨未寒吶!

人亡政息莫過於此,楊廷和他們是真的狠。

現在朱厚熜倒有點理解他們了,這得是多強烈的正德PTSD症狀?

而他朱厚熜之前同樣非常強勢,怪不得楊廷和他們聲淚俱下。

“別急,真的別急。”朱厚熜嘆了口氣,“現在反過來了,倒成了朕勸你們緩一緩。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你們這是大火顛勺啊。今天朕在這應允你們,該改的,一定改。先把這八十一條理一理,如何歸納為幾大方面的弊政,要往什麼方向改,改出什麼效果,把這些寫清就行了。時間緊迫,開會開會。”

楊廷和他們幽怨得很,你也知道時間緊迫,把年號和那幾句話改一改不就行了?

就在文華殿中,皇帝還沒有登基,第一次御前內閣會議就這樣召開了。

會議主題:皇帝本人的登基詔書審定暨嘉靖一朝施政方略。

會議主持人皇帝對詔書中諸多新政排列之混亂髮表了充分的吐槽,以此為由將諸多新政歸結為數類,即:施恩寬赦、訴冤獎功、冒濫冗員、限制宦權、澄清吏治、改革經濟、調整司法。

其中,在宦官、吏治、經濟、司法等牽連甚廣的方面,只寫明瞭將會往什麼方向改,力求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但暫時並不寫清具體的措施。

事實上,這幾個方面本身也只在限制宦官這些方面他們寫得明明白白,揮刀一頓砍。而其他方面則大多老調重彈,就好比清丈土地、減免賦役,寫是寫了,卻不像限制宦官那樣有清楚的具體做法。

皇帝本人最後總結道:“這樣一來就有條理多了。內臣過去十多年指手畫腳的地方越來越多,朕也知道。但內臣和外臣是天子的兩隻手,你們可不能讓朕真成個殘疾。兩邊都改出什麼效果來,白紙黑字,朕會認。”

與會眾閣老只能苦著臉先接受了這種和稀泥。

不能說沒有收穫,有一些弊政陛下確實痛快地接受了他們的意見。

但這又是輸了半局,陛下確實一步步都對話語權不鬆口。

年號他定了,新政他也插了手。

讓人煩惱的是:他定的年號確實不錯,很有水平;而新政的意見,他竟也說得頭頭是道。

現在眾人親眼所見:他可不是亂說的啊!

雖然沒人在旁邊教他,而且純粹是針對詔書中新政就事論事,他居然都有些見解,用來反駁他們意見的話也頗有道理。

所以當他離開文華殿之後,是個閣臣看著他的背影心情很複雜。

梁儲最先長嘆了一句:“熱鬧日子還在後面呢。”

所有人都有共同而明確的認識了:不能把他當個不懂事的孩子。

真怪啊。

誰教的?

袁宗皋只送到了這裡,面向楊廷和他們的目光,袁宗皋一臉無辜。

我只教了他識字,真心的。

就路上這些天的時間,夠教什麼?陛下說出來的見解,老夫都很佩服!

沒人知道一個很清楚自己以後會做皇帝的中年人,在沒有手機電腦沒有娛樂的守孝生涯中已經針對未來想過多少事。

他可能不懂這個時代的許多東西,但權力的爭鬥終究也是一場夾雜著利益與理想信仰的人情世故。

朱厚熜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心智成熟,也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勤勉務實。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煥發第二春的中年男人那份既謹慎又果敢的心!

……

外朝三大殿,最南端的就是以後名為太和殿的奉天殿,再往北則是較小的方形華蓋殿。

按照修改後的入宮儀注,朱厚熜直接到了華蓋殿更衣,準備先到朱厚照的几筵前祭拜、受命。

到了這裡,外臣已經不再跟在身邊。

朱厚熜身邊離得最近的是張佐、黃錦、麥福、章奏這四個從興獻王府一起跟過來的太監,四人幫著朱厚熜換上了隆重的孝服,就在魏彬的引領下而去。

此刻的紫禁城裡,處處都在準備著登基大典這場大戲。

華蓋殿是後臺,承天門是禮儀宣佈開始的地方,奉天殿是主舞臺,奉先殿、几筵殿、太后等人居住的宮殿……

現在朱厚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停放朱厚照梓宮的几筵殿。

紫禁城裡,並沒有一個名叫几筵殿的地方。所謂几筵,就是對靈堂的更為高階的稱呼。

皇帝駕崩後,從駕崩到真正葬下去,時間一般都會過很久,中間有非常多的禮儀。

先是在乾清宮中停靈,然後小殮、大殮裝到梓宮裡,過不久就要先移到某個地方佈置好幾筵,等待出殯下葬。

總不能一直停在乾清宮不是?新皇帝登基了,難道還跟棺材共處一殿?

