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迷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1850年。

大清道光三十年。

京師圓明園。

還有一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圓明園內卻毫無節日氣氛。

道光皇帝病危,急召眾大臣覲見,按照清朝秘密立儲的制度,皇上要在眾大臣面前,公啟秘匣,確認大清皇位的繼承人。

鵝毛大雪已經飄了幾天了,太監一刻不停的掃雪,這才沒讓路上的積雪顯得很厚。

“轟!”

一聲炸雷響徹天空。

天空下著鵝毛大雪,怎麼會打雷呢?掃雪的眾太監心裡有些驚奇,遂又低下頭繼續掃雪,諸位大人馬上就要進宮面聖,如果路上有積雪,耽誤了諸位大人見皇上,他們就是有一百個頭也不夠砍的。

京師城內南三所,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被這聲炸雷驚醒,猛的坐了起來。

跪在旁邊的太監忙說:“四爺,四爺您終於醒了,您可嚇死奴才了”

“四爺?”張衝揉一揉有些疼的腦袋,看著四周的一切,著實有點懵。

這是哪裡?

我為啥穿著這種衣服?

這個人為啥跪在這叫我四爺?

一連串問號在張衝腦袋裡出現,他明明騎著腳踏車去上班去,路過公園時,有兩個小孩掉進了河裡,他二話不說跳進去救人,連續救了兩個人以後腿抽了筋,在河裡嗆了幾口水,感覺一陣眩暈,怎麼醒來就到了這麼個奇怪的地方?

難道那條河是時空隧道,自己掉進了時空隧道?

“你,你跪在這裡幹嘛?”張衝張了張嘴,發現說話還是自己的聲音。

太監往前爬了兩步,忙回答道:“四爺,您前幾日感染風寒,高燒不退,已經昏迷好幾天了!”

“現在是哪一年?”張衝試著問道。

“回四爺,今年是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太監趴在地上,不知道四爺怎麼醒來連現在是哪一年都不知道了,不敢遲疑半分,連忙答道。

道光三十年?!

張衝在上學時最好的科目就是歷史課,他有一個絕技,可以按照時間軸,將中外大事一一列舉,高中老師還給他取名叫歷史小王子。

他在心中默唸,道光三十年?

道光皇帝應該就在位三十年!

正月十四?

道光皇帝就駕崩在元宵節前一天!

這個太監模樣的人叫我四爺?

繼道光皇帝位的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正是皇四子!

這一連串的巧合!難道?我穿越成咸豐皇帝了?

張衝連忙發問:“皇上身體可還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太過敏感,張衝壓低了聲音。

這太監也是懂事,用膝蓋往前又爬了兩步。也壓低聲音道

“回四爺,萬歲爺病危,已經下旨召宗人府,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們覲見了。”

他的回答,讓張衝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確實穿越了,而且穿越到即將即皇帝位的愛新覺羅•奕詝身上了。

剛有點激動,自己成了皇帝,可腦子裡把清朝歷史串了一下,就讓張衝開心不起來了。

愛新覺羅•奕詝,咸豐皇帝,在位僅十一年,是清朝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歷史上的他即位後勤於徵事,任賢去邪,重振綱紀。但此時的大清內憂外患不斷,最後以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十一年後,他將帶著巨大的遺憾,死在承德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自此慈禧開始運大清國脈於股掌之中,最終使得大清被一眾列強按在地上蹂躪。

一想到這些,張衝心裡就想到:若不是清朝腐朽沒落,我堂堂中華怎會被一些彈丸小國欺負?既然自己穿越至此,一定要改寫歷史,萬不能再讓我泱泱中華蒙此國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公子是個坑!

公子是個坑!

入夜未眠
剛穿過來就流落荒島?還給了我一個殘次系統,抽象且智障?無妨,本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會賺錢! 我江離這輩子有兩種人不坑,不坑老幼。可你這老人不幼,孩子不老,這可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調教大明

調教大明

文屹
穿成大明開國烤雞王爺,朱柏起初只有一個目標:在這個牛人輩出的時代低調地苟活下去。 結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邊的攝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輔;一不小心,當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說他比朱標更適合做皇帝是什麼意思? !
歷史 連載 132萬字
我在一戰當財閥:開局拯救法蘭西

我在一戰當財閥:開局拯救法蘭西

鋼翼鐵騎
無系統純穿越,依靠智商和知識控場,不喜勿入。主角穿越到法蘭西共和國一個農用拖拉機世家成為準富三代。 美中不足的是在巴黎附近,德國人不久就會打到這裡,要想保住世家就必須拯救法蘭西。 加利埃尼:“上帝,敵人居然把側翼送到我們面前!”霞飛:“不會有這種好事吧,這會不會是陷阱?”主角:“菜已經做好了,你們倒是動手啊,還要我送到你們嘴裡?”……德軍:“這是拖拉機廠?這些刀槍不入的鋼鐵怪獸是什麼鬼?”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