皇帝、皇后的几筵殿一般設定在被稱作白虎殿的仁智殿,這是位於紫禁城西部,和文華殿對稱的武英殿北面一處僻靜的建築。

朱厚熜一路到了這裡,還沒進入几筵殿就聽到裡面撕心裂肺的哭聲。

前方引路的太監在門口嘹亮地喊著:“皇帝陛下親謁大行皇帝几筵!”

於是几筵殿中的哭聲更加大了,朱厚熜剛走進殿中,就見側前方一個身著喪服、衣著尊貴的麗人跪向梓宮的方向答禮。

朱厚熜明白了過來,這是朱厚照的皇后夏氏。

其他人過來,夏皇后自然不用在這裡。但朱厚熜的身份不同,他是嗣君,卻又不是兒子。他來謁告朱厚照的几筵、受命登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禮儀流程。朱厚照的正牌妻子他不僅見得到,而且還能受到弔唁答禮。

朱厚熜看著前方的巨大梓宮,那裡面現在就裝著將皇位“贈”給他的朱厚照。

人死如燈滅,皇帝這盞燈死後的排場再大,禮部所擬的新君登基詔書中是如何評論他的呢?

朱厚熜有些感慨,頗為誠心地五拜三叩。

這個堂兄在後世那些傳說裡的荒誕是真是假,朱厚熜都已經不在乎了。

他應該已經幫朱厚照改寫了在登基詔書中所遭遇的評價。

後面大明朝新的歷史,將由他來書寫!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跳崖後全京城追悔莫及

跳崖後全京城追悔莫及

晏閒
謝瀾安出身世家,才貌雙絕,女扮男裝獲譽“金陵第一人”。十九歲的春日宴上,她無意救下了一個寒門落魄少年,楚清鳶。 他如同一塊璞玉,有著一身令人驚歎的才華和 鮮活的生命力。謝瀾安於是收留他,栽培他,幫他仕途鋪路,助他平步青雲…… 卻萬沒想到,楚清鳶憑藉謝氏的東風權傾朝野後,會當眾揭穿她的女子身份,聯合族老逼她退位。 從前只對她一人俯首的清雅公子,眉眼愧疚又深情: “阿瀾,我只想讓你換回女兒身,與我成親
歷史 連載 3萬字
你好,神秘法醫[福爾摩斯]

你好,神秘法醫[福爾摩斯]

山海十八
穿越19世紀,法醫莫倫把握機會,成為倫敦富豪。 正當她決定過上收租的閒適生活,在閣樓發現一本人.皮舊書《歐美愛情故事》。 第一個故事:《伯爵的追殺令:結婚倒計時三天,未婚妻與侍衛私奔了》 第二個故事:《銀行家之死:喪偶銀行家與“女友”訂婚後死亡,“兒子”卻與其“未來繼母”被抓姦在床》 第三個…… 莫倫:誰會看這種狗血故事。 這天之後,她不定期地在滿月夜陷入夢境世界,完成任務才能重回現實。 · 夢境
歷史 連載 9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1917秋

1917秋

起床打擺子
小說有限外掛,看劉旭怎麼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民國時代生存,與歷史人物同臺競技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饑荒,我嬌養整個女兒國

大饑荒,我嬌養整個女兒國

天性薄情
我家有一口老井,早就已經乾枯了,母親在世的時候死活不讓填埋。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井裡面居然連線古代的女兒國。
歷史 連載 3萬字
二十七載

二十七載

Rongke
世界正處於新舊社會交替的風雲年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碰撞愈發猛烈。 來自茨沃德市貧民區的照相師莫斯特·維拉克,將在工業飛速發展,野心瘋狂膨脹的動盪中,攪動一切,瓜分世界。 【架空世界,有一定參照但不絕對,請勿對比現實】【讀者群號:897441074】